念佛人必須敦倫盡分、心與佛合,否則便難往生

\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即教我之師,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殺,(當(dāng)吃長素,或吃花素。即未斷葷,切勿親殺。)修十善業(yè)。(即身不行殺生,偷盜,邪淫之事。口不說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之話。心不起貪欲,嗔恚,愚癡之念。)

  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之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能于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xiāng)黨,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以自心發(fā)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

  又須勸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兒女,鄉(xiāng)黨,親友,同皆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每日若念一萬佛,即念五千觀音,多少照此加減。)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及我之眷屬,并與親友,不蒙此益乎。

  況且現(xiàn)在是一個大患難世道。災(zāi)禍之來,無法可設(shè)。若能常念佛及觀音,決定蒙佛慈庇,逢兇化吉。即無災(zāi)難,亦得業(yè)消智朗,障盡福隆。

  況勸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滿所愿。”輯自《印光法師文鈔》·一函遍復(fù)(語雖拙樸,義本佛經(jīng)。若肯依行,其利無窮。1932年)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