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十、狂風和客舍

  狂風和客舍

  林崇安教授

  【前言】

  有的人喜歡抽煙,有的人喜歡喝酒,有的人喜歡靜坐,從表面來看,每人的嗜好有所不同,但是經(jīng)由仔細地觀察可以看出,這些人的行為都有一個共通的地方,就是「跟著感覺跑」。抽煙的人所喜歡的不是煙本身而是吞云吐霧的飄飄感覺;喝酒的人所喜歡的不是烈酒本身而是喝酒所產(chǎn)生的醺醺感覺;同樣的,喜歡靜坐的人常常是為了享受那全身舒暢而輕安的感覺。由于眾生的習性是追逐快樂的感覺,排斥痛苦的感覺,久而久之就變成了「感覺的奴隸」而不自知。即使知道了,也是不容易擺脫或戒除的,試看有多少煙毒犯接受勒戒后,又一再重蹈覆轍,可知要從樂受的吸引力中脫離出來是很不容易的。那么,要如何有效地戒除這些不良的習性呢?佛陀指出,拔除不良的習性要從根下手:要以正念正知直接看清感覺或感受的真實面目,深入體會這些感受都是無常、無我的,從此不再受其欺騙,因而可以永遠擺脫它們的束縛。以下舉出佛陀如何對弟子們以「狂風和客舍」作譬喻,來講解感受的真實面目。

  【佛陀在阿含的教導】

  有一時期,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里。園內(nèi)有比丘們在這兒禪修著。每到黃昏的時候,比丘們都聚集在佛陀的面前,聆聽開示。這一天,佛陀告訴比丘們說:

  譬如空中狂風突然生起,從四方而來:有的是含有塵土的風、有的是不含塵土的風、有的是普通的風(毗濕波風)、有的是猛烈的風(鞞嵐婆風)、有的是微薄的風、有的是厚重的風……乃至有的是回旋的風輪所生起的風(如臺風)。

  眾生身上的感受,也是一樣,有種種的感受生起:有的是快樂的 感受、有的是痛苦的感受、有的是不苦不樂的感受;有的是快樂的身體感受、有的是痛苦的身體感受、有的是不苦也不樂的身體感受;有的是快樂的心理感受、有的是痛苦的心理感受、有的是不苦也不樂的心理感受;有的是快樂而有執(zhí)著的感受、有的是痛苦而有執(zhí)著的感受、有的是不苦也不樂而有執(zhí)著的感受;有的是快樂而無執(zhí)著的感受、有的是痛苦而無執(zhí)著的感受、有的是不苦也不樂而無執(zhí)著的感受;有的是快樂的貪著感受、有的是痛苦的貪著感受、有的是不苦也不樂的貪著感受;有的是從快樂出離的感受、有的是從痛苦出離的感受、有的是從不苦也不樂出離的感受。

  接著,佛陀為了讓弟子們能夠記住,便以詩偈說:

  譬如虛空中,種種狂風起,東西南北風,四維亦如是。

  有塵及無塵,乃至風輪起。如是此身中,諸受起亦然。

  若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

  此中有四類的感受:「有食受」是有執(zhí)著的感受,又稱「有味受」;「無食受」是無執(zhí)著的感受,又稱「無味受」;貪著的感受,又稱「依耽嗜受」;不貪著的感受,是指以禪定從苦樂出離的感受,稱作「出要受」或「依出離受」。佛陀區(qū)分各種無常的感受后,進一步指出禪修者要以正念正知看清這些感受的真實面目,才能滅除煩惱,并以詩偈作結(jié):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xiàn)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shù),永處般涅槃。

  這詩偈的意思是說:比丘們要精進修行,培養(yǎng)出不動搖的正念正智,面對這一切的感受,以智慧能了知其無常的面目。由于能如實了知一切感受的無常,所以能在現(xiàn)世中滅盡一切的煩惱,身死命終后不再墮入輪回里,永恒處在沒有煩惱的涅槃中! 以上這一經(jīng)和詩偈,佛陀是用「虛空中的種種風」做譬喻,來說明「眾生身上的各種感受」的無常真相;佛陀在迦蘭陀竹園的另一天,則用「旅舍中的種種客人」作譬喻,對弟子們說明「眾生身上的各種感受」:旅舍中的旅客,有的是剎利(貴族),有的是婆羅門宗教師),有的是有地位的長者居士,有的是旃陀羅野人(未受教育的人),有的是持戒的人,有的是犯戒的人,有的是在家人,有的是出家人;眾生身上的苦樂的感受就像這些身份不同的旅客一樣,都是來來去去,都是具有無常、無我的性質(zhì);最后佛陀也以詩偈作結(jié):

  譬如客舍中,種種人住止: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等,

  旃陀羅野人,持戒犯戒者,在家出家人,如是等種種。

  此身亦如是,種種諸受生:若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

  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xiàn)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shù),永處般涅槃。

  佛陀說完經(jīng)文后,比丘們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愿遵奉修行。以上所介紹的二個經(jīng)是《雜阿含經(jīng)》的第471和472經(jīng)。

  【一些省思】

 。1)眾生身上所生起的各種感受,有一類是生滅迅速,不經(jīng)多時就消失的,這一類的感受,佛陀用「虛空中的風」來作譬喻;另一類的感受,延續(xù)的時間較為長久,這一類的感受,佛陀用「旅舍中的客人」來作譬喻。但是不管時間的長短,眾生身上所生起的各種感受都必消失,這便是無常的性質(zhì);這些感受的生起和消失都是因緣所成,不是誰能真正掌控的,因而這些感受都是無我的。這些感受的來來去去,就像客人的來來去去,不要誤以為是主人。眾生的煩惱來自誤以為這些感受就是我,因而盲目地跟著感覺跑,最后所得到的不外是煩惱和痛苦。所以,佛陀明確地指出,所有的感受都是客人,要以正知看清它們的真實面目。再快樂、再長久的禪定之樂,也終必消失,離不開無常、無我的性質(zhì)。這是禪修者所要謹記在心的。

 。2)禪修者也要認清感受的四種類別,《瑜伽師地論》上說:有味受者,諸世間受。無味受者,諸出世受。依耽嗜受者,于妙五欲諸染污受。依出離受者,即是一切出離遠離所生,諸善定不定地俱行諸受。

  一般世人吃喝玩樂,所追逐的是感官的快樂感受,并被這快樂綁住,因而稱作「依耽嗜受」。有些禪修者只追求內(nèi)心的平靜感受或禪定之樂,雖將欲貪壓伏,但還被禪樂綁住,這稱作「依出離受」。以上「依耽嗜受」和「依出離受」二種,由于還被快樂綁住,對快樂有所執(zhí)著,所以稱作「有味受」,這是屬于世間受。修行禪定和智慧并進的人,處在身心快樂的狀態(tài)時,仍不被快樂綁住,對快樂無所執(zhí)著,因而稱作「無味受」,這是屬于出世受。

 。3)在日常生活中,根塵(內(nèi)外六處)一接觸后,就生起感受,一般人接著因感受的快樂或痛苦,便生起貪愛或瞋恨,這便是緣起的流轉(zhuǎn)過程:「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此中可以看出感受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當禪修者能以正念正知,在觸緣受時,立刻覺知感受的無常、無我,因而不再生起后續(xù)的貪愛或瞋恨,這便是經(jīng)上所說的:「了知諸受故,現(xiàn)法盡諸漏」。

 。4)要如何以正念正知直接看清感覺或感受的真實面目,看清這些都是無常、無我的?這又回到佛法的基礎(chǔ)訓練: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于生活中持戒行善,在行住坐臥培養(yǎng)正念正知,使定慧或止觀成熟,而后達成直接看清感覺或感受的無常、無我,從此不再被感受欺騙,因而可以高枕無憂了。

  【結(jié)語】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對眾生的開示,仍然生動地保留在《阿含經(jīng)》中,當日眾生的煩惱還是相同于今日眾生的煩惱;當日滅除煩惱的方法還是相同于今日滅除煩惱的方法。禪修者要如實覺知當下自己感受的生滅無常和無我,這便是禪修的重點所在。佛陀要我們不要跟著感覺跑,感覺只是空中刮起的風,來來去去,永遠抓不;再快樂的感受也不外是過境的旅客,再長的停留終將告別,我們不能期待天長地久的感情,因為無常就是它的本性。如果我們不能看清感受的真實面目,盲目地跟著感覺跑,將一再受其欺騙,因而將一直在三界內(nèi)不斷地輪回,飽嘗生死之苦。(《人乘季刊》30卷,第4期,2009)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