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三十論釋
唯識三十論釋自敘
曰唯識者,為遮一切法相也。今之則不然。言一切法相不可遮,唯識所變故。遮則名為豁達空。經(jīng)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本頌云:“一切法無性”。非遮相而何耶?今之唯識者曰:佛因凡夫不知一切法相唯識所變,妄認心外有法,故假遮之,非相全無也。于是余復問今之唯識者曰:一切法相既不無,凡夫認為實有,正是真知實見。何以如來反說為虛妄耶?果然一切法相是有,吾佛不許凡夫認以為有,而欲凡夫認為虛妄者,此是顛倒知見,誑妄眾生之者,何得名為無上正覺者乎?余謂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者,況相本虛,凡夫執(zhí)以為有,于諸相上起種種貪嗔,造諸惡業(yè),受諸苦報,是故佛遮一切法相,離凡夫貪嗔之心,滅諸惡業(yè),免諸果報耳。佛之所言,虛者虛之,實者實之,自得自然之妙。若實者令之虛,虛者令之實,斯成妄作,佛豈為之哉?然一切法相既唯識所變,當然法之唯識,何須遮耶?所謂識變者,識性所變,非凡夫識心所變也。由所變之相,變起凡夫之心;茲凡夫之心,同為所變之相;以所變之心相,望所變之境相,遂成差別;是知法法唯識,唯多妄心。以妄心而求唯識,展轉生妄,心與相別故,妄從相起,欲滅妄者,是故遮相。相遮,即唯識成故。復次心本無外,言心外有法者,固然是妄。若心所變之相,不外于心,何妄之有乎?所云遮相者,以相本無,故可遮耳。若相非無,而欲遮者,是妄為也。夫相且無,從何而分內外歟?心外無法者,言法只心而已,故曰心外無法。非謂心內有法,心外無法也。猶如閑云游空,有小子者,不
識其云,謂之白衣,或謂之蒼狗。識者正之曰:小子妄計衣狗,空中唯云,云外更無衣狗。小子聞之,頓變衣狗之妄計,體會其云;蛘咴唬盒∽诱`會識者之言,落惡取空。更言識者無衣狗者,乃無云外之衣狗,非無云中之衣狗也。若小子仍以云為衣為狗,妄計不歇,則云之真像永無見日矣。或者不知云中本無衣狗,衣狗唯是小子妄計,言無衣狗者,破小子妄計也。
眾生不識識性,謂之根身,或謂之器界。如來正之曰:眾生妄計根身器界,三界唯識,識外更無身界。眾生聞之,頓變身界之妄計,體會識性。
相宗云:眾生誤會佛言,落惡取空。更言佛說無一切色相者,乃無心外之色相,非無心內之色相也。若眾生仍以識性為一切色相,妄計不歇,則識性之真像永無見日矣。相宗不知心中本無一切色相,一切色相唯是眾生妄計,言無一切色相者,乃破眾生妄計也。說識變之相不可無者,豈異言云變之衣狗不可無乎哉?
余謂一切法相,是生死之根本,植苦果之田園。不遮法相,不了生死;不了生死,不名佛法;佛以度眾生出生死為本懷故。又當知:遮法相者,靡特遮有相,亦遮空相,亦遮亦有亦空相、非有非空相,是則名為遮一切法相。如是遮得一切法相,即見得唯識實性。是故余不宗一切法相,而以破一切法相為宗也。
唯識三十論,釋之眾矣。今余復釋,有異他解,其極重異點,即在遮相。此釋也,唯了一切法相是空、是可遮者讀之,或有之所契會。若懷一切法相是有,是不可遮者,可無須問津矣。敘此以為讀與不讀者之標記云。
甲戌孟秋玉山退隱守培敘于妙心精室
唯 識 三 十 論 釋
稽首無上覺,及法賢圣僧,開我智慧眼,究竟唯識性。
我今釋此頌,破除諸障礙,令諸學佛者,同見無上道。
將釋此論,大科分三:初諸識生,二諸識住,三諸識滅。初又二:初總論,二別敘。今初:
佛法是不二法,傳之舊矣。心外有法,即名外道,亦早為學佛者之所知矣。今佛法不幸,邪見熾盛,謂佛法有性、相二宗。又謂唯識,非唯有識,乃色不離識,是名唯識。又說諸識各有體用,不許諸識用別體同。又說離心別有心所,不許離心外無別心所等。如是不但心外有法,而又法外有法,心外有心,種種異說,誤解此論者,皆于唯識深妙之理,未得如實正解,故釋此論,以糾正之。或問曰:
若唯有識,云何世間及諸圣教說有我法?頌曰: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
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假說者,本來不有,隨其幻相而說有,雖有而不真,故名曰假。猶如龜本無毛,兔本無角,而說龜毛兔角,但有其名,而無其實,斯為假說,亦名假名。真如性中本無我法,而凡夫妄執(zhí)為有,雖有我法之名,而無我法之實。故云假說也。此假說中含有二義:一分別假,二因緣假。分別假者,謂七識所執(zhí)之我法也。雖非真我法,亦不同因緣和合所生法,乃從真性上分別而有,頌所謂“分別緣所生”也。如世間之人,總觀則一人而已;若分而別之,則有六根,此六根之生于人,即從分別緣所生也。若不分別,即無六根故。真如自性本是一體,由一念妄生分別而有六大種(地水火風空根)。楞嚴經(jīng)謂有七大。此六大中以根大為我,余為我法。
因緣假者,六識所緣之我法,既非本有,亦非分別緣生,乃由諸大種和合而生。此生實無所生,如水月空華,妄計為有,頌所謂“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是也。因緣生法不知其數(shù),總之則有六識緣六塵。再總之則六識為能緣之我,六塵為所緣之法。我法者,我謂能緣之心,法謂所緣之境也。
此我法不得認為我法二執(zhí),執(zhí)唯我有,法是無情,為我所執(zhí)故。今之世人以此我法,誤為人法二執(zhí)。然我法者,我為能緣,法為所緣,我法對待而立,亦對待而亡。人法二執(zhí)者,人即人我執(zhí)也,法即法無執(zhí)也。二我前后相承,滅不同時,是故不同也。今之世人以我法誤為人法二執(zhí),而所說我法二執(zhí),亦不如法。
諸經(jīng)言我法二執(zhí),與彼有異。一人我執(zhí),此專以能執(zhí)為名,彼兼能所為名,故不同也。人我執(zhí)者,凡夫以人身為我,故曰人我執(zhí)。二乘以偏真法身為我,故曰法我執(zhí)。簡稱曰人法二執(zhí)。又名二我執(zhí)。誤為我法二執(zhí)。彼以能觀之我為我執(zhí),以所觀之宇宙為法執(zhí)。如此我法只可共成一執(zhí),不可分為二執(zhí),以能離所,以所離能,皆不成執(zhí)故。假使成為二執(zhí),猶不合法。經(jīng)云:二乘我執(zhí)已空,法執(zhí)未亡。若對起之我法,必同時消亡。今一存一亡,可知法執(zhí)之法非對我之法矣。又二乘之我,既非凡夫之我,法執(zhí)之法,自非世間之法矣。此我法分二層說者,應下次第三能變。若我法不分二乘,只攝一種能變,則有攝法不盡過。既曰三能變,只有兩層我法者,初能變境真,非假法故。我謂主宰之義。法謂軌持之義。此二各有差別,故有種種相。釋論(成唯識論)云:“我種種相:謂有情、命者等,預流、一來等。法種種相:謂實、德、業(yè)等,蘊、處、界等”。法相云:見分為能緣之我,相分為所緣之法。今以蘊、處、界,統(tǒng)為所緣之法,即將色心皆為所緣矣。能無誤乎?轉,謂終而復始,即種子生現(xiàn)行,現(xiàn)行熏種子,義如后釋。如是我法,若由假說,依何得成?頌曰:彼依識所變。識謂識性,諸識之本性也。釋論云:“識謂了別。”了別之義,是前六識,各有所了之境故。此是識所變之識法,非能變之識性也。識性是圓融絕對,離諸名相,為諸名相之所依故。變謂變化,生起之義也。經(jīng)云:一念不覺,起心緣境。
此謂從自證起見相二分。此為八識,即初能變也。復從見分起我心,謂見相者是我也。此為七識我法生起如是,即二能變也。復于我所見相生分別計度心,緣世間一切法。此為六識我法生起如是,即三能變也。是故頌云,此能變唯三。以此所變之我法,有名無實。如陶泥沙成瓦器,究竟無瓦器之實,故曰假說。是故應知,實無心境,唯有識性內外變現(xiàn),實我實法不可得故。
不了我法是假名者,于此我法橫生計度。其計度者有三種人:一外道,二凡夫,三小乘。外道計我者,或執(zhí)我體常周遍,量同虛空,隨處造業(yè),受苦樂故。
或執(zhí)我體雖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有卷舒故。
或執(zhí)我體常至細,如一極微,潛轉身中作事業(yè)故。
又有執(zhí)即蘊是我。又有執(zhí)離蘊是我。又有執(zhí)我與蘊非即非離。如是所執(zhí),皆妄想分別,未見我之真義。破文不錄,以今無此執(zhí)著故。
凡夫、小乘執(zhí)我者,即法相所載二種我執(zhí):一分別我執(zhí),二俱生我執(zhí)。此二各二:
分別二我執(zhí)者:六識心總計自身,不假分別,自知是我,是為俱生我執(zhí),與色身同有故。六識心所,于自身分別計度,此是我頭,此是我足,及頭足好丑等,是為分別我執(zhí)。此二我執(zhí),對于俱生我執(zhí),總名分別我執(zhí),以此俱生亦暫有故。以自身為我,以身外非我,亦有分別故。
俱生二我執(zhí)者:七識總計自心,不假分別,自知是我。由一念不覺起,直至成佛止,相續(xù)不斷,是為俱生我執(zhí)。由有眾生,即有此執(zhí)故。七識心所,于所計之我上生我見、我愛、我慢、我癡,是為分別我執(zhí)。此二我執(zhí),對于分別我執(zhí),總名俱生我執(zhí)。此中分別,不與色身同有無,猶勝彼俱生
故。此中分別隨念而有,于彼計度,即無分別故。小乘以證偏真之心,計五分法身為我,即此俱生我執(zhí)也。
分別我執(zhí),起于世間外相,若了三界俱空者,即破此分別我執(zhí)。俱生我執(zhí),起于出世內心,若了偏真涅磐空者,即破俱生我執(zhí)。如上所計之我,皆有生有滅,非真常之我,故名之曰假。
釋論設難云:“實我若無,云何得有憶識誦習恩怨等事?誰能造業(yè)?誰為受果?誰于生死輪回諸趣?誰復厭苦求趣涅磐等?”
所謂無實我者,以彼我執(zhí)之我皆假,故曰無實,非無實我也。我執(zhí)若除,真我即現(xiàn)前故。凡執(zhí)我者,皆以心為我,不以心外另有我也。如問眾生以何為我?必曰能知覺者為我,決不以所知覺者為我也。但所認之知覺,非真知覺故,所執(zhí)之我非真我也。若得真知覺者,即得真我,故知不無實我。又佛有八自在我故。
以有真我,故有假我。以有假我,故有憶識誦習,造業(yè)受苦,生死輪回等事。假我若除,真我現(xiàn)前,即無諸事。真我,真常不變故。
外道計法者,且數(shù)論師,計大等廿三法,三事合成,是實非假,現(xiàn)量所得。
勝論師計實等句義,多實有性,現(xiàn)量所得。
有計有一大自在天,體實遍常,能生諸法。
有余偏計明論聲常,能為定量,表詮諸法。有計一切聲皆是常,待緣顯發(fā),方有表詮。
有外道計地水火風,極微實常,能生粗色。所生粗色,不越因量。雖是無常,而體實有。然諸外道,品類雖多,所計雖不同,皆以法為實有。
觀天地間所有諸法,皆遷變不停,終歸消滅,無一不滅者。乃至大地亦歸消滅。彼所計有者,其妄可知。凡夫、小乘所計法者,即法相中俱生法執(zhí)、分別法執(zhí)。此二各二:
分別法執(zhí)者,六識初緣六塵相,未起分別,與身同有,是為分別中之俱生法執(zhí)。六識心所,復于六塵相上分別長短方圓、大小高低等,是為分別中之分別法執(zhí)。
俱生法執(zhí)者,七識初緣五大種性,未起分別,與生同有,是為俱生中之俱生法執(zhí)。七識心所復于五大種性分別堅暖濕動空,是為俱生中之分別法執(zhí)。此法執(zhí)斷,同前我執(zhí),法我相待故,此不贅述。
如上所計之法,皆有生有滅,非真常之法,故名之曰假。
釋論于揀色法后,復揀不相應法,無為法等,乃曰:“真如亦是假施設名。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zhí)為有,故說為空。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余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故諸無為,非定實有”。
真如為十方諸佛之所共證,若假名無實,諸佛所證亦假名而已乎?若實無所證,而曰證真,欺誑眾生,其作用何在歟?吾佛于三祗劫中,舍國城妻子,頭目髓腦,欲令眾生同證真如,其難猶如登天。彼則輕輕巧巧道:真如亦是假施設名。即此一句,可以打斷今后眾生求證真如之妄想矣。嗚呼悲哉!佛貴真如重如至寶,彼輕賤真如若毫毛,其與佛相反如此。我不知世人信佛歟?信彼歟?
我又不解:真如既是假名,應當曰無,何遮撥為無耶?真如既然無實,當名虛幻,何以又曰勿謂虛幻,故說為實耶?真如既是無實,而立真名,應名妄倒,何以又曰理非妄倒,故名真如耶?如是顛倒狂妄,真令人莫名其妙矣!
我又不知:何等余宗,說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耶?我常見佛經(jīng)說:真如隨緣成色心諸法。色心諸法,返歸本源,即名真如。諸佛證真如,即返本歸元也。我等眾生,迷失真如,輪轉六道,正如浪子流蕩他鄉(xiāng),而忘其返也。我又不知:彼既以真如為假名,理應在心色真名之外,何必又有此不同余宗之揀別耶?
釋論揀盡一切世出世間法,皆是假名,唯于心法,及心所法,不曾揀別,蓋即以彼為實有之法矣。
經(jīng)曰:種種法生,種種心生;種種心生,種種法生。返之當曰:種種法滅,種種心滅;種種心滅,種種法滅。此自然之理也。心、法,猶如束蘆,相待而立。法相亦云:由自證分,起見相二分,亦心、法不相離也。今言法假心真,即法有滅時,心無滅時也。經(jīng)言諸佛心真,眾生心妄,非一概言真也。眾生法假,諸佛法真,又
非一概言妄也。彼則,言法:無不是假;言心:無不是真。以真心而緣假法,無乃鑿柄不相投何?
諸佛以佛法是真,生法是妄故,所以令眾生舍妄歸真也。若佛心是真,生心亦真,佛法是假,生法亦假,然則眾生何必求成佛耶?諸佛又何必度眾生耶?我知之矣,猶如外道不了我法真義,故多妄計也。以上妄計皆屬古有。今之新計,又有二種:一唯心論,二唯物論。唯心論,同古之計我也。唯物論,同古之計法也。唯心之名,與佛法相同,但彼言之心,即眾生妄心,非真心也。若更進一層,則與佛法不二矣。唯物論,謂宇宙之間,唯有物質,為獨立存在。謂精神只是物質的一種表現(xiàn),物外更無精神。今
之科學家,都信此說。彼不知精神與物質之現(xiàn)象,同為自性之所表現(xiàn)。精神與物質,雖互不相離,終以精神為強,如物之運動皆仗精神故;物之生滅,皆由精神所使故?稍疲簾o精神別無物質,不可云:無物質別無精神。如人睡眠時,一切物質暫離精神,則形同死尸,不成人物,而精神能遠游他方。舉此一端,可驗物質外,別有精神也。佛說六道輪回,科學認為迷信,種種考證,不曰偶然,即曰眼花。睡夢之事,精神離體,人人親驗,不得謂之迷信耶?亦不得謂之神話耶?亦非偶然耶?亦非眼花耶?言唯物者,至此不知更有何說耶?物質外既有精神存在,六道輪回可證實矣。
更有一種妄計我法者,并非外道,即佛法中之法相宗也。法相宗云:色不離識,名為唯識。又云:唯遮境有,識揀心空。遮境有者,只遮心外之境,若夫心變之境,則不遮也。如此遮境,等與不遮,心外無境故。簡直雙許心境皆有:有心,即為我執(zhí);有境,即為法執(zhí)故。
佛說唯識者,唯遮心所變境,不遮心外之境,以心所變境,可以心遮;
心外之境,即不可以心遮故。如屏座等,是木所變起,若提及木之本體,可遮屏座之假名。若他金石等物,則絕不可以木遮故。又如他心所變之境,則不隨我心有無故。夫境何須用遮耶?眾生生死煩惱,皆因境有。境為眾苦之生因,欲令眾生離苦故,所以遮境也。若不遮境,而求離苦,猶如日中逃影,無有是處。法相宗說一切法有,而求了生死,證涅磐,是乃未了生死之生因,如裹足求進,不解進義也。
問:若一切境皆空,何異空亡外道乎?答:所謂遮境者,將心所變之境,還歸于心,故曰唯心。不同空亡外道,拋棄其境而不顧也。其遮境之法,即在當人日用之間,觀諸境界,不以為外境,直以一切境為自心,泯絕取舍,是為唯識觀。作此觀時,妄念俱息,生死煩惱之因不生,則生死煩惱之果,亦無由相續(xù)。久而觀成,則同諸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矣。若觀現(xiàn)前之境,雖認為自心所變,而謂永遠不能離心,則心中常有其境,是為凡夫妄想。心隨境遷,念念熏成生死之因,感受生死之果,佛道云何而成哉?如玄獎依色不離識,立三支比量云:“真故極成色,定不離眼識,宗。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同喻如眼識,異喻如眼根”。以此比量,懸示十八日,無有能破者,乃謂成立此宗。余想西方當彼之時,佛法已衰極矣。佛法中若有一知半解者在,彼宗絕不能立。何以故?色不離眼識,是世人之常情,以此立宗,有相符極成過。西方外道雖多,未聞有計離眼識能見色者。立宗所為破敵,既無敵者,何必立宗耶?余謂彼宗無人破者,非不能破也,乃無須破也。此依凡夫一邊,不應立此宗。若依圣教,彼宗亦不能成立。如阿那律尊者眼根已壞,眼識不起,色應隨識消滅,云何能
觀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奄摩羅果耶?以無眼能見,證色定可離眼識。彼之定不離眼識宗,不能成立。至于三乘圣人,反流六識,六根互用,則六根皆能見色,彼之定不離眼識之定字,亦未免自命太過矣。
或有不信境由心變者難曰:心既能變境,現(xiàn)前人人有心,未有能變境者,何也?答:心是總名,有真有妄。眾生妄心無有實體,非能變也。唯最高級之真心(即識性)為能變,由一念不覺,妄念生起,緣于自心,所謂: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即以妄念為我能緣之心,以心體為我所緣之境也。此緣心即七識心,此所緣境即虛空世界。此心此境,皆依真心生起,真心得妄心和合,遂名阿賴耶(即八識)。從此心境對待,各別生起,不同前境從心生矣。密嚴經(jīng)云:“末那緣藏識,如磁石引鐵,如蛇有兩頭,各別為其業(yè)”。如七識心所生,則境上有五大種別相生;六識心生,則境上有六塵生;六識心所生,則六塵境上有大小方圓,長短高低,種種幻相生,是為一心生萬法。若六識心所滅,則無大小方圓,長短高低等相。若六識心滅,則無六塵等相。若七識心所滅,則無五大種別相。若七識心滅,則無虛空世界之相。諸相滅故,還成如來藏性,是為萬法一心。凡夫只見眼前境生境,心生心,心境各別,而不達其心境之根本,故多疑慮也。真心能變境,妄心不能變境者,真心圓融無礙。無礙者,心境之勢力潛藏,故各不妨礙,所以心中有境,境中有心,心境圓融也。心境之勢力一經(jīng)發(fā)生后,則彼此各不相容,即境之堅礙力不能容心,心之知覺力不能容境,遂成兩道矣。心境雖別,然心中不能離少分境,如有情必有色身也。境中亦兼有少分心,如萬物各有生性也。心能生境,復有一證。若人初生,雖由于父母遺體,若無自己妄心投入其中,必不能成人,是人之身形,由心造
也。又如稻麥之種子,外相不能生芽,乃以內性為能生。若傷失種之內性,則終不能發(fā)芽,乃至不能結實。此芽、干、枝、葉、花、果,皆由性所造明矣。此種中之性,同我人之心,但知覺力潛藏,未能發(fā)現(xiàn)耳。以此觀之,則有情無情本同一體,初無分別明矣。
或說有情世界,是眾生宿業(yè)共感,非一人獨變,故有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等說。此說欠詳。眾生共變成一世界者,如一眾生業(yè)盡身亡,則世界應減一分。如初生一眾生,則世界應增一分。以只見眾生生死,不見世界增減。假使見其增減,則眾生心各有所偏,不能平等普遍也。故知彼說欠詳也。
余謂有情世界,各變不同。一切眾生各有滿分世界,及諸眾生各各周遍,各不妨礙。彼一眾生生,彼之世界眾生生,余諸眾生概不得而知。此一眾生滅,此之世界眾生滅,余諸眾生不得而知。如世界中有一人一物生
滅者,其見生滅與生滅者,亦各有境界不同,非共成一業(yè)也。以眾生心不共故,其業(yè)不共也。是為眾生心,平等普遍,無增減也。
釋論云:有作是難:“若無離識實我法者,假亦應無,謂假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如有真火,有似火人,有猛赤法,乃可假說此人為火。假說牛等,應知亦然。我法若無,依何假說?無假說故,似亦不成,如何說心似外境轉?”立此難者,顯此我法,不但無真我法,且無相似我法,形容其假,不如龜毛兔角,以龜毛兔角,猶有同類故。意在我法畢竟虛無,故可破除;其他假有,不可破除也。不知因有此事,故可破除;若無其事,何須用破歟?彼破難云:依類假說,理且不成,猛赤等法,非類有故。若無共德,而假說彼,應亦如水等,假說火等名。故知假說,依類不成。代救云:類謂相似也。若與真火同德,即為真火,何云假說乎?如人著赤衣,形與火相類,故說火人。或人性情猛烈,與火性同類,故說火人。若人著白衣,或性情和軟,絕不說火人,以不同類故。是此假說,依類得成,非同類不成。如因魚目而假說珠,若無魚目,假珠之名無由成立故。又破難云:“依實假說,理亦不成,猛赤等德,非共有故。謂猛赤等,在火在人,其體各別,所依異故。無共假說,有過同前”。代救云:依實說假,假實自然分別。若于一體上求假實,何異于女身中求男性乎?以有赤色之實火故,說赤人似火人,是為依實說假。若無赤色之實火,絕不說赤人似火人。是故假說依實得成,離實不成。前義既立,后不贅述。諸經(jīng)都云:從真而起妄,無假亦無真,此自然之理也。法相亦云:識變一切法,能變?yōu)檎,所變(yōu)榧伲羌俦匾勒,何須強破耶?再則若假不依類,即成非類之法,非類之法謂之無比法,則不得謂之假矣。若假不依真,即真外有假,假即非假,能自立故。若云:非有此法,說無依處;為無此法故,說無依者。假法既無,假名何立歟?既有假名,必有假法,舉目皆是,勿謂無證。須知假本無假,因依他而成故名假。今破其假之所依,形成獨立,無乃弄巧反成拙耶。更以事實驗之,令知我法各有來歷,不是從空特出,毫無意義。法相云:七識執(zhí)八識見分為我,此我是有指承,非望空而言也。七識不執(zhí)八識相分為我,而執(zhí)見分為我者,相分無有主宰,見分有主宰故;此我之有實義,非閉著眼瞎說也。因有主宰而計為我,因能了境而計為見分,見分與我,同依一心所計之假名,云何說見分屬依他有,而我屬遍計無耶?此如說悉達成佛,牟尼是外道,對于無知者亦信以為然,對于知識者則付之一笑。我為遍計所執(zhí)法,則七識即為遍計能執(zhí)心矣,七識執(zhí)我故。然則不應說七識無記性,頌說遍計所執(zhí),遍計種種物故。如是騾頭安于馬嘴,皆為不識我法故。
當知六識執(zhí)色身為我,身從因緣生,無有自性,是我屬遍計性攝。七識執(zhí)見分為我,見分從分別緣生,有帶質性,是我屬依他起性攝。六識所緣宇宙之法,是因緣所生,亦屬遍計性攝。七識所緣五大種,是分別緣所生,亦屬依他起性攝。如是我法各分二類,不得偏屬遍計,一概認為虛無也。
問:六七二識,既皆具能所,何六識但說法執(zhí),七識但說我執(zhí)歟?
答:六識雖有能緣之我,而不能見能緣之我,但見所緣之法,以見法故,能成法執(zhí);以不見我故,不成我執(zhí);是故說六識是法執(zhí)也。七識緣空性,不緣有法,以有相法為虛假故,不成法執(zhí);以空性我為真實故,成我執(zhí)也。出世圣人以人心為然,不以幻相為然;世間凡夫以幻相為然,不以人心為然;此各有偏執(zhí)之證也。
問:舊說我法,但屬遍計,不屬依他,實有缺點。以依他是法,計依他者即法執(zhí)故。然則圓成亦法,計圓成者亦成法執(zhí),何以佛法不說三執(zhí),而說二執(zhí)耶?答:佛法不依口說,而依實事。如凡夫但見外法,故成法執(zhí)。二乘但證偏真,故成我執(zhí)。凡夫小乘雖能說圓成之名,不能見圓成實事,故不成法執(zhí)。至于諸佛菩薩雖證圓成實事,而圓成性中能所不二,故不成法執(zhí)也,亦不成我執(zhí)也。若依舊解,我為主觀,法為客觀,我法同時對立,則有攝法不盡之過,只有凡夫之我執(zhí),無二乘之我執(zhí)故。又只有世間因緣所生法,
無出世分別緣所生法故。
又我法對立,只成一種執(zhí)病,不應說我法二執(zhí)。以說我法二執(zhí)故,乃知法非對我之法也,是法身之法也。
“此能變唯三”。釋論解云:“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若此能變有三類差別,其過有三:一、違唯識,以唯識之義非但遮色,亦復遮心。唯有一識,故曰唯識。若識有類別,唯義不成故。二、能變有三,
即人心有三;人心若三,成佛亦三故。三、能變謂能生,即種子義。法相自揀唯八識能生,是種義。轉識皆為所生,故能變無三類也。正義云何?“此”字指上句識性而言,謂此識性有三種變的功能,不再有四,故曰唯三。以下異熟、思量、了別等,皆此識之所變。識性即自證,所變即見分也。若能變果有三類,可同時生三所變,毋須次第三變。以后文說是次第變故,可證無三能變。
如稻麥豆三類種子,變生三種苗芽,其生同時,無有前后次第故。如一種子,由種子生本,由本生枝,由枝生葉,其生前后,故成次第也。此次第三能變也,非同時三能變也。異熟等有似能生,義如本生枝,枝生葉。以外表觀,不可說本不能生枝,枝依于本故。亦不可說枝不能生葉,葉依于枝故。究其本元,則本、枝、葉,皆為種子所生?芍f三能變者,謂此識性能三次轉變,非有三種能變心也。三能變其名曰三變,其實只有二變,初是本有故。起信論,依如來藏而有生滅心(七識),此一變也。藏性附帶生滅心,則不名如來藏,即名含藏識(八識),由此一變而有兩名生起。由細生滅,復生粗生滅(六識),此二變也。一變即分別緣所生,七識心法等也。二變即因緣所生,六識心
法等也。八識不生滅心法,是本來有故,非所變也。生滅心法,即前二故,無三變也。如陶泥沙成瓦器,泥沙是本有,譬如來藏。瓦器后生,喻生滅心。泥沙與瓦器和合名八識,即為初能變。但論瓦器,名為七識,即二能變也。此二能變與初能變無異,同一瓦器故。彼瓦器再分別缸、壇、碗、缽等,名為六識,即三能變。是故實有二變,無三變也。第三能變,其所變法中復有二能變:一因能變,二果能變。此依古名,實則二種所變也。因能變者,諸法習氣熏于八識性中,從初熏乃至將生時,此醞釀之間,為之因。積少成多,轉生成熟,謂之變。此因變之中,復分二種變:一等流變,二異熟變。等流變者,謂善惡無記性的習氣,熏成善惡無記種,果因相等,故名等流變。異熟變者,即等流習氣轉生成熟,生熟各異,故名異熟變。此二同在因中,故名因能變。
二果能變者,即前二因成熟,發(fā)為現(xiàn)行,乃至消滅,此生長之間名為果。由少而多,轉小成大,此謂之變。果變之中,復分二種:一等流果變,二異熟果變。等流果變者,如人初生,五大甚少,漸次增多,所多不異五大,果不異因,故名等流變。異熟果變者,如人之初生為小孩相,一變而為大人相,乃至變而為老死相,果異因故,名異熟果變。此二皆在果中,故名果能變也。分別緣生之法,相續(xù)不斷,雖有前后,而無變易,亦無增減,一味清凈,故不論因果能變也。舊說異熟果者,謂無記性力量薄弱,不能熏生自種,必藉善惡因熏成無記果,果異因故,故名異熟。此說有因果相違過。佛說善因善果,惡因惡果,無記因無記果,絲毫無差,是為佛教因果定律。若作善惡業(yè),受無記果,果報何憑乎?又善惡習氣,既熏于無記性,而誰習氣熏于善惡性耶?
若善惡習氣既熏善惡,復熏無記者,如一腳立兩船,恐無此理。又善惡性與無記性,如水火相反,何能相投乎?當知因與果,如印與文,文印相符,即名因果相應。世間無有文不與印相應者,即無有因果不相應者。若善惡之印成無記之文,豈不成為怪事乎?
又現(xiàn)種相熏,有如攝影機,重則重攝,輕則輕攝,有則攝有,無則攝無,各得其所,故影不異形。若稍有更待,則形影不同,不名攝影矣。如善惡因熏成無記果,不成因果故。
異熟、思量、了別,此三皆依心之功能而得名。如八識有轉生成熟之功能,故名異熟。七識有籌較其心之功能,故名思量。六識有明辨其境之功能,故名了別。若異熟中有因果可論,思量、了別亦應有因果可論,同為轉變之所變故。思量、了別既不然,彼何獨爾也?此三變境,差別甚多,待下別敘,再為分解。
以上總論竟。
二別敘,四:初生阿賴耶,二生末那識,三生了別識,四總結生法。今初
雖已略說能變三名,而未廣辨能變之相。且初能變,其相云何?頌曰:
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zhí)受,處了常與觸,
作意受想思,相應唯舍受。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
恒轉如暴流,阿羅漢位舍。
初能變起之識,名曰阿賴耶,此云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zhí)藏義故。能藏者,一切心法種性,皆依之而住故。所藏者,一心一法之中皆含有此識故。執(zhí)藏者,有情執(zhí)為自內我故。此為初能變識所有之體性也。一切諸
法之習氣(即種子),皆由此識轉異成熟,故曰異熟一切種。種謂能生義。此為初能變識所有之功能也。
起信論云:“以依真如法故,有于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即八識見分,亦即七識自證分)。真如得妄心和合不一不異,故名阿賴耶”。此八識生起之因緣也。
此識以真如為主體(即自證分),以妄心為作用(即見分),以種子根身器界為作用之所(即相分)。主為心王,用為心所。王故坐鎮(zhèn)內境(即體),所故緣取外塵(即相)。證坐內境故,名自證分。能緣外塵故,名為見分。外塵即為相分。如是自證分,見、相分,心王,心所,總是體用而已。體分則為用,用合則為體。畢竟無二法也。
一切種者,本識之分位也,為緣生法之本質,以能生一切緣生法故,名一切種,為本識親生之果。本識復為種子之種子也。種子有十一:即五大種性、六根性,從本識生起故,即本識之見、相分也。
本識原是無覆無記性,清凈本然之性也。受無始習氣熏,則變?yōu)橛懈矡o記性(即種子)。無記性復受取種種塵熏,則變?yōu)樯、惡、俱?mdash;—雜染性(即現(xiàn)行),F(xiàn)行復熏種子,種子復熏本識。本識生種子,種子生現(xiàn)行,因是循環(huán)相生,繼續(xù)不斷,此即三能變也。
釋論云:“有義種子各有二類:一者本有,謂無始來異熟識中法爾而有,生蘊處界功能差別。世尊依此說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此即名為本性住種。二者始起,謂無始來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熏習而有。
世尊依此說有情心染凈諸法所熏習故,無量種子之所積集。此即名為習所成種”。此說不然。
既曰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熏習,而有始起,不知此熏習,熏于何處而成始有種耶?若直以習氣為種,則無須熏習。既曰熏習,必有能所。若熏本識而成種者,則不應名始起,本識是本有故。若本識受新熏,即名始起者,本有種亦待新熏增長,何不名始起耶?瑜伽論云:“諸種子體,無始時來性雖本有,而由染凈新所熏發(fā)”。此中性雖本有,即彼說不從熏生之本有種也。此中染凈新所熏發(fā),即彼說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熏習而有之始起種也。瑜伽以本有性受熏而成種,是一種而含彼二種義,此為正義。彼分此一種而為二種,種義不成,本有性不受熏,不能自成種故。習氣不得本有性為依,且不能自立,況成能生種乎?若始起種中無本有性,則成無因而有。如人之生,不藉自性,但由父母精血而成故。若本有性不待熏而成種,亦犯無因生過。如人之自性,不待父母精血而自成人故。是故種子各有二類,義不能成。
釋論云:“若唯始起,有為無漏無因緣故,應不得生,有漏不應為無漏種”。以不了種義,分種為二類:一為有漏,一為無漏。豈但不了種義,亦復不了有漏無漏義。何以故?有漏無漏若各有種子,生性不同,當如瓜種不生豆芽,云何有漏轉成無漏耶?眾生轉成諸佛耶?以能轉故,漏與無漏同一體性,無二種也。如清水轉成濁水,濁水轉成清水,清水濁水無二水也。又種因能生而得名。試問無漏種,生現(xiàn)耶?不生現(xiàn)耶?生現(xiàn)即為有漏,有生必有滅,生滅即有漏故。不生現(xiàn),則不得名種,種以能生為義,不生不名種故。如是二俱有過,故無漏種義不成。釋論又曰:“勿無漏種生有漏故,許應諸佛有漏復生,善等應為不善等種”。此義不然。從真起妄,是佛經(jīng)常言也。若妄不依真,則妄能自立,以
真外有妄,教理不容故。又從真起妄,是為生起法。滅妄歸真,是為還滅法。一起一還,圣道圓成,故諸佛不復成眾生也。
此如一人,初到一處,以未經(jīng)歷故,迷東為西,一經(jīng)他人指示,則東西各得其位矣。若二次復來,以是熟境故,不復更迷。若人以初次迷,責二次不迷;或以二次不迷,責初次迷,皆不應理故。如是不得以諸佛不復成眾生,而責無始時從真起妄也。又不得以無始從真起妄,責諸佛不轉成眾生也。
釋論引分別論者曰:“雖作是說:心性本凈,客塵煩惱所染污故,名為雜染。離煩惱時,轉成無漏故,無漏法非無因生”。釋論雖引此說,實不以此為然,可謂不識邪正矣。
善等應為不善等種者,孟子云:人性本善。楊子云:人性本惡。孔子云: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可知人性本非善惡,隨其習染而成善惡。如是惡者可轉為善,善者亦可轉為惡。若善者定善,則天人不應墮地獄。若惡者定惡,則地獄不應生天堂。如是,則修行之路絕矣。
又一心具善惡無記三性,是本頌明言也。為善為惡同一心性可知矣。有漏無漏同一種子亦可知矣。若善惡異心,則眾生永為眾生,諸佛永為諸佛,種性異故。今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只有所作之業(yè)不同。如是只可謂善惡之事相不同,不得謂作善惡之人有異也。
釋論又救云:“然契經(jīng)說,心性凈者,說心空理所顯真如,真如是心真實性故;蛘f心體非煩惱故,名性本凈。非有漏心性是無漏,故名本凈”等。此亦不顧經(jīng)義,橫生邪解。
既許真如是心之真實性,當然有漏心是真如之虛妄相矣。何以又說非
有漏心性是無漏耶?既說有漏心之性非無漏,云何又許真如是有漏心之真實性耶?所謂真實性者,即諸法不變之體也。一切法相皆從此生,舍此則無諸法之相。諸法之相無本,即本此性而有故。若此凈性之外,另有不凈之相,豈但違背唯識,即現(xiàn)前幻法亦所不許。如物之相必依物之體,無體必無相故。
又有漏無漏各有種,則二種并立。然則可不待眾生煩惱盡,而能成佛,煩惱菩提各有種性,可并立故。如稻、麥各有自種,同時而生,各不妨礙故。若眾生必待煩惱凈盡而后成佛者,可信煩惱菩提同一體性,不能并立故。如稻、芽同一體性,必待稻壞,而后芽成故。
執(zhí)有漏不依無漏起者,如說人動不依靜起,說有漏無漏各有種者,如人說動、靜各有身,可謂不通極矣。釋論又云:依障建立種性別者,意顯無漏種子有無,謂若全無無漏種者,彼二障種永不可害,即立彼為非涅磐法等。意謂唯無漏種能害有漏種,無無漏種故,二障種永不可害也。此說不然。
無漏能害有漏者,有漏應不生,本有種常在故。如水中不容火起故。余意有無漏種,二障種永不可害。無無漏種,二障種則可害。何以故?眾生聞正法,正法習氣無無漏種可熏,即熏有漏,習氣相違故,如火蒸水,故可害也。若正法習氣,既有無漏可熏,則不能熏有漏,習氣雖異有漏,如水火不同器,雖有能害性,為無漏種隔礙,故不能害也。
余因種子為諸法之本,故不惜言詞,種種辨論,無漏種義不能成立。唯有漏無漏同一種性,遠離諸過,唯識義成。諸有智者,可斷疑生信矣。
釋論云:“種子義略有六種:一剎那滅,謂體才生無間必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此遮常法,常無轉變,不可說有能生用故”。此系凡夫知見,未識真種義也。何以故?剎那滅,是所生法,非能生種,以生法不應為生法本故。一切生法,皆本于無生,無生乃諸法之本也。若體才生,無間必滅者,自且不能生存,有何勝力,能生他法乎?佛說諸法之體不生不滅,何故反說體才生無間必滅耶?自不識體,而敢違佛說,真膽大極矣!彼說常法常無轉變,又不了常義也。當知一切轉變,皆由常法。若無常法,即無轉變。何以故?諸法之體常住不動,由無始習氣熏故而有動相,即轉變也。
體雖動而無生滅,即常也。如人有動有靜,皆由身有。動身靜身,無增無減,是故除真常之體,別無轉變之法。體雖轉變,而無生滅,所謂真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是也。若認真常體上轉變之幻相為種子,其誤甚矣!
此剎那滅,應改不生滅,謂體性常住,有隨緣勝功力,故名為種子。此遮生滅法,雖有轉變,無常住體故,不可說有能生用。
“二果俱有”。謂因果同時。此遮前因后果,引生自類,未生已滅,無自體故。
“三恒隨轉,謂要長時一類相續(xù)至究竟位,方成種子。此遮轉識,轉易間斷”。此遮應改佛果體常不動,不成種子。轉識無體,無隨轉相故,不應遮也。
“四性決定,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此遮余部,執(zhí)異性因,生異性果,有因緣義”。前文善惡因,熏成無記果,因果各異,名曰異熟。此以自矛反攻自盾。
“五待眾緣,謂此要待自眾緣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zhí)自然因,不待眾緣”。此顯種不恒頓生。此待眾緣,與第二果俱有相反。以
眾緣生法,是果生因滅,不能因果同時。因果同時,非眾緣生法故。如眼色為緣,生眼識界,妄心既生,真心必隱,決無真妄同時故。如有相緣生法,現(xiàn)行既生,種子必壞故。既不以世間種子為然,可毋須此揀。
“六引自果,謂于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zhí)唯一因生一切果。或遮余部執(zhí)色心等互為因緣”。此引自果,即種引種,因果不異故。“引生自類”,是自遮之法,何得復立為法耶?既立法矣,何必自遮耶?引自果,無有生義,非種子法。如人之性,隨帶眾緣,生而為人之相。性緣為因,人相為果,唯因異果,而有生義。若自性之因,還引自性之果,無增無減,生義且無,因果何有哉?生滅是方便法,不可作無生法論。
諸法之體,不墮諸數(shù),即非一非多也。以緣差別故,而有種種相。因相多,而說體一。如水體是一,而有種種波浪之多相,故有一心生萬法之說也。一法生一法,是從半途而言,未得法之本源,且無生義,無增減變易故。若法法皆有自種,即有無量實法,則大違唯識矣。須知現(xiàn)前諸法之性,乃是因緣共性,非本有自性也。乃至諸大種,亦是自性之分位,非圓滿自性也。圓滿自性唯一而已。至于心色互為因緣,實是增上緣,非因緣也。以上所簡種子六義,前三本識所具,故能生起七識現(xiàn)行。后三種子所具,故能生起六識現(xiàn)行也。釋論唯本識功能差別,具斯六義,成種非余。不知種有二類也。種二類者:一本識生七識,以本識為種,七識為現(xiàn)行;七識生六識,七識為種子,六識為現(xiàn)行。是故種子有二類也。又種子是八識相分,可知種子是八識所變,非八識本體也。若以八識所變之種子,認
為八識本體之種子,則誤矣。別則可以本識為種子之種子,七識對八識為種子之現(xiàn)行,對六識則為現(xiàn)行之種子,六識為現(xiàn)行之現(xiàn)行。如是,則種義方能具足。不然,能變有三,種子則一,其缺漏可知矣。
釋論云:“外谷麥等,識所變故,假立種名,非實種子”。谷麥等,亦是因緣生法,不應認為非種。種若不收此類,則有攝法不盡之過。又不但谷麥是識所變,種子亦是八識所變,彼既不然,此何獨爾?又種子六義中,
待眾緣,性決定,引自果,正合此類,非可推為種外也。
種非本有,由熏染而成。種義已明,熏義如何?次當明之。
所謂熏者,吸受污染之義。識性本來潔白無相,自受外境熏染,而成諸法之種。本識如攝影機中之蠟片,原自清凈,一觸外境,則有種種差別之相生。吸影之鏡頭,如六識;鏡頭至蠟片中間空相,如七識;成熏之功力即在此二。若但以蠟片對于外境,無吸取之力,則不能成影矣。本識無六七識吸引外境,亦不能成熏。是故有說轉識亦能熏,本識為所熏。至于
善惡無記性等之差別,亦由識轉所成。以外境本無善惡等性,由轉識計較分別而有故。本識雖為心境所熏,而非直接受熏于心境,以心境不能親至于本識故,但受心境之氣分而已。又非一時氣分能熏成種,必須時時習之,種子方成。是故有云:種子即習氣也。
釋論揀別能熏所熏,各具四義。
所熏四義者,一、堅住性。此改為有實體,能持習氣,乃是所熏。此遮轉識,及心所等無體之法,不能持守習氣,故非所熏。
二、無記性。此改有吸力,能攝取習氣,乃是所熏。此遮二乘偏真心,雖有實體,而無能取之心所故,不成所熏。彼立無記性,遮善惡性,善惡
無自體故,無須遮重也。
三、可熏性。此改離心體能所對照乃是所熏。此遮佛果心境圓融,習氣不生,故非所熏。彼立可熏性,遮心所法,及無為法。心所無自體,無為即不取外境,故無須遮重也。
四、與能熏共和合性。此改體吸和合,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所熏。此遮他人之體,自己之吸,或自己之體,他人之吸,無和合義,故非所熏。唯凡夫本識具此四義,成所非余。
云何名為能熏四義?
一、有生滅。此改有名相,能生習氣,乃是能熏。此遮離名相之法,不生習氣,故非能熏。彼遮移為第二。
二、有勝用。此改有生滅,乃是能熏。此遮二乘雖有心境,三界生相全無,故非能熏。彼之勝用,遮異熟心,及心所勢力羸弱。不知異熟心為所熏,故無須遮也。非心所不能成熏故,更不可遮也。
三、有增減。此改心境對峙,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心境融合,不一不二,故非能熏。彼立增減,亦遮佛果。但法體雖在凡夫,亦無增減,故無須遮。至于無生滅,第二已遮,故無須重遮也。
四、與所熏和合而轉。此改心境和合,心之所在,乃是能熏。此遮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故非能熏。彼立能所和合,為遮他身,剎那前后,無和合義。然他身亦可為我能熏境,他身可為我所緣境,非不和合故,非若他心不能成我所熏也。唯凡夫心所,所緣之境,具此四義,可為能熏。
以上能熏所熏各含二義:一六識緣外塵,熏于七識帶質心,名為取種
種塵熏。七識復將熏習之氣熏于八識,名為無始習氣熏。如是能熏所熏和合能生現(xiàn)行,種子義成。
心為所熏,境為能熏。心所即見分,于中結合,而致成熏義。本識受熏,而生現(xiàn)行,即心所復取外境,熏于本識。如是三法展轉相因,生滅無窮。種子及現(xiàn)行,前后自類相續(xù),是同類因,引等流果。種子生現(xiàn)行,是異類因,感異熟果。異熟果,是因緣生法;等流果,是分別緣生法;是為略說一切種義。
釋論謂八識是所熏,七轉識及心所等皆為能熏,不藉外境,但以內心而成熏義。此說不然。
能熏所熏之法,如香熏衣,香為能熏,衣為所熏,衣香類別,故成熏義。若以香熏香,或以衣熏衣,以能所同類故,熏義不成。今以心熏心,何異以衣熏衣乎?二乘三界相空,分段生死因斷,即無熏義也。以染心熏凈心,而能感變易生死者,亦因塵緣習氣未盡故爾。此如已受香熏之故衣,雖已離香,香氣未盡,故猶能轉熏內衣也。若未受香熏之衣,或熏香已盡之衣,絕無能熏他衣之理。如是以心熏心,理所不許。
釋論云:“異熟心心所等,勢力羸弱,故非能熏”。此義不然。心王不緣外境,故不能成習氣熏。此不熏而熏,是為不思議熏,成不思議變。若心所凡緣外境,不論善惡無記,皆成熏義,以緣即熏故。強熏成強,劣熏成劣,此合種子六義中第四性決定義。否則,自違立義。心所既能緣取外境,何弱之有乎?若不能緣境,即不名心所。
問:此識心王境界如何?頌曰:“不可知執(zhí)受”。心體無知覺,境體無形相。無知覺,是一切知覺之本;無形相,是一切形相之本。心無知覺,
故不異于境;境無形相,故不異于心;是故心境融會,不一不二。雖以心執(zhí)持其境,境納受其心,而不可思議,故曰不可知執(zhí)受。此系心王所證之境也。以下“處了”,則心境對峙,則為心所所緣之境矣。
“處”謂處所,相分也。“了”謂明了,見分也。八識相分有粗有細:細為種子,粗為身界。見分亦二:緣種子為七識,緣身界為六識。將一切心法全歸八識者,起信論云:阿賴耶,能生一切法故。
云何而知心有自證、見、相三分耶?釋論云:“然心心所,一一生時,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別故。相見必有所依體故。如集
量論伽他中說:
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證,即能量及果,此三體無別”。
法相見分能緣,自證能緣,是心皆有緣境之功能,而不說心有證境之功能,是為法相一大缺點。只有見道,而無證道故。
又心心所各有三分。不知心王即自證分,心所即見分,心與心所,共成三分,非各具三分,此又法相一大謬點。欲救此弊,當為解說:心本無二,因作用不同而立種種名。所謂證自體故,名自證分。見外相故,名見分。自證坐鎮(zhèn)內境,故復名心王。見分趣向外相,故復名心所。以集起心
境,故名賴耶。以思量心相,故名末那。以了別境相,故名六識。心名雖多,心體則一。豈但心心不二,心境亦不二。論說:此三體無別故。
又心與心所,即自證與見分,不可認為二事也。心與心所之分別,如人身之與手,總則同名曰人身,別則身手各異。身手不但形式步位各異,如手能造食,身能受食。身受而不造,手造而不受,作用雖異,其體不異。舊說心王緣外境之總相,心所緣外境之別相,此如說人身能造衣之總相,
人手能造衣之別相,其謬可知。余謂總相別相,同是心所所緣,心王無份。何以故?遍行五心所緣境之總相,別境五心所緣總相中之別相,善惡諸心所緣別相中之別相。緣境之心最先莫過于觸,觸心以外,雖有能緣之心,而無所緣之境,無緣之心,謂之心王。如契經(jīng)說:“一切唯有覺,所覺義皆無”。
一切皆歸于覺,覺外更無所覺,無所覺之心為之心體,以能生一切所覺故。如人之身體,只能納受,無所造作,而能出生一切造作,故得體名也。又云:“能覺所覺分,各自然而轉”。從一心分而為能所,即見相二分,可知見相未分之時,但有自證之境,而無所緣之境矣。見相既分以后,可知但有所緣之境,而無自證之境矣。釋論引此偈,但取能覺所覺,而證心有見相二分,卻未顧及上二句之自證無所覺也。古謂心所云:從心所起,系屬于心,故名心所。據(jù)此則凡起心動念,皆心所也。心未起,念不動,皆心王也。于此可知心與心所,非異在緣總緣別,而異在緣外不緣外也。亦可知心王離卻心所,別無見分。心所離于心王,別無自證分。如是心王與心所,共成三分,非心心所各成三分也。古解又云:自證緣內心,不緣外相。此更謬妄!古人以蝸牛喻自證
分,蝸之二角喻見相二分。二角是對待法,有屈有伸。故經(jīng)云:“能覺所覺分,各自然而轉”。轉即屈伸義。蝸牛是唯一法,牛外更無角等。故經(jīng)云:“一切唯有覺,所覺義皆無”。無所覺之覺,即內心。若得成緣,必有二心?v有二心,亦不成緣,心無形相,非所緣故。云成所緣,何能合佛說:所覺義皆無耶?又佛說心生,則種種法生;法生,則種種心生。心境對起則嘗聞之矣。心心對待,素所未聞也。
相見自證三分,為法定方式,一切心法,皆依此規(guī)定。凡是所緣,總名相分。凡是能緣,總名見分。凡是為見相之體者,總名自證分。依此方法,縱許舊說自證能緣,自證應名見分,不得名為自證。如人之祖父,對孫而言也。若對生子,應名為父,不得名為祖父。若對孫稱祖父,對子仍稱祖父,人必不許故。若了自證無所緣,自知心王不能自成三分矣。若了見分不證境,自知心所不自成三分矣。依三量論心法,雖歷百級,不外自證見相三分。如依三世論人倫,雖歷百世,不外父子孫三代。舊說心心所各有三分,如非父子孫共成三代,而說父子各有三代,其謬如此。
釋論云:“又心、心所,若細分別,應有四分。三分如前。復有第四證自證分,此若無者,誰證第三?心分既同,應皆證故。又自證分,應無有果,諸能量者,必有果故。不應見分是第三果,見分或時非量攝故。由此見分不證第三,證自體者,必現(xiàn)量故”。
作此說者,不知自證無所緣。若了前文自證無所緣,則自證緣見分,證自證緣自證分,此無稽之談,可不攻而自破矣。學者不知,但聽其口說,而不求其實事,以致誤謬相承,至今不已。今略檢其過,令學者知其回避。心本無名,因境而名,緣妄境即名妄心,緣真境即名真心。若真心緣妄境,或妄心緣真境,皆違正理。彼以自證緣見分,是以真緣妄,其過一也。彼只知見分非能證,而不知自證無所緣,其過二也。見分實是能緣,而彼認為自證之所緣,其過三也。佛不許眾生有二心,彼說自證與自證現(xiàn)量相緣,如二燈對照,其過四也。自說自證是見相之體,復立證自證于自證之上,如頭上安頭,其過五也。說一分,說二分,雖各有所偏,而總在正法之中。唯此四分,出于法外,其過六也?傊,心非所緣,心不緣心。彼說心是
所緣,心能緣心,毫無確證,信口而談,不可依據(jù)。
護法之說,固如所破。佛經(jīng)之證,如何解說?彼引經(jīng)偈云:“眾生心二性,內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纏,見種種差別”。心二性者,謂內見分,外相分也。相見多端,故曰一切分。能取之見分,與所取之相分糾纏,則有種種差別境見矣。
若謂心二性者,內外皆有見相二分,則違背常情。如是既有兩種見相,應有兩種自證,及證自證,則更荒謬矣!此識與幾心所相應?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阿賴耶識,無始時來,乃至未轉,常與此五心所相應。此觸等五心所,非但與此識相應,通與八種識相應,故名五遍行。觸,謂心境相對,兩相抵觸也。舊解觸謂三和,根境識三和合,觸依此生也。如此解說,只可用于六識。此當妄心初起,六根尚未分別,豈有六識成三和者?觸等五名,雖遍行于心意識,而心意識之境界,各各不同,未可一例也。如此五心所,是無覆無記性,所緣是性境。七識五心所,是有覆無記性,所緣是帶質境。六識五心所,是雜染性,所緣是獨影境故。
作意,謂于所觸之境生感覺也。受,謂領納前境,即前境之影映于意中也。想,謂于前境設想,知其形式也。思,謂轉思,知了境之心也。八識心所,只與前境對照,明明了知而已。至于根身器界,皆未能分別,亦不知有我,故無其他心所也。此五心所,即從如來藏一念不覺而起之妄心,細論起之層級而有五,非有五心次第而起也。于此妄心更起我見,即名七識。此時未起我前,不違心體,故名相應心所。亦名八識見分,以此心未有我見故。如鏡照相,相來即現(xiàn),相去即無,不留痕跡,故名舍受。以不
留痕跡故,心境清凈本然,故名無覆。于境無分善惡,故名無記性。
“觸等亦如是”,謂心王心所,同是舍受,同是無覆無記性也。心王,是心境不二,清凈本然。心所,雖心境分二,而未染污,故性同無覆也。或謂無覆無記是愚昧性,非也。覆謂染法,障圣道故。此無覆性,正與圣道相通。不知心所愈多,圣道愈蔽也。
釋論云:“又由此識,常無轉變,有情恒執(zhí)為自內我。若與苦樂二受相應,便有轉變,寧執(zhí)為我?故此但與舍受相應”。此說違種子中第一剎那滅、第三恒隨轉。其實轉變,非是不常,亦無關苦樂。如天地運轉,非不常故。四時流行,非苦樂故。須知苦樂不起,由于無計度分別心。若有計度分別心,隨處皆成苦樂
本識,由無始習氣沖動,流轉不息,直至成佛方止。故曰“恒轉如暴流”。暴流揀別波浪也。流轉不息,故有常相。未有識浪忽起忽滅,故無斷相(分段生死)。八識于此動境,不起過去來今之分別,故無波折之生滅相(變易生死)。起信論云:細中之細,是佛境界也。
境,豈常無轉變,即無苦樂耶?豈有轉變,即不恒執(zhí)我
釋論云:“謂此識性,無始時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非斷非常,是緣起理,故說此識恒轉如流”。此說大違佛教。
吾佛出世,為離眾生生死苦,破眾生斷常見而已。所謂生死者,即彼說剎那剎那果生因滅也。吾佛四十九年所說,及歷代祖師相傳,專為破此。而彼卻以此為大乘緣起正理,苦哉苦哉!吾不知世尊在誰經(jīng)中說緣起法是大乘正理耶?誰不知佛說小乘,破因緣生法,令眾生離分段生死。佛說大乘,破分別緣生法,令眾生離變易生死。二死永亡,謂之究竟涅磐,是為耶?
大乘無生正理。涅磐是諸佛所證,生死是諸佛所斷,是為千古不移之說。若以果生因滅為正理者,即以無生無滅為邪理耶?當知因緣生法,是凡夫法,非佛法,佛說緣生無性故。緣生之法無有真性,可知真性另有在處也。所謂斷常者,常即生也,斷即滅也。舍生滅法,別無斷常之見。緣起即常故,緣滅即斷故。不生,即不常也。不滅,即不斷也。彼則換而言之,謂生是非斷,謂滅是非常。然則,不生,即斷耶?不滅,即常耶?諸佛不生不滅,謂之斷常;眾生有生有滅,謂之非斷非常。如是顛倒斷常,以佛教破佛教,長眾生邪見,其惡極矣!
我今改此邪說,而成正說曰:無始因果,是斷常義。謂此識相,無始時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常,因滅故斷,是斷是常,是緣起理,故說此識恒常流轉。頌云:“阿羅漢位舍”,即舍此流轉相也。
流轉果是非斷非常,羅漢奚舍諸?此識若停,死生即停。不生故非常,不死故非斷。非斷非常,是涅磐正理,故說識性真常不動。
又因果是二邊法也。遠離二邊,方契中道。非常非斷,離二邊也。果生因滅,落二邊也。以非常非斷,配合果生因滅,又可知彼騾頭安于馬嘴矣。
阿羅漢位舍,即舍觸等五心所,五心所即八識見分。生滅心滅,不生滅如來藏性現(xiàn)前,賴耶之名從此而舍。以如來藏純是不生滅,賴耶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今生滅已滅故,不名賴耶,而名如來藏也。生滅之心,唯阿羅漢能斷盡,故曰阿羅漢位舍。
羅漢修斷,比較佛果,止在中途,云何羅漢能舍盡八識耶?世親初學小乘,謗大乘非佛說,即以小乘收攝大乘。如俱舍論亦說八識,故說羅漢
舍賴耶也。后歸大乘,覺悟前非,復造大乘(二十論),以救前非,定知此論作在未回心時;已回心后,不應再贊小乘故。后之解此論者,皆作大乘論,謂羅漢通三乘無學果位。此非通常之論,不得以為標準。如有經(jīng)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還可謂眾生齊諸佛否?此以正文而就自解,未免有削足就靴之嘆。然小乘雖非大乘,而是大乘之基,不得舍小乘,另求大乘也。若依實說,小乘轉六識,空世間因緣生法;七識未轉,出世未空,即空人我,不空法我也。
或說不退菩薩,但舍賴耶,不舍異熟。如是賴耶、異熟,非一識耶?果如是,當說眾生有九識,不應名八識耶?又賴耶是藏種義,異熟是轉變種子義,既無種子,何從更有轉變歟?
釋論云:“然八識總有二位:一有漏位,無記性攝,唯與觸等五法相應。但緣前說執(zhí)受處境。二無漏位,唯善性攝,與二十一心所相應,謂遍行、別境各五,善十一”。此不知佛法,而妄談佛法也。
八識本是如來藏性,因有五種妄心所,而轉名阿賴耶。今滅五種妄心所,而舍賴耶,復還如來藏性,故名曰轉。今于五心所外,更加十六心所,是越趨越遠,何轉之有哉?諸佛心中且不容有賴耶之心,遑論賴耶之心所歟?若無賴耶心,而有觸等心所,如去皮而留毛,未知能如此耶?
無覆無記性,是清凈無染之心也。若于觸等外,加起我見,即成染心也。若于我見外,加別境等,即成雜染心也。當知善法是凡夫所好,佛不需此,金屑落眼,正此喻也。又善惡是二邊法,無記是中道法,諸佛舍無記性而取善性,是舍中道而入二邊耶。又凡曰心所,皆從心起,起離本位,
即名妄心。佛心常住不動,十方虛空悉皆消殞,需心所何為也?賴耶之名,經(jīng)論共說,人所共知,且免引證。略解初能變竟。
二、生末那識
如是已說初能變相。第二能變,其相云何?頌曰:
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
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及余觸等俱。有覆無記攝,隨所生所系。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次第變,揀心體無二故,不能同時并生。又揀一心不能同時起二心所,必如從父生子,從子生孫,故曰次第變。能變,謂識性初能變賴耶,次能變末那也。梵語末那,此翻染意。從心生心曰意。心為意著曰染。依彼轉緣彼者,彼指八識見分,謂初依如來藏起八識見分緣相分,次依見分起我見(即七識),即謂緣相者是我,故曰依彼轉緣彼。八識見分,即七識心王,不得謂見分外另有七識,如常人說穿衣者是我,我即穿衣者,非穿衣外另有我也。于我上更起四煩惱,即七識見分也。舊說八識見分外,有七識,七識非八識見分。又說七識依八識起,見分亦依八識起。如是一八識上起
二心耶?吾只聞一心體上起見相二分,未聞一心體上起二見耶。又說見分外另有心所,心所亦是依心而起。如是一八識能生見分,能生心所,能生七識。究竟一體能生幾種心耶?總為不審一體不起二種心,種種枝見皆從此生也。法相之訛謬,亦從此生也。若了八識元起一念,為緣相故名見分,為依心起故名心所,為能轉緣自己故名意,即七識,則枝見皆消矣。若了見分、心所、七識,同為一心,即了自證、心王、本識,同一心體;則法相之紛爭可息矣。若見分外另有心所,及有我法,即自證外,另有心王,及有識體,如是一人而有三種根本,其謬可知矣。
舊說依義有三:一因緣依,謂自種子。二增上緣依,謂六根。三等無間緣依,又名開導依,謂自心前后相引。
初種子依,或說前因后果,或說因果同時,無有準的。乃至云:八識及諸心所,定各別有種子依。種義前文已說,但未分配八識,故復說之。本識得分別緣,生見相二分,本識為種子,見相為現(xiàn)行,此種子與現(xiàn)行同時俱存。此分別緣生,即從一本識分而為六大種,所謂親辦自果。如一木分而為棟梁櫞柱,棟梁櫞柱生,而木體不壞,故曰因果同時。此即八識生七識之種義也。七識生六識則異此,是因緣生故。因緣生者,和合大種而
成人身,人身現(xiàn),而六大即隱而不露。此如種滅芽生,所謂前因后果也。七識生六識種義如此。如是二種種義,各有用義,不可偏廢,亦不可一法兼用二種。
俱有依者,有作是說:眼等五識,意識為依,謂眼等起時,必有意識故。此說不然。須知六識同依七識,五識不以六識為所依也。且意與眼等同時生起,各有所緣,非眼與意同緣一色塵也。意緣外塵,違背佛說。佛說意緣法塵故。又二心同緣一境,亦無此理。故五識與意識,非俱有依也。
又說七八識無別所依,恒相續(xù)轉,自力勝故。又說第七轉識,決定唯有一俱有依,謂依第八識。唯第八識恒無轉變,自能立故,無俱有依。如是異說紛紛,無有定止。俱有依者,二法共立,猶如束蘆,離則兩俱不能立,存則俱存,亡則俱亡,故名俱有依。七識與八識,互相成立,正是俱有依。起信論云:“依如來藏,有生滅心(即七識),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不一不異,名阿賴耶識”。是依七識而立八識也。生滅心(七識)滅,如來藏離染,賴耶之名亦滅,是七識滅,八識亦滅也。是二識體雖不同,其立名如父子相成,因子名父,因父名子,父子分離,父不成父,子不成子,俱生俱滅,故名俱有依。七識不與六識成俱有,以六識滅,七識不定同滅故。又七識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別,亦同生同滅,可名俱有依。經(jīng)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故。又云:“一根返元,六根解脫”故。至于六識時生時滅,無俱有依。或謂六根與六識為俱有依。非也。六根是六識種子故。又根識不同生滅故。
開導依,有謂五識前后不相續(xù),必第六識為開導依。第六識自相續(xù),自前后為開導依。七八識亦自相續(xù),不假他識引生,但以自類為開導依;蛘f五識亦能自類開導。又說七識初轉,用六識為開導依。八識初轉,用六七識為開導依。又說一身八識,既容俱起,不應異類為開導依。悶絕等位,意識雖斷,而后起時,彼開導依即前自類間斷。五識應知亦然,無自類心于中間隔,名無間故。彼先滅時,已于今識為開導故,何煩異類為開導依等?如是等說,紛爭不已。然皆未識等無間依之真像。異類之心,根本不同,所緣不同,路徑不同,固然不成開導。至言同類開導,亦未中理。如說前心已滅,得為后心開導依,不知前心已滅,后心將生,一存一亡,依義何有?非得前后逼近,不成依義故。前心已滅,后心未生,中間隔斷,何名無間?何成引導哉?若曰無自類心于中間隔,名無間故者,此是異類之語,非人所能解。所謂無間者,中間有自類心相續(xù)故。所謂間者,中間無自類心相續(xù)故。彼反謂無自類心于中間隔,名無間,不知自心與自心,如水與水,何成間隔哉?譬如一物截為兩節(jié),一在天上,一在地下,中間無別物間隔,可名無間斷否?又如人頭頂天,腳踏地,有自身間隔中間,可名有間否?此既不然,彼何獨爾?
開導依,等無間依者,心如流水,前引后酬,前去無窮,后來亦無窮,心心相續(xù)不斷,故名等無間。前引后酬,故名開導。若前心已去,后心不續(xù),雖有前心,不能緣境。如點滴之水,不能成流。又如石火電光,不成火用故。若后心可續(xù),前心不引,則不能趨境。此如止水不成流義。又如木中之火,不能燒木。是故心生必前后相續(xù),開辟引導,方成能緣之心。猶如有薪之火,生生不已。又如無阻之流,源源不窮。但此心與彼心,雖屬自類,不成開導,已間隔故。不得謂初心無引不能起,心種遇緣,生力發(fā)動,后心擠前,前心引后,自然而起故。猶如潛火遇緣,擊力相發(fā),不容不出故。又如止水遇緣,高低相發(fā),自然成流,何須前引乎?
又不得謂緣心有盡,后無接續(xù),不名無間,不成開導。何以故?此以引導為引導,不以無盡為引導。如引導十里者為引導,引千里者亦引導,不應以千里而害十里耶。如江海之流為流,不得謂溝澗之流非流耶。以流為流,不以長短為流故。以接續(xù)為無間,不以無盡為無間故。
所謂緣者,依也。心依之而住曰緣。又緣者,注也。心注物曰緣。緣有三義:
一現(xiàn)量緣,謂心親注于境體,非過去,非未來,故曰現(xiàn)量緣。所緣之境,即性境。性境者,未失境之本性,即未隨心起妄相也。
二比量緣,謂心不能親注于所緣,藉所緣之光影,比例而知,故曰比量緣。如見西窗之光影,而知東方有明月,即人不見自心,藉緣境而知有自心也。又即人不見物性,藉物生而知物之有性也。所緣之境名帶質,即本體之分位也。揀別全體及獨影,故曰帶質,即相中所帶之性境也。
三非量緣,謂本非彼,而作彼緣也。即心不能緣性境,亦不能緣相中
之性境(即帶質),但緣性之幻相,相本非性之真相,故曰非量。所緣之境,即獨影境,謂全不見性,但見性之光影也。
現(xiàn)量緣性境,即八識見相二分。比量緣帶質境,即七識見相二分。非量緣獨影境,即六識見相二分。此因說緣,故便及之。
八識相分(種子),即七識之證境,謂七識托此而生也。若不緣種,必不知有我故。又為七識之相分,頌謂依彼轉緣彼故。但識境是種子之總相,相分是種子之別相。別謂于所緣分地水火風空五大種,從此攬取清凈四大,結成六根(勝義根),是為七識相分,即六識之證境。
釋論云:“此識俱薩迦耶見,任運一類恒相續(xù)生,何容別執(zhí)有我我所?無一心中有斷常等二境別執(zhí)俱轉義故。亦不應說二執(zhí)前后,此無始來一味轉故。應知此意,但緣藏識見分非余”。此說未了我義。
七識執(zhí)我,不以我為所執(zhí),我非所執(zhí)故。若以我為所執(zhí),必另有能執(zhí)之我,如是則有二我之過。即詢之于世人,皆云我是能執(zhí),絕無我是所執(zhí)者。故執(zhí)能執(zhí)所,同為執(zhí)病,本無高下。但無我所,定不能知有我。我無形相,非藉我所不能知有我故。又我即能緣之見分,我所即所緣之相分。既執(zhí)見分為我,當然以相分為我所。若有我無所,即有見分無相分,其過如是。瑜伽論,及諸論師皆云:末那我我所執(zhí)恒相應。何得謂為無我所耶?然七識但執(zhí)我,不執(zhí)我所,知我所不真故,故多處言七識執(zhí)我,不得因不執(zhí)我所,即無我所也。思量為性相者,言七識之生性行相,不外于思量,即以思量為身命也。思量者,凡不能見及之境,而欲見者,謂之思量。七識緣我,不能親見我,但于我之影相而起思量,即此思量謂之七識。此識從無始來,凡所見境,
皆回思于我,直至極果方能解脫,故有謂“恒審思量我相隨”也。
此意相應心所有幾?頌曰:四煩惱常俱。煩惱謂染污義,以此四事,常加于我心上,令心不能自如,故曰煩惱。此煩惱不得認為惡心所,此識是無記性故。凡有侵犯于他人者謂之惡。此但于自我上起思量,故非惡也。常俱,謂常相共住,不得缺少也。共四者何?謂我癡、我見、我慢、我愛。
我癡者,唯于我上不能分別真假,故曰癡。舊解:謂癡是無明,迷無我理故。余謂癡為心所之一,是無明之一分,諸心心所,皆無明故。若獨以此為無明,余心心所皆非無明耶?此癡心,不同六識癡心,六識迷于一
切法,此但迷于我故。后三同此。
我見者,唯知有我,故曰我見。謂我能見聞覺知一切法,故曰我見。不同外道,于非我法妄計為我。亦不同凡夫,指色身為我,蓋以能知為我故。
我慢者,慢謂貢高自大之義。此識謂我高上一切,獨以為真,余皆不以為然,故曰我慢。此所以七識常具我執(zhí)也。
我愛者,愛謂愛惜,護持其我,不許侵損,故曰我愛。
此四常起,染污自心,故曰煩惱。此唯名染心,不名雜染心,以但執(zhí)我,不同六識遍執(zhí)一切法故。“及余觸等俱”,謂此四煩惱外,猶有五遍行心所也。五遍行名義,前文已立,故但提其首以該余也。不得以此余字,疑及其他心所。其他心所,前文未曾立名,不應該故。此五遍行,名雖同前,心境皆不同前,同即犯重復之過故。八識以現(xiàn)量心觸性境,此以比量心觸帶質境。此若同前,即應同前無覆性,不應是有覆性。前若同此,即應同此有覆性,不應是無覆
性。以二識之性各別故,乃知所屬之心所,及所緣之境不同也。
此識不具別境及善惡等心所者,別境等心皆因分別外境而有,此識不于外境起分別,故無諸心所也。以此頌說,七識共有九心所。
釋論,論此心所有種種增減不同。結果,護法于此九心所外,加別境中慧心所,謂無此惡慧,煩惱不能起故。又加隨煩惱中八大隨煩惱,謂論說八大遍一切染心,七識是染心,應該有故。如此結說,意俱心所十八,無余心所。頌中已將心意識所具心所,各各派定,妄加批評者,已屬不法,更事增減,可謂膽大妄為已極!余當辨明,以正頌義,令后學者,有所遵守,不致一國三公,無所適從也。
古釋三隨煩惱頌曰:“自類具二性,遍一切染心。小無中有初,大隨俱三義”。
后之解此頌云:自類者,“自類俱起”,謂俱自類心所中,凡一心所起,余心所皆與之俱起,此三義中之一義也。具二性者,謂“惡性”“無記性”,此為二義。遍一切染心者,謂遍“惡性”“有覆性”,此為三義。前二句立定三義,后二句分配三隨,而成小中大。云三義不該小隨,故曰小無 ,言其所遍之不廣也。第一義配中隨,故曰中有初,言其所遍勝于小隨也。大隨具足三義,故曰大隨俱三義,言其所遍極廣也。因謬解頌義,故將八大加入七識心所。
其所謬解者,且論中隨具自類俱起一義。如無慚,正當惡作時,可容大隨之昏沉俱起否?古解無慚愧云:凡于暗中作惡,不自羞恥,曰無慚。凡于明中作惡,不顧譏嫌,曰無愧。如此則明中作惡,不自羞恥,亦不顧人譏嫌,可云無慚無愧同時俱起。設若暗中作惡,雖不自羞,實畏人嫌,
此但無慚,而無無愧,亦不成自類俱起,本身二法,尚不定同時俱起,小十大八,焉得同時俱起歟?
大隨亦具自類俱起,若昏沉大隨起時,可能與中隨無慚無愧俱起否?可能與小隨忿恨惱害等俱起否?可能與大隨掉舉散亂俱起否?昏沉與掉舉,敵體相反,萬無同起之理。若容自類俱起義成,則三義同歸一義。何以故?一起一切俱起,即遍一切染心故。具二性,謂惡性、無記性,一切染心,亦不出此二故。彼以善性為非染心,故其誤在此。彼解既非,正解若何?頌云自類者,非自類俱起,乃揀別他類也。如六識之染心,非七識之染心,其類別故,乃揀之也。自類二字,冠下二義,即自類具二性,自類遍一切染心也。具二性者,具六識之惡性、無記性,不具七八識之無記性,故以自類揀之。遍一切染心者,遍六識善惡無記三性也。六識染心不外此三,故以一切該之。染心之染字,乃熏染之染,不獨作惡義解也。佛說眾生之心,不論善惡,皆名染心,以此善惡,皆能染污自性,非自性本具故。上二句立定二義,下二句分合三隨,曰:小隨但具惡性,不具二性,亦不遍染心。小隨無此二義,故曰小無。中隨具第一義,故曰中有初。大隨具足善惡無記三義,故合遍一切染心也。但具惡性,不兼善無記二性,故名小隨。具惡性無記性,唯不具善性,故名中隨。具善惡無記三性,即遍一切染心,故名大隨。
難曰:惡心名染,善性是凈,云何染心所中兼善性耶?
答:佛說世間善惡諸業(yè),皆有漏染心之所作,可知善性非凈性也。如作惡時,有昏沉、掉舉、散亂、不正知等;作善時,亦有昏沉、掉舉、散亂、不正知等;作不善不惡之無記時,亦有昏沉、掉舉、散亂、不正知等。
是故大隨通善惡無記三性。若不許大隨通善性,即不許善人有昏沉掉舉等心。觀夫世間善惡之人雖不同,其昏沉掉舉等則一也。如是大隨,應兼三性。
難曰:善心若有昏沉掉舉等,善性已失,何得更稱善性耶?
答:惡心有昏沉掉舉等,惡性亦失,何以名為惡心所耶?惡既如是,善何不然也?
難曰:如其所言,善惡相等,何不將此八大立為善心所耶?
答:此八大雖屆善惡之間,實背于善,而向于惡,故名惡心所,不名善心所也。
難曰:六識三性皆名染心,七識無記亦稱染心,若不遍七,何得名遍一切染心耶?
答:豈不見頌初,有自類具二性之揀別乎?七識有覆無記性,與六識性相各別,故不通惡心所,通則不應名無記性故。又七識之染,但對八識而言,對于六識,即名清凈故,六識不與七識同類也。其同類者,有眼耳鼻舌身意而已。據(jù)上可知:大隨非七識心所矣。至于慧心一所,更屬無稽。當知古人立法,有一定方針,不得增減一法。今于七識,再揀大八之過,以顯古人立法之嚴。七識以思量為性相,從無始來一類相續(xù),似常一故,不應有昏沉,有則必忘我故。不應有掉舉,有則必離我故。不應有不信,有則必疑我故。不應有懈怠,有則疏忽于我故。不應有放逸,有則必拋棄我故。不應有失念,有則不名恒審故。不應有散亂,有則非常一故。不應有不正知,專一于我無分邪正故。不應有慧心,有則生異見故。如是七識,定有九心
所,不得增減。
若謂七識有掉舉等,不有于執(zhí)我時,而有于離本性時,以離本性即掉舉、昏沉、散亂等故者。然則八識亦曾起心緣境,亦應有掉舉等心所。八識不然,此何獨爾也?設若七八咸具大八心所,則眾生無恒常之心,以掉舉即生,昏沉即滅故。
如是以八大為七識心所,有無量過,揀不能盡。學者當以頌為準。
釋論云:有義此識,唯有喜受,恒內執(zhí)我,生喜愛故。有說此意,四受相應,謂:生惡趣,憂受相應;生人天初二靜慮,喜受相應;第三靜慮,樂受相應;第四靜慮,乃至有頂,舍受相應。非此末那,與前藏識,義有異者,皆別說之。若四受具,亦應別說。既不別說,定與彼同。故此相應,唯有舍受。此說甚善!七八皆無記性故,唯有舍受。有憂喜等,即有記故。凡議論一切法,必先得法之所以然,而后言之,言無不中。未得法義,浮思亂想,鮮有合理者。
釋論云:“未轉依位,與前所說心所相應。已轉依位,唯二十一心所俱起,謂遍行別境各五、善十一”。
破如八識,此不重出。唯頌云:有種種相轉,皆由識所變。轉依,即轉其種種相,依于本識。諸相空故,心所亦不有。是故于轉依后,更說心所,及種種分別者,皆不了唯識義也。
“有覆無記性”者,覆謂覆蓋,即染污義也。自有我相,隱蔽自心,障礙正道,故謂有覆。以自性本無我相,以我相生而自性隱,故成有覆義也。然真如之性雖隱,善惡之念未生,故仍名無記性。
“隨所生所系”者,或謂末那心所,隨末那生,系屬于末那,王所同一生滅也。不然,心所常滅,心王不滅,滅即成佛故。又云:末那心所,何地系耶?隨彼所生,彼地所系,謂生欲界現(xiàn)行末那相應心所,即欲界系。乃至有頂,應知亦然。當知末那心所非三界九地所能系。何以故?六凡界中,只有人我,無法我故。法我唯出世羅漢所具,是故不應以三界九地論七識心所所系也。古說七識是不共無明者,謂此意之我見,有不同于他識者,我能障蔽真性,故名無明。其不同者,六識雖有我見,而不恒常。八識雖恒常,而無我見。唯此意有恒常之我見,故曰不共無明。釋論謂我癡是不共無明。非。六識中亦有癡心所故。又癡既名不共,余三亦應名不共,同為七識心所故。
此末那識,無始相續(xù),何位永斷?頌曰: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此識無暫斷,唯至阿羅漢入滅盡定時永斷。一登圣果,出于世道,則無此識矣。此依小乘,但斷六識中思量性,七識思量,須待佛果方才斷盡。舊說修證所斷,但斷我法二執(zhí),余心心所,及一切法相皆不斷,故云佛果同凡夫有八識、及心所見相等,乃而立一切法有宗。此說大違教理。如伽他言:
“如是染污意,是識之所依。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
觀此偈義,意如染污,故有滅時。識如束縛,亦有脫時。若意滅識脫,轉成清凈無意無識之體,而從意識所起之見分相分及心所等,而不消滅,更向何處立足乎?或謂意識滅,乃轉成凈意識,非意識全無也。此如有人,身罹垢染,而多束縛。一時垢凈縛脫。有人謂彼無垢無縛,身體清凈。另有人曰:不許此說。謂彼垢縛滅,乃轉成無縛之縛,非垢縛全無也。復責謂無垢縛是豁達空者。如此望文生義,不顧事實而反責顧事實者,其愚誠
可憐也!
三生了別識,分四:初心王性相,二心所數(shù)目,三轉滅位次,四總結生相。今初
如是已說第二能變。第三能變,其相云何?頌曰:
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了境為性相,善不善俱非。
七識于妄心上生我見(即根性),此于六根上生六識,故曰次第三能變。六種: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其能緣與所緣皆異。故曰差別。六識未起,外五根互用,總名為意。今于五根生起五識,別緣五塵,失其互用之意,故隨其根性各別立名。唯意識能遍緣五塵之影,有似于意,故名意識。
此識之生性,及其形相,在于了別境相。眾生不緣六塵,即不知有此識故。六塵境空,即知此識已滅故。六根六識生起,及緣境之因由,詳于楞嚴經(jīng),此不贅述。
此六識何性攝耶?頌曰:善不善俱非。俱非者,謂無記之性,非善非不善,故名俱非。凡損于人曰不善。凡有益于人曰善。然善不善各有遠近不同。如救人之厄難等,近善也。如陷人于苦難等,近不善也。如近時雖小損于人,能令后時得大益者,此非不善,乃遠善也。如近時雖小益于人,能令人后時受大損者,此非善,乃遠不善也。此心不同七識有一定之所守,或時為善,或時為不善,或時為俱非,故與三性相應。有說六識三性不俱,同外門轉,互相違故。有說六識三性容俱,率爾等流眼等五識,或多或少,容俱起故。當知六識俱三性者,非有三識各俱一性,可一時同起。又非一識中含三性,可次第而起。所謂俱三性者,不在心上分別,而在境上分別。
如一人流入小人,則為惡。近于君子,則為善。入于平庸,則為俱非。其人是一,其境有三故。此識能了別一切境,故俱三性。若同前一性,則無了境之功能矣。了境為俱三性之主要,舍此而另起他議,皆未得其正義也。
此識雖有六名之差別,其體是一,所謂“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即因根隔而成六,如一室六窗。七識依性言故一,六識依相言故六,不得謂心實有六種差別。了此義者,自不說五識必由意識引導,俱生,同境矣。以引導必同徑,根隔之說不成故;若俱生同境則二心,唯識之義不成故;二心同緣一境,違教理故。
二心所數(shù)目,二:初總標,二別說。今初
頌曰:
此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皆三受相應。
此識心所,其位有六,其數(shù)有五十一。位六者:一遍行,謂一切心中定可得故。二別境,緣別之境而得生故。三善,唯善心中可得生故。四根本煩惱,性是根本煩惱攝故。五隨煩惱,唯是煩惱等流性故。六不定,于善惡等皆不定故。數(shù)五十一者,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此皆六識共有之心所也。
所謂心所者,古云:恒依心起。如從枝生葉。又云:與心相應。六識生六識心所,不生七八識心所,不相應故。如松枝生松葉,不得生榆葉故。又云:系屬于心。如枝葉不相離,不同父子相生而各立也。俱此三義,得名心所。從我所有,故立所名。凡從心所起之緣境心,皆名心所;未起之
心,坐鎮(zhèn)其境,名為心王;此王、所作用之異也。
三受者,謂苦受、樂受、舍受。此六識凡緣適悅身心之境者,謂之樂
受。凡緣逼迫身心之境者,謂之苦受。凡于身心非逼非悅之境者,名舍受,即不苦不樂受。釋論云:“如是三受,或各分二:五識相應,說名身受,別依身故。意識相應,說名心受,唯依心故”。身受有二:謂苦謂樂。心受亦二:謂憂謂喜。身心不二,唯名舍受。并有種種分別受義。余不為然。何以故?頌文無此分別故。此處說心,毋須論身故。又受唯心受,身非能受故。此不應分而妄生分別也。又苦即憂,樂即喜,毋須再分故。又既于苦樂再分喜憂,如是哀懼愛欲等,亦應分故。分而不盡,不若從總。
又云:得自在位,唯樂、喜、舍,諸佛已斷憂苦事故。嘗聞三禪離喜,四禪離樂,名舍念清凈。云何諸佛而有樂、喜、舍耶?當知喜樂,乃凡夫所愛欲,色界天人已覺其非而遠離矣。謂諸佛有喜樂舍,則以凡夫之眼光視諸佛矣。
二別說,五:初遍行別境
頌曰:
初遍行觸等,次別境謂欲,勝解、念、定、慧,所緣事不同。
初遍行五,名義如前,此不復出。但能觸之心,與所觸之境異前。此六識從七識而起,七識緣性,雖非圓滿體性,亦非性外幻相,故名帶質境。六識去體疏遠,唯緣幻相,名獨影境。古云:以心緣心真帶質,以心緣境似帶質。即六七識緣境之異也。似帶質者,如眼緣色相,似有體質,實是四大假合,有名無實,故名獨影境。以世間相,皆性體之影故。六識心所,于色相上更起分別,如遠近高低長短方圓等無體之境,則名似獨影。以幻相之體亦無故。
若細分此三境,各有真似兩種:八識心王所證是真性境,心所所緣是
似性境。七識心王所證是真帶質境,心所所緣是似帶質境。六識心王所證是真獨影境,心所所緣是似獨影境。又似性境,即真帶質。似帶質,即真獨影。八識心王唯是真性,六識心所唯是似影,其中王所,兼帶真似。
心境相對名觸。心著于境名作意。境映于心名受。于境起名言名想。于心起忖度名思。如此五心,只知有境而已。于境上生分別者,即名別境心所。次別境心所亦五:謂欲、解、念、定、慧。
云何為欲?于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yè)。于可厭事,及中容境,一向無欲,由斯理趣,欲非遍行,而名別境。
云何勝解?于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yè)。凡事自無定見,必隨他引轉;自能了解,故不隨他引轉。至于猶豫之境,及全然不知之境,皆非勝解,由斯勝解名別境。
云何為念?于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yè)。于未見未聞之境,全不起念。設曾見聞,不能明記,念亦不起,故念亦名別境。
云何為定?于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yè)。若于所觀之境,或時依,或時不依,或全不依,皆非定境,由斯定名別境。云何為慧?于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yè)。于所觀境,不能明決是非,便非慧心,由斯慧名別境,非遍行。此五心所,別生一境,不同遍行普遍一切。又遍行連帶而生,此別境或時起一,或時起二,或時俱起,或俱不起,故名別境。
二善心
已說遍行別境二位。善位心所,其相云何?頌曰:
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心出染曰善。非善惡之善。以善惡無記,皆染心故。以下言善皆如此。若不如此,即違論義故。善事無量,依頌說有十一法:謂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勤、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云何為信?于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yè)。謂信佛者,要具三義:
一、聞說佛法,有實體,不同世法虛而不實,于此能深忍不起疑惑者,謂之信。
二、聞說佛法,具諸德相,不同世法陋劣令人生厭,于此能深樂而不厭離者,謂之信。
三、聞說佛法有大功能,不同世法無救苦之力用,于此能深欲而起希望者,謂之信。
三義具,信心成矣。佛法即心,世法即心上之垢。信佛法而遠離世法,故曰凈心為性,對治不信為業(yè)。
云何為慚?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yè)。
云何為愧?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yè)。
無貪等者,等無嗔癡。貪嗔癡為一切煩惱所依,故名三根。無此三根,則本有之善性生矣。
云何無貪?于有有具(有,謂內身;有具,謂外物),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yè)。
云何無嗔?于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嗔恚,作善為業(yè)。
云何無癡?于諸理事,明解為性。對治愚癡,作善為業(yè)。
云何為勤(即精進)?于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
善為業(yè)。
云何為安?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作善)為性。對治昏沉,轉依為業(yè)。不昏沉,不掉舉者,為之輕安。此云對治昏沉,是依一邊言也。
云何不放逸?精進三根,于所斷所修,防修(應作休)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業(yè)。有說不放逸,不異精進。此如行路者,勇往直前謂之精進,預防阻止謂之不放逸,不得謂行心不異防心耶。又有謂不放逸,離無貪等,竟不可得故,不放逸定無別體。余謂心所,皆從心體起,原無高下,不應論有體無體,總是從外境所起之念故。
云何行舍?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yè)。
云何不害?于諸有情,不為損惱,無嗔為性。能對治害,悲愍為業(yè)。有謂不害,即無嗔。所云嗔者,謂于彼起惡嫌心也。不害者,謂不損彼身也。豈得謂之同乎?
釋論云:善惡本是對待法,有一惡法,必有一善法,今善法少惡法多,何耶?或謂名異體同,故不別立。如不忿恨惱嫉等,無嗔一分攝故。余曰:善法既以無嗔攝不忿恨者,惡法亦應以嗔等攝忿恨等,何一攝一不攝耶?至于其他分攝,皆非正論。但此善非善惡之善,不與惡法相對,以此善超過一切善惡法故。不應以惡法責其不齊,亦何必勉強湊合歟?
又云:此十一法,三是假有,謂不放逸、舍、及不害。余八實有,相用別故。余謂此十一法,皆無實體,唯是假名。如第一信心,何者是信之實有相乎?何者是無貪等之實有相乎?若無所指,非假名而何?何獨謂不放逸等是假有耶?
又云:此十一法,有從世間道起者,謂信等十法。有從無漏道起者,謂輕安。余謂心所,唯有漏法,無漏法中定無心所,尤無六識心所,心所是生滅法故,無實體故。若無漏道中有輕安,亦應有不輕安。若無不輕安,對誰而說輕安乎?其不知此十一法雖善,皆是對治之法,非中道妙理,是知非無漏法也。
又云:此十一法前已具說。第七八識隨位有無。第六識中,定位皆具。若非定位,唯闕輕安。余謂此十一法,唯凡夫六識具,七八皆不具。此頌專屬六識心所,七八識中無此心所故。
問:此十一法,既是出世善法,何亦假名無實耶?
答:此十一法,即對治世間一切善惡無記等法。世間一切法盡,此法亦盡。如藥病相治,病痊藥亦舍故。清凈身中,不但無病,亦復無藥故。
三煩惱
如是已說善位心所。煩惱心所,其相云何?頌曰:
煩惱謂貪、嗔,癡、慢、疑、惡見。
境界遷變不停,去來不已,曰煩。擾亂于心,曰惱。此中具善惡無記三性。舊解單謂惡性,錯。如貪善,貪惡,貪無記,同一貪故。嗔善,嗔惡,嗔無記,同一嗔故。乃至善中惡見,惡中惡見,無記中惡見,同一惡見故。經(jīng)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非獨訶惡法故。又此名煩惱法,不名惡法者,正為攝善及無記故。
云何為貪?于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yè)。于有有具,乃總指世間根身器界而言,可證非但指惡法也。
云何為嗔?于苦苦具,嗔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yè)。
凡與所愛相違,必生嗔。嗔善,嗔惡,皆成不善業(yè),故云惡行所依為業(yè)。
云何為癡?于諸理事,迷暗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yè)。于善惡等法不能明了者,皆謂之癡,故以迷暗為性。不應貪嗔,而妄起貪嗔,故以一切雜染為業(yè)。
云何為慢?恃己于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yè)。下視一切,無恭敬心,人亦不恭敬與彼,唯與怨恨,故生苦也。
云何為疑?于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yè)。于法不能決定,欲進不進,曰猶豫。
云何惡見?于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yè)。迷己為物,認物為己,曰顛倒推度。染慧,謂世智辯聰。善見,謂見出世正法。以正法隱故,不招樂業(yè)。以見世間善惡無記等染法,故招生死輪回諸苦。
此見差別有五: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解如常,此不重錄。
煩惱有粗細二種:一俱生煩惱,謂初心對境,未分善惡,自然嗔愛。以此緣境之心,與身俱生,故名俱生煩惱。二分別煩惱,謂于所緣之境,分別計度而生煩惱故。
又云:此十煩惱,何識相應?藏識全無,末那有四。意識具十。五識唯三:謂貪、嗔、癡,無分別故,由稱量等起慢等故非。此十煩惱,唯六識相應,初二能變中,無此數(shù)故。意識與五識,頌中無此分別故。慢等與貪嗔癡,同稱量起故。
又云:此十煩惱,何受相應?貪嗔癡,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乃
至種種差別,增減不同,皆非正論。此十煩惱,各與三受相應,頌有明文故。又貪善則樂受相應,貪惡則苦受相應,貪無記則舍受相應,余皆如此。
又云:此十煩惱,何性所攝?嗔唯不善,損自他故。余九通二。此非正論。此十煩惱各具三性,頌有明文故。如嗔善則名惡性,嗔惡則名善性,善惡同嗔,即名無記性。
又云:此十煩惱,何界系耶?嗔唯在欲,余通三界。非。上二界雖不行嗔,非無嗔心,因無違境故不起故。
又云:此十煩惱,學等何攝?非學無學,彼唯善故。余謂無學不攝,已斷煩惱故。有學分攝,煩惱未盡故。又云:此十煩惱,何所斷耶?分別煩惱見道斷,粗易斷故。俱生煩惱修道斷,細難斷故。有謂貪嗔癡慢修道斷,疑惡見等見道斷。又信行之人先修后見,名漸次斷。法行之人先見后修,名頓斷。雖諸煩惱皆有相分,而所仗質或有或無,名緣有事無事煩惱。無事,謂有名無實,如不相應法是也。有事,謂有名有實,如色法是也。
四隨煩惱
已說根本六煩惱相。諸隨煩惱,其相云何?頌曰:
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驕,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昏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
論曰:“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惱”。此二十種,類別有三:忿恨等十,但隨惡性起,境最狹,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兼隨無記性起,其境稍寬,故名中隨煩惱。掉舉等八,隨善惡無記三性起,其境最寬,故名大隨煩惱。舊解小隨各別起,中隨遍不善,大隨遍染心。破如
前。
云何為忿?依對現(xiàn)前不饒益境,憤發(fā)為性。能障不忿,執(zhí)仗為業(yè)。嗔分攝。
云何為恨?由忿為先,懷惡不舍,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yè)。嗔分攝。由忿為先,可知忿恨有連帶關系,非各別起也。
云何為覆?于自作罪,恐失利譽,隱藏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yè)。癡分攝。
云何為惱?忿恨為先,追觸暴熱,狠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螫為業(yè)。嗔分攝。忿恨為先,又為各別起之矛盾。
云何為嫉?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憾為業(yè)。嗔分攝。
云何為慳?耽著財法,不能惠舍,秘吝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yè)。貪分攝。
云何為誑?為獲利譽,矯現(xiàn)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yè)。貪分攝。古謂癡分攝。癡則不誑故,癡分不攝。
云何為諂?為罔他故,矯現(xiàn)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教悔為業(yè)。貪分攝。
云何為害?于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yè)。嗔分攝。
云何為驕?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驕,染依為業(yè)。慢分攝。古云貪一分為體。貪惜必不驕故。
云何無慚?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yè)。貪分
攝。
云何無愧?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yè)。貪分攝。古說中二,具自類俱起。據(jù)此一拒賢善,一崇暴惡,所事各別,無俱起義,拒善未必從惡故。無慚無愧,是生長惡行,非即惡行故,兼無記性。
云何掉舉?令心于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為業(yè)。癡分攝。不守本業(yè)故。掉舉,即浮動不定義。
云何昏沉?令心于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毗缽舍那為業(yè)。癡分攝。無堪任,即不作善惡等事也。
云何不信?于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凈信,墮依為業(yè)。疑分攝。
云何懈?于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yè)。癡分攝。懶于為善,名為懈怠。懶于為惡等,亦名懈怠。故曰于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性,非但指善品也。
云何放逸?于染凈品,不能防修,縱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yè)。癡分攝。放逸本非善惡,依此而能損善增惡,故曰:增惡損善所依為業(yè)。
云何失念?于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yè)。癡分攝。
云何散亂?于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yè)。惡見分攝。
云何不正知?于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毀犯為業(yè)。惡見分攝。
或說此二十法中,有別有自體者;有念一分攝,慧一分攝等,皆非正論。
以隨煩惱,必隨根本煩惱故。有自體者,隨義不成故。隨念慧等者,非隨煩惱故。又論說此二十,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何云念攝慧攝耶?
釋論云:二十隨煩惱中,小十,大三,定是假有。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定是實有,教理成故。掉舉、昏沉、散亂三種,或假或實。余謂非特隨煩惱是假,即根本煩惱亦非實有,皆從妄想生故。妄想滅,則煩惱皆滅故。果有實體,即非可斷故。如無慚無愧,不過是作惡時一種無忌憚心。除作惡,則無無慚無愧,何曾是實有哉?不信,即是所觀境上一種不信仰之心;懈怠,即是所作之事上一種退墮之心;全是妄想,毫無實義。至于
昏沉散亂等,分假分實,更無道理。
又云:二十皆通俱生分別,隨二煩惱勢力起故。
此二十法,唯六識相應,七識不相應,義如前說。五識亦俱二十,如忿恨惱害等,皆眼所見故,不可謂五識無小隨耶。
此二十法中,小隨,但苦受。中隨,苦受兼舍受。大隨,苦受兼舍樂二受。
此二十法,與別境五,不容俱起,互相違故,非同類故。如散亂與定相違,不正知與勝解相違等。釋論辨云:染定起時,心亦躁擾故,亂與定相應無失。然則禪定對治散亂,散亂對治禪定,皆不成耶?如是強詞奪理,此間用不著。其余揀別,義如根本,此不重復。
五不定
已說二十隨煩惱相,不定有四,其相云何?頌曰:
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
悔必在事后,尋必在事前,一前一后,故分二類。
眠者,迷也;璋禐樾,于所事為不知善惡也。不得認為睡眠之眠。以睡眠時,六識不起,不應有心所故。伺者,察也。清明為性,于所事為分別善惡也。一明一暗,故又分二類。
此四,不定在善,不定在惡,故名不定心所。不定四,與別境五相反,別境五,亦善亦惡;不定中,非善非惡故。
四不定,唯是假有,無實體故。四皆不與七八識俱,唯六識相應,六種識各有始終故。四皆舍受相應,善惡未彰故。四皆不與善惡相應,此在善惡未起,善惡已滅時故。四皆三界俱,凡有境界,定有始終故。四唯有漏,不通無漏,無漏無始終故。四唯見道斷,見則不悔不尋故。
如是六位諸心所法,唯是心體分位差別,無別自性。圣說唯有識者,依體而言也。莊嚴論頌云:
“許心似二現(xiàn),如是似貪等,或似于信等,無別染善法”。
初二三句,依分位言,分位非真,故曰似。第四句依體言,故無善染法。
圣教說心相應者,心王心所,如日與光,光以日為體,日以光為用,體用不相離,故曰相應。有日必有光,故云心與心所,俱時而起。日光不一,故瑜伽論說:“心所非心”。釋論云:“應說離心有別自性,以心勝故,說唯心等。心所依心勢力生故,說似彼現(xiàn),非彼即心”。離心有別自性,是為心外有心,自破唯識,大違教理。亦違世俗,未聞俗說一人有二心故,況有諸心所乎?吾佛說法,真真實實,不容茍且。于所說法,任何研究,決無缺點。非若世人立法,可可否否,茍且從事。于所立法,稍加考察,百病叢生。如此云:應說離心有別自性,以心勝故,說唯心等。如斯非理之說,不真不實,非吾佛之言,
不可依據(jù)。
三轉滅位次
已說六識心所相應。云何應知現(xiàn)起分位?頌曰:
依止根本識,五識隨緣現(xiàn),或俱或不俱。如波濤依水。意識,F(xiàn)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論云:“根本識者,阿陀那識,為染凈諸識生根本故”。阿陀那,亦名末那識,六識以七識為根本故,非八識也。若六識與七識同依八識,則六七并列,不應有前后次序。
五識,謂眼耳鼻舌身,此五根境,同現(xiàn)于外,緣缺則不生,故曰隨緣現(xiàn)。緣,謂塵緣也。如眼識無色塵,定不能生故。此五不同意識緣過去未來,但緣現(xiàn)在,故不常起也;蚓慊虿痪阏撸^有時五識同起,故曰俱。有時一識單起,有時二三同起,皆曰不俱。如波濤依水,言波濤隨風緣而有,風停則波濤不起。五識隨境緣而有,境謝則五識不起故。此五識與意識不同處,故分別言之。余皆相同,不得妄生分別。據(jù)此可知五識無自體,常時斷滅。古謂五識同八識轉于果上,六七轉于因中。此如水滅而波存,其謬如此。意識不須外緣,自能憶念過去,思想未來,故常現(xiàn)起。釋論云:意識內外門轉。違背圣言。意緣法塵故。除生無想下此五位,是意識滅時。一、無想天者,謂修無想定,厭彼意識,定成則生此天中故。無想天人,意識常伏而不起。二、欲界修無想定者,又名無心定,意識亦不起。但出定后,意識仍起。三、二乘人入滅盡定者,意識斷而不復更起。
以無想定
但滅六識心所,心王不滅,故得復起。滅受想定,心心所俱滅,故云滅盡。
以根斷故,不復生起,即成羅漢果,為出世圣人。滅盡定,即九次第定之
第九定故,三果所修,四果圓成。不入此定者,不得名俱解脫。四、睡眠,如常人睡眠,不知有身,即意識滅時也。有謂夢中作用是意識。非。意識即想心,夢中無思想故。意識起,即知有身故。當是七識意成之身,無決定方所故。古云:夢中獨頭。蓋意識不起,故稱意根為獨頭也。五、悶絕,如藥餌等事,悶絕心竅,意識不能生起。死亦如是。此五位中,唯滅盡定真滅意識,余皆暫伏而已。
綜上八識,舍于阿羅漢,七識滅于滅盡定,六識亦滅于滅盡定。如是八識同時轉歟?非。此中有真說似說。如六識滅于滅盡定,真說也。余四皆似說。七八識轉于佛果,真說也。舍于羅漢位,似說也。釋論一切有情,八識俱轉。非。頌說心意識,次第變故。如七識起,八識必隱;六識起,七八必俱隱;以心意識同緣一境,次第變而成三故。如人壯年之相現(xiàn)前,小年之相必隱;老年之相現(xiàn)前,壯小之相必俱隱。絕無小壯老,同現(xiàn)一時故。唯六識可同時現(xiàn),以六塵別故。
有情心本是一,由相別而成八。諸佛了相共,故無差別心。舊說諸佛有八識,有心所。是不了心義。如伽陀說:
“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
此偈可為轉依后,無心心所之確證。言諸佛有八識,又各具二十一心所者,云何相應此偈“相所相無故”乎?又佛法中常說心,亦一亦異,并非心有兩說,即真俗之異耳。依俗說心,則決定是異,以相有別故。依真說心,則決定是一,以相無別故。當知心本是一,由妄想而有差別。佛欲破眾生妄想,離差別相,還歸一真。以異相無,一相亦無,故說唯識,是為非一非異。今不許諸佛無差別相,可謂執(zhí)迷太甚矣!
四總結生相
已廣分別三能變相,為自所變二分所依。云何應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由斯一切唯有識耶?頌曰:
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諸識,即三能變,是由識性轉變而有,無自體性。分別即識,所分別即境,由此能分別之識,及所分別之境,皆由識轉變,無自體性,故曰一切唯識。此完成前頌,由假說我法之說也。
釋論云:“唯既不遮不離識法,故真空等亦是有性。由斯遠離增減二邊,唯識義成,契合中道”。不離識法,即見相二分,從識起故。唯既不遮不離識法者,不知所遮者是何耶?見相以外更無法故。又既不遮見相,即許見相等法是實有矣。若非實有,云何不遮耶?若系實有,云何有時說是假耶?當知假即遮也。真即不遮也。有時說假,有時說不遮,為不識遮假義歟?抑自相矛盾而不知歟?
問:見相等,既有滅時,豈免減法之過乎?
答:見相本來不有,由體變而有。今轉其變,而還于體,何減之有乎?若見相非由體變,本來自有,今若說滅,則有減過。既說見相從體變起,而不許滅歸于體,是有增法之過,見相本無而今有故。是故唯識之唯字,正遮見相等法,舍此別無遮法故。若此不遮,則有增法之過,唯義不成故。
又見相與我法,同一假法也。我法即見相之別名故。既破我法,何以不破見相耶?若謂我法起于見相,見相起于識性,由層級高低,而分破與不破者,何異以五十步笑百步乎?
若謂破執(zhí)者,破其不知假。假相現(xiàn)前,其執(zhí)已破,故不須再破假相者。
然爾已知見相是假,即以知假為了當,而不更事斷除,試問生死何了?煩惱何斷乎?是故見相,非但不可執(zhí)為實有,亦復不可執(zhí)為假有,真假同一執(zhí)故。必須將見相轉歸于識性,泯絕見相之妄想,則生死了,煩惱斷,是故世親破假我法也。今保存見相,而破我法,猶如謗如來而敬世尊,妄生顛倒,未免遺笑識者。
釋論云:“我法非有,空識非無,離有離無,故契中道”。我法非有,即無相也?兆R非無,即有相也。正示有無二邊之相,而曰離有離無,故契中道,奇極怪極!
佛說離有離無,契中道者,是在一法上泯絕無有二邊,如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是也。非同彼曰:我法無而不有,空識有而不無,各落一邊耶。又佛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不同彼但指我法空也。佛說一切法,即天親之百法。彼則但空我法,余法皆不空,其違佛說可知矣。真實離有離無者,必于一法上不起有見,不起無見,不起亦有亦無見,不起非有非無見,是為離有離無。若彼有此無,正是凡夫邊見,以之為中道,自誤甚矣!
釋論云:“此識若無,便無俗諦,俗諦無故,真諦亦無,真俗相依而建立故。撥無二諦,是惡取空,諸佛說為不可治者。應知諸法有空不空,由此慈尊說前二頌”。此識雖不無,但是中道妙有,非有無之有也。若執(zhí)以為有,即成凡夫俗諦;若執(zhí)以為空,則成二乘真諦。離此二諦,是為諸佛中道妙有,何得反認為惡取空耶?惡取空者,撥無諸有,如無因無果,無佛無眾生,是為惡取空,諸佛說為不可治者。所謂寧可執(zhí)有如須彌山,不可執(zhí)空如芥子許。以有病易治,空病難治也。應知諸法有空不空,則二病同時,反謗非空非
不空,諸佛說為迷中倍人,可憐愍者也。當知有空不空,正是凡愚雜染知見。非空不空,乃是諸佛清凈真如。彼所引頌云:“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彼但取偈中第三句一義,謂撥無二諦,是惡取空。首二句,及上一偈,皆置之不顧。而又不知有無及有故,正是非空非不空,所顯中道妙有,非是凡夫小乘真俗二諦也。若真俗二諦可有,則二種生死,二種煩惱,皆可有,而中道妙有,又成假設矣。如是有空不空,大違圣言,破壞佛教。法相有宗,其過在茲。
釋論云:“色等外境,分明現(xiàn)證,現(xiàn)量可得,寧撥為無?現(xiàn)量證時,不執(zhí)為外。后意分別,妄生外想。故現(xiàn)量境是自相分,識所變故,亦說為有。意識所執(zhí)實色等,妄計有故,說彼為無”。彼意意識所緣之法塵,妄計有故,可撥為無。外五識所緣之色等五塵,識所變故,不撥為無。如是六塵只有法塵可空,余五塵皆不可空,何以佛說諸相皆是虛妄耶?若謂六塵空,即為豁達空者,云何佛說初果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耶?當知色等外境,即自心之體,以迷故,認為外境。今欲反此外境,還歸自體,故曰唯識。如是不但法塵是妄計有,外五塵亦妄計而有。欲舍內法塵,必先舍外五塵;五塵不空,法塵定不能空。如欲無影,必先藏形,未有形不藏而能逃影故。是故識變之色,亦不得謂有,有即不名唯識故。又識變色外,別無色可無故。若識變之色不可破,即無可破之法故。論曰:“若覺時色皆如夢境,不離識者,如從夢覺,知彼唯心。何故覺時于自色境不知唯識?如夢未覺,不能自知。要至覺時,方能追覺。覺時境色,應知亦爾”。色等外境,既是覺時之夢,可知不可說為有矣。“他心實有,寧非所緣”者,心不緣心,如火不燒火,水不濕水,故非所緣也。我知他心是有
者,乃意識緣法塵,非緣彼心也。如是諸法悉皆虛空,總立識名,唯遮識變一切諸法。若如是知唯識教意,便能無倒,是故成立一切唯識。
彼只知舍所變色為惡取空,而不知存所變色,即妄計有。彼又不知舍所變色,非惡取空,識性不空故。存所變色,是妄計有,識性之外,另有色法故。以上唯識生起竟。
二諸識住,分二:初相生滅相續(xù)(相續(xù)不斷即住義)
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何而生種種分別?頌曰: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諸有情最初一念不覺,于無境界中妄作境界,即不思議境,亦即無明熏真如。以真如之體受此不思議熏故,而有動相,念念流注,生滅不停,即變易生死,亦名不思議變。以能生諸轉識故,名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者,謂如是熏,如是變,如是變,如是熏,展轉不已,生滅無窮。轉變之間,非言語所能形容,故曰如是。由此展轉熏變力故,有初能變,二能變,三能變,相生相滅,無有窮盡。彼彼,言種種也,即種種分別心生也。分別心者,謂六識計度分別心,緣世間境,受分段生死。楞伽經(jīng)所謂相生滅,相續(xù)不斷是也。
釋論云:“一切種識,謂本識中能生自果功能差別。此生等流、異熟、士用、增上果故,名一切種。除離系者,非種生故。彼雖可證而非種果,要現(xiàn)起道斷結得故”。離系,即本性自種離系。不從種生,即無漏法不從種生。此可證無漏無種,亦即凈法不從種生。
古云:“心法四緣生”。四緣者:一因緣。釋論云:“有為法,親辦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xiàn)行。種子者,謂本識中善染無記諸異地等功能差
別,能引次后自類功能,及起同時自類現(xiàn)果。此唯望彼,是因緣性。現(xiàn)行者,謂七轉識及彼相應所變相見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極劣無記,余熏本識,生自類種。此唯望彼,是因緣性”。余謂種子生現(xiàn)行,是因緣義,現(xiàn)行本無而今有故,F(xiàn)行熏種子,是增上緣,非因緣義,種子是本有,熏令增長故。若種子生現(xiàn)行是因緣性,現(xiàn)行熏種子亦因緣性者,如是種子亦可稱現(xiàn)行,現(xiàn)行亦可稱種子,互為能生所生,無分別故。若種子不稱現(xiàn)行,現(xiàn)行不稱種子,其生緣不同可知矣。此因緣之因,即心之本體,為能生之因。余三為助生之緣。
二等無間緣。謂心初起必有自類相續(xù),乃能成緣。不然,如滴水不成流,星火不成燒故。凡一念起,皆有等無間緣。不同他說,前聚心為后聚心作等無間緣。以前聚已滅,后聚未生,無間義不成故。余如前開導依辨,此不重錄。
三所緣緣。“謂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托”。若有法者,謂有生滅之法,揀無生法,及中道非有非空法。以無生法,不藉諸緣故。帶己相者,如見一來人,謂之有法。人身帶有男女之相,是為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托者,慮謂緣慮,托謂依托。如初見一人,人為緣所慮,更托此緣再起男女之分別心。第一緣字是所緣,第二緣字是生緣,二緣并言,故名所緣緣。釋論云:“此體有二:一親,二疏。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托,應知彼是親所緣緣。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托,應知彼是疏所緣緣。親所緣緣,能緣皆有,離內所慮托,必不生故。疏所緣緣,能緣或有,離外所慮托,亦得生故”。此中內所慮托,即以心緣心,故謂親所緣緣。外所慮托,即以心緣境,故謂疏所緣緣。此義不然。以心緣心,即意識緣法塵,心不能親見心故,正是疏緣,何反謂之親耶?以心緣境,即外五識緣外五塵,心境相對故,正是親緣,何反謂之疏耶?又云:“前五心品未轉依位,粗鈍劣故,必仗外質,故亦定有疏所緣緣。已轉依位,此非定有,緣過未等,無外質故”。當知未轉依位,是生滅心,故有所緣緣。已轉依位,是不生滅心,故無所緣緣,非生心不能緣外境故。又緣生是幻,轉依是真,是故不應論已轉依位有所緣緣。又過去未來是世間法,已轉依位已超世間故,又不應論已轉依位有過未等見。
四增上緣。“謂若有法,有勝勢用,能于余法,或順或違”。順則令生相增上,違則令滅相增上。“然增上用,隨事雖多,而勝顯者,唯二十二根”。
五色根,男女二根,命根,意根;五受根:謂苦、樂、憂、喜、舍;五根:謂信、進、念、定、慧;未知當知根,體有三種:一根本位在見道,二加行位,三資糧位。以上二十二根,能令一切凡圣法增上,故名增上緣。此依顯著而言,非止于此。
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立為十因:
一、語依處——隨說因
二、領受依處——觀待因
三、習氣依處——牽引因
四、有潤種子依處——生起因
五、無間滅依處——攝受因
六、境界依處——攝受因
七、根依處——攝受因
八、作用依處——攝受因
九、士用依處——攝受因
十、真實見依處——攝受因
十一、隨順依處——引發(fā)因
十二、差別功能依處——定異因
十三、和合依處——同事因
十四、障礙依處——相違因
十五、不障礙依處——不相違因
如是十因,二因所攝:一能生因,二方便因。菩薩地說: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余諸因,方便因攝。
所說四緣,依何處立?論說:依種子立因緣,依無間滅立等無間,依境界立所緣,依所余立增上。
所說因緣,必應有果。此果有幾?依何處得?果有五種:一異熟,二等流,三離系,四士用,五增上。異熟者,無始習氣熏于八識性中,變異成熟,是為異熟果。不同他說,善惡因,感無記果,名為異熟。以善法有善異熟,惡法有惡異熟,無記有無記異熟,不得此因感彼果故。善因習氣,變異成熟,生起善果,是為等流果。因果等一流類故。不作善惡無記三因習氣,三縛斷故,超出有漏,名離系果。即離善惡無記三縛故。有諸作者,假諸作具,所辦事業(yè),名士用果。除前四果,余有所得,總名增上。以上五果,在一法上得。異熟,是果之變異相。等流,是為正果。果成已后,遠離有為,故成無系。剃發(fā)染衣,變俗成僧,是為士用。善根增長,惡果消滅,皆為增上果。是故瑜伽論說:習氣依處,得異熟果,謂善惡習
氣,熏于善惡性,是善惡性為善惡習氣依處,因熏而變,故得異熟果。又云:隨順依處,得等流果,謂善習氣隨順善性,惡習氣隨順惡性,故得等流果。又云:真見依處,得離系果。士用依處,得士用果。所余依處,得增上果。
傍論已了,應辨正論。本識中種,容作三緣,生現(xiàn)分別,除等無間。又謂有情類自他展轉,容作二緣等。此非正論。凡心法起,必具四緣,若少一緣,必不成心法。凡是生心,皆無間必滅,故不可無等無間。若非生心,則諸緣皆無。彼不識心之生相,及等無間緣真相,故作此說。
二流注生滅相續(xù)
雖有內識,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xù)?頌曰:
由諸業(yè)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
諸業(yè),謂六識所造之業(yè)也。亦名滿業(yè),又名別業(yè)。初造名事,事成為業(yè)。業(yè)成而情不忘者,名為習氣,即習慣之氣也。
二取習氣者,六根吸取六塵,根為能取,塵為所取,是為二取,乃七識所造之業(yè)也。亦名引業(yè),又名總業(yè)。此識但取而已,不起分別,故名取習,不名業(yè)習也。
以此二種習氣共熏曰俱熏。起本識功能,名為種子。此功能起于本識,不可認習氣為功能,習氣有盡,功能無盡故。眾生乘習氣而生,亦乘習氣而滅。前習既盡,后習復生,故有前異熟,后異熟。此為變易生滅。如是
展轉生滅相續(xù)不斷,即楞伽經(jīng)云:流注生滅也。
釋論云:“復次生死相續(xù),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二我執(zhí)習氣,三有支習氣。此頌諸業(yè)習氣,即有支習氣。二取習氣,
即我執(zhí)、名言二種習氣。此義不然。
一名言習氣。如惡口兩舌等名言,非諸業(yè)習氣乎?當知表義名言,但表義者,名二取習氣。于義分是非者,名諸業(yè)習氣。顯境名言,但顯境者,名二取習氣。于境分好丑者,名諸業(yè)習氣。
二我執(zhí)習氣。俱生我執(zhí),未造諸業(yè),名二取習氣。分別我執(zhí),造諸善惡,名諸業(yè)習氣。
三有支習氣。愛取有等,造善惡諸業(yè),名諸業(yè)習氣。名色六入觸受等,未造諸業(yè),名二取習氣。如是名言、我執(zhí)、有支,各具二種習氣,無分別也。佛應緣覺說十二因緣法。今人取十二支,不取十二因緣。不知十二支,只有十一因緣,生緣老死下,本有憂悲苦惱一支,具足十二因緣。后人不以苦惱為支,蓋重十二支,不重十二緣也。我不知十二支后,附此憂悲苦惱四字,作何解說耶?
有說十二支,不異苦集滅道四諦,謂十二生起,即苦集二諦也;十二還滅,即滅道二諦也。從無明至老死,皆歸集諦;憂悲苦惱,獨為苦諦。若將憂悲苦惱置于十二因緣之外,則無苦諦,非特不成十二因緣,亦不能合苦集滅道四諦。賢者思之!
釋論云:“此十二支,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與愛取有,或異或同。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施設兩重,實為無用;驊^此,便致無窮”。此義不然。
此十二因緣,具三世兩重因果。無明行識,為過去因;名色六入,為現(xiàn)在果。觸受愛取有,為現(xiàn)在因;生老死苦,為未來果。如是果中有因,因復感果,果復造因,因果相續(xù)不斷,故有輪轉之相。若以前十支為因,后
二支為果,則因中無果,果中無因,因果各別,如面與背,不能替互,何成輪轉哉?
此十二因緣,唯通六識中善、惡、無記三性。六識轉,十二因緣即滅故。釋論云:通有覆無記,無覆無記。非!有覆無記,唯羅漢所具。既證羅漢,十二因緣已滅故。有覆且無,況云無覆乎?
釋論云:“無明唯見所斷,愛取二支唯修所斷,余九皆通見修所斷”。又說無明愛取,亦通見修所斷。群說不一,此皆妄生穿鑿。
十二因緣,唯緣覺所修,一念打破無明,諸緣皆空,頓超三界,豈同聲聞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漸見漸修同日語哉?
釋論云:“復次生死相續(xù),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因謂有漏無漏二業(yè),正感生死,故說為因。緣謂煩惱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故說為緣”。
有漏因,煩惱緣,感分段生死。無漏因,所知緣,感變易生死。作此說者,淺近無知。何以故?彼只知內因緣,感受生死,而不知內因緣皆由外緣而有。若無外緣,誰為所知耶?所知且無,誰成煩惱耶?是故佛說眾生生死,
皆因貪戀外緣而有。若離外緣,即了生死。佛說唯識,杜斷外緣,正欲令眾生離生死。若眾生生死與外緣無關,又何必令眾生遠離外緣耶?若離外緣而有生死者,則諸佛證入唯識性,應有生死,內因自能感生死故。諸佛若有生死,何以異于凡夫乎?
當知眾生生死,皆由外緣所感,無外緣不成生死業(yè)故。欲了生死,必空外緣,此可斷言。
當知有漏業(yè),感生死果;無漏業(yè),不感生死果,無漏是無生故。阿羅漢二乘修無漏因,了分段生死,證偏真無漏。變易生死未了,不能究竟無漏。
云無漏因,感生死果者,可謂荒謬極矣!
當知變易生死,以二取習氣為因。分段生死,以諸業(yè)習氣為因。二乘修偏真無漏,除諸業(yè)習氣故,分段生死不生。二取習氣未除故,變易生死不了。眾生舊有變易生死,非因修無漏而有也。若無漏因,感生死果,諸佛已證究竟無漏,應感變易生死。若感變易生死,云何名究竟無漏歟?
眾生有二種身:一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成之身,有分形段落,故名分段生死。二由七識意成身,無分形段落,隨意變易,故名變易生死。意成身雖妙,究非無漏。七識轉時,此身即消滅,名了變易生死故。
釋論云:“頌中所言諸業(yè)習氣,即前所說二業(yè)(有漏無漏)種子。二取習氣,即前所說二障種子”。此說亦不然。頌中諸業(yè)習氣,是談生滅之道,無關無漏故?烧f諸業(yè)即有漏業(yè),亦無須說業(yè)種子,業(yè)是現(xiàn)行。生業(yè)者是妄心,可說妄心為業(yè)之種子,不可說業(yè)為業(yè)之種子也。
諸業(yè)習氣,是分別煩惱障,分別所知障;二取習氣,是俱生所知障,俱生煩惱障;二障不相離故。亦不得將二障并歸二取習氣,以二取習氣攝盡二障,則諸業(yè)習氣成為無障之凈法故。以上諸法住相竟。下明諸法滅相。
三諸識滅,分六:初資糧位,又二:初信解諸法生起義
頌曰:
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zhí),自性無所有。
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于彼,常遠離前性,
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
此三自性,即前三能變之自性也。凡夫不解,認以為真,故生死不能了。能明解此三自性,是識性所變者,則外緣空,故生死了。是故信解唯識,
為還滅之初門也。
第三能變,及五十一心所,眾多不一,故曰彼彼。于法法生計度分別,故名遍計執(zhí)自性。種種物,指世間緣生諸法,于一切法上,起宇宙山川人畜草芥,及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等見,故曰遍計種種物。此遍計之心,及所執(zhí)之物,是眾緣所生,如空花水月,故曰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者,自無體質,倚仗他質而起自相,如依人身而起眼耳鼻舌等相也。眾生清凈圓明之心,由一念妄生分別,成五大六根等性,為世間緣生諸法之種。此五大六根性,即依圓明凈心而起,謂之依他起自性。起由分別而起,不同眾緣和合而生。以分別則有五大六根,若無分別,則一圓明凈心而已。如人身分別則有眼耳鼻舌,若無分別,則人而已矣故。圓成實自性,在彼依他起性中,本無二體,其所別者,依他起常帶有遍計執(zhí)性,圓成實則常遠離遍計執(zhí)性,是故此圓成與彼依他起,非異非不異。異謂遠離前性,不異謂同一體質。非但依他起中有圓成實,即遍計執(zhí)中亦有依圓二性,故曰如無常等性,即遍計緣生性。言此遍計性,當體即依他起,亦即圓成實。故曰非不見此彼。不得于遍計性外更求依他圓成也。此如動人與靜人,一人無二人相似。但動人常有動相相隨,動人離開動相,即名凈人。凈人于彼動人,常遠離動相而已。不得離去動人,別尋靜人也。雖然如是,遍計執(zhí)自性(即因緣生法),唯六識所緣,七八識皆不能緣。依他起自性(即分別緣生法),唯七識所緣,六八識皆不能緣。圓成實自性(即圓滿凈心),唯八識所證,六七識皆不能證。其實三性唯有一體,六識緣,即為遍計;七識緣,即為依他;八識證,即為圓成。遍計依他圓成,雖無二法,若以凡夫六識求見依他,如于水中求火,無有是處。若以七識求見圓成,亦無是處。必須遍計空,方見依他起;依他起空,方見圓成實。以如是心,緣如是境,不容方便。如眼識不能聞聲,耳識不能見色,各有相分,不容紊亂。
釋論云:“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為自性故”。又云:第七心品,執(zhí)我法者,是能遍計。此義不然。論說:八識唯與舍受相應,遍計即違舍故。七識恒審內我,若遍計種種物,即違恒審內我故。是故遍計唯是六識,及諸心所。
釋論云:“蘊處界等,若我若法,自性差別,總名遍計執(zhí)自性。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見相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如此表示,非但不能了遍計與依他,亦復不了所表示之一切法。以蘊處界等,即眾緣所生法;離蘊處界,別無緣生故。若我若法,即心、心所、見、相分;離心、心所、見、相,別無我法故。法相亦說因緣生法,無有自性,應合遍計自性無所有。而彼以眾緣所生合依他起,又說依他起實托緣生,此性非無。其顛倒錯亂,誠令人莫知所以。
釋論云:遍計以虛妄分別為自性。又云諸圣教說,虛妄分別,是依他起。如是種種將遍計與依他渾合而不能分別?傊酥恢娋壣ǎ恢壣猓蟹謩e緣生之法。是故以眾緣生法合依他,復以眾緣生法合遍計,以致二性渾合不能分也。
楞嚴經(jīng)云: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因緣和合而有,當處發(fā)生,隨處滅盡。此為眾緣生法。地水火風空根識七大,其性周遍法界,人之所見者,循業(yè)發(fā)現(xiàn)。此非眾緣生法,乃分別緣所生法也。若以眾緣生法合依他起,不唯令遍計無法和合,亦令此七大無性可歸。若謂七大亦為從緣生法者,試問水之濕性,火之熱性,風之動性,地之堅性,根之見性,具幾多緣而成耶?非特諸大種性非眾緣所生,即現(xiàn)前所見諸大種之業(yè)相,亦不同眾緣生法。如水火各有自然相,不過借緣而現(xiàn)。不同人物無有自相,借眾緣而成相也。若了此義,自然以諸大種合依他起,以眾緣生法合遍計執(zhí),則各得其所矣。
釋論云:“若二分(見相),是遍計所執(zhí),應如兔角等,非所緣緣,遍計所執(zhí),體非有故”。此義不然。遍計所執(zhí),雖無自體,不無假相,非如兔角體相俱無也。如凡夫因人計人,因物計物,絕非無人而計人,無物而計物故。所緣緣,正是遍計所執(zhí)法;無所緣緣,不能起遍計執(zhí)心故。遍計雖無自然之體,而有合成之體。是故佛說遍計亦名自性,未可謂遍計無體,即非所緣耶?
釋論云:“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二空者,謂遍計所執(zhí)我法二空也。二空顯真如,其言大是。如彼所解,二空則成大謬。何以故?遍計所執(zhí),以依他起為根本,遍計生,則不見依他起。遍計空,應顯依他起,不應顯圓成實故。依他起,以圓成實為根本,依他起生,則不見圓成實。依他起空,顯圓成實性,是為正理,是為法爾如然。初遍計空,是為從有顯空。二依他空,是為從空顯不空。空與不空俱空,是為二空顯真如。真如是非空非不空性。如此解說,方合正理。如彼所說,不但不識真如,且連遍計、依他、我法二執(zhí),概未認清。
此頌文中,是成立三種自性。而彼解者,偏說遍計執(zhí)無,依圓有,是不許世親成立三自性也。既不許成立三種自性,何以又許成立三種能變耶?既有三種能變之心,必有三種所變之境。三性既皆為所變,不獨遍計可空,依圓亦可空,皆為所變,非本有故。三性皆為所變,不獨依圓有,遍計亦有,正為所變,未曾還滅故。
若以三性攝一切法者,世間凡夫法,皆遍計性攝。出世二乘法,皆依他起攝。菩薩法,皆圓成實攝。佛法,皆歸三無性攝。
二信解諸法性空義
頌曰: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
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后由遠離前,所執(zhí)我法性。
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者,言此三性,皆由識性變起,無實體性,非本來有,故說三無性。密意說者,謂切近其體而說,無間言也。即究竟說也,非隨世間方便說也。真如性中,本來不立一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故一切法無性,是密切法體而言也。解深密經(jīng),第二時,唯為發(fā)趣修大乘者說一切法無性,不加解釋,是為密意說。第三時,為一切乘說一切法無性,復加解釋,是為顯了說,又名解深密。第二時未了義,是未明了無性之義,非有義未說了也。第三時復說一切法無性,但加解釋而已,非于一切法無性另有義旨也。此頌,先說一切法無性,后加解釋,謂初即相無性等,是顯密俱到,未可以密說為未了義也。釋論,痛護依他、圓成有,不承認三無性,故私解曰: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非性全無。說密意言,顯非了義。此暗排佛說,成立己說也。又曰:依圓二性,雖體非無,為恐愚夫生執(zhí),故佛世尊于有及無,總說無性。如此解佛,謗佛甚矣!須知吾佛說法,隨順法性,不參己見,有則言有,無則言無,絕不以無說有,以有說無。因眾生以無為有,故加破除,令其舍邪歸正。若法性是有,眾生執(zhí)以為有,正合法性,若亦加以破除,則反令其舍正歸邪矣,吾佛豈有此密意之說乎?又說有,既恐愚夫于彼增益,說無,豈免愚夫于彼減損乎?當知一切法,本來不有,亦復不無,由識性變化而有,有非真有,故世親說有,乃隨時方便之談。滅有歸無,乃從根本究竟之說。又當知一切法無性之無字,非但無有,亦復無無,乃至有無俱無,是為三無性。
初相無性者,即指遍計種種物,是因緣和合所生之幻相,無有自性也。釋論云:“依此遍計所執(zhí),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花故”。如彼所說,遍計所執(zhí),無體無相,畢竟虛無。本頌云:相無性。此相字,指誰而言耶?若相亦無,言誰無性耶?當知相無性者,謂遍計所執(zhí)之相,眾緣所生,無有實性也,非無相也。若相俱無,執(zhí)何生耶?又如彼所喻,空中之花,空花雖無體,亦不無其相,見空中之花,即見其相故?栈ㄈ魺o相,不應為汝所見故。對相而說無相,無乃不識相乎?
次無自然性者,謂依他起,是分別緣所生,其體本有,不同遍計眾緣和合而成,故曰自然。然此自然,非真自然,由分別而有故。若無分別,即無自然故。此自然亦名無性。釋論云:“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托眾緣生,無如妄執(zhí)自然性故,假說無性,非全無性”。彼將自然性,認為緣生性,不知自然性與緣生性相反,緣生即不自然故。生法者,即自生性也。又名自然者,本自其然,正顯不托緣生也。既托眾緣所生,何得名為自然歟?自己不識自然,謗佛假說無性,過甚也哉!
后由遠離前,所執(zhí)我法性者,后指圓成實自性,言此圓成,無別可無,即遠離前遍計所執(zhí)之法,依他所執(zhí)之我而已。言此圓成本無圓成之名,由遍計執(zhí)有相之法,依他執(zhí)無相之我,各偏一邊,不能圓成。實性對此,故名圓成。不圓無故,圓亦不能立,是故圓成亦無。釋論云:“依后圓成實,立勝義無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遍計所執(zhí)我法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此頌圓成無性,不說勝義無性,圓成是對不圓而起,不是本有,故可無也。勝義是諸法本然之性,非后有故,不可無也。頌云:離前所執(zhí)我法性,即離所執(zhí)的我性、所執(zhí)的法性也。非離能執(zhí)之我,所執(zhí)之法也。如彼所說,只離得世間人我執(zhí),出世法我未離。以彼所離之法,即對我之外境,非出世法我故。
以此三性俱離故,諸法本然之真勝義性現(xiàn)前,亦即是真如。真者,不虛妄。如者,不變異。不妄不異,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唯識實性,即是真如,名二體一也。
釋論云:佛說依他無性,非性全無,假說無性,無如妄執(zhí)實有我法故。吾佛所以破眾生執(zhí)者,以緣生之法本無,眾生妄執(zhí)為有,故破之耳。若緣生之法實有,眾生執(zhí)為實有,正是真實不虛,何破之有乎?不知執(zhí)緣生實有者病,執(zhí)緣生假有者亦病也,妄執(zhí)實有我法故。豈知吾佛不怕眾生于真如識性起有見。吾佛真實無妄,豈可于實有之性而假說無性耶?法相意謂:三性全無,即落惡取空。豈知三性不空,不能顯真如,不能到究竟實際耶。以上諸法生起還滅之義,已深信明解,資糧滿足,可以進趣識性矣。
二加行位
頌曰: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于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依解起行,故名加行。乃至是超略之詞,以能信解唯識性相,了達諸法皆空故,諸業(yè)習氣不生,從此加功進行,即斷遍計所執(zhí)。此中有暖、頂、忍、世第一,諸位次,不能一一說明,故用乃至略之。未起識者,識性為二取眠覆,不能發(fā)現(xiàn)。見識之心未起,即未見道也。言加行位次,以未見道為止。一起識見道,即名通達位故。求住唯識性,正是未見識性。順決擇分義。于二取隨眠者,以諸業(yè)習氣已盡,二取習氣正是隨緣生現(xiàn),眠覆識性,猶未能伏滅也。以二取習氣,伏于見道,滅于修道故。此加行位中未能伏滅也。
論謂此頌資糧位。彼解資糧義謂:于唯識性相,能深信解。試問:此釋頌四句,誰明信解之義?乃至未起識,是表進行之程次也。求住唯識性,是信解已后之事也。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可證諸業(yè)習氣今已伏滅也。資糧位中,豈有伏滅之事乎?資糧位中,深解唯識,何無唯識之理發(fā)揮耶?資糧位中,不發(fā)揮唯識之理,何表信解耶?
三通達位
頌曰:
現(xiàn)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加行已后,漸伏二取。二取既伏,二障不生,識性發(fā)現(xiàn)。修者七識轉智,與識性相見無礙,故名通達位,亦名見道位。見道者,即見唯識性也。昔日所見之境,今見全體是心,心外無境,是為見唯識性。即此見性之見,亦要離去,方得住唯識也。住唯識時,少法不可立。法相,執(zhí)定依他圓成是有,不知于此頌作何感想耶?
二取習氣,伏而未滅,帶相觀心,故曰現(xiàn)前立少物。少物,指未盡之能取心也。有識性可見,即能取未空之相也。即謂此能取心是唯識性,亦即以依他起為唯識性。依他起雖然不異唯識性,但唯識性不從取得。凡從取得者,皆非真唯識性,故曰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以有所得,謂有道可見也。非實住唯識,謂未親證識性也。釋論謂此是加行位。加行位中初事伏滅,何得謂之立少物耶?謂是唯識性,非見道而何耶?然未見道前,有何所得歟?加行位中且不知何者為識性,云何談到住不住歟?
四修道位
頌曰:
若時于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見道已后,隨順法行,離諸有為,斷惑證真,是為修道。見道之時所緣之境已不可得,若此之時,不但所緣無,能緣之智都無所得。所緣境無,即離所取相也。能緣智無,即離能取相也。二取俱離,故得親證識性。住,即證也。修道位中,滅二取習氣。所取,即依他起境;能取,即七識末那心。六七俱轉,生滅心盡。二障空故,真如識性還復本然,修道事盡矣。
釋論于智都無所得句,疑惑不定;蛑^此智見相二分俱無。或謂此智二分俱有。結果謂相無見有。如此批評,是隨私見,違背正理。以有見分,即有能取故,即違頌文離二取相故,亦違智都無所得故。智且無所得,從智所起之見分,焉能存在哉?總之法相宗,不許離二取相,故說轉依后,有心心所、見分相分。若許離二取相,則轉依后,心心所、見分相分,皆不可說故。彼雖如此強執(zhí),無奈此頌離二取相何?宗彼而違彼,其意何居耶?又既許相分無,則眾緣所生之依他起亦應無,緣生之法,皆心之所緣之相分故。何又執(zhí)定依他起是有,而不可無耶?
釋論謂此是見道位。智都無所得,用何見道耶?見道之時,還未起修,云何而住唯識耶?離二取相,正是修道斷結之文,何以誤為見道耶?見道之時,二取已離,修道位中,更斷何結耶?
五究竟位
頌曰:
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修行畢功,真窮妄盡,名為究竟位,即圓證佛果也。由修道位中,空諸所有,心境俱無,故得不可思議。不思議者,凡有心對境,任何巧妙,咸名可思可議之境,總在心量之中故。若心離知,若境離相,心離知故,心不異境;境離相故,境不異心。心境圓融,離諸名相,絕諸對待,是名不可思議,即諸佛境界也。是出世間智,依本頌解,即二乘空慧,頌前以阿羅漢為極果故。依大乘論,即離一切世間之智,所謂出有世間,出空世間,出亦有亦空世間,出非有非空世間,亦即離諸障礙,圓明妙心也。舍二粗重者,謂舍諸業(yè)習氣、二取習氣也。以此二種習氣,累墜自心,沉淪苦海,不能超升,故曰粗重。亦即六識七識二種染污心也。又即遍計依他二種幻化性也。又即煩惱所知二種障礙也。又即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也。便證得轉依者,轉分段生死,依有余涅磐;轉變易生死,依無余涅磐;轉煩惱依菩提,轉所知依正覺;轉遍計自性依偏真性,轉依他自性依圓真性,轉八識依四智也。釋論云:賴耶持染法種,鏡智持凈法種。當知染法,即諸幻化相;凈法,即真如體。相從體生,故有種現(xiàn)。體是本有,不從他生,何種現(xiàn)之有哉?彼說鏡智持凈種,無有是處。又云: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智強識劣。當知了別其境謂之識,空諸所有謂之智,智識相反如此。眾生有漏,有識無智。諸佛無漏,有智無識。智識對待,不同時也。
釋論云: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凈法為所依故。染謂虛妄,遍計所執(zhí)。凈謂真實,圓成實性。轉謂二分,轉舍轉得。如彼所說,以依他起為諸法之體,為染凈之樞機。愚夫于依他起上起妄執(zhí),即為遍計執(zhí)自性。智者了遍計虛無,即名圓成實自性。圓成與遍計,可以回互轉換,唯有依他常住不動故。如此當名他依起,不應依他起,為他圓成遍計之所依起,非彼依他圓成實性起故。前文云:依他起者,依他眾緣而得起也。何得前后自生異說耶?
釋論謂此是修道位。不知所修何道耶?前文二取已離,更無妄可離故。前文已住識性,更無真可證故。由前心境俱無故,證得不思議,出世間智。由前舍諸業(yè)二取二種粗重故,證得二種轉依。故知此是證果位,即究竟位,非修道位耶。
六結顯依正
頌曰: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無過去來今、生滅變異,是為無漏界。揀生滅變異,有漏世界也。有生滅,是可思可議,不善不常也。無生無滅,離諸言論,絕諸妄想,是不可思議真常不變之妙境。善常者,即真常,不同世間之常而有斷也。此明佛之依報也。身外無土,無所事為,具足;,故名安樂。離二粗重,故名解脫身。此身與土,說雖有二,其實身即土,土即身,身土不二。身土各別,即同凡夫可思可議故。此佛說法,離言說相,絕諸戲論,常示諸法自性,故以大牟尼名法。牟尼,此云寂默,即離言說相也。非一時離言說,從來不藉言說,故云大寂默。即此大寂默,無時無處不顯諸法實相,故名為法。諸佛之真相如此。至于隨機應化,勝應劣應,乃一時之方便,不得以方便而論佛之修證。諸佛說眾生法,猶如覺時人說夢中事,雖說實無所說也。若以說夢者即在夢中,其誤甚矣!以諸佛身土一如,無二無別,離能取之見分,離所取之相分,無總相之心王,無別境之心所,故唯識義成。
或有說,愚夫不了外境唯心所變,認為特有,是可破除。若了外境唯心所變,即為內境,不可破除。其實破無所破,但了心變而已矣。更不追心,何緣而變外色?得其變色之緣,斷令不生,消滅所變之色,還歸自心,識外無色,名住唯識。以不了此義故,謂眾緣所生,即諸法真義。謂諸佛亦有身外之土,有土外之身,有能取之見分,有所取之相分,一切法有,與眾生無異,唯染凈不同。實不知以何為染耶?以何為凈耶?不知心不離色,即名為染。心離于色,即名為凈。除色以外更無染法。彼不知此義故,說色不離識,名為唯識。如此說者,違背佛教心外無法,違背本頌離二取相,違背唯識宗唯獨有識。學者須知:不可依據(jù)!
釋論,謂此頌頌究竟位。不思前文(住唯識性),已至究竟矣。以修道極處即究竟故。究竟位中無法可言,故復曰(證得轉依)轉依,即住唯識性故。然前頌既已究竟,何更有此頌耶?蓋此頌轉述前所修所證,結成唯識也。此頌第一(此)字,即指前文修證而言。言前雖頌修證,而不知其所以然,故轉指前修證而言曰:此即無漏界也。若以此頌為究竟,與前便證得轉依,則證果有重復之過,于文理上又缺結文之過。是故余以此文為結文也。略釋唯識三十論竟。
現(xiàn)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 上一篇:空有二宗根本之考究
- 下一篇:欲求佛法教育振興,必須要有真正人才
- 宗性法師:唯物!唯心!唯識!你能分清嗎?
- 凈界法師:唯識的義理,把凡夫的心分成幾個類別呢?
- 惟賢法師:唯識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義?
- 惟賢法師:談唯識是否撥開物質?
- 惟賢法師:何謂唯識?
- 惟賢法師:唯識與法相的關系怎樣?
- 惟賢法師:唯識講識變,變的定義如何?
- 惟賢法師:何謂唯識中道?
- 惟賢法師:何為唯識之行?
- 賢崇法師:花花相應 葉葉相當
- 凈界法師:障礙還是考驗?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 守培法師:欲求佛法教育振興,必須要有真正人才
- 守培法師:佛門教學不拘形式,語默動靜無不契機
- 守培法師:空有二宗根本之考究
- 守培法師:讀唯識新舊二譯不同論后的一點意見
- 守培法師:《起信論料簡》駁議(二)
- 守培法師:《起信論料簡》駁議(一)
- 濟群法師:《唯識三十論》·唯識總論
- 惟賢法師:唯識要義解說
- 守培法師:世間教育都不圓滿唯有佛法究竟解脫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