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jīng)注解 第十四卷

  金剛經(jīng)注解 第十四卷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名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注

  1、須菩提⊙佛召呼他2、於意云何⊙汝聽著3、三千大千世界⊙見前4、所有微塵⊙大千世界內、上凌虛空、下達地面、微塵數(shù)5、是為多否⊙問菩提6、須菩提言菩提答7、甚多⊙很多8、世尊⊙愿佛解其意9、須菩提⊙呼名釋義10、諸微塵⊙所有微塵11、如來說、非微塵⊙佛說不可執(zhí)著微塵相12、是名微塵⊙凡夫執(zhí)著心未除、故說是微塵13、如來說世界、非世界⊙世界是有情相造成、倘無一切有情雜念相、世界亦非真14、是名世界⊙故名非世界、亦名非非世界

  解

  三千大千世界解前。所有微塵、是為多否、倘尺寸微塵、尚不可計數(shù)。況一世界中、甚至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塵之數(shù)耶。如來以此、無數(shù)量數(shù)、而問於菩提。然而菩提、僅答、甚多二字、而了其問。然而未了其意。是故菩提復稱世尊者、含義欲聞其要也。故如來應菩提所請。答曰、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是三反之奧、讀者當在、六根互用之中、諦之諦之、之間之妙義。故本經(jīng)云、凡是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者、見色思色、聞聲憶聲、以及香味觸法、而生分別。即是著如是微塵相。讀者、弗可弗明其義也。所以識心未了、見微塵是微塵、見諸相是諸相。若諸識不擯、諸有不棄、即生死不了、故名為微塵相。若見諸色聲等、無掛無礙、即得二果。所見塵相無有不是、真如實相、諸佛之全身、妙用之真常。是名非微塵相、亦名證菩提道。倘若不見諸相興、亦復不見諸相滅。真心本性、如如不動、放大光明。普照大千、無有不見、無有不明。到此境界、是名微塵、即名為彼岸、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世界者、由眾生共業(yè)、與如來愿力而成也。共業(yè)者、眾生都有諸業(yè)性也。眾生因業(yè)而成世、因性為界。是故眾生、無有不住、世界相也。業(yè)性者、非善即惡、非惡即善。善惡二性者、業(yè)性也。故惡者、住三塗與異類。善者、住天人與修羅。是故善者多福、惡者多罪、因福罪二相故、即不可了生脫死。生死不了者、福罪二業(yè)遮障業(yè)。故如來說世界。如不作善、不作惡、不作諸業(yè)性。此人雖然、色身住在世界中。其心性識、已超越世界相矣。故名為非世界。倘能戒律清、四相凈、轉業(yè)性、化菩提、情欲識歸圣諦。

  所有世界、非有亦非無。萬象由我我轉、而不被萬象迷、故為是名世界。如來愿力遮、因眾生迷於業(yè)性之間、了無出期、如來本愿力故、出現(xiàn)於世間。說諸業(yè)無我、諸相無常、使諸眾生、離業(yè)性相。棄妄歸真、即名如來、以本愿力故、出現(xiàn)於世間。度諸眾生、出世間網(wǎng)。界即間

  偈云

  世界非世界 是名為世界 倘無共業(yè)相 即出世間網(wǎng)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1、須菩提⊙佛向菩提說2、於意云何⊙汝聽著3、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否⊙汝看佛身面目、三十二種;相、是佛真法身么4、弗也⊙菩提答不可5、世尊⊙佛耶6、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菩提答不可以、將三十二種、化佛身相、當作如來真身7、何以故⊙怎么講8、如來說三十二相⊙佛說身相、三十二種好9、即是非相⊙一切諸相皆是虛妄10、是名三十二相⊙姑且為三十二相吧

  偈云

  三十二相八十好 無相如來無窮竭

  若問如來真實相 無去無來在目前

  解

  如來問於菩提、汝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否。菩提言、不可以三十二相、當作如來法性身。本經(jīng)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故三十二相、亦是諸相之相、而不可作非相。以是意故、是名為三十二相。是名者、暫且也。如用竹筏度識河、未度之時、勿可舍。既度之后、應當舍。舍之方能搖手擺臂、登覺地、而不可負此、度筏見如來。三十二相者、化佛身相也。梵王帝釋、亦有此相、雖有然不足。三十二相者、三十二清凈行也。從眼耳鼻舌身、五根中、修六波羅蜜、而成三十。在意識中、修無我無相、為具足三十二、大人之相。六波羅蜜者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進5、禪定6、般若也、無我者、色身非我也、無相者、不著一切相也。具足三十二相者、佛也。若戀愛三十二相者、即心不清凈。心不清凈、即不可出、五濁世也。仍有、凡、圣、賢、愚、富、貴、貧、賤、福、德、之相。如古天皇、頂現(xiàn)山河相、大堯眉有八彩、大舜雙目重瞳、關羽面棗紅、而五須過胸、太公耳白如霜、八十遇文王、甘羅耳紅似火、十二能稱相。富貴福德之人、常遇佛聞法得果證道者、不鮮矣。富貴福德之相、多修十善而來。諸兇惡相、惡人惡業(yè)、從惡性而成也。學者、弗可弗知、即弗可染住也。三十二相者。抄寫於下

  1、足下平滿2、足下印紋、如千輪旋3、手指纖長端直而圓潤4、手足柔軟如兜羅棉5、手足指間、如縵網(wǎng)交互6、足根圓滿7、足面高隆8、腿肚均勻9、雙手過膝10、下根蜜藏11、身相端正12、一一毛孔、生青色光13、毛頭右旋向上14、身金黃色、放紫金光15、周身光明、猶如滿月16、皮膚細滑、光潤17、七處平滿18、兩腋之下充實19、身相嚴肅20、身直端正21、肩圓臂闊22、口齒四十23、齒整牙白23、四牙微大鮮潔25、雙頰豐隆26、舌得上味、咽常生津27、舌廣紅薄、展可覆面28、音聲清亮而爽晰29、眼紺青而明亮30、眼毛青秀31、眉間白毫右旋而放光32、頂髻紅潤而隆起、放紫金光。是名化佛三十二大人相七處者、雙足、雙手心、雙肩窩、及頂中

  偈云

  諸相本無生 亦復亦不滅 不生不滅中 三十二具足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