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啊,喜樂!
38.啊,喜樂!
離開釋迎國,佛陀進(jìn)入了北部的憍薩羅。他有一佰二十名比丘同行,其中包括很多貴族背景的年青人。他們在未羅族的阿奴毗耶城附近一個園林歇息。與佛陀伴行的,有舍利弗尊者、迦鹿荼離、難陀和學(xué)僧羅睺羅。
佛陀離開迦毗羅衛(wèi)國不到一個月,釋迦族一富有人家的兩個兒子,都欲受戒為比丘。他們叫摩男拘利和阿耨樓陀。他們擁有三大豪宅,供三個季節(jié)之用。最初是摩男拘利希望追隨幾個比丘出家為僧。但當(dāng)他知道弟弟也有此意,他便改變初衷。因為摩男枸利家里只得兩個兒子,他認(rèn)為全去出家有點不對。于是,他便寧愿弟弟得償所愿,讓他去向母親請準(zhǔn)。
但當(dāng)阿耨樓陀稟請母親時,他母親大力反對:“我一生人的快樂就在兒子身上。我絕對不能忍受你出家的。”
阿耨樓陀提醒母親當(dāng)時出家的貴族大有人在。他又告訴母親,修行不只能令那出家的人平和快樂,更可使家庭社會都融洽。因為阿耨樓陀曾在尼拘律園參加過多次佛陀的法會,所以他能言善辯的給母親說。最后,他的母親說:“很好,我就讓你去吧。但有一個條件你要先做到,那就是要你的好朋友巴帝耶也同意跟你一起當(dāng)比丘。”
他母親十分肯定巴帝耶是不會愿意當(dāng)比丘的。他在朝庭里任職高位。他的權(quán)位和名望都是一般人很難舍棄的,更何況是為了過那種清貧的比丘生涯。但阿耨樓陀絕沒有浪費時間。他立刻往找他的朋友。巴帝耶是北方數(shù)個省份的總督,有很多軍隊在他統(tǒng)領(lǐng)之下,他自己的王宮也守衛(wèi)森嚴(yán)。他的辦公總部更是不停有重要人等進(jìn)出。
巴帝耶以阿耨樓陀為貴賓接待。
阿耨樓陀告訴他說:“我想出家追隨佛陀為比丘,但你卻是我不能這樣做的原因。”
巴帝大笑起來,“你在說什么?我那有阻止你當(dāng)比丘?如果可以的話,我只會盡量成全你。”
阿耨樓陀于是申明他的處境。最后,他說:“你剛才說你愿意成全我。唯一的辦法就是你也當(dāng)比丘去。”
巴帝耶覺得被難倒。他并非對佛陀醒覺之道不動心,其實他早已對比丘的生活向往,只是暫時沒有可能罷了。他答道:“七年后,我便會當(dāng)比丘,你等著吧。”
“七年的時間太長了。都不知我那時還活著沒有。”
巴帝耶又大聲笑起來。“你為何這樣悲觀?好吧,就給我三年,那時我一定會去當(dāng)比丘。”
“就是三年時間都太難耐了。”
好吧,那七個月吧。我需要時間安排家里的一切,又要找人代替我處理政務(wù)。”
“為何一個準(zhǔn)備出家的人,需要那么多時間打點一切呢?一個比丘應(yīng)該可以隨時放下一切去修行自由解脫之道。等得越久便越容易使自己改變主意。”
“好了,好了,我的朋友。給我七天才與你出家吧。”
喜出望外,阿耨樓陀回家告訴母親。她做夢也想不到巴帝那總督竟然這么容易放棄自己的權(quán)勢高位。她突然感到解脫之道的力量,而較以前更能夠接受兒子出家。
阿耨樓陀更慫恿他怕幾個好朋友加入他的行列。他們是薄功、金毗羅、提婆達(dá)多和阿難陀。他們?nèi)际峭踝逖y(tǒng)的公子。他們約好一天,在提婆達(dá)多的家里集合,出發(fā)尋找佛陀。除了阿難陀是十八歲之外,他們?nèi)技簩贸赡。但阿難陀早已獲得父親的允許,讓他蹤隨兄長提婆達(dá)多。他們六人乘坐馬車來到近憍薩羅的邊境,因為他們聽說佛陀正在阿奴毗耶附近。
阿耨樓陀提議大家在過境前杷身上的飾物全部脫下來。他們將項鏈、戒指、手環(huán)等全裹在一件斗篷內(nèi),并同意找個窮苦人送了給他。他們留意到路旁有間小型理發(fā)店,由一個與他們年紀(jì)相若的男子掌管著。他雖然衣著簡陋,但樣貌端好。阿耨樓陀進(jìn)內(nèi)請教他的名字。
那年青理發(fā)師答道:“優(yōu)婆離。”
阿耨樓陀問優(yōu)婆離可否指引他們越過邊境。優(yōu)婆離很樂意親自帶領(lǐng)他們。分手時,他們把所有的珠寶都送給他。阿耨樓陀說道
“優(yōu)婆離,我們欲追隨佛陀為比丘。這些珠寶對我們沒用的了。我們想把它送給你。這些應(yīng)該足夠讓你下半生過得安枕無憂。”
幾位公子與優(yōu)婆離道別后,便越過了邊境。當(dāng)這個年青理發(fā)匠把包裹打開,他被閃閃生光的寶石嚇倒了。他來自社會的最低階層,從來都沒擁有過一兩全或一枚小小的戒指。現(xiàn)在他眼前的,卻是整包的珠寶。但他并不覺得高興,反而感到慌張起來。他雙手緊抱這包寶石。他一向以來的安全感覺全然消失。他知道很多人是怕得到這些東西而動殺機(jī)的。
優(yōu)婆離細(xì)心反省。那些王族公子都寧舍名位財富以能成為比丘,他們肯定是明白到名位財富所帶來的,只是危險與負(fù)累。一念間,他也想放下這包珠寶,跟著這些公子去尋找真正的平和喜悅與解脫。再沒有絲毫的考慮,他便將包裹掛到樹枝上,由得第一個路過的人拿去。他自己越過邊界,很快便趕上幾位王孫公子。
看見優(yōu)婆離從后走上來,提婆達(dá)多很奇怪的問道:“優(yōu)婆離,你為何跟上來?我們給你的珠寶在那里?”
優(yōu)婆離喘著氣,解釋說他已把珠寶留給第一個過路人,并表示他對財物不感興趣,因而希望加入他們的行列,在佛陀的教導(dǎo)下成為比丘。
提婆達(dá)多笑起來。“你想成為比丘?但你只是……”
阿耨樓陀把提婆達(dá)多的話打斷。“很好!很好!我們很高興你的加入。佛陀一向的教導(dǎo),是僧伽如大海,比丘則是所有流入大海而與之合一的河川。雖然我們出自不同的階級,但加入僧團(tuán)后,我們便是沒有任何界線劃分的兄弟了。”
巴帝耶伸手與優(yōu)婆離握手。他自我介紹為釋迦國北部前總督,又把其他的公子介紹優(yōu)婆離認(rèn)識。他們互相行過見面禮,便七個人一起繼續(xù)行程。
他們第二天便到達(dá)阿奴毗耶,又獲悉佛陀正住在城東北兩里外一個森林。于是他們直往森林拜會佛陀。巴帝耶作眾人的代表,向佛陀道明來意。佛陀首肯接納他們?yōu)楸惹稹0偷垡表示:“我們希里你可以先替優(yōu)婆離剃度,好讓我們先禮他為師兄,以鏟除我們之間的所有虛慢和芥蒂。”
佛陀也就先替優(yōu)婆離授戒。因為阿難陀還只有十八歲,他便只好被授沙彌戒,待他滿二十歲才受具足戒。現(xiàn)在,除了羅睺羅,僧團(tuán)里最年輕的比丘就是阿難陀了。羅睺羅當(dāng)然十分高興見到阿難陀。
受戒后僅三天,他們便隨佛陀和眾比丘前往毗舍離。他們在那里的摩訶婆提園林住了三天。跟著,他們行了十日才到達(dá)王舍城的竹林精舍。
迦葉、目犍連和憍陳如三位尊者與竹林精舍的六百比丘都很高興再見到佛陀。頻婆娑羅王知道佛陀已回來,更立刻前來做訪。竹林精舍的氣氛充滿歡樂。雨季快將來臨,憍陳如和迦葉尊者都已作好安居的準(zhǔn)備。這是佛陀證道后第三次的安居。第一次是在鹿野苑,第二次在竹林精舍。
巴帝耶在從政之前,曾經(jīng)全心全意的研究精神生活的學(xué)問,F(xiàn)在來到竹林精舍,在迦葉的教導(dǎo)下,他精進(jìn)專注的修行,把全部時間都用于禪修。他寧可睡在樹底而不睡在房子里。一晚,他在樹下禪坐時,親身體驗到從未經(jīng)驗過的大喜悅。他不其然地高聲贊嘆:“啊,喜樂!啊,喜樂!”
一個在附近的比丘聽到他的高叫,便于翌日早晨報告佛陀。“世尊,我昨晚禪坐時,聽到巴帝耶比丘高呼‘啊,喜樂!啊,喜樂!’。他有可能仍然記掛著他昔日的名位財富,所以我向你報告。”
佛陀只是點頭。
午食之后,佛陀作了開示。接著,他請巴帝耶出來,在僧眾和在家眾前問他:“巴帝耶,你昨晚深夜禪坐時,是否高呼‘啊,喜樂!啊,喜樂!’”
巴帝耶合掌答道:“師傅,我昨夜的確有這樣高聲呼喚。”
“你可以告訴我們你的原因嗎?”
“世尊,昔日我為總督,生活在名利權(quán)勢之中。我到那里都有四個士兵保護(hù)左右。我的宮中日夜有守衛(wèi)巡邏。但我始終未有一刻覺得安全。我時刻都感到擔(dān)憂和畏懼。現(xiàn)在卻不同了。我可以自由在森林里坐臥,而全無一點恐懼。相反地,我只覺輕松平和,并感到前所未有的愉悅。師傅,過了比丘的生活,使我再不覺得有任何放不下的人和物。這給我?guī)頍o限的喜樂和滿足。我現(xiàn)在就像森林里自由奔放的一只鹿。昨晚在禪坐時,這種體悟使我高呼‘啊,喜樂!啊,喜樂!’。請原諒我給你和眾比丘的騷擾。”
佛陀在眾人之前稱贊巴帝耶。“這好極了,巴帝耶。你已在自足和斷執(zhí)的修行上跨了一大步。你所感受到的安樂,是諸天人神都向往的。”
在安居期間,佛陀給很多新比丘授戒,其中包括一個很有天份青年。他叫摩訶迦葉。摩訶迦葉是摩揭陀首富的兒子。他父親的財富僅次于國庫。摩訶迦葉的妻子,是來自毗舍離的迦毗羅梨。他們結(jié)婚十二年,兩人都很渴望追隨精神之道。
一天清早,摩訶迦葉比他的妻子早起。忽然,他看見一條毒蛇正他妻子垂在床邊的手旁爬過。摩訶迦葉連呼吸也不敢,唯恐把蛇驚嚇。那毒蛇不久才慢慢繞過迦毗羅梨的手,爬出房間外。這時,摩訶迦葉才叫醒他的妻子,告訴她剛才的情形。他們一起反省性命的無常和短暫。迦毗羅梨鼓勵摩訶迦葉盡快找位名師學(xué)道。他曾聽過佛陀的名字,于是便立刻前往竹林精舍。他一見到佛陀便知道他是一位真理的導(dǎo)師。佛陀也很容易便看出摩訶迎葉是個具備異常深度的人,因此給他授戒為比丘。摩訶迦葉告訴佛陀他的妻子也有意出家修道,但佛陀給他的答覆,是女眾出家的時機(jī)尚未成熟,因此她要耐心等待,日后有機(jī)會才加入僧團(tuán)。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rèn)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jì)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jì)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jì)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xiàn)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xiàn)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yán)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jì)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yīng)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