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一卷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略疏

第一卷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略疏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略疏序

金紫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尚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裴休撰

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所謂真凈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是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寂靜常樂。故曰涅槃。不濁不漏。故曰清凈。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閟。故曰密嚴國。統(tǒng)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背之則凡。順之則圣。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回息。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引而為智。然后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后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離圓覺無六道。舍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如來為一大事出現(xiàn)。蓋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蓋詮此也。然如來垂教。指法有顯密。立義有廣略乘時有先后。當機有深淺。非上根圓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來于光明藏。與十二大士。密說而顯演。潛通而廣被。以印定其法。為一切經(jīng)之宗也。圭峰禪師。得法于荷澤嫡孫南印上足道圓和尚。一日隨眾僧。齋于州民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經(jīng)。遇圓覺了義。卷未終軸。感悟流涕。歸以所悟告其師。師撫之曰。汝當大弘圓頓之教。此經(jīng)諸佛授汝耳。禪師既佩南宗密印。受圓覺懸記。于是閱大藏經(jīng)律。通唯識起信等論。然后頓轡于華嚴法界。宴坐于圓覺妙場。究一雨之所沾。窮五教之殊致。乃為之疏解。凡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兩卷。小鈔六卷。道場修證儀一十八卷。并行于世。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其釋義也端如析薪。其入觀也明若秉燭。其辭也極于理而已。不虛騁。其文也扶于教而已。不茍飾。不以其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不以其未至蓋人。故無胸臆之論。蕩蕩然實十二部經(jīng)之眼目。三十五祖之骨髓。生靈之大本。三世之達道。后世雖有作者。不能過矣。其四依之一乎;凈土之親聞乎。何盡其義味如此也;蛟弧5罒o形。視者莫能睹。道無方。行者莫能至。況文字乎。在性之而已。豈區(qū)區(qū)數(shù)萬言而可詮之哉。對曰。噫是不足以語道也。前不云乎。統(tǒng)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者。圓覺也。蓋圓覺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嘗離圓覺。今夫經(jīng)律論三藏之文。傳于中國者五千余卷。其所詮者何也。戒定慧而已。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圓覺而已。圓覺一法也。張萬行而求之者何。眾生之根器異也。然則大藏皆圓覺之經(jīng)。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羅五千軸之文。而以數(shù)卷之疏通之。豈不至簡哉。何言其繁也。及其斷言語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所滅影像。然后為得也。固不在詮表耳。嗚呼。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沈幽愁之苦。鳥獸懷獝[狂-王+戊]之悲。修多方嗔。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人而不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休常游禪師之閫域。受禪師之顯訣。無以自效。輒直贊其法。而普告大眾耳。其他備乎本序云。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序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元亨利貞干之德也。始于一氣。常樂我凈佛之德也。本乎一心。專一氣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心也者。沖虛妙粹炳煥靈明。無去無來。冥通三際。非中非外。洞徹十方。不滅不生。豈四山之可害。離性離相。奚五色之能盲。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踞涅槃岸。桂輪孤朗于碧天。大矣哉。萬法資始也。萬法虛偽。緣會而生。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圓覺。彌滿清凈中不容他。故德用無邊。皆同一性。性起為相。境智歷然。相得性融。身心廓爾。方之海印。越彼太虛;只盅苫位窝伞e某鏊甲h之表也。我佛證此。愍物迷之。再嘆奇哉。三思大事。既全十力。能摧樹下魔軍。爰起四心。欲示宅中寶藏。然迷頭舍父。悟有易難故。仙苑覺場。教興頓漸。漸設(shè)五時之異?沼械谩nD無二諦之殊。幽靈絕待。今此經(jīng)者。頓之類歟。故如來入寂光土。凡圣一源現(xiàn)受用身。主伴同會。曼殊大士創(chuàng)問本起之因。薄伽至尊。首提究竟之果。照斯真體滅彼夢形。知無我人。誰受輪轉(zhuǎn)。種種幻化生于覺心;帽M覺圓。心通法遍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岸實不移。因舟行而鶩驟。頓除妄宰?詹簧A。漸竭愛源。金無重礦。理絕修證。智似階差。覺前前非。名后后位。況妄忘起滅。德等圓明者焉。然出廄良駒。已搖鞭影。埋塵大寶。須設(shè)治方。故三觀澄明。真假俱入。諸輪綺互。單復(fù)圓修。四相潛神。非覺違拒。四病出體。心華發(fā)明。復(fù)令長中下期克念攝念而加行。別遍互習業(yè)障惑。障而消亡。成就慧身。靜極覺遍。百千世界佛境現(xiàn)前。是以聞五種名。超剎寶施福。說半偈義。勝河沙小乘。實由無法不持無機不被者也。噫巴歌和眾。似量騰于猿心。雪曲應(yīng)稀。了義匿于龍藏。宗密[髟/石]專魯誥。冠討竺墳。俱溺筌罤。唯味糠粕。幸于涪上。針芥相投。禪遇南宗。教逢斯典。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軸之中。義天朗耀。頃以道非常道。諸行無常。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然佛稱種智。修假多聞。故復(fù)行詣百城。坐探群籍。講雖濫泰。學且?guī)煱病_躲濯q吾之納。謬當真子之印。再逢親友。彌感佛恩。久慨孤貧。將陳法施。采集般若。綸貫華嚴。提挈毗尼。發(fā)明唯識。然醫(yī)方萬品。宜選對治。海寶千般。先求如意。觀夫文富義博。誠讓雜華。指體投機。無偕圓覺。故參詳諸論。反復(fù)百家。以利其器。方為疏解。冥心圣旨。極思研精。義備性相。禪兼頓漸。勒成三卷。以傳強學。然上中下品。根欲性殊。今將法彼曲成。從其易簡。更搜精要。直注本經(jīng)。庶即事即心。日益日損者矣。

將解此經(jīng)。十門分別。一教起因緣。二藏乘分攝。三權(quán)實對辯。四分齊幽深。五所被機宜。六能詮體性。七宗趣通別。八修證階差。九通釋名題十別解文義。初有通別通謂酬因酬請顯理度生。一代教興皆由是矣。若原佛本意。則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別者。有十所為故說此經(jīng)。

一顯示因行有本故圓照凈覺了無明空。發(fā)清凈心方修萬行。

二泯絕果相成圓故本無菩提涅槃。唯是清凈覺性。故無始終增減。方為究竟之果。

三決擇悟理應(yīng)修故普賢問意云。覺性本圓一切如幻;每諢o體。誰曰修行。如其不修何因證覺。佛說因起幻智以除諸幻。幻盡智泯覺心圓明。然今唯說空幻者。溺在無修。修習之徒縛于有得。良由悟修之意似反而符。故最難明。理須決擇。

四窮盡甚深疑念故菩薩難意云。眾生本佛。今既無明。十方如來后應(yīng)煩惱。佛答意云。即此分別便是無明。故見圓覺亦同流轉(zhuǎn)。如云駛月運等。但一念不生。則前后際斷。如醫(yī)差華亡等。眾生即佛。人罕能知。知而寡信。信而鮮解。解亦難臻此境。今經(jīng)決了實謂窮源。茍能精通群疑自釋。

五除斷輪回根本故發(fā)業(yè)成種。無明為根。潤業(yè)受生。貪愛為本。若不識其相賊即能為。若不達其空。永不可斷。故答文殊彌勒。究了盡其根源。

六搜索菩提隱障故謂我人眾生壽命。雖名同諸教。而行相深密。從粗至細展轉(zhuǎn)難除故凈業(yè)一章重重搜索。

七少文能攝多門故文唯二十八紙。義具頓漸空有悟修性相。

八一法一一文中。無不標依圓覺結(jié)入圓覺。

巧被三根故普眼觀門被上根。三觀諸輪被中根。道場加行被下根。

九令修稱性深禪故三觀皆以悟凈圓覺為本。

十勸事離相明師故佛本是而勤修;笤獰o而須斷。無軌可則。無跡可依。必須離相明師觸向曉喻。故令親近盡命亡軀等。

二藏乘分攝者。謂三藏之中修多羅攝。二藏之中菩薩藏攝。諸乘之中一乘所攝。十二分中一契經(jīng)。二應(yīng)頌三授記。四諷頌。五因緣。六自說。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廣。十未曾有。十一譬喻。十二論義。

契經(jīng)方廣二分所攝。三權(quán)實對辨者。然西域此方古今諸德立宗判教離合有殊;蛞晃恫环只蜷_宗料簡。今將略敘。且啟二門。初則不分。后明分教。不分之意其有五焉。一理本一味殊途同歸故。二一音普應(yīng)一雨普滋故。三原佛本意為一事故。四隨一一文眾解不同故。五多種說法成枝流故。故不可分。即后魏流支。姚秦羅什。立一音教。是此意也。其分教者。有其八意初五翻前后三別說。

一理雖一味詮有淺深故。二佛雖一音教隨機異故。三本意未申隨他意語故。四言有通別就顯說故。五由辨權(quán)實不住枝流故。六王之密語語同事別故。七不識佛意。以深為淺失于大利。以淺為深虛其功故。八諸佛菩薩亦自分故。以斯等意。開則得多失少。合則得少失多。但能虛己求宗分。亦何乖大旨。故今分之。然就分教。又諸德不同。今依賢首大師。統(tǒng)收為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一乘頓教。五圓教。初者以隨機故。隨他語故。說諸法數(shù)一向差別。以其簡邪正辯凡圣分欣厭明因果。然其所說法數(shù)有七十五但說人空不明法空。唯依六識三毒。建立染凈根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無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廣說法相。削繁錄數(shù)猶有一百。少說法性。所說法性即法相數(shù)。決擇分明故少諍論。三終教者。亦名實教。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立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少說法相多說法性。所說法相亦會歸性。故無諍論。上二教并依地位漸次修成。總名為漸。然大乘教總有三宗。謂法相破相二皆漸教之始。即戒賢智光二論師。各依一經(jīng)立三時教;ハ嗥瞥狻6鴤髁曊。皆認法性之經(jīng)。成立自宗之義。

法性通于頓漸。漸即終教。終于始故。頓如后說。

今將法性對二宗料簡。即為二門。一對法相。二對破相。初中性相二宗有多差別。今隨類束略敘十條。一三乘性五故也。初小次一不了。后具三乘為了。深密云云。

一乘生一故也。初小次二不了。后唯一乘為了。法華等云云。

三五性楞伽等中皆說五種性故。

一性法華楞伽涅槃皆唯一性。趣寂聲聞余國佛度故。菩薩與記當作佛故。闡提有佛性故。攝論立法一居三后故法華破三多嫉怨故。

唯心八識從惑業(yè)生。

真八識通如來藏。

四真如凝然八識生滅故非隨緣。

隨緣八識依藏性故但是真如隨緣成立。

五三性空有離遍計空依圓有。

即無性即圓。

六生佛不增不減定性無性決不成佛故。生界不滅。一理齊平故。無增無減。

七二諦空有離真俗條然。

即第一義空該通真妄。

八四相前后滅表后無。

同時體性即滅。

九能所斷證離根后緣境斷惑。以有為智證無為理。

即惑即菩提。見即真如。

佛身有為四智依生滅識種故。報身有為。

無為智依如來藏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墮諸數(shù)。況報體耶。

若知二教權(quán)實。二宗亦不相違。謂就機則三。約法則一。新熏則五。本有無二等。二對破相者。略有五別。一無性以諸法無性為真如。

本性以常住真心為真如。

二真智能了無性者。

真知一心真實本自能知。通于理智。徹于染凈。如華嚴問明品說。

二二諦色等俗也空即真也。

三諦加第一義諦。謂一真心性非空非色。能空能色如鏡之明。

四三性空有空宗有謂依計?罩^圓成性宗。即遍計情有理無。依他相有性無。圓成情無理有。相無性有。

五佛德空雖說佛身五求不得。得則虛忘。無得乃真。離一切相名佛功德

有諸佛皆具常樂我凈真實功德。身智通光一一無盡。性自本有。不待機緣。

略辨此五。余可例知。然得意者亦不相違。謂一切法既皆是真心緣起。緣起無性還即真心。始不異本。知外無智。余諦性等例之可明。然此門與前后別。但教有始終漸頓之殊法非深淺之異。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立為頓思益經(jīng)。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于一地。楞伽經(jīng)云。初地即為八。乃至無所有何次。

總不說法性。唯辯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忘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都遣。訶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泯之跡絕方顯真性故。

五圓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主伴具足故名圓教。即華嚴經(jīng)也。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如帝網(wǎng)珠重重無盡。已知五教貫于群詮。未審此經(jīng)與彼何攝。今顯此義分作三門。一彼全攝此。此分攝彼。謂圓教也。二此分攝彼彼不攝此。謂初二也。三彼此克體全相攝屬。即終頓也權(quán)實對辨訖。

四分齊幽深者。約起信論明諸染法本末五重。以顯諸宗所詮分齊深淺。論中初唯一心為本源。二依一心開二門。一者心真如門。謂心性不生不滅。二者心生滅門。謂依如來藏與生滅合。名阿黎耶識。三依此識明二義。一覺義(始本)。謂心體離念等。二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覺心起等。四依后義生三細。一依不覺故心動名業(yè)相。二依動故能見名轉(zhuǎn)相。三依見故境界妄現(xiàn)名現(xiàn)相。五依最后生六粗。一智相依境分別也。即法執(zhí)俱生。

二相續(xù)相依智起念不斷。即法執(zhí)分別。

三執(zhí)取相心起著故。即我執(zhí)俱生。

四計名字相我見分別。上四皆惑。

五起業(yè)相(業(yè)也)。六業(yè)系苦相(報也)言諸宗所詮分齊者。謂人天乘唯齊業(yè)報。小乘唯后四粗。法相極于三細。終頓通詮本末方窮初一心源。初一心源即此經(jīng)圓覺妙心也。經(jīng)標圓覺為宗本故。說染凈法皆從覺心所現(xiàn)起故第一重。

文殊章末即真如門。經(jīng)名如來藏差別。即生滅門第二重。

普眼一章即始本覺。征釋無明即是不覺第三重。

凈業(yè)一章即三細二粗第四重。

彌勒章初輪回因果。即后四粗第五重。

是知圓覺極盡五重。標云。幽深良在斯矣。五所被機宜者。略有二種。初料簡。后普收。初謂樂著名相以文為解者。系滯行位高推圣境者。情尚于空觸言賓無者。自恃天真輕厭進習者。固執(zhí)先聞?chuàng)闂壗鹫。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后普收者。一切眾生皆本有佛性。但得聞之無不獲益。謂宿機深者悟入。淺者信解。都無宿種者。亦皆熏成圓頓種性。如華嚴經(jīng)食金剛喻。六能詮體性者。略作四門。一隨相門。復(fù)有二種。一聲名句文體。體用假實相資故。故十地經(jīng)有空中風(喻聲)畫(名等)之喻。二通攝所詮體。若不詮義文非教故。二唯識門。前二不離識故。然有本影之異。三歸性門。此識無體唯是真如故。四無礙門。心境理事交徹相攝故。以一心法有二門故。七宗當部所崇。

趣宗之所歸。

通別者通論佛教因緣為宗于中有小乘空宗法相法性圓融等異。今即法性。

別明此經(jīng)又有總別?傄孕(寂也)境(空也)空遍計如蛇鬼等。下云。非作故無等。

寂依他如影像等。下云。四大不動等。

覺性圓滿由空寂故圓滿成實。

凡圣平等為宗下云。覺圓明故。乃至根塵遍法界等。

令修行者忘情由悟宗故即下縛脫八不等佛由情忘故。

觀行速成為趣。又以前趣為宗。令惑業(yè)消滅永絕輪回起大神用安樂自在為趣。別者有五對。一教義對。教說為宗義意為趣。二理事對。舉事為宗顯理為趣。三境行對。理境為宗觀行為趣。四行寂對。觀行為宗絕觀為趣。五寂用對。絕觀心寂為宗起大神用為趣。此五亦是從前起后漸漸相由矣。八修證階差者謂若但。約教文唯生義解。忘詮修證復(fù)有其門。故以心傳心歷代不絕。自佛屬迦葉展轉(zhuǎn)于今。燈燈相承明明無盡。然所傳法不出定慧悟修頓漸。無定無慧是狂是愚。偏修一門無明邪見。此二雙運成兩足尊。故天臺修行宗于止觀。其頓漸悟修者。頓悟日出孩生漸修霜消孩長。

為解悟漸修頓悟伐木入都。

頓修漸悟磨鏡學射。

漸修漸悟如登九層臺。足履漸高所鑒漸遠。

并為證悟。若頓悟頓修斬染綟絲。

則通三義謂先悟廓然頓了。

后修不著不證曠然合道。

為解悟先修(服藥)后悟(病除)為證悟修無心忘照悟任運寂知。

一時即通解證。若云本具一切佛德為悟如飲大海。

一念萬行為修得百川味。

亦通解證。此圓覺經(jīng)備前諸說。為文殊一章。是頓解悟。普眼觀成是頓證悟。三觀諸輪是漸證悟。又三觀一一首標悟凈圓覺。次明行相。后顯功成。初中為對是頓悟漸修。中后為對是漸修頓悟。此等頓漸皆語用心。不同前門但是判教。茍得其意皆成定慧。如其失旨妄想無記。冀諸學者審而修之。其第九第十兩門。便隨本文注解。故不牒其科段。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上五字所詮。謂圓覺是法。大方廣是義。故文中標結(jié)指陳。一一只言圓覺不言大等。下六字屬能詮。謂經(jīng)是教法。修多羅了義。嘆教勝能。經(jīng)有五名。首題唯二。良以宗本體用是法義之宏綱。詮旨功能是言象之皎鏡。事周義盡。須建五名。簡要標題且存兩號。大等三字是體相用。各有二義。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為義。當體者。不同法相宗揀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揀。猶是分限。豈為至大。今以圓覺體無邊涯絕諸分量。強名大也。常遍者。常則豎通三世。遍則橫該十方。豎者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諸法。故名大也。故涅槃經(jīng)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橫者十方窮之無有涯畔。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方者就法得名。軌持為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持自性者。一切眾生皆有本覺。雖流浪六道受種種身。而此覺性不曾失滅。生解者。眾生悟入知見。雖因善友開示。然其智解從覺性生。如水土之潤生谷等牙。牙從種生不從水土。故文云。圓覺流出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廣者從用得名。廣多廣博為義。廣多者。此圓覺性。本有過塵沙之妙用。潛興密應(yīng)無有休息。無有窮盡。廣博者。此無盡之用一一同于覺性。無有邊際無有分限。故文云。覺性遍滿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圓覺者直指法體。若不克體標指。則不知向來說何法大說何法廣。圓者。滿足周備。此外更無一法。覺者。虛明靈照無諸分別念想。故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釋曰。此是釋如來藏心生滅門中本覺之文也。故知此覺非離凡局圣。非離境局心。心境凡圣本空唯是靈覺。故言圓也下文說。涅槃昨夢世界空華。眾生本成佛道。又云。一切覺故。又云;脺缬X圓滿;蛭ㄓX之一字是法。余四皆義。意言。此覺有廣大義。有方圓義。謂體大而用廣。理方而義圓。方是正直不偏不邪。圓是滿足無虧無缺亦可大。方是體廣圓是用。謂體大而方正不偏。用廣而圓滿無缺。故復(fù)以方連大。以圓連廣。又上三字是別。圓字是總意明。此覺具足三大之德。故名圓也。是則總別之德具彰。法義之門雙指。故名大方廣圓覺。后能詮修多羅三字總指諸經(jīng)。了義二字嘆此一部是諸經(jīng)決了之義也。故下文云。是十二部經(jīng)清凈眼目。經(jīng)之一字正是此典。修多羅者。此云契經(jīng)。契謂契理契機。經(jīng)謂貫穿攝化。謂貫穿所應(yīng)知義。攝持所化生故。了義者。決擇究竟顯了之說。非覆相密意含隱之譚。然諸經(jīng)中何者了義。何者不了。清涼大師答順宗皇帝所問諸經(jīng)了義云。佛一代教。若約本為一事。則八萬度門莫非了義。若圓器受法無法不圓。得之由人亦皆為了義。此二不足簡別。今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則有了不了。故凈名涅槃寶積等經(jīng)皆云。依了義經(jīng)。不依不了義經(jīng)。不了義經(jīng)。謂小乘教。了義經(jīng)者。謂大乘教。大乘復(fù)有了不了。謂有大乘。雖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說三乘不一。亦非了義。若有會歸一極。以玄爐陶于群像。智?偤跞f流。無二無三無不成佛。中道理觀不共二乘。方為了義。又大寶積經(jīng)云。舍利弗。何等經(jīng)中名為了義。何等經(jīng)中名不了義。舍利弗。若諸經(jīng)中宣說世俗名不了義。宣說勝義名為了義。宣說作業(yè)煩惱名不了義。宣說煩惱業(yè)盡名為了義。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宣說種種文句差別名不了義。宣說甚深難見難覺名為了義。釋曰。據(jù)上說了義行相。皆與圓覺相。當佛自料簡固應(yīng)無惑。經(jīng)者契經(jīng)。亦如上釋。逐便從簡。又略契字。問修多羅與經(jīng)但唐梵之文異。今雙置題目。豈非繁重。答上則總指諸部。此則唯目當經(jīng)。對總嘆別。故非重也。亦如大方等修多羅王經(jīng)。豈不亦修多羅王四字是總指諸部以嘆其經(jīng)耶。

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開元釋教目錄云。沙門佛陀多羅唐言覺救。北印度罽賓人也。于東都白馬寺。譯圓覺經(jīng)一部。不載年月。續(xù)古今譯經(jīng)圖紀。及貞元目錄亦同。北都藏海寺道詮法師疏。又云。羯濕彌羅三藏法師佛陀多羅。以長壽二年龍集癸已。持于梵本方至神都。于白馬寺傳譯兩卷?偠思垺F涠日Z筆授證義潤文諸德具如別錄。此下正釋經(jīng)文?偡秩帧V^序正流通。序中證信便是發(fā)起。謂佛入大光明藏。與一切佛同住眾生清凈覺地,F(xiàn)諸凈土。菩薩主伴皆入三昧。同一佛境。以表因果無異凡圣同源。顯發(fā)此經(jīng)旨趣如是。然證信序諸經(jīng)皆同。是阿難請問佛令置之。亦為斷疑息諍及異邪故。然雖具六成就。今隨文便均于廣略?偡譃槿。一信聞時主。二說處依真。三同體法眾。今初信聞時主。

如是且兼我聞合釋。即指法之辭也。如是之法我從佛聞。佛地論云。謂結(jié)集時諸菩薩眾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彼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釋曰。以佛地經(jīng)在凈土說故。論釋結(jié)集者云是菩薩。又纂靈記云。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于鐵圍山間結(jié)集故。離釋如是者。信成就也。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又圣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稱如是。又真不違俗名如。俗順于真為是。又如者當理之言。是者無非之稱。又有無不二為如。如非有無為是。若唯就當經(jīng)說者。凡圣因果不異圓覺名如。唯此因果方離過非為是。

我聞聞成就也。我即文殊及阿難海。五蘊假者。云何稱我。我有四種。一凡夫遍計。二外道宗計。三諸圣隨世假分賓主。四法身真我。今是后二。故無過也。聞謂耳根發(fā)識。雖因耳處。廢別從總故稱我聞。非邪慢心而有所說。若無相宗。我既無我聞亦無聞。從緣空故。不壞假名即不聞聞爾。若約法性。此經(jīng)旨趣傳法菩薩。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wù)嫠谉o礙之法門也。

一時時成就也。師資合會說聽究竟。總言一時。一時者。簡異余時。時者隨世假立。如來說經(jīng)時有無量。不能別舉。一言略周故但云一時。如涅槃云。一時佛在恒河岸等。又諸方時分延促不同。故但言一時。若約當宗。即說聽之時。心境泯理。智融凡圣。如本始會。此諸二法皆一之時。

婆伽婆主成就也。涅槃云。能破煩惱名娑伽婆。即當斷德。以顯法身。凈土說經(jīng)法報不分非應(yīng)化矣。故佛地經(jīng)云。是薄伽梵最凈凈覺。極于法界。盡于虛空。窮未來際。若約諸經(jīng)。多是佛字翻云覺者。謂心體離念。覺了真妄性相故。覺具三義。謂自覺覺他覺滿。若約佛地論。則具十義。謂具二智離二障。于一切性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若依華嚴則說十佛。謂成正覺佛。愿佛。業(yè)報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隨樂佛。若出其體即圓覺也。如題中釋二說處。依真者。處成就也。謂佛入法性源。現(xiàn)無邊無礙剎土。亦不定分自他受用。故曰依真。然諸大乘經(jīng)在凈土中說者。今略舉十以為其例。謂深密經(jīng)法集經(jīng)。稱贊大乘經(jīng)。密嚴經(jīng)。心印經(jīng)。興顯經(jīng)。大毗盧經(jīng)。入印法門經(jīng)。虛空藏經(jīng)。佛地經(jīng)云。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放大光明普照無邊世界。周圓無際超過三界所行之處。彼論釋云。此土受用土攝。說此經(jīng)佛是受用身。此凈土量無邊際故若爾。此地上菩薩所應(yīng)見聞。何故于此化土中結(jié)集流布。論自答云。佛為地上諸菩薩說。令傳法者結(jié)集流通又云。說此經(jīng)時地前大眾。見變化身居此穢土為其說法。地上大眾。見受用身居佛凈土為其說法。所聞雖同所見各別。而傳法者。為令眾生聞勝希愿證佛功德。故就勝者所見結(jié)集。言婆伽梵住最勝等。文中二。初攝相歸真。后稱真現(xiàn)土。初中三。一標入智用之源。二明與凡圣同體。三總彰稱體圓遍。今初標入智用之源。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藏即寶性法界藏。起信心真如。是諸佛眾生之本源。神通光明之性體。塵沙德用并蘊其中。百千通光皆從斯起。故云藏也。亦名法性。土亦名常寂光土。息諸分別。智與理冥名為入矣。然諸佛有常光放光。若約常光光即是藏。謂心性本明。迷之似闇。妄想既盡顯煥無涯。故論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若約所放光及所起通。即神通光明之藏。

三昧正受唐梵雙彰也。安住藏中不受諸受名為正受。又三昧此云正思。謂在定時。于所緣境審正思察故。二明與凡圣同體者。既入其源即同其體。故論云。無漏無明種種業(yè)幻。皆同真如性相。華嚴亦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文中二。初明圣同。

一切十方三世。

如來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不二名曰如來。是則眾生有本無始。是如不來。

光嚴重重交光照曜炳著。

住安住永絕攀緣。

持任持不失不壞后明凡同。

是諸眾生清凈覺地迷真起妄妄見眾生。妄體元空。全是本覺。心地妄不能染故云清凈。故論云。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于涅槃。然圣證此境。直曰住持。凡不知同但指覺地。三總彰稱體圓遍。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凡圣身心取相似異。相皆虛妄當體寂滅。寂滅故平等皆同一際。即圓覺本際。

圓滿十方既與覺體無異故。隨體圓滿周遍法界。

不二隨順隨順不二也。西域語倒。譯者回文不盡故也。生死涅槃為二。凡夫順生死。二乘趣涅槃今皆不住故云隨順。又依報則凈穢不二。正報則生佛不二。克體則身心不二。通該則自他不二。與此相應(yīng)是隨順矣。二稱真現(xiàn)土。

于不二境佛無現(xiàn)土之念。如明鏡無心。

現(xiàn)諸凈土無念而應(yīng)緣。如明鏡無心而現(xiàn)像。故肇公云。凈土穢土益隨眾生之所宜。凈者示之以寶玉。穢者示之以瓦礫。美惡自彼于我無定。無定之土乃名凈土。隨類普應(yīng)。故云諸也。然土雖多種不出其三。一法性。二受用。三變化。若開受用自他即成四土。統(tǒng)唯二種。謂凈及穢。或性及相。然此二種。一質(zhì)不成凈穢虧盈。異質(zhì)不成一理齊平。有質(zhì)不成搜原則冥。無質(zhì)不成緣起萬形故。形奪圓融無有障礙。前凡圣一體者。從自受用入法性土。此應(yīng)諸菩薩即從法性現(xiàn)他受用。故次云。與大菩薩乃至同住如來平等法會。三同體法眾文三。二總標。

與(并及)大登地已上。

菩菩提此云覺。即所求佛果。

薩薩埵此云有情。即所化眾生。又此人有了悟之覺。余緣慮之情。又此是求菩提之有情也。

摩訶薩摩訶大也。謂此有情信大法解大義發(fā)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證大道故。故華嚴中地前云摩訶薩。然今例者唯是地上。

十萬人(標數(shù))俱一時一處一別列。

其名曰夫圣人無名為物立稱。多依行德。隨宜別標。標立千差皆有所表。今各以所論法義對釋其名。文理昭然。非強穿鑿。

文殊師利菩薩此云妙首。亦云妙吉祥。表信解之智故。亦云妙德。表證智故。文中說本起因地。究真妄以成正解。成就信根故。請問人當此菩薩。

普賢菩薩略有三釋。一約自體。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圣曰賢。三約當位德無不周曰普。調(diào)柔善順曰賢。表于理行。今此門中依圓覺妙心征幻法。而明正行。故當其問行解不二。即是毗盧遮那。是為三圣。故次文殊。

普眼菩薩由此法門令觀身心無體。根識塵境。世及出世。自身他身。一切清凈遍滿法界。普同諸佛。觀行成就頓見如此境界。是真普眼也。此含悲智。謂普見諸法清凈。是大智普眼。普見眾生成佛。是大悲普眼。

金剛藏菩薩從喻為名。金剛堅而復(fù)利。堅則無物可壞。利則能壞一切。此菩薩智亦爾。煩惱不能侵。外魔不能。動堅也。能破諸障斷人疑惑。利也。故起三重甚深之難。以消末世之疑。疑心既無。即具無盡功德。故復(fù)云藏。

彌勒菩薩此云慈氏。慈是其姓氏也。名阿逸多。此云無勝。勝德過人故。今以姓而呼但云彌勒。由此門深究愛根蕩除細惑。所以五代修證皆屬輪回。彌勒是等覺菩薩一生補處。表除微細惑習即得正覺圓明。

清凈慧菩薩表在此門修證地位因果相中。而智慧不住不著。虛心忘相。不為行位差別之相所染。

威德自在菩薩三觀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嬈。妄惑不侵故。

辯音菩薩佛以一音逗于萬類。雖此門統(tǒng)明三觀。而隨機單復(fù)不同。故二十五輪各皆證入。此菩薩善能辯別隨類圓音。故當其問。

凈諸業(yè)障菩薩一切業(yè)障盡依四相而生。此門問答。除之諸業(yè)自然清凈。

普覺菩薩從前諸過已離四相又除然于用意行心仍余作止任滅之病。覺猶未普。至此決擇四病覺性無瑕。普覺諸病故當此矣。若具指者。普覺本末。普覺粗細。普覺淺深。

圓覺菩薩然此正宗中諸菩薩等。與佛問答。發(fā)揚本意。欲顯圓覺。但緣節(jié)節(jié)過患未盡。義意未圓。收機未普。故表法菩薩未標圓覺之名。今有三意得名圓覺。一前雖病盡理圓。仍恐下根難入。此又曲開方便三期道場。即上中下機普歸圓覺。二由前節(jié)級行解已圓。至此名為證極。證極之境更無別體。唯是圓覺。三最初標指圓覺為陀羅尼門者。從本起末。今顯義已周還至圓覺者。攝末歸本。表此三意故當此門。

賢善首菩薩調(diào)柔善順曰賢。賢之與善義意無別。賢則亞圣。善則順理。首是頭首。欲使萬善齊興。俱順真理成正因位。亞次圣果者必藉經(jīng)教流通。經(jīng)教流通是賢善之首故。流通分中當此菩薩。

等等有二意。一等所列。二等所余。

而為上首為十萬之標領(lǐng)也。三總嘆。

與諸眷屬稱性之眾必具主伴。如華嚴說。此約自他融攝。若但約自心。即智度為母等。

皆入三昧由入定故得住佛境。

同住如來平等法會當爾之時凡圣體同因果一相故。言法會者。法性之會無我無人。自下正宗分中十一重問答。束之為二。初一問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十問答。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初者頓悟本有圓覺妙心。本無無明生死。方名真證信解。不認妄念不執(zhí)異見故也。成本起因者。最初發(fā)起之因。然頓教因地總有三重。初了悟覺性次發(fā)菩提心。后修菩薩行。謂若不了。自心何知正道。故多劫修行非真菩薩。次不發(fā)大心無由起行。故善財先陳已發(fā)方問行門。論中亦先問示二覺。次令發(fā)三心。后方修五行。今本起因即初二也。至文當示。文中四。一申請。二贊許。三佇聽。四正說。此四段下十皆同。初中三。初進問威儀。次正陳辭句。后三展虔誠。下十初段皆有此三。今初進問威儀。

于是指住之辭。

文殊師利菩薩名義已如上釋。次下皆咨求法要恭敬之儀。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與一切凡圣同住平等法會。從法空之體起悲濟之用。

禮佛足以己最尊之頂。禮佛最卑之足敬之至也。敬是意業(yè)。意業(yè)無狀故。以身口表之。經(jīng)標白言及下嘆大悲。即口業(yè)矣。

右繞隨順義也。表順覺性。

三匝顯佛一體三寶三身三德。表自愿滅三道等。諸有三數(shù)表義例知。

長跪安危不易。

叉手信解合體心境交參。

而白佛言上皆經(jīng)家綴緝。次下即菩薩正陳辭句。文三。一問本起之心。

大悲咨求法要本為眾生。故偏舉大悲之德。六波羅蜜經(jīng)云。云何大悲能除重擔示勝義故。成就有情住法性故。

世尊第十號也。具上九號為世所尊。

愿為此會平等法會。

諸來法眾皆稱法性故。

說于指下所請宣說之法。

如來本起佛昔根本所起最初之法。

清凈圓照本體元無煩惱。

因地因行所依之心地也。上文云。是諸眾生清凈覺地。

法行稱真法之行。大集經(jīng)說。若有比丘讀誦如來十二部經(jīng)。樂為四眾敷揚廣說思惟其義。是名樂讀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觀身心。乃至境界都息。永離煩惱其心寂靜我則說之名為法行。然菩薩所請說者。意云。夫求果者必觀于因。因若非真果還是妄。如造真金佛像。先須辯得真金。成像之時體無增減故。請說本起因地。為萬行所依也。下文佛答。照圓凈覺本無無明等。為因體也。即前第一重了悟覺性。二問發(fā)心離病。

及說及有二義。一簡前義。顯是二問。二合集義非但請說因地。亦及請說發(fā)心。

菩薩于大乘中大乘之體是本始覺。今請于覺悟心中說發(fā)心。

發(fā)清凈心即前第二發(fā)菩提心也。直心正念真如故清凈矣。故偈中直云。菩提心也。華嚴云。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根。魔所攝持。既為所攝。即過患眾多。故請發(fā)心因緣令得永離。且中間忘失善根。猶彼攝持況都未發(fā)心諸行。豈離彼業(yè)。

遠離諸病一發(fā)之后永無忘失。無忘失故魔惑不嬈。下佛答。有無俱離覺照亦泯。能所絕等即離諸病。此乃不發(fā)一切心。名真發(fā)清凈心也。三明遠被當來。

能使未來末世眾生佛滅度后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萬年。末法即為末世。去圣遙遠深可懸憂。故顯益中偏垂結(jié)指。又初標此會。后結(jié)當來。影略而言,F(xiàn)未俱益。金剛?cè)两?jīng)中解脫菩薩。亦為末劫五濁眾生。請宣一味決定真實令等同解脫。

求大乘者。不墮邪見謂末法中正解難得。其有或恣心五欲;蜃诹暜惖;驁(zhí)滯二乘者。置之言外?傆邪l(fā)意唯求大乘。若不聞此法門亦墮邪見。離本心外別有所求。見妄見真并為邪見。后三展虔誠。

作是語已正語而禮非儀也。

五體四支及頭。

投地不唯拜手而已。

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若唯一度未展虔誠。若過于三禮煩則亂。故三周終始。顯示真心。佛雖已知垂范應(yīng)爾。二贊許。

爾時文殊禮畢之時。

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先贊后許。

善哉善哉智論釋云。再言之者善之至也。大乘了義理合宣揚。針芥未投且默斯要。既當嘉會根熟咸臻。將演妙門必資發(fā)問。今之所請實謂起予。利樂寔多。再言嘆善。

善(順理)男子(剛斷)汝等等諸菩薩雖一人之言言眾人之意也。

乃能為諸菩薩。咨詢?nèi)鐏硪虻胤ㄐ。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此下乃至不墮邪見。牒所問辭正述善之所以。

得正非住于法。

住安心覺海永息攀緣。

持任持萬行無漏無失。

不墮邪見釋成正字。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許也。誡令審諦勿雜余緣。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智論偈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于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三佇聽。

時佛贊許時。

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既蒙許說愿樂欲聞。潔已虛心收視反聽而寂默也。贊許佇聽之文。下十一段皆同此釋四正說下十段文皆有其二。初長行后偈諷。今初分四。一標示真宗。二推窮妄宰。三釋成因地。四結(jié)牒問辭。一中又二初明本有覺心。后明悟則成佛。初中又二。一示本體。

善男子。無上法王佛也。于法自在更無有上。然雖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圓覺。且塵經(jīng)未出寶藏猶薶。既不自知宛受貧苦。唯佛全得其用故。但標大覺有之。

有大當體無邊。

陀羅尼此云總持。謂圓覺體中有塵沙德用。從本已來持之不失故。然總持有三。謂多字一字無字。今即無字也。故大寶積經(jīng)陀羅尼品云。如來之智攝諸善巧。所有宣說無不清凈。無有少法所得。皆歸于空。乃至此是諸菩薩等入陀羅尼門。若據(jù)智論即云。陀鄰尼梵音小異爾論自翻為能持。亦云能遮。謂種種善法持令不失。惡不善心遮令不生。既言持善遮惡即是萬行之本故。此標之矣。

門出入義也。出者一切染凈諸法皆從中出故。次文云。流出一切等。下說生幻化無明等。入者若了悟圓覺體用。則百千萬法悉皆悟入。故下文云覺圓明故顯心清凈。乃至遍滿等。是知欲了萬法。須從圓覺中入。又從本起末為出。攝末歸本為入。又迷之則出。悟之則入。有出入義故名為門。此中門者是根本義。不同世法門淺室深故。寶積經(jīng)連前次云。由是門故出生廣大差別覺慧。此則無門之門。門清凈故。形相門者。則為非門。所言門者。猶如虛空。一切諸法依于虛空而有生滅。又荷澤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皆說根本矣。

名為圓覺上但述義相。今則正指法體也。已如題中所釋。二彰德用。

流出非別有。法從中流出于外。但依覺性顯示諸門。功德無有窮盡。應(yīng)用無有疲厭。名為流出。故論云。若心有動則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凈功德相義示現(xiàn)爾。

一切(總標)清凈簡諸有漏有漏之法皆真理故。性本無故。

真如圓覺自性本無偽妄變異。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又真者體非偽妄。如者性無改異。偽是詐偽。鋀如真金。妄是虛妄。影如本質(zhì)。異就橫說。多物同時而各殊改。約豎論一體先后而變易。今皆離此故曰真如。謂此實體于未來常如過去。于色中常如受中。真實相如非為妄似。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竟無變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真如用者。諸佛因地攝化眾生不取相者。以如實知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盡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yè)種種之用。

菩提此翻云覺。義見題中。始本不二無法不知。本無無明故云覺也。二三四智及發(fā)心伏心明心。出到無上五種菩提。皆此攝也。因圓果滿無不由之。業(yè)用無邊不可具載。

涅槃此方正名寂滅。取其義類乃有多名?傄粤x翻稱為圓寂。謂覺性既圓無法不寂。本無生死。具足三德。翻三雜染等。故二三四種亦皆此攝。故彼經(jīng)云。能建大義。又華嚴云。不為菩薩示現(xiàn)涅槃。欲令常見佛圓滿故。但為令眾生生欣樂戀慕故。現(xiàn)出現(xiàn)沒。佛日,F(xiàn)凈心器中。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及簡因果義別也。又非但流出理果亦及因也。

波羅此云彼岸。

密具云蜜多。此翻云到。若回文順此方俗。應(yīng)云到彼岸也。謂離生死此岸度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然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fù)更滅。但以迷倒妄見生死名為此岸。若悟生死本來空寂名到彼岸。且約對翻六蔽略有六種。謂性無慳貪。毀禁。嗔恚。懈怠。動亂愚癡。順本性故。修行施戒忍進定慧。既稱性而修。即皆到彼岸菩提資糧論中慧為初者。由慧成五。五助慧故。故彼論云。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余。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起信攝為五者。止觀相由定慧相。即故唯識。開為十者。助治十障證十真如故。若總翻諸染即八萬四千。義如下釋。

教授菩薩顯上所流真如等法之業(yè)用也。菩薩是所。教真如等是能。教故謂真如是理次二是。果波羅蜜是因理實因果是可軌故。謂約其情執(zhí)即似都無情。既本空此非新得。頓悟理者。依之修行能生物解。名為教授故。論云。順本性故修行檀等。涅槃亦說諸佛師法。后明悟則成佛。上且標宗未為酬問。今顯悟之成佛方名本起之因。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牒其所問。

皆依無佛不爾。

圓照即能照也。離于偏局。

清凈覺相即所照也。寂寥虛廓了無情塵亦可照。體清凈是覺之相。非關(guān)能所。但以初悟能所未忘故云相也。此正同善財初遇文殊。表信智見其身相。后見文殊。表證智不見身相。

永斷無明本覺既顯無明本無。畢竟不生名為永斷。

方成佛道塵沙諸佛以此為因。第二推窮妄宰文二。先示其相。后顯本空智。論云。佛有二種說法。先分別諸法。后說畢竟空。正是此也。初中三。謂征釋結(jié)。今初征。

云何無明征釋此者。有其二意。一由前云永斷無明?种^定有可斷欲待斷盡方成佛道故。今征釋顯其本空。二謂此無明是八萬塵勞之根。十二因緣以首。河沙煩惱由此而生。塵劫輪回以之不絕。非想定后還作貍身。無為坑中猶名病行。今欲明清凈覺性。欲示圓頓妙門。不先推破無明。所作盡扶顛倒。故決真心本有。便推妄性元無依此。了悟分明始得名為因地。二釋言無明者。無他智明故。謂雖有本覺之明。而無始覺照了。始覺從緣始顯。對本故名為他。論名不覺。但文異爾。亦名為迷。亦名顛倒。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等者。明迷自也。此云妄認四大等者。明認他也。然迷自必認他。認他必迷自。二文互舉。其業(yè)用者。論說能生三細。此云。由此故有輪轉(zhuǎn)生死。然一切有漏之法。無不是此任持。無不是此發(fā)起。故論又云。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無明而得住持。此下文云。身心等相皆是無明。文中三。一案定其非。二正釋其相。三出其過患。今財案定其非。但云顛倒未顯其相。

善男子。一切眾生除了圓覺性者。其余悉該。

從無始來未曾悟故。

種種如下所明。

心識狂亂。

倒背覺合塵倒有所執(zhí)。顛但荒狂由顛故倒。如由迷自故認他也。

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如人乍至川原。或入聚落。忽然心惑以東為西。既一方迷余三俱轉(zhuǎn)。故云易處。然正迷之時方亦不轉(zhuǎn)。勿然醒悟還是舊方。反推此迷了無蹤跡。無本來處。無今去處。二正釋其相者。即迷自法身真智。認他四大緣念是無明之相也。故肇公云。法身隱于形殼之中。真智隱于緣慮之內(nèi)文二。一法。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認為我也。然四大從緣假和合有。無我無主。畢竟是空離我我所。又如下文。皮肉筋骨皆歸于地等。然凡夫種種造業(yè)長劫輪回只由迷自法身執(zhí)此四大為我。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此有二釋。一者六塵是境識體是心。心對根塵有緣慮相。慮相如影舉體全無。自心靈明本非緣慮。今認緣慮謂是自心。念念隨之漂沈苦海。如珠明徹本非青黃。對青等時即有影像。愚執(zhí)其色謂是其珠。如迷自心認緣影也。故唯識云。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實有。為遣執(zhí)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zhí)唯識真實有者。亦是法執(zhí)。佛頂經(jīng)云。此是前塵分別影事等。故知緣影決定是空。若清凈真心本無緣慮。靈知不昧無住無根。今認緣心誠為妄矣。二者此一句。經(jīng)譯者回文不盡。應(yīng)云緣六塵影。六塵影是所緣。妄識是能緣。六塵無實猶如影像。從識所變。舉體即空。故此緣心亦無體也。余同前解。前標顛倒云種種者。通論則我法二執(zhí)。于中各有種種相轉(zhuǎn)及凡夫二乘。各有四倒。若克就此文。即上迷身迷心?傆兴膶︻嵉。謂四大非我認為我。法身真我而不認。是第一對。四大如幻。本無而見有。法身真實。本有而見無。是第二對。緣念生滅認為真心。真心了然而不自認。是第三對。緣念如珠中黑色。全空而執(zhí)有。真心如珠中明相。實有而見無。是第四對。一三我執(zhí)。二四法執(zhí)。如斯等見不因師宗。但是凡愚任運如此。既四對八只不同故云種種。二喻文二。初直喻前文。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諏崯o華。病者妄執(zhí)翳眼觀空里。無華妄。見華。捏目望月輪。月邊別見月?杖A幻月皆喻妄見。眾生一念迷心。翳自圓明覺性。而于圓明體上妄見生滅身心。故曰空實無華病者妄執(zhí)。妄執(zhí)之言。正對前妄認之語。若悟真如無相。但是一心。如空本無華。天唯一月故。首楞云。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fù)翳根除。塵消覺圓凈。又云。汝身汝心。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真精妙心中所現(xiàn)物。亦可別配二喻。謂華喻認身。月喻認心。身則但因心迷當體妄認。如空華但因眼翳外無別依。心則內(nèi)根外塵相依而起。如幻月下因捏目上因本月相依而生。故配身心昭然義現(xiàn)。然月喻例華亦應(yīng)云。月實無二捏者妄執(zhí)。經(jīng)文影略故不具之。又為一解。翳捏皆喻見分?杖A二月皆喻相分。眼喻智慧?占氨驹掠髡胬。世親般若論以翳喻相分者。據(jù)釋處之意。取所見之華也。后展轉(zhuǎn)到見。

由妄執(zhí)故牒前生起轉(zhuǎn)計所以。

非唯惑此虛空自性虛空之性清凈無物。今執(zhí)華生空處。即似空變成華。妄見空華。無生而生。無物成物。是迷惑虛空之性也。

亦復(fù)迷彼實華生處既執(zhí)華從空生。即不知從翳而起。翳則實是華之生處。非謂真實之華。若具法合。應(yīng)云。非唯惑此真空自性。亦復(fù)迷彼身心生處。此乃但怪空里有華。不覺眼中有翳。外嫌身心苦惱。不知內(nèi)畜迷情。三出其過患。

由此因前妄認身心相也。

妄有生死不實。

輪轉(zhuǎn)生死妄執(zhí)身心。若無過患任其長執(zhí)。不必化之。既由此執(zhí)塵沙劫中輪回不絕。地獄鬼畜八苦五衰為害之深。故須開示。三結(jié)。

故名無明明即令人解脫。故知令人輪轉(zhuǎn)即名無明。二顯本空。文三。初標定。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言無體者。但是假名。內(nèi)外求之了不可得。推其本際元是妙明。故論云。念無自相不離本覺。又云。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了斯無體諸行不生。不生故無滅。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知十一支法皆有所因。唯此無明橫從空起。今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滅也。次喻釋。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于醒了無所得前說種種過患皆歸無明。今又云無體。道理難見言語路絕。故約喻釋。謂睡時夢物且見是有。故前種種說其行相。寤欲求之終不可得。故此顯示云無體也。問求不得者何處滅去。故次答云。

如眾空華滅于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征意云。若無滅處即應(yīng)還在。以何義故。言空無也。

無生處故意云。見幻華時若實是有。今不見時即說滅處。見時本無生處。不見何尋滅處。問前云實華生處。此復(fù)何通。答約前妄執(zhí)之時而言有也。悟了始知有時元無。以法合之昭然可見。故楞嚴經(jīng)云。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此正是無生之理。若決定忍可于心。名無生忍。華嚴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xiàn)前。后斷疑疑云。前說生死。由于無明。無明既無。何有生死。故釋云。

一切眾生于無生中妄見生滅無明及與生死本末一切俱無。眾生于此無中迷情橫見生死。前就橫見故說有。此就實論故說無。

是故說名輪轉(zhuǎn)生死指前文也。由是橫見之故。故前文說名生死。第三釋成因地。上來所說妄空真有者。有佛無佛性相本然。今明依此通達心意冥符方成本起因地。釋成正答所問。文中三。初依真悟妄頓出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牒前所標。即依真也。

知是空華悟妄也。下皆頓出生死。

即無輪轉(zhuǎn)無生死之法也。既知萬法如空華。豈更見有輪轉(zhuǎn)。還丹一粒點鐵成金。真理一言點凡成圣。亦釋因不異果。如斯因地方謂真修。

亦無身心受彼生死無生死之人也。謂若計有我是免輪回之者。即是未免我執(zhí)。我我所忘方為解脫。即是照五蘊空。度一切厄。外遺世界內(nèi)脫身心。不計身身同虛空。不計心心同法界。

非作故無。本性無故非由我作觀行方得身心空無。本性空寂元來無故。故金剛?cè)两?jīng)云。若化眾生無生于化。不生無化其化大焉。次展轉(zhuǎn)拂跡釋成正因。拂有四重。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一拂覺妄之智。謂能覺身心性本無者。亦如太虛都無所有。

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二又泯其拂心。知能覺無者。即同空華體即無也。

亦不可說無知覺性三遮其斷滅。但不起念分別空有。不是無心。

有無俱遣四總結(jié)離過。

是則名為凈覺隨順釋成因也。有無既不當情。斯即心言路絕。清凈覺體從此顯彰。但不背之合塵。即名隨順。亦非別有能順。故羅什云。無心于合合者合焉。隨順凈覺。故言凈覺隨順。如是執(zhí)盡病除。然后興心運行。則聚沙畫地合掌低頭皆成佛道。如斯修習可謂正因。后征拂所由。釋歸圓實。

何以故身心幻妄可說全空。知覺稱理因何又拂。有無俱絕約何修行。次釋意云。相因?qū)Υ允菑木。從緣之法豈實有體。生心動念即乖本性。失正念故。圓實性體俱無如是等故。

虛空性故一切法空不生滅也。謂如上相因諸相。猶若虛空。本自不生今無可滅。非謂拂之方令空也。故佛藏經(jīng)云一切法空無毫末相等。

常不動故一切法寂不來去也。非已去非未來非現(xiàn)起故。故法句云。諸法從本來寂滅無所動。法華亦云。常自寂滅相。

如來藏中上二句明諸法。此下皆是顯一心也。論指一心云如來藏故。楞伽亦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此經(jīng)下云。圓覺妙心涅槃即名佛性。今此一句總標。次二句空藏。后三句不空藏。通云如來藏者。由三義故。一隱覆義。謂覆藏如來故云藏也。故理趣般若經(jīng)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勝鬘云。生死二法名如來藏。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如來經(jīng)藏云。一切眾生貪嗔癡諸煩惱中有如來身。乃至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便以九喻喻之。一萎華佛身。二巖蜂淳密。三糠糩粳米。四墮穢真金。五貧家寶藏。六庵羅內(nèi)實。七弊物金像。八貧女輪王。九焦模鑄像。二含攝義。謂如來法身含攝身相國土神通大用無量功德故。又亦含攝一切眾生。皆在如來藏內(nèi)故。三出生義。謂此法身既含眾德。了達證入即能出生故。十地論云。地智能生無漏因果。亦能生起人天道行。此三義者。初約迷時。后約悟時。中間克體然約真妄和合。總有二種行相。謂此經(jīng)下云。如來藏自性差別。論云。真如生滅。然真妄各有二義。真謂不變隨緣。妄謂體空成事。真中不變妄中體空。即真如自性也。真中隨緣妄中成事。即生滅差別也。初真如性中。復(fù)有二相。勝鬘云。有二種如來藏空智。所謂空如來藏脫離一切煩惱藏。不空如來藏。具過恒沙不思議佛法。論中亦說如實空如實不空。義全同此。后生滅中亦有二相。謂漏無漏。無漏復(fù)二。有為無為。有漏亦二。謂善不善。此等行相皆有業(yè)用。初真性者。有其二業(yè)。一能持自體恒沙功德。從本已來不失不壞。二能御客塵恒沙煩惱。無始時來不染不污。后生滅亦有二業(yè)。一能起惑治業(yè)。曠劫長受六趣生死。故楞伽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乃至若生若滅。二能知真達妄發(fā)心修行證三乘果。如前所引十地論等。由是二業(yè)故。寶性論引經(jīng)偈云。無始世來性。作諸法依止。法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長行引勝鬘釋云。性者。如來藏。依止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諸道者。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證涅槃?wù)摺H魺o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既諸佛因果始終依之。故入道行人先須信解。離此別信信則墮邪。故密嚴經(jīng)訶為惡慧。華嚴亦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據(jù)此則了之方知正道。故勝鬘云。若于無量煩惱所纏如來藏不疑惑者。于出纏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華嚴初會普賢即入如來藏身三昧。意在此也。然雖此心凡圣等有。但果顯易信因隱難明。故淺識之。流輕因重果。愿諸道者深信自心。

無起滅故釋上所知生死等。

無知見故釋上彼知覺者等。此上二句釋空藏矣。謂見生死起者。即云執(zhí)情。見生死滅者。即云知覺。今以如來藏中既無可起可滅。何有能執(zhí)能知。又迷時生死非起凈心非滅。故無迷也。悟時凈心非起生死非滅。故無悟也。無悟故無知見矣。此乃非唯不可識識。抑亦不可智知。識智俱如。方為自體真實識知。大智慧光明遍照。為下三句不空藏矣。

如法界性法界性與如來藏體同義別。別有其二。一者在有情數(shù)中名如來藏。在非情數(shù)中名法界性。如智論明佛性法性之異。二者謂法界則情器交徹心境不分。如來藏則但語諸佛眾生清凈本源心體。如云能造善惡能起厭求。就法界言。即無斯義。據(jù)此則藏心克就根源。界性混其本末;靹t普駭之義易信?藙t周遍之理難明。故指藏心如法界性。亦乃攝其二義之別。歸于一體之同。方顯覺妄因依。誠非究竟圓實。

究竟豎窮三際始終常然。

圓遍周虛空。

滿眾德具足。

遍十方故無邊際故。良由如來藏性本自如斯。豈須減舊添新滅惑生智。是以三重泯絕冥合覺心。將此為本修行始得正名因地第四結(jié)牒問辭。

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于大乘中發(fā)清凈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但結(jié)前文更無別義。此下偈諷文二。一標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然偈有二種。一伽陀。此云諷頌。謂孤起偈。今非此也二祇夜。此云應(yīng)頌。頌長行也;驗殁g根重說或為后來之徒;驗樵雒髑罢f故。今此經(jīng)偈皆祇夜也。然凡言長行偈諷相望。有五對之例。謂有無廣略離合先后隱顯。今經(jīng)問目皆長有偈無。答皆長廣偈略。余隨相當對文當指。二正陳。然此段中五偈。但重諷長行。更無別義。故如次依前四段科之。但經(jīng)文增減故科段名亦小殊。四者。一諷了悟本覺。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義不異前。二諷推破無明。

了達于無明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zhuǎn)

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

上二段皆長離偈合。三諷拂跡成因。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zhuǎn)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

上二句長先偈后。

成道亦無得長無偈有

本性圓滿故四諷結(jié)牒問曰

菩薩于此中能發(fā)菩提心長隱偈顯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