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試唯識試題

  一、填空題10分

  1、種子來源的學說有三派,一是唯本有派,代表人物是____論師;二是唯新熏派,代表人物是____論師;三是本有新熏合說派,代表人物是____論師。

  2、唯識學從印度傳入中國分為三個時代,第一是____時代,第二是____時代,第三是____時代。

  3、唯識宗最有影響的祖師在印度有光躍古今的兄弟倆,即是____菩薩與____菩薩;在中國有名垂清史的師徒倆,即是____大師和____大師。

  二、選擇題(在正確的一項打√即可)10分

  1、《大乘阿毘達磨經(jīng)》有頌曰:“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

  盤證得”。此頌中“界”字的含義是____。

 、拧⑹澜缌x⑵、法界義⑶、種子義⑷、熏習義

  2、《成唯識論》的翻譯方法是____

 、、直譯⑵、糅譯⑶、意譯⑷、音譯

  3、唯識學所說的“四種涅槃”中的____,即是佛教中的重要課題—“佛性

  ⑴、自性清凈涅槃 ⑵、無有住處涅槃 ⑶、有余依涅槃⑷、無余依涅槃

  4、唯識宗所依經(jīng)論的六經(jīng)十一論,從內(nèi)容深淺、思想廣狹、部頭大小等種種要求來看,作為三年時間研究生的課本,最適度的應該是____論

 、、《瑜伽師地論》 ⑵、《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 ⑶、《攝大乘論 》 ⑷、《成唯識論》

  5、《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的四種真實,____,是大乘初地﹑聲聞第四果的境界,即已斷煩惱,已了生死。

  ⑴、世間極成真實⑵、道理極成真實⑶、煩惱障凈智所成真實⑷、所知障凈智所成真實

  6、下列四種惑障,從最初發(fā)心至最后成佛,最先斷的是____;最后斷的是___。

  ⑴、俱生煩惱障⑵、俱生所知障⑶、分別煩惱障⑷、分別所知障

  7、阿賴耶識轉染成凈后,是舍名不舍體,在下列四位中的____,便能舍去其賴耶之名。

 、拧俳庑形虎、通達位⑶、修習位⑷、究競位

  8、三藏十二部是屬于____

 、、現(xiàn)量⑵、比量⑶、非量⑷、圣言量

  9、唯識熏習義之所熏四義中的____,說明了無為法中之真如法,不能作所熏。

 、、堅住性⑵、無記性⑶、可熏性⑷、與能熏共和合性

  三、名詞解釋30分

  1、賴耶三相

  2、心所法

  3、四尋思

  四、問答題30分

  1、說明白八個識各自之所緣境是什么?

  2、唯識學所說的二無心定有什么異同?

  3、第八識名本識,前七識叫轉識。試問前七識為什么叫轉識?

  五、論述題20分

  試論三自性與唯識性

  研究生考試唯識試題(答案)

  ●釋智德編輯

  一、填空題10分

  1、種子來源的學說有三派,一是唯本有派,代表人物是【護月】論師;二是唯新熏派,代表人物是【難陀】論師;三是本有新熏合說派,代表人物是【護法】論師。

  2、唯識學從印度傳入中國分為三個時代,第一是【地論】時代,第二是【攝論】時代,第三是【識論】時代。

  3、唯識宗最有影響的祖師在印度有光躍古今的兄弟倆,即是【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在中國有名垂清史的師徒倆,即是【玄奘】大師和【窺基】大師。

  二、選擇題(在正確的一項打√即可)10分

  1、《大乘阿毘達磨經(jīng)》有頌曰:“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

  盤證得”。此頌中“界”字的含義是【⑶】。

  ⑴、世界義⑵、法界義⑶、種子義⑷、熏習義

  2、《成唯識論》的翻譯方法是【⑵】

  ⑴、直譯⑵、糅譯⑶、意譯⑷、音譯

  3、唯識學所說的“四種涅槃”中的【⑴】,即是佛教中的重要課題—“佛性”

 、拧⒆孕郧鍍裟鶚劉、無有住處涅槃⑶、有余依涅槃⑷、無余依涅槃

  4、唯識宗所依經(jīng)論的六經(jīng)十一論,從內(nèi)容深淺、思想廣狹、部頭大小等種種要求來看,作為三年時間研究生的課本,最適度的應該是【⑷】論

 、拧ⅰ惰べ煹卣摗发、《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⑶、《攝大乘論》⑷、《成唯識論》

  5、《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的四種真實【⑶】,____,是大乘初地﹑聲聞第四果的境界,即已斷煩惱,已了生死。

 、拧⑹篱g極成真實⑵、道理極成真實⑶、煩惱障凈智所成真實⑷、所知障凈智所成真實

  6、下列四種惑障,從最初發(fā)心至最后成佛,最先斷的是【⑶】;最后斷的是【⑵】。

 、拧⒕闵鸁⿶勒息、俱生所知障⑶、分別煩惱障⑷、分別所知障

  7、阿賴耶識轉染成凈后,是舍名不舍體,在下列四位中的【⑵】,便能舍去其賴耶之名。

 、、勝解行位⑵、通達位⑶、修習位⑷、究競位

  8、三藏十二部是屬于【⑷】

  ⑴、現(xiàn)量⑵、比量⑶、非量⑷、圣言量

  9、唯識熏習義之所熏四義中的【⑶】,說明了無為法中之真如法,不能作所熏。

  ⑴、堅住性⑵、無記性⑶、可熏性⑷、與能熏共和合性

  三、名詞解釋30分

  1、賴耶三相

  答:賴耶三相,即是第八阿賴耶識所具之三種相,即自相、果相、因相,而以自相為體相,其余之二相為義相。

  一、?自相:為第八識自體之相。此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執(zhí)藏三義(稱為賴耶三藏),與雜染(諸有漏法)互相為緣,有情執(zhí)之為自內(nèi)我。蓋因第八識能攝持雜染法之種子,猶如庫藏含藏諸物,故稱能藏;因第八識為雜染法所薰、所依之場所,猶如庫藏為諸物之所依,故稱所藏;因第八識恒為第七末那識執(zhí)為自內(nèi)我,猶如庫藏之堅固執(zhí)守,故稱執(zhí)藏。故知能藏為因相,所藏為果相,因果二相為末那識所執(zhí)藏而為賴耶之自相。若離自相,則無因相、果相;若離因相、果相,亦別無自相可言。

  二、?果相:亦叫異熟識,為有情總報之果體。即第八阿賴耶識系由過去之善惡業(yè)所引生之異熟果;在賴耶三藏中為所藏,在賴耶三位中為“善惡業(yè)果位”。

  三、?因相:亦叫一切種子識,即萬法原因之相。謂第八阿賴耶識能執(zhí)持一切諸法種子而不散、不失、不壞、不爛,為萬法生起之原因、親因;即是四緣中之因緣,也就是所謂內(nèi)因外緣之內(nèi)因,于賴耶三藏中為能藏。

  2、心所法

  答:“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略稱。有三個含義,即是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系屬于心。

  一、恒依心起:就是說心所法,不自在,沒力量,常常時恒恒時都要依靠心王才能得以生起,自己本身不能獨自生起。

  二、與心相應:即是說心所與心王相應,此有五種意義,即所依、所緣、行相、時、事皆平等故。”此中,心、心所必托同一根,名所依平等;緣同一境,名所緣平等;于所緣境等行解相,名行相平等;同一剎那現(xiàn)行名時平等;體事同一名事平等。即此等五義平等同一互不相反故,心所法名心相應法,或單名相應法。

  三、系屬于心:即心所從屬于心王,猶如古代封建帝國,大臣必須從屬于帝王。

  3、四尋思

  答:四尋思,亦名四尋思觀,是大乘菩薩四加行位中暖頂二位所修的觀法。四尋思觀若修成就,便引發(fā)四如實智觀。尋謂尋求,思曰思維,于事于理,先為尋求,次則如理思維,澈底觀察,故名尋思。四尋思觀是:

  一、名尋思觀:于一切法之“名”,尋求思維,名名尋思觀。

  二、事尋思觀:事謂宇宙萬有因緣所成,有體相用,事實物件現(xiàn)前可得。于此尋思,名事尋思觀。

  三、自性尋思觀:自性者,謂即諸法或名或事所有定義,于此尋思,名自性尋思觀。

  四、差別尋思觀:差別者,謂即諸法或名或事所有互相差別義理,于此尋思,名差別尋思觀。

  四、問答題30分

  1、說明白八個識各自之所緣境是什么?

  答:八個識各自之所緣境分別是

  一、眼識所緣境是色塵(而不是色法色蘊而是色塵或色境,色法或色蘊還包括聲塵、香塵等),如顯色的青黃赤白、形色的長短方圓等。

  二、耳識所緣境是是聲塵,如有情名可意聲或不可意聲;非有情名可意聲或不可意聲。

  三、鼻識所緣境是香塵,如香臭等。

  四、舌識所緣境是味塵,如酸甜苦辣等

  五、身識所緣境是觸塵,如能造的四大種:地、水、火、風及其所造色地、水、火、風等。

  六、意識所緣境是法塵,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如為無為,漏無漏,色心等之一切法。

  七、末那識所緣境是第八識見分

  八、阿賴耶識所緣境有三類,一是有色根身,二是一切法所熏習的種子,三是有情的依報—器世間。

  2、唯識學所說的二無心定有什么異同?

  答:二無心定是指外道所修的無想定,果報在無想天。還有就是圣者修的滅盡定,亦名滅受想定。他們相同之處有:

  1、二無心定的加行,都是以厭離“想”心所為先,然后正行伏想、滅想,而定成就。

  2、二無心定修成就后,都是以他們的定力,滅掉了前六識及其相應心所。

  他們不同之處有:

  1、二無心定在加行時,無想定但厭“想”心所而得成就,滅盡定不但厭想心所且亦厭受心所而得成就。

  2、外道修無想定,是依色界第四靜慮而修;圣者修滅盡定,是依三界最高處--非想非非想處天而修。

  3、外道的無想定,但滅前六識,唯剩一個末那識頑劣的執(zhí)著第八阿賴耶識為自內(nèi)我,極易走火入我執(zhí)大魔。圣者之滅盡定,不但滅前六識,且亦滅第七末那識,我執(zhí)已斷,輪回已分,生死已了。

  由此觀之,凡學佛者,不能修習無想定。

  3、第八識名本識,前七識叫轉識。試問前七識為什么叫轉識?

  答:有三個緣由:

  第一、三性改轉故。謂前七識緣境時于善、惡、無記三性境中容易改變轉移,有時緣善境,有時緣非善境,有時緣非善非不善境。不如賴耶本識一味的緣無記境。

  第二、三受改轉故。此說前七識緣境時于苦、樂、舍三受境中容易改變轉移,一時緣苦受境,一時緣樂受境,一時緣不苦不樂的舍受境。不如賴耶本識一味的緣不苦不樂的舍受境。

  第三、緣境易脫故。此謂前七識緣境時,于境極易間斷脫離。如專心看書,勿又被美妙的音樂吸引,再又被極香的茶香吸引。不如賴耶本識一味緣境不易間斷,如賴耶執(zhí)持種子令不散失,除非種子生起現(xiàn)行。

  由此三義,前七識該名轉識。

  五、論述題20分

  試論三自性與唯識性

  答:三自性,又稱三自相。即遍計所執(zhí)性、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

  (1)遍計所執(zhí)性:遍計為“周遍計度”義。所執(zhí)是指對象。即于因緣性諸法,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觀的、虛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執(zhí)所現(xiàn)的對象。若加以細別,則有能遍計、所遍計與遍計所執(zhí)性三重。能遍計,謂意識遍對客觀的事物,起實有的計度,即主觀的迷情。所遍計,謂被能遍計的意識所周遍計度的客觀對象。遍計所執(zhí)性,謂由能遍計心現(xiàn)于所遍計之上的實有妄境。

  (2)依他起性:“他”,指因緣而言。一切有為法都是依因緣而現(xiàn)起的。即心心所法必具因緣、增上緣、等無間緣與所緣緣四緣,色法則須依因緣與增上緣二緣。既是依因緣和合而存在,所以非固定的實有,而是如幻假有的法。然而,雖屬假有,但與遍計所執(zhí)性之僅現(xiàn)于妄情,且體性皆無之狀況不同。

  (3)圓成實性:圓為圓滿,成為成就,實為真實義。指遍滿一切處而無缺減,其體不生不滅而無變異,且真實而不虛謬,為一切諸法實體實性的真如法性,亦即所謂依他起的根本體性。

  為說明以上三性關系,《攝大乘論》以蛇繩為譬喻,說:如暗中有人懷恐怖之念,見繩而誤以為蛇,此蛇現(xiàn)于恐怖之迷情上,系體性都無之法,此喻遍計所執(zhí)性。繩是因緣假有的,此喻依他起性。繩之體為色、香、味、觸等四塵,此喻圓成實性。換言之,遍計所執(zhí)性如繩上的蛇,只存在于對依他起性的謬見之上,是無實體的。依他起性亦如依四塵所成的繩一樣,只是現(xiàn)于圓成實性之上的假相,故觀其實體,畢竟是無自性的。

  要之,宇宙萬有,不論色心依正,不分迷悟染凈,皆是由因緣現(xiàn)起的如幻假有的東西。然而,猶如波由水而起,繩依麻而存,此依他起的現(xiàn)象,不可無其實體,此即是圓成實性的真如。

  因此,依他起性即現(xiàn)象,圓成實性是實體,現(xiàn)象法雖是差別、無常的、假有的,然而,實體是平等的、常住的、不變的,且是真有的。只因我人被無始以來的我法妄執(zhí)所蒙蔽,不但不能觀照萬有的實體,且對那無自性,如幻假有的依他現(xiàn)象,分別計度,執(zhí)為實法,此即遍計所執(zhí)性。所以,若藉修行的功力,空我法的妄執(zhí),離實有的計度,則能證知萬有的如幻假有,依他起性的真相自然顯出,而實體的圓成實性也會全然顯現(xiàn)。

  唯識性,又名唯識實性,唯識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謂遍計所執(zhí)。二者、真實。謂圓成實性。為簡虛妄,說實性言。復有二性。一者、世俗。謂依他起。二者、勝義。謂圓成實。為簡世俗,故說實性。

  此中虛妄唯識性,即遍計所執(zhí)性,是眾生之虛妄執(zhí)著,一切法本是緣生緣滅,毫無“我”義、“實在”義,而一切眾生無始以來與煩惱相應,顛倒執(zhí)著一切法為實我實法即成遍計所執(zhí),此遍計所執(zhí)純是眾生妄情所執(zhí),無體無用,猶如龜毛免角,情有理無。遍計所執(zhí),體用雖無,然是虛妄識之所執(zhí),亦名唯識性。修大乘唯識觀的菩薩在勝解行地,通達諸法唯識之理,便能遣去。此即《成唯識論》之“于前唯識性(即虛妄唯識性--遍計所執(zhí))所遣清凈”。亦即是五重唯識觀第一重“遣虛存實”觀中的“遣虛”。

  圓成實性,是真實唯識性,是勝義唯識性,也就是諸法實性、實相,即一切法的共相理體--真如!般若心經(jīng)》描繪曰:“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夠不凈,不增不減”。修大乘唯識觀的菩薩在通達位時,以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之,猶人飲水冷暖自知。此即是成唯識論所說的“所證清凈”與“所得清凈”。

  依他起性,是世俗唯識性。指緣生緣滅的一切諸法,具有體相用,然是俗智俗境,虛幻不實,假而不真。如金剛經(jīng)云: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修大乘唯識觀的菩薩在通達位時便能斷除。此即《成唯識論》所說的“所斷清凈”。

  在這里極需說明一下的是:

  1、虛妄唯識性的遍計所執(zhí)性,是所遣清凈,意謂修大乘唯識觀的菩薩在通達唯識無境之道理時,能夠斷除。所遣清凈之遣,是除斷義、除棄義。即斷除遍計所執(zhí)的錯誤認識,而得到唯識無境的正知正見。

  2、世俗唯識性的依他起性,是所斷清凈。此中所謂斷,是指修大乘唯識觀的菩薩,在初地根本無分智親證真如時,對依他起性的一切法,即俗諦,不起分別,便謂之為斷,其實是不起分別時的泯伏。并不是斷遍計所執(zhí)那樣的斷。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