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八、狗兒和斑色鳥

  狗兒和斑色鳥

  林崇安教授

  【前言】

  在今日繁忙的生活中,大家都想遠離煩惱痛苦,有的人懂得利用休假恢復身心,但是一回到工作,又是一樣緊張,如何從根解決這這問題呢?佛陀指出,一切的問題都是來自身和心,要想遠離煩惱和痛苦就要面對自己當下的身和心,看清煩惱和痛苦的來源,才能解決這一問題面。為了使眾生看清自己的身和心,佛陀把身心再分解為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來觀察,此中,色蘊是色身,屬于物質(zhì)現(xiàn)象。受蘊是感受和感覺;想蘊是內(nèi)心分別出種種形象、樣子的心理;行蘊是內(nèi)心種種造作的心理;識蘊是認知的主體。感受、想蘊、行蘊和心識是屬于心理現(xiàn)象。有的人貪愛身體,有的人重視享樂、有的人追求時髦、有的人堅持意識型態(tài)、有的人講究感應(yīng)等等,這些人不知不覺間就被色身、感受、想蘊、行蘊和心識所束縛。佛陀指出,要如實地看清自己身心五蘊的集起、息滅、愛味、過患和出離等五種情況,才能遠離煩惱和痛苦。眾生由于不能看清自己身心五蘊的這五種情況,因而無法從身心的束縛中獲得解脫而一直輪回下去。為了說清這一輪回的事實,以及眾生對身心貪著的情形,以下佛陀便以譬喻來說法。

  【佛陀在阿含的教導】

  ◎狗兒的譬喻

  有一時期,佛陀住在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園內(nèi)有比丘們在這兒修行著。每到黃昏的時候,比丘們都聚集在佛陀的面前,聆聽開示。這一天,佛陀說:

  眾生從無始以來不斷生生死死,被無明所蓋覆,被愛結(jié)所系縛,因而長夜輪回于生死中,不知苦之本際!諸比丘們!譬如狗兒,被繩子系著在柱子一樣;結(jié)系不截斷的緣故,就會順著柱子繞行而轉(zhuǎn),或者站住、或者坐臥,都不能離開那柱子。同樣地,凡愚的眾生對于色身,不離貪欲、不離愛悅、不離思念、不離渴求,因此縈回于色身,追隨著色身繞行而轉(zhuǎn),或者站住、或者坐臥,都不能離開那色身。同樣地,凡愚的眾生對于受、想、行、識,追隨著受、想、行、識繞行而轉(zhuǎn),或者站住、或者坐臥,都不能離開這些受、想、行、識。

  這兒佛陀指出,眾生隨著身心五蘊繞轉(zhuǎn)著,于行、住、坐、臥都離不開這身心五蘊;就好象狗兒被綁在柱子,于行、住、坐、臥都離不開這柱子一樣。這兒行、住、坐、臥的四種姿態(tài),是用來譬喻眾生執(zhí)取身心五蘊的四種過程:(1)先以無明和愛欲生起意業(yè),追求對象;(2)接著用身業(yè)和語業(yè)去獲得對象;(3)而后對所得的對象,不斷貪著;(4)、最后對所得的對象,沉迷其中,難以自拔,結(jié)果脫離不了輪回。 行、住、坐、臥四種姿態(tài),還用來譬喻眾生執(zhí)取于四類的貪愛對象:(1)有的人貪愛「人間」,(2)有的人愛悅「欲界天」,(3)有的人思念「色界天」,(4)有的人渴求「無色界天」,結(jié)果都被無明和愛欲綁住,始終在三界內(nèi)輪回著。

  ◎斑色鳥的譬喻

  禪修者要進一步追究:為什么眾生的身體有種種的差異呢?對這一問題,佛陀接著用以下的斑色鳥的譬喻來解釋。佛陀說:

  諸比丘們!應(yīng)當好好地思維、觀察于心。為什么呢?因為眾生長期以來,心一直被貪欲所染著、被瞋恚所染著、被愚癡所染著的緣故。諸比丘們!心惱故眾生惱,心凈故眾生凈。 比丘們!我不曾看見一物的顏色復雜如斑色鳥,而它的心又比這更復雜。為什么呢?因為那斑色鳥有復雜的心,所以才產(chǎn)生復雜的顏色。 所以,比丘們!應(yīng)當好好地思維、觀察于心。諸比丘們!眾生長期以來,心一直被貪欲所染著、被瞋恚所染著、被愚癡所染著。心惱故眾生惱,心凈故眾生凈。

  由此可知,由于以往眾生的心有貪、瞋、癡等煩惱及隨煩惱的種種差別,因而眾生的身體就有種種的差別:有的是惡趣的身體,有的是善趣的身體。所以說:「心惱故眾生惱,心凈故眾生凈」,這是佛陀的重要結(jié)論。

  ◎嗟蘭那鳥和畫師的譬喻

  接著佛陀再以「嗟蘭那鳥」和「畫師」的譬喻來作進一步的說明。

  佛陀說:「比丘們應(yīng)當知道!你們看見過具有種種復雜色彩的嗟蘭那鳥嗎?」

  比丘們回答:「曾經(jīng)看見過,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如同嗟蘭那鳥具有種種的雜色,我說它的心也是如此。為什么呢?因為嗟蘭那鳥有種種復雜的心的緣故,所以才有種種復雜的顏色。所以,應(yīng)當好好地思維、觀察于心。眾生長期以來,心一直被貪欲所染著、被瞋恚所染著、被愚癡所染著。心惱故眾生惱,心凈故眾生凈。譬如畫師和畫師的弟子,將地面細沙好好敷平,并準備好各種彩料,然后隨著心意畫出種種的圖像來!

  這兒佛陀指出,眾生身體的種種差異,是來自眾生以往內(nèi)心的雜染或清凈:內(nèi)心雜染的生到惡趣,內(nèi)心清凈的生到善趣。以上是從世間善惡的層次給出答案,但是佛陀不以此為足,因為這還是在輪回的范圍內(nèi),禪修者必須如實觀察身心五蘊,看清生死流轉(zhuǎn)和還滅的過程,提升到出世間的層次。

  ◎從束縛中解脫

  為了提升到出世間的層次,最后佛陀說:

  多聞的圣弟子們,能夠如實地覺知色身:色身的集起、色身的息滅、色身的愛味、色身的過患、色身的出離;因為能夠如實覺知的緣故,所以不會貪著于色身;因為不貪著的緣故,所以便不會感生未來的色身。同樣地,能夠如實地覺知感受、想蘊、行蘊、心識,乃至心識的集起、心識的息滅、心識的愛樂、心識的過患、心識的出離,因為能如實覺知的緣故,所以不會貪著于心識;因為不貪著的緣故,所以便不會感生未來的心識。

  因為不貪著于色身、感受、想蘊、行蘊、心識等五蘊的緣故,就可以從色身的束縛中得到解脫,從感受、想蘊、行蘊、心識的束縛中得到解脫,我說這些圣弟子們解脫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這兒佛陀指出,想要從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輪回中解脫出來,禪修者必須以智慧如實覺知五蘊的集起、息滅、愛味、過患和出離等五種情況,這便是禪修的重點所在。所有煩惱和痛苦的來源,是來自對五蘊的愛味,禪修者唯有看清它們的過患,才能得到出離,并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佛陀講完經(jīng)后,所有聽講的比丘們都高高興興地遵行佛陀的教導。以上所介紹的這一經(jīng)是《雜阿含經(jīng)》的第267經(jīng)。

  【舉例闡述】

  佛陀所說的五蘊的集起、息滅、愛味、過患和出離等五種情況,不是很遙遠的事物或抽象的理論,而是活生生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并且是可以檢驗的。以快樂的「感受」為例,當我們看到自己喜歡的寵物、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嘗到自己喜歡的咖啡等等,當下生起快樂的感受。我們就應(yīng)該檢驗這五種情況:(1)這快樂的感受來自何處?這快樂的感受是來自眼睛和寵物的接觸、來自耳朵和音樂的接觸、來自舌頭和咖啡的接觸,所以感官和對象的接觸,便是感受的「集起」。(2)當這些接觸一消失,快樂的感受就消失掉,所以感官和對象的接觸的消滅,便是感受的「息滅」。(3)快樂的感受使人念念不忘,這便是感受的「愛味」。(4)快樂的感受是生滅無常而不是可以隨心掌控的,這便是感受的「過患」。(5)不被快樂的感受粘住,這便是感受的「出離」。佛陀要我們?nèi)鐚嵖辞甯惺艿倪@五種情況,看不清楚就會變成感受的奴隸,不斷卷在煩惱和痛苦之中。 同樣的,例如「意識型態(tài)」,這是想蘊和行蘊的合成,如果我們不能看清楚它的集起、息滅、愛味、過患和出離等五種情況,我們就會變成意識型態(tài)的奴隸,不斷卷在煩惱和痛苦之中。唯有如實看清意識型態(tài)的面目,我們就能不再執(zhí)取它們,不再隨之起舞,因而不會卷在煩惱和痛苦之中。

  【結(jié)語】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對眾生的開示,仍然生動地保留在《阿含經(jīng)》中,當日眾生的煩惱還是相同于今日眾生的煩惱;當日滅除煩惱的方法還是相同于今日滅除煩惱的方法。禪修不是冥思遙遠的、神秘的事,而是如實覺知當下自己五蘊的集起、息滅、愛味、過患和出離等五種情況,這是眼前的事,這是生活當前的現(xiàn)象,這是適用于每一個人的,這便是禪修的重點所在。(《人乘季刊》30卷,第2期,2008)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