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懺悔 無我自在
在佛教的術語當中,少有應用「寬恕」這兩個字,因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佛陀從不以教主自居,也不認為蕓蕓眾生永遠都迷茫不悟,只要悟入真理,透視生命的一切──無有常性、無有我性,那么不論是誰都可以被尊稱為覺者?v使在迷途中的眾生,僅管很期待佛陀寬恕他們的所做所為,可是,慈悲的佛陀不斷提醒眾生,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不必要奢望有誰可為自己做代罪羔羊。
教誨眾生,由迷至覺
佛陀的教誨不會很復雜,難就難在眾生自己的煩惱,不過,只要了解生命的生滅剎那,應該就不會永遠迷戀在這五光十色的紅塵中。雖然佛陀非常理性地告訴眾生要學習自覺醒,然則依舊萬分地悲懷垂憐眾生,因為這是以己度他情,或稱為自通之法的自覺,沒有絲毫自我的膨脹,僅存冷眼而熱腸地慈視眾生的迷與悟。
在世學的價值觀之中,其實也懂了「人之聰明才智,多不用來責己,多用于責人;不用于己所長,多用于護所短」的道理,那更何況佛陀徹悟人生的大覺法海呢?佛陀不排斥引入覺悟的言語施設,縱使世間人需要應用「寬恕」來建構社會和平文化的通途,佛陀同樣地也會欣然隨喜,因為覺者常有「世間與我諍,我不與世間諍」的勘忍力,當然,這又非孤芳自賞的我慢在作祟,實是由于眾生內(nèi)在擁有無限的潛能有待發(fā)掘,若有正確的方法并適度給予啟發(fā),才能在提升凡夫的迷性,繼而令之趨近圣人的覺性。
寬恕與慈悲
在佛教的教義詮釋中,與寬恕最相關的用語就是慈悲。就猶如佛陀曾說「以怨報怨,終無止息」的訓勉。這類話題以現(xiàn)代新新人類的觀感來評鑒,也許偏有消極的面向居多;但是,就修行的體證來說,「怨恨只有透過不記仇、不懷怒才能被克服!共⑶覒撘宄肝覀儾恍枰驌魟e人,反而要征服我們自己的心,耐心地忍,并且抵抗我們所有的情緒!惯@是泰國著名的阿姜查禪師于生前所作的開示。這表現(xiàn)佛教的什么涵養(yǎng)呢?簡單說即是「無諍」,無諍不是消極地躲避正視問題,反而是積極地調(diào)伏自心。
佛教在當代的教育方法中,曾流傳過「除了他之外」這么一則故事。
一位農(nóng)夫請和尚為他死去的妻子誦經(jīng)、祈福。結束后,農(nóng)夫問:「你想我太太會因此而受益嗎?」
「不只你太太,」和尚回答說:「所有有知覺的生命都會因而獲益。」
「如果所有的生命都能受益,」農(nóng)夫說:「那我虛弱的妻子可能會被欺負,搶走該屬于她的好處,你只為她一個人誦經(jīng)就好了。」
「但佛教徒的愿望就是為所有的生物祈福啊!」和尚解釋。
「這樣說是沒有錯啦!」農(nóng)夫最后說:「可是,能不能有一個例外?有一個鄰居對我既粗暴又吝嗇,只要把他從所有有知覺的生物之中剔除就好了!
上述的故事勾勒出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私,同時也巧妙地描繪出佛教本具無緣大慈的德性。當然,假如置疑誦經(jīng)是否就一定能為人祈福、消災、超度的話,則并非我引喻說明平等慈悲的用意了。
佛法大智與世間俗智
其次,禪宗也相傳一則「排除異己」的感人故事。
某位禪師隱居靈修時,各地的弟子皆踴躍前來參加,在這群人中,有一個人因偷竊被抓到,眾人將此事報告禪師,希望將這竊賊驅(qū)逐出去。但禪師恍若未聞。
不久,這人又因相同罪行被抓,這使得大家非常憤怒,他們草擬了一份請愿書,要求趕走這名小偷。
看完請愿書,禪師召集眾人到他面前,「你們都是聰明人,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如果你們愿意,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研修。但這個可憐的人已經(jīng)無法明辨是非,若是我放棄了他,那誰來教他呢?即使你們都離開了,我仍然會留他。」
竊賊的眼淚如雨般滑落,偷竊的欲望也隨風而逝。
這故事曾給了我莫大的啟發(fā),因為其中不但表現(xiàn)出佛教的慈悲思想,更兼?zhèn)淞?a href="/remen/wuw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無我的智慧精神。怎么說呢?第一,在凡夫的心性中,誰能免除性惡的無明呢?在尚未完全凈化自心以前,誰都有可能受之左右。第二,雖然說某些得宜的處罰,可以教訓一些壞習慣,但這種判決誰又敢果斷地說「完全沒有后遺癥」呢?第三,假如在眾人面前給予棒喝,能獲得預期的效果,那還好;但如果對方因此而埋下仇怨,難道這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嗎?第四,在世俗一般的是非價值觀之下,誰能保證自己親眼所見的,就十分肯定或絕對無誤呢?
所以,我以為,這位悲智兼具的禪師,運用了微妙的對話,作了幾方面的教育示范。第一,讓大眾清楚在判斷行為的對錯時,應該也要留意到犯罪者的感受。第二,在根深蒂固的凡俗價值觀之中,是否除了「排除異己」的選擇之外,就別無其他更理想的辦法呢?第三,佛教在詮釋善惡因果的必然性時,應該也可以與慈悲無我的精神同時說明。第四,取一舍一的抉擇,難道佛法也無法超越這種世俗的游戲規(guī)則嗎?
其實,這則故事讓我看見人性──排除異己,也明白了世間的俗智無法與佛法的大悲大智相比。在這位禪師的對話之中,我們可以領會到:如何讓一個人從錯誤中獲得改過的機會;更重要的應該是,禪師表達了佛法無我的思想,對信徒沒有占有欲,有的就僅存教誨──建立善惡因果觀念。另一方面,這個人的偷竊行為,假如也屬于罪不可赦的話,那這群心存排除異己的信眾,滿懷正義的舉動,又豈有任何修養(yǎng)可論呢?在這里,我明白了善觀因緣的重要性,同時也體會到,于對錯之間假如懷有深邃的慈悲與智慧,往往能作出非常感人的判斷與作為,展現(xiàn)佛陀那般從無我而自然流露的無盡悲愍。
佛教用無我的慈悲來顯現(xiàn)寬恕的厚德,因為這不但讓人多了一些改善的機緣外,而且也實踐了教育的功能。佛陀在經(jīng)典中,曾有教化羅睺羅的故事。
羅睺羅,是佛陀未出家前的孩子,當佛陀成佛后度了他出家學道。然則因年幼而不懂事,經(jīng)常于客人來訪時,明明佛陀在卻假說不在,不在卻假說在。當這些人稟報佛陀后,佛陀就借故請羅睺羅用澡盤取水來幫忙洗足。
在洗足后,佛陀對他說:「請將澡盤覆蓋在地上!範柡笤僬f:「請用水注進去。」后又問道:「水能灌進澡盤嗎?」
羅睺羅答說:「無法倒進去。」
于是,佛陀就應機說法:「沒有慚愧心的人,讓妄語覆蓋心性,也因此而讓正法無法進入到內(nèi)心去。」
這故事雖然很短,卻也顯示出慈悲或?qū)捤”娚倪^失,同步可以進行的還有教育的意義。以一個被無智的價值觀覆蓋的世間人來說,對與錯應該獲得應有的獎與懲;但從佛教的角度來看,能善巧地誘發(fā)眾生潛在的善性──發(fā)見自己的錯失,才能有效地,或是徹底地將之連根拔起。否則壓抑性的口服心不服,終究難以達至教育的效益。在眾生我執(zhí)的自尊心中,被人寬恕,不見得就一定當下可以重生,這必須懷著無限的慈悲或?qū)捤槌霭l(fā),才能見到眾生的盲點所在,才能具體地對癥下藥,令之向上向善向光明而前進。
其實,在佛教的修持方法中,與寬恕有關的學理,還有「懺悔」一法。如印順法師曾說:
懺,是梵語kSama──懺摩的音略,意義為容忍。如有了過失,請求對方(個人或團體)容忍、寬恕,是懺的本義。悔是deZanA的意譯,直譯為「說」:犯了過失,應該向?qū)Ψ匠姓J過失;不只是認錯,要明白說出自己所犯的罪過,這才是「悔」了。
包容轉(zhuǎn)化,圓滿人間清凈
佛陀成佛后發(fā)現(xiàn),眾生之所以會輪回,根源在于煩惱,有了煩惱,就不得不造業(yè)、受報。而要終止這生死的根本,除了建立正確的知見外,別無他法。因為有了正見,就懂得因緣果報,明曉在瞬息萬變的身心當中,無有常性可得,也沒有我性可得;诖,身口意的行為應以正直不諂曲為原則,表里一致,光明磊落。
不過,就世間人過往的習氣來說,大部分還是需要依靠團體,或大眾的力量才能有效地導正自己如海般深的壞習氣。畢竟要在為大眾的付出中,才會見到內(nèi)心深處的私欲;要在無我的陶冶下,才能擊碎那以自我為中心的誑妄。也因為這樣,修行者必然要面對懺悔后的重生,諸如在對方的容忍與寬恕中,在承認過失、許下承諾不再重犯的體會中,領悟無我智慧的自在,同時也才能了解獲得寬恕,或者是寬恕別人,實是另一類慈悲的展現(xiàn)。給人重生的機會,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擁有判決對錯的權力,而是說明了因為自己與法相應的修養(yǎng),包容與轉(zhuǎn)化了煩惱的敵意,也訓練出又一位朝向圣性前進的眾生了。
佛教提倡和平絕非只是口號,因為在其所有的教理當中,處處都存有寬大仁恕或大悲大智的精神,而且希望建立的不是個人的偉業(yè),實是全人類的凈化。真正的和平應由心開始,因為心凈會影響眾生的清凈,由一人而影響多人,逐漸地才能圓滿人間一切的清凈。
(釋開仁:曾刊于《人籟論辨月刊》第四十六期,頁36-39,2008年2月)
- 上一篇:你我都可以做到
- 下一篇:攸關《佛法概論》在家與出家角色的疑慮
- 仁德上人:問我歌
- 仁德上人:發(fā)心做一個直心善良慈悲的明白人
- 仁德上人:了解菩薩的大慈大悲心
- 仁德上人:敵我慈悲歌
- 大安法師:懺除業(yè)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仁德上人:怎么才能真正達到自在解脫?
- 仁德上人:佛無遺教歌
- 仁德上人:心懺歌
- 仁德上人:安祥歌
- 仁德上人:達到無私無我不執(zhí)著的境界即是正修真修
- 仁德上人:大腦思維分析觀察歌
- 大安法師:懺除三障諸煩惱是哪三障呢?
- 仁德上人:悟我無我無求轉(zhuǎn)境歌
- 仁德上人:知道快樂歌
- 本源法師:做錯事不懺悔,只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 仁德上人:無我究竟平等歌
- 仁德上人:無我無過歌
- 靜波法師:無人無我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
- 靜波法師:要舍得同別人一起來分享慈悲和智慧
- 仁德上人:極樂世界的宗旨是無我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