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六)-海仁老法師(15)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凈。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為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yǎng),是一顛迦,消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fù)知見,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辛四大妄語戒
言而不實為小妄語,妄稱圣人,是大妄語;妄語亦生死根本,必須戒除。不惟出言要誠實,且勿大言不慚,若口若心,俱皆成實,方名持戒清凈。若六道中,假設(shè)有一眾生,身心雖不再犯殺盜淫,梵行已得成就,自可出離生死,但若犯大妄語,則于所修三摩地,不得清凈。因其貪求名聞利養(yǎng),妄起邪見,將成愛見魔,失如來種。因為不淫,清凈梵行,為法身如來種;不殺即大悲,為應(yīng)身如來種;不盜即智慧,為報身如來種;斷淫殺盜,成就三如來身。今因大妄語,使前戒行盡失,成佛無望,故曰失如來種。何謂大妄語?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即未得圣果,而謂已得;未證圣道,言已證道。其目的在求世間之尊榮殊勝,位居第一。謂前人言以下,是闡明其未得謂得之相。須陀洹是初果,譯云預(yù)流;斯陀含是二果,譯云一來;阿那含是三果,譯云不來;阿羅漢道是四果,譯云無生,殺賊,應(yīng)供。辟支佛譯云緣覺,或獨覺。四果圣人,斷三界見思,辟支佛更侵習氣,位居四果之上。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正顯其妄語之大,不特未得小乘果,未證二乘位,己謂得言證;今更妄自夸大,自己已是十地以前,住、行、向、三賢位菩薩,甚或自稱,是地上菩薩。以求彼前人尊重,向自己禮拜懺悔,恭敬供養(yǎng)。阿顛迦譯云無善心,大妄語之人,出言誑惑,毫無善心,如此惡心狂人,唯名利是求,梵行不立,成佛無望,故曰是一顛迦,消滅佛種。多羅樹一枝直上,斷即死,不復(fù)生。佛以此喻大妄語人,以魔刀劍,自斷善根,故佛記是人,永斷善根,無復(fù)正知正見,沉淪三涂苦海,縱有禪智,只益魔業(yè),不能修成,真實三昧。
我滅度后,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yīng)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zhuǎn);蜃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贊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末學(xué)。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此明佛敕諸菩薩,及大阿羅漢,應(yīng)身末法,摧邪扶正,教化眾生。作種種形,即隨類現(xiàn)身;度諸輪轉(zhuǎn),即令眾生舍邪歸正,廣脫生死。或作沙門等四句,是現(xiàn)順行,如是乃至以下,是現(xiàn)逆行。若順若逆,無非志在涉俗利生,與之同事,然后伺機稱贊佛乘,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始終不肯自言,我是真菩薩,或真阿羅漢,以泄漏佛之秘密;反而輕言自己屬于晚輩末學(xué)。唯除二句,顯諸圣應(yīng)世,住則不泄,泄則不住。故除臨終舍報,暗中遺言付囑外,絕不自認菩薩再來,或佛應(yīng)世。如豐干禪師,是阿彌陀佛應(yīng)世,出自寒山之口。據(jù)傳,豐干住于天臺山國清寺碾米房,常騎虎出入,眾不知其為何人。一日豐干,邀寒山、拾得同朝五臺山曰:與我同行,是我同流,不與我同行,不是我同流。寒山問曰:汝朝五臺作甚么,干曰,朝禮文殊。寒山曰:汝不是我同流,我不與汝同去。于是豐干獨行,至杭州,適有閭邱胤被朝廷派任臺州刺史,忽患頭痛病,醫(yī)藥罔效,豐干特往訪,取水一杯,持咒訖,以水置手心,向其頭三撲,痛即止。遂感謝,詢其來自何處,豐干曰:住天臺山,國清寺。問寺中大師有道行者幾人,干曰:我無道行,寺中高僧,如文殊化身之寒山子,普賢化身之拾得,皆在寺中游化人間。胤備禮酬謝,干不受而去。及胤到任三天,即到國清寺進香,問知客僧,寒山拾得二大士何在?知客說:此二人乃瘋僧,可傳令來見,胤曰不可,堅持往見,知客僧遂陪至廚房;寒山拾得,正在灶門烘火,二人且語且笑,人皆不識其所言何語。胤一見即拜,二人狂奔,胤追之,至寒山巖,二人入,寒山回首曰:賊!賊!賊!豐干饒舌。彌陀不事,禮我何為?胤隨入巖中,不見二人,自此不復(fù)再見寒山拾得。如杜順和尚偈云:‘游子漫奔波,登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處見彌陀。’又如彌勒菩薩,四明應(yīng)化,為布袋和尚,將舍壽時云:‘彌勒自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哪得識。’云何以下是斥責辭,是人,即成愛見魔之人,以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惑亂后世,末學(xué)眾生,故成大妄語。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復(fù)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凈明誨。
前佛敕菩薩阿羅漢,于末法現(xiàn)身說法;今敕阿難,轉(zhuǎn)教后世初心之人,欲修三摩地,雖先已斷淫殺偷,復(fù)要斷諸大妄語,此是古今諸佛,第四種決定清凈,修學(xué)之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
此以喻明,不斷妄語之害。凡夫妄語如干糞像,諸佛功德,如旃檀木。以大妄語之穢因,欲求拂果妙香;正如刻人糞,為栴檀形,豈可得哉。
我教比丘,直心道場,于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fù)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此誡斷妄。直心,即無妄之心。無妄便是成佛之道場。華嚴經(jīng)云:‘菩提妙樹法,生于直心地。’維摩經(jīng)亦云:‘直心是道場。’故持戒比丘,于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尚要正直,無得虛假。云何可以妄自稱大,謂自己已得上人之法?未得謂得之人,正如窮人,妄號自己為帝王,必受國法所誅。三乘圣賢,尚不可竊,況佛乃出世法王,豈可妄竊。大妄語者,即因地不真,將感三涂之苦,故曰果招紆曲。以不善不真之因,以求至真至善之菩提,正如人以口咬臍,終不能及;妄語之人,已滅佛種,更欲誰來,成就佛道?
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顯斷妄之益。若能斷大妄語,心如弓弦之直,無有紆曲之相。行住坐臥,一切悉皆真實,則能直入三摩地,永無魔事。魔事邪險乖曲,今既心行正直,魔自不得其便,故能永無魔事。佛印證是人,必然成就菩薩所修之無上佛果。若能如我所說,斷淫殺偷妄,則是正法,名為佛說;否則,即波旬說。
此四清凈明誨,是以正揀邪,令末法眾生,得知去邪就正。否則,修行無益,唯增魔眷,豈可不慎?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7)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6)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5)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4)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3)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2)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1)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0)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9)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8)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7)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6)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5)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4)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3)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2)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四)-海仁老法師(17)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
- 華嚴經(jīng)要解(1)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一)
- 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jīng)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dǎo)大師全集-觀經(jīng)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三)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卷上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jīng)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dǎo)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jīng)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jīng)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第一講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fù)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xùn)》: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dǎo)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六)-海仁老法師(10)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六)-海仁老法師(11)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六)-海仁老法師(12)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六)-海仁老法師(13)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六)-海仁老法師(14)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六)-海仁老法師(15)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1)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2)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3)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4)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