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xué)基礎(chǔ)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節(jié) 心所法

  第三節(jié) 心所法

  心所法具云心所有法,心王所領(lǐng)有貪瞑等眾多別作用。具有三義:

  (一)恒依心起,依心三方得生起;

  (二)與心相應(yīng),常與心王同依(根)同緣(境)及同時;

  (三)系屬于心,離心不能自有,如王巨之不相離。

  心工難緣取境界之總相,心所于彼不唯線取總相,亦緣取其另u相。如對一綠樹,知綠色樹之全體是心王,又了別樹之大小,何種樹等,乃至產(chǎn)生貪求和厭惡之情是心所作用。

  (一)遍行:遍是普遍,行是行動。觸、作意、受、想。思此五個心所周遍與一切心王相應(yīng)俱起,一切心作用生起時,必隨肩而發(fā)動,遍八識一切時地一切性俱能行起,有識即有故名遍行。

  (二)別境:對各另帕界生起之心所,非一切境皆得生起故名別填。

  (三)善:此善心所有十一,唯與一切善心相應(yīng)僅起之心所。目性清凈離譜惡穢故名善。

  (四)根本煩惱:此六種煩惱能煩擾有情身心令不寂靜。亦稱惑,調(diào)迷妄之心。

  (1)貪:于有漏樂境澳宜不舍,越分追求,非義而取。

  (2)瞑:于違逆之境,含恨熱惱。

  (3)癡:亦稱無明,于諸事理愚癡迷暗,不了真實,以是為非,執(zhí)非為是,因果迷亂。有僅生和分別二種無明,與身俱生我法二執(zhí),與俗同污起妄分另師分別我法二執(zhí)。

  (4)慢:侍己所長于他高舉。有七種之另u:

  ①慢:于劣計已勝,于等許已等而起慢心。

 、谶^漫:于等計已勝,于勝計已等此為過漫。

 、勐^漫:于勝計已勝。

  ④我慢:執(zhí)五蘊之身為實我。

 、菰錾下:未得證稱得證。

 、薇傲勇透时傲硬磺笊线M。

 、呱勐:慢上起邪,不尊賢圣。

  (5)疑:對因果真理心懷猶豫。

  (6)惡見:亦稱不正見,于因果真理顛倒推度。此不正見有五種,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以上六種煩惱是諸煩惱之根本,余一切煩惱皆隨從此六種煩惱而起故名根本煩惱。

  (五)隨煩惱:隨從根本煩惱而起之染污心所,亦稱隨惑。

  (1)忿:于逆境不能忍受發(fā)暴惡身表業(yè)。

  (2)恨:盆怨而結(jié)怨于心,懷恨不舍。

  (3)惱:對逆境性情暴惡。

  (4)覆:所造過惡隱藏遮護。

  (5)班:虛偽惑亂。

  (6)餡:館媚于人假現(xiàn)恭順。

  (7)橋:恃己有德?lián)ち枞恕?/p>

  (8)害:于他有情侵損通惱,心無悲慰。

  (9)嫉:見他盛事妒忌不耐。

  (10)懊:于財法等堅著不會。此十種各別而起,行相粗猛,唯第六識有,名小隨煩惱。

  (11)無慚:于所造過惡不自羞恥。

  (12)無愧:所造過惡不羞恥他。此二自類俱起,遍不善性,名中隨煩惱。

  (13)不信:不信順三寶等。

  (14)懈怠:不勤修善斷惡。

  (15)放逸:放蕩縱逸心不防護。

  (歷)昏沉:神志昏蒙。

  (17)掉舉:心神輕躁浮動。

  (18)失念:不明記曾習(xí)境。

  ( 19)不正知:謬解所觀境。

  (20)散亂:心志不一流轉(zhuǎn)不息。此八種自類俱起,遍不善性及有覆無記,故名大隨煩惱。

  (六)不定:此心所廣通三性,不定是善,不定是煩惱,不定遍一切心,唯意識有,唯在欲界及初禪,不定遍一切地,故名不定。

  (1)睡眠:令心暗昧。

  (2)惡作:又稱梅。追悔、懊悔

  (3)尋:粗顯尋求其義理。

  (4)伺:細伺察其義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