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皆從忙里老,何人肯向死前修
有些眾生壽命很長的,他享受都很快樂的,他就不修法不求道,菩薩在這個中間,就給他示現(xiàn)自在,菩薩得了利生的自在行。對這些個年老的,對這有病的,對這死的,一切眾生啊,他不知道生老病死的苦患,菩薩就示現(xiàn)老、示現(xiàn)病、示現(xiàn)死,讓一切眾生能得覺悟,老了必然要死,讓他不要貪戀世間而舍棄世間。
病苦的時候身體不舒服,身心都不舒服,所以你在這沒病的時候,你要想到病的時候,那些菩薩就示現(xiàn)病,讓那健康的人看見讓他生恐怖,不要貪戀,不要貪戀這個肉體。
菩薩也示現(xiàn)死,化現(xiàn)的死,讓那個對身體,對世間貪戀的,給他示現(xiàn)說你還要死的,你死了什么也帶不去的,就是菩薩以生老病死苦,在菩薩得了自在了,但是他給眾生示現(xiàn),讓眾生離四患,這四大罪患、生老病死。
或者是眾生貪欲癡嗔恚很嚴重的,菩薩就給他示現(xiàn),說這個貪欲嗔恚愚癡就像那個猛火一樣的熾燃,能把你法身,把你肉體都能燒化。
為什么菩薩要示現(xiàn)這個呢?眾生在快樂安逸當中,他不知道你還有老病死,這人想到過嗎?或者我們學佛者想到,想到,當你沒病時候,你不會想到病啊,你沒死的時候,你還想你總活著,年輕的時候想到老嗎?想到老就是苦啊,生老病死苦就是苦,這只有聞到佛法的時候,依著佛的教導(dǎo)知道這些個病患,那大菩薩他就給眾生示現(xiàn),讓你求出離。
我常聽見恭維,啊,你這么老了,你還在講課。一聽見恭維好像很高興,你高興什么?你已經(jīng)現(xiàn)在跟死快近了!
但是再老的人,就像我,他不想死,他還沒想到呢,今天存在了,明天存在不存在。肯屡_階沒走好一個跟斗摔下去,沒氣了,大家就送往生了!
菩薩他示現(xiàn),他示現(xiàn)讓你怎么呢?不是讓你生煩惱,讓你慕滅修道,你悟到了明白了,啊,老要死了,不老死不死啊,并不是人都是活到老了,活到八九十歲、一百來歲才死啊,二、三十歲死的也不少啊。
這讓你示現(xiàn)知道老病死,讓你求出離,這是調(diào)伏眾生的方法。這叫菩薩,他要利益眾生,什么都想到了,都思惟到了,讓眾生求出離,讓眾生依著法修行。當你健康的時候,要想到不健康的時候。
世俗上也懂得,不是佛法的熏陶也懂得。舉世皆從忙里老,每個人忙的不得了,特別你若看電視,你看那日本人、看美國人,看那走路都是跑的呀,上班時候都是跑的,忙什么嗎?時間要到了,怕上班誤了點,多幾個遲到嗎,人家扣你工資了,再多幾個遲到,人家不要你了,不要你了沒了業(yè)了,你怎么活著?他就跑。這就苦啊,逼迫的苦!這兩句話是警策人的了,舉世皆從忙里老,忙的不得了,老得就快呀。
何人肯向死前修?沒死之前你修習修習吧,我要來講課,我深圳一個弟子給我打電話,我說我要上課了。他說,我只跟你說幾句話。我說你說吧,他說我計劃呀,我到五十歲才退休,我現(xiàn)在怎么做。我說現(xiàn)在好大了,他說四十五了。我說那四十五了,四十六死不死?他不答復(fù)我了。
我說四十六也會死的啦,你出門不好好修行,心不在焉,你開車撞了車了,馬上就死了,還等到你五十再退休,你想的還不錯呢!那怎么辦?他哭哭涕涕,我說現(xiàn)在就念佛呀,準備死。∶魈焖酪埠,我今天把佛念好了,死了就生極樂世界去了。
思想問題,眾生的計劃,眾生的打算哪,他不想到老病死。你健康的時候,你知道你要生病嗎?這個世界上有不生病的人嗎?有不死的人嗎?有不老的人嗎?菩薩給他示現(xiàn),你示現(xiàn)沒死到他頭上,出車禍了你看著吧,你看電視,那個地方出車禍,好多人圍著去看,看熱鬧,沒死到他的身上,死的那不是他,這叫愚癡了,真叫愚癡!
- 上一篇:想修行必須先清凈你的心
- 下一篇:念佛、持咒要懂得這個道理
- 夢參法師:死亡像什么呢?
- 夢參法師:至誠恭敬勤誦地藏菩薩名號
- 夢參法師:怎么往生極樂世界?
- 夢參法師:念經(jīng)時忽然看見異相是怎么回事?
- 夢參法師:堅牢地神是土地公公嗎?為什么護地藏菩薩?
- 夢參法師:佛菩薩在哪里?怎么修行才能得到加持?
- 凈界法師:有欲望就能快樂嗎?怎么滅欲望?
- 夢參法師:地藏菩薩功德不可思議,地藏菩薩分身去了哪里?
- 夢參法師:學佛有效果的表現(xiàn)是什么?皈依三寶有什么好處?
- 虛云法師:不發(fā),多種,一切佛法是妙藥之單方
- 夢參法師:聰明不過衲子,人不可貌相的故事
- 夢參法師:如何得到地藏菩薩的加持?起碼得有下至心
- 夢參法師:念佛念到什么程度能往生?看破放下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仁德上人:眾生與諸佛的法身是平等無二的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夢參法師:為什么眾生不能得見諸佛菩薩?
- 仁德上人:為什么眾生見性成佛這么困難?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夢參法師]死亡像什么呢?
- [黑茶]黑茶是怎么來的?黑茶的起源
- [禪宗公案]不得其門
- [生活故事]彎腰做一個直立的人
- [哲理故事]包容勝過萬般責難
- [佛與人生]人為什么活著,活著是為了什么,怎樣才算活明白了?
- [佛學常識]“無我”觀有什么針對性嗎
- [佛學常識]無我分幾類
- [其他漢傳法師]世間的事業(yè)不外乎成住壞空這四大原則
- [黃茶]蒙頂黃芽屬于什么茶,外形有什么特點?
- [禪宗文化]叢林清規(guī)對中國文化貢獻如何?
- [生活故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 [哲理故事]遇事兼容并蓄,對手亦可是知音
- [佛與人生]多情至極是無情
- [佛與人生]順其自然,便能萬事遂心
- [佛與人生]少一份爭執(zhí),多一份從容
- [佛與人生]不抱怨,心中無嗔便是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