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的簡介、共性與區(qū)別

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的簡介、共性與區(qū)別

  佛門最有影響的菩薩是「觀音菩薩」,看觀音圣誕各大寺院的香火人流即知。最有影響的佛是「阿彌陀佛」,一佛親宣,諸佛贊嘆。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一佛一菩薩,占佛門大半江山。家家彌陀,戶戶觀音,即是最好的說明。

「觀音菩薩」簡介

  觀音菩薩,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觀世音菩薩因為「聞聲救苦」,所以名為「觀世音」,《普門品》云:“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又《悲華經(jīng)》云:“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世間之音太多,有苦痛音,有煩惱音,有乞求音……眾生無一不有苦惱,無一不望救度,是故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苦惱眾生最為有緣,信仰最為普遍,處處有求,處處有應(yīng)。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yīng),苦海常作度人舟”。眾生應(yīng)以何身得度,菩薩即現(xiàn)何身而度之。設(shè)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shè)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設(shè)欲免難,便得除滅一切苦難?芍^諸有所求,無不滿愿。

  因為菩薩觀理自在、觀人自在、觀境自在、觀心自在,所以又名「觀自在」。顯其自在解脫之德,如《心經(jīng)》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因觀音菩薩有大般若智慧,能照見五蘊皆空,故能度盡一切生死苦厄,得大自在解脫。「觀自在」、「觀世音」二名顯自度度他之意,菩薩能自度,故能度他。凡夫因不自在,故不能度他,不能尋聲救度。欲除他人之苦,當先自度,所謂“自未得度,欲度人者,無有是處”。欲自度度人者,當先往生也。以念佛一法,自行化他,則兼得自度度他之利。

  菩薩還有「施無畏」、「大悲菩薩」、「圓通大士」、「南海觀音」等諸多名號。在《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中記載,菩薩于無量劫前已經(jīng)成佛,號為「正法明如來」,其以慈心悲愿而倒駕慈航,再來娑婆度化有緣眾生。在《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即詳說此菩薩于娑婆世界利益眾生之事。

  《普門品》有如觀世音菩薩的傳記一樣,對于菩薩的應(yīng)化、慈悲、神力以及游諸國土度化眾生的事跡,敘述甚詳。佛陀在經(jīng)中對于觀世音菩薩慈悲化世的廣大功德,有諸多贊歎,因而感動無盡意菩薩以瓔珞供養(yǎng)。從經(jīng)文中的對話,所呈現(xiàn)的就是一位悲智雙運、;具足的圣者典范。

  觀音菩薩給予人間的救濟,是隨處示現(xiàn)的,他以十四種無畏、千手千眼,慈愍眾生,救苦救難。如:「唐文宗嗜食蛤蜊,菩薩即現(xiàn)身度化」,「宋朝永覺禪師受牢獄之災(zāi)時,稱念觀世音菩薩,刀尋斷斷壞」,「孫中山先生游歷普陀山時,曾親眼目睹菩薩顯現(xiàn)靈異事跡」,「以屠宰為業(yè)的不孝子,朝拜南海時,蒙觀音指示『反穿衣,倒踏鞋者,即是觀音老母』」等,諸如此類菩薩度化眾生的事跡,在《觀音靈感錄》中,載錄甚多。

  吾人信奉觀世音菩薩的真正意義,在于「念觀音,拜觀音,更要自己做個觀世音」。觀世音菩薩能為眾生施予無畏,吾人亦應(yīng)效法菩薩,加強自我威神力的提升,具有慈悲力、智慧力、勇猛力,做眾生的保護者。

「阿彌陀佛」簡介

  阿彌陀佛,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據(jù)《大乘經(jīng)》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凈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

  無量光(十二光佛)、攝取念佛:

 、贌o量光的遍滿:光明象征快樂幸福和自由,佛的智慧圓滿無所不知,猶如佛的光明橫遍十方。佛說法前放光無量,即是慧光的遍照。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即含攝福德莊嚴的一切自在安樂。

 、跓o量光的歸藏: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好比落日,日落不是光明沒有了,而是一切光明歸藏,明日的太陽東升即依此為本而顯現(xiàn)。佛法以寂滅為本性,于空寂無生中起無邊化用。落日也是這樣,是光明藏,是一切光明究極所依。《觀無量壽佛經(jīng)》所提出的十六種觀法,第一觀是落日觀,從此逐次觀水觀地觀園林房屋,觀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阿彌陀佛依正莊嚴即依此顯現(xiàn)!洞阿彌陀經(jīng)》說:禮敬阿彌陀佛,應(yīng)當“向落日處”。

  無量壽、永劫度生:

  大乘經(jīng)說:佛常住涅槃,涅槃并非灰身泯智,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無邊。佛的常住和無量壽是諸佛共通的。阿彌陀佛在竺法護翻譯以下,都作“無量壽佛”。印順法師認為,慧光普照,對于世間眾生來說,不如壽命無量。因為生命的永恒是世間眾生所共同仰望的。阿彌陀佛以四十八愿廣度眾生,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大經(jīng)》云:“其佛本愿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zhuǎn)。”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位于娑婆世界西方,距離此方約十萬億佛土,教主阿彌陀佛已經(jīng)成佛十劫,正在彼土說法。極樂世界因為「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極樂凈土的風光是:黃金鋪地、七寶樓閣、七重欄楯、七重羅網(wǎng)、七重行樹、七寶池、八功德水,四邊階道都是由金、銀、琉璃、玻璃諸寶合成。日常生活則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來往飛行自在;居民都是善人相聚,無有男女之分,皆由蓮花化生。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所發(fā)四十八大愿,以無盡悲愿功德建設(shè)而成。阿彌陀佛向眾生宣誓,一切有情只要信賴彌陀愿力,愿生西方,專誠恭謹稱念彌陀圣號而至一心不亂,與彌陀佛力感應(yīng),身心得到護念攝受,即可往生極樂世界。相對于藥師佛之追求現(xiàn)世的安樂,極樂世界則帶給娑婆眾生對未來的生命充滿無限希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