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于心,禪于行
禪修,在今天似乎是神秘而又時髦的一個詞。其實,它沒有外面所傳得那么玄乎,說起來,禪修,不過是一種簡單的生活狀態(tài)。
我們?nèi)擞惺裁礃拥纳罘绞骄蜁a(chǎn)生什么樣的結(jié)果,這個是必然的。如果你不想要這個結(jié)果,那就需要改變一種生活方式。大家為什么把年末最忙的時間放到這里來呢?就是想通過這個機會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信念大家有這樣一個結(jié)果。
古代的禪宗由釋迦摩尼傳給迦葉,一直延續(xù)到達摩祖師,再到慧能大師。禪宗質(zhì)的變化的就來自六祖慧能,他是我們中國禪宗承前啟后的人物。大家有空可以去讀讀明一居士寫的《讀佛即拜佛》和《六祖慧能傳》,那里面描述最多的是什么?生活。我們不要把禪修跟生活脫離開來,我們要把禪修跟生活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結(jié)合的越緊密效益越大,它怎么讓你飯吃的香,覺睡的甜,工作很愉快,身體健康,家庭美滿,人際關(guān)系和諧,把它學好了,這一本書可以抵一萬本,可以抵許多醫(yī)生,可以抵無數(shù)個心理咨詢師,這不是夸張,——佛法最終的目的雖然是出世的,但它入世的功力就這么大。
六祖慧能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意思是你的修行想要有成就,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去磨練,如果脫離了世間生活那好比在兔子頭上找角一樣不可能。
通過禪修調(diào)伏我們的心
我知道今天在座的各位,不一定都是想成佛的人,對吧?但你們肯定都想成為一個幸福、自在、喜悅和沒有煩惱的人,是不是?那怎樣才能達到這樣一個結(jié)果呢?——告訴你,可以利用佛法這個瑰寶來指導我們,利用禪修來達到。相信你只要努力去踐行都是可以如愿的。
在開始禪修的這幾天,師父首先要求大家做到“語默動靜體安”,什么叫“語默動靜體安”?你走路的時候如行云流水,從容自如;坐在那里似一個鐘,沉靜安穩(wěn);睡覺的時候像張弓,舒張有度……時刻保持寧靜、安然、愉悅、祥和的狀態(tài)。那么這樣一種美好的狀態(tài)來自哪里?其實它只能來自我們的一顆心。當我們有顆柔軟、喜樂、清凈、良善的心,就能產(chǎn)生這樣的效果來。
因此在這幾天禪修的過程中就是練習自己這樣一種狀態(tài),我們要靜下心來尋找自己這種狀態(tài),不要往外找,外面的東西不是你的,跟你沒關(guān)系。“心外求法是魔,心內(nèi)求法是佛”,佛是什么?佛就是智慧、慈悲、喜樂、自在,沒有煩惱這樣一個結(jié)合體,所以我們要像佛學習,就是要向自己的內(nèi)心找。為什么不能往外找,因為外面的東西不是我們可以把握的,今天我成了千萬富翁,我喜悅;明天我又破產(chǎn)了,成了負翁,我痛苦。今天我戀愛了,我幸福,明天我又失戀了,痛不欲生,等等……身邊的一切都是不斷變化,我怎么知道它如何變化?就是知道它怎么變化我又如何能掌控得了?所以說外面的一切我們都把握不了,我們唯一可能把握的就是我們的內(nèi)心。
怎樣從我們的內(nèi)心去尋找快樂呢?這就要求我們轉(zhuǎn)換自己頻道。你的心轉(zhuǎn)過來了時時都是快樂,處處都是天堂;你的心沒有轉(zhuǎn)過來在天堂也是地獄。同樣這樣一個時候我們裹著毛毯坐在這里,有的人可能很舒服,有的人卻很煩躁,為什么?有的人吃素菜住冷房子他很痛苦,有的人比如一個乞丐,他如果有白米飯吃、有一個避風遮雨的房子他就非?鞓,為什么,不都是人嗎?——這就說明快樂是心境決定的,與外緣無關(guān)。正因為這樣,所以有人他就是擁有再多的財富,再多的權(quán)利,他仍然不快樂。為什么很多明星會自殺,很多名人有憂郁癥?這些人不是要什么有什么嗎?因為很簡單,這些人沒有掌控好自己的心。
所以真正的快樂和滿足必須從自己的內(nèi)心去找。有人會說,對于這個結(jié)論我太失望了,連三歲小孩都好像聽說過這話。但我要告訴你的是,最簡單的道理、老生常談的道理不一定不受用,大道至簡,真理往往是樸素的。
大家想想,我們在這里打坐是為了什么,其實就是訓練我們的心,是使我們的心一個凈化的過程。我們常常在外緣攀援中迷失了自己,現(xiàn)在我們要反觀自照,要好好調(diào)我們的心,當心被調(diào)伏下去一切才能盡在把握。
有人說那我回去就什么都不干了,整天打坐,等我心調(diào)好了我再出來工作。是這樣嗎,又錯了。真正的禪者應(yīng)該從靜當中走出來,走向動;又從動當中時刻去體現(xiàn)靜的狀態(tài)。禪是動靜結(jié)合的。如果你每天面對各種問題,處理各種人際關(guān)系,很頭疼,疲于應(yīng)付,你說我受不了了,無法做到輕松自如,那是你的心智不夠圓滿,說明你的心智是不成熟的!四十二章經(jīng)》你念過沒有,里面說:學道之人,如一人與萬人戰(zhàn),掛鎧出門,或怯弱而死,或得勝而還。這句話你理解沒有?學道的人不是那么輕松的,比如你打坐,不是說你坐在這里不動你的心就靜如止水,那是要很長時間訓練才行,開始你一定是妄想紛飛,煩躁不堪,對吧?這是什么,就是在和自己的煩惱作戰(zhàn)。學道之人,就要有這樣一種勇猛、精進的精神,你才能得勝而還。否則你永遠不能調(diào)伏自己的心,你只能被自己的煩惱習氣所調(diào)伏。我們通過禪修來訓練我們的心,訓練我們的心智,訓練我們的行為,訓練我們無謂的精神。有很多人認為佛法是消極的,我認為絕對不是,因為你還沒有認識到佛法的精髓,佛法一直都是積極向上的,是金剛般大勇猛大精進的東西。
然后我們回到生活中去,別人不能忍受的你能忍受,別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就像你打坐時不被外界干擾一樣,保持一種如如不動的狀態(tài),這是非同一般的能力,有這樣的能力你就可以做出世的事業(yè)。沒事的時候我們可以去讀讀歷史,看看人物傳記,去了解一下鑒真大師,達摩祖師,鳩摩羅什,還有唐僧的原型玄奘。你看玄奘他孤身一人拉著一匹瘦得不能再瘦的馬,越過八百里荒無人煙的沙漠,你想想看,沙漠里溫度高的時候五六十度,冷的時候又零下四五十度,早晚溫差上百度,有一次他走啊走,在喝水當中不小心被風沙刮過來迷住眼睛,手上的水全部倒到沙漠去了。當他一滴水都沒有的時候,他走了五天五夜,大風刮得他一步都走不動,這個時候他想,我要么退回去求生,要么就往西求死。這個時候就是生死抉擇。最后他以難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震驚于世的壯舉。我們想想,在生活中我們面對理想時又是怎么追求的?
上一次我們有一個高管叫代宇,他平時不怎么運動,他們公司組織去重走戈壁灘,也就是玄奘之路。他就跟我說,他們單位的小伙子一聽說要走戈壁灘,每天跑步兩小時,然后做各種各樣的運動。他說我什么也沒做,過幾天就要去了,師父,你能不能教我一個秘訣?我說,我哪有什么秘訣,但是可以教你一個方法,那就是以禪者之心去行走,別人每到一個地方歡欣跳躍,大呼小叫,別人拿相機到處取景的時候,你什么都不要干,“眼觀鼻,鼻觀心”,——眼睛看著前面三米遠的地方,調(diào)整好自己的呼吸,一步一步,不要快,也不要慢,這樣走過去。最后呢,你知道嗎?他是那個團隊中走的最好的。
這是什么道理,想一想。如果說公司讓你加班兩天,你不斷抱怨,不斷地詛咒,這有用嗎?除非你離開這個公司,你要做下去就必須接受它。既然無法改變,為什么我們不能放松自己坦然接受呢,你的心要是輕松,你的身體就會輕松,你的行為就會輕松,因為輕松,所以就不會覺得太累。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永遠要給自己一個信號:輕松的狀態(tài)。這樣的狀態(tài)可以保持在各種各樣事務(wù)中,可以一以貫之。我以前開車回福建老家,七八個小時很辛苦的,有次我坐在駕駛位的時候就拍拍自己肩膀,頭,身子,告訴自己放松放松,因為我經(jīng)常禪修嘛,所以身體很聽話,結(jié)果真的就放松了。放松了之后你就覺得我不過坐在椅子上嘛,只是這個椅子動其他椅子不動而已,反正眼睛都要看著前面,真的沒有什么。不要去趕時間,也不要跟別人超車,我就很輕松地坐幾個小時,甚至可以聽聽佛教音樂,還可以念佛,回去后果然一點也不累,和以前很不一樣,這就是心態(tài)的改變。
明白自己所要的
我們常到外面去講課,有一些老師很會造勢。上次某先生來的時候,他們拉了行業(yè)內(nèi)四十多個,在會場中來了五六千人,然后老師講兩句他們就鼓掌,講兩句就鼓,到最后我就發(fā)現(xiàn)到底是以講課為主呢還是以鼓掌為主?所以上次我在杭州電子商務(wù)的高端論壇,他們給我半個小時,我就跟他們講,今天講課你們不能鼓掌,聽著就好,因為只有半個小時,你一鼓掌插一下,你一鼓掌插一下,一分鐘就沒有了。這個時候我就問問自己,我來的意義是什么?是為了前呼后擁那個感覺嗎?是為了讓別人鼓掌嗎?都不是的。
我以前辦過一次企業(yè)家論壇,全國來的企業(yè)家有1500多人,那么多人參與而且辦的還不錯,后來他們一再邀請我第二屆第三屆一直辦下去,我想想,覺得還沒找到一個特別好的點子來做這件事情,或者說還沒找到真正為中國企業(yè)做出創(chuàng)造性的理念建設(shè),如果沒有這些,我們把那么多人召集在一起做什么,不是浪費別人的時間和財富嗎?所以我拒絕了。
就像我們開光也是這樣。一般如果舉行開光大會,一定是要把更重要、更有身份的人請到這里,這說明我有本事,也說明這件事弄得很大。后來我發(fā)現(xiàn)那開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就是為了一個圓滿嘛。我們那次開光請了唯一的名人,就是普陀山方丈。他的頭銜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浙江省名譽會長、浙江普陀山的方丈,是很重量級的。因為我在普陀山教過七八年書,所以比較熟悉,我當時跟他講真的不好意思,你這么忙,我們還讓你這么遠跑過來,這是因為我們供的是萬手觀音,你是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的負責人,所以請你辛苦一趟,我們省里的其他領(lǐng)導包括市里的都沒有請。他答應(yīng)了,最后開光前兩天,他突然說有事過不來了,然而我們的通知、請?zhí)、宣傳都出去了,最后人家都說我在蒙人家。從那以后我就發(fā)現(xiàn)人沒有到那個級別就得不到相應(yīng)的平臺,得不到相應(yīng)的平臺你也請不到那些人,所以后來我就懂得這是自然的道理。
我發(fā)現(xiàn)實實在在把本質(zhì)事情做好才是最關(guān)鍵的,不要人家這樣做我們也這樣做,人家請我們也請,沒有必要。如果我們作為一個出家人特別是做為一個寺院,你和世俗上人一樣去做事,你所做的事情是值得考慮的。所以我們要經(jīng)常地問自己:我活著的意義在哪里?我做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假如說你要買一套房子,當然你要結(jié)婚買套房子很正常,但你已經(jīng)有了套房子再去買兩套,有了兩套還要買三套,買四套……就很有問題。我今天在新聞上看到一個市長竟然有16套房子,他女兒生日送給她20萬,最后他官也沒有了只能待在監(jiān)獄里。就像我們那句話說的: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原創(chuàng),很多人活著活著卻成了盜版。為什么成了盜版呢?因為你老是從眾,跟風,最后你發(fā)現(xiàn)沒有了你自己,迷失掉自己。你進入了一個大染缸而不自覺,失去了本來面目,身心被“無明”遮蔽,這就是悲劇的根源。
時刻恢復歸零心態(tài)
我們?nèi)说降诪槭裁椿钪?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也是個很小的問題。大到我們必須解決它、面對它,小到它關(guān)乎我們?nèi)粘5囊慌e一動、一飯一食。人說佛教是一個終極智慧,就是它給你開出的答案是人類最普世性、最圓滿究竟的,它不是針對某一個人,而是面對無量蕓蕓眾生。在我們這個一席生命當中,我們不斷地去設(shè)置很多很多我們所認為是正確的、重要的東西,比如追求金錢,名利,權(quán)力,等等。而佛教講從生到死只不過是一席生命的短暫過程,這之前和之后都有無量的生死,所以他能從無量生死去看待一席生命,從一席生命當中去理解無量生死。所以對人生的解讀和觀念就和我們平常人不一樣,那種格局和眼光是宏觀的、全方位的,不在蝸牛角上打轉(zhuǎn)。
我們佛法為什么喜歡用夢,常常用夢來做比喻?因為我們沒有醒來的時候不知道我們在做夢,我們以為是真的。其實你想想昨天,前天,五年前、十年前,不和做夢一樣嗎?所以只有當下這一刻才是真實的,今天過去了你回憶昨天就和夢一樣不可追,不可得。“人生如夢”,這是最真實的注腳,我們?nèi)绻茉趬衾镄褋,在夢外看夢,以清醒者的姿態(tài)看我們和別人夢游,那將是大智慧,是一種非常超脫的境界。
如果你能以這樣一種思維去看待今天的一席生命的時候,你會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當你大前提都搞不清楚,你不可能在每一個步驟上做好,這叫逐物迷己,就是被眼前的東西一葉障目。
有個電影叫《三傻大鬧好萊塢》,很搞笑的,大家看過沒有,在里面他解讀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當你把自己的興趣發(fā)揮到極至的時候,成功就跟著你。里面的主人公他沒有畢業(yè)證書,他就完全為了進去,最后成為一個世界好多大公司搶的那個科學家,他的發(fā)明有四百多項。這是為什么?實際上這種境界就是禪者的境界。我前天在跟他們講喬布斯,喬布斯是個資深的禪者你們知道嗎?他蘋果的很多創(chuàng)意都來自他在禪修過程中得到的感悟。所以你們要把禪修應(yīng)用到生活當中去,成為你們的習慣,那么你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生活的巨人。
當你活出自己最好狀態(tài)的時候,身邊就有一大片人羨慕你。所以禪修就是轉(zhuǎn)變我們的生活,從自己的生活當中去尋找自己。但是最關(guān)鍵的一點是你要學會看透生死,只有把生死放下的人產(chǎn)生出來的力量才能超越一般。如果把這一席生命整天掛在嘴上,我今天生病會不會死掉?得了癌癥還有多長時間?整天惶惶不可終日,那你就被自己的身體所驅(qū)使。你在乎身體就變成身體的奴隸,在乎名望就變成名望的奴隸,在乎金錢你就變成金錢的奴隸。財色名食睡,都是如此。
其實我們香海禪寺也是一個單位,按照世俗的一般習慣,一個單位所輻射的方方面面到年底你都要去打點,不然的話會有麻煩。但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沒有去打點過誰。為什么?按照一般的單位一定要這樣做?墒俏矣X得,能把自己的事做好,把分內(nèi)的事做好就已經(jīng)是給了這個直接領(lǐng)導最大的面子,給他們一個政績,你不用巴結(jié)他,他們也會給你開方便之門。你整天去想,這領(lǐng)導今天對我好像不高興,領(lǐng)導來了我沒去迎接他,領(lǐng)導來了我不在廟里,你整天掛念這些東西,能把事情做好嗎?你的狀態(tài)就不是“禪定”的那種狀態(tài),而是惶恐不安,如風中草一樣。這并不是說你可以什么都不顧,但至少要知道一點: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問自己人生的意義在哪里?生命的價值體現(xiàn)在哪里?你的一席生命以怎樣存在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我們?yōu)槭裁匆U修呢?就是要真正的明了自己。當你了解生死之后,就能把心安下來,去做好眼前的事情。我這幾年參加過總裁培訓班,很多人他要整合資源,把別人整在一起,然后做一些事。我們經(jīng)常碰到這種案例,本來他有幾千萬的,最后把自己幾千萬都整進去了。他想一夜暴富,想一夜之間怎么怎么的,這是我們?nèi)说挠偈棺约旱囊粋盲目行為,尤其是商人很容易迷失掉自己。所以禪修干什么?好好地靜下來,思考我們所做所得有沒有必要,包括我們一天所有的情緒。有個居士跟我講,她說今天我心情很好,煮了一道很豐盛的早餐給我的先生吃,他竟然把我破口大罵一頓,我心情郁悶極了。我跟他講,你要找到原因,為什么人家要罵你?你們是不是覺得這是一個弱弱的行為,他要罵我,他無緣無故罵我,我還找自己的原因?對,還要找自己的原因,因為他不可能無緣無故罵你啊,你不要覺得我吃虧了,當你能包容對方的時候,說明你的境界高于對方,你想想看,在馬路上你跟一個瘋子吵架,吵到最后誰是瘋子?你是瘋子還是瘋子是瘋子?所以我們很容易迷失掉自己,為什么我們要沉淀下來?禪宗里面叫明心見性,一桶水不斷地攪,那個水就很渾濁,要它清澈見底只有靜下來,不斷地沉淀,最后里面有什么東西一眼就能看到。如果不斷地攪不斷地運動,就成了渾水,渾水干什么?渾水好摸魚,因為魚看不清楚的。要是你的心是一團渾水,有另外的手這時恰巧伸過來,那你的損失就大了,等你的心清亮下來后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魚”沒了。
所以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他的所有舉動都體現(xiàn)如一的狀態(tài),就是時刻保持那個明心見性的狀態(tài),能看到自己清澈透亮的心。我們要想得到這個結(jié)果應(yīng)該怎么去做?需要調(diào)我們的心。大家每天在吃飯為什么飯菜那么好吃呢,因為把各種味道調(diào)得很好,我們住的房子冬暖夏涼為什么?因為有空調(diào)。所以“調(diào)”是我們?nèi)松某B(tài),我面對逆境的時候怎么調(diào)?面對掌聲的時候怎么調(diào)?這個調(diào)有技巧,調(diào)得好你就在天堂的狀態(tài)里面,調(diào)的不好或不調(diào)你就每天處在地獄里,這就是智者跟迷者最大的不同,也是明跟暗的不同,我們通過禪修把它調(diào)過來。
你想想看,人在什么狀態(tài)時間過得最快,什么狀態(tài)過的最慢?最痛苦的時候時間過的最慢,是吧?所以你們?nèi)绻胱屪约?ldquo;覺得長壽”,就每天讓自己很痛苦,那個時間就很慢很慢,你活一天比活十年還長;你如果真的想長壽,就要每天活在快樂里,這樣時間過的很快,十年就像一天。為什么天道的人一天是我們這里一年?因為人家很快樂,是吧,哈哈!大家要學魯迅筆下阿Q,別人罵他的時候,他想我是你爹,結(jié)果就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過不去。你們也可以學學金庸筆下的韋小寶,他很會調(diào)侃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
我經(jīng)常在外面參加活動,有些人對那個座位很在意,是中間還是兩邊?我是最不愿坐中間的一個,人家讓我去我都拉別人去,我覺得我不坐中間對我沒什么影響,而且讓別人坐他還欠了我一個人情,豈不更好?你要記住,生活中時刻讓別人欠著你就很好,不要凈想著我得到什么,占什么便宜。有的人把他放在旁邊他就憤憤不平,這其實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所以真正能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人,都是最有福報的。我們讀《道德經(jīng)》的時候里面講:大國者下流。下流是什么?不是耍流氓,是像水一樣往下流。大國者下流就是真正強大的國家往往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所以能吃虧的人都是有福報的人,能忍讓的人都是有德行的人。我以前講過,如果大學畢業(yè)老板還讓你去掃地,甚至去洗廁所, 你覺得很沒面子, 在同學之間說不出口,你想想看,一個老板為什么把一個大學生放去洗廁所?是為了鍛煉一下, 讓他忍受在卑微的工作里面看看自己的心態(tài),往往這種人后來就會提拔到很重要的位置,能夠委而不屈的人,就能夠獨擋一面。
一般人都忍受不了這個,說這個工作我從來沒做過,或者做不來。當你認為自己做不來的時候你已經(jīng)把所有智慧的門都關(guān)上了,“不是因為難才不想做,而是因為不想做才難”,你要相信這一點: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沒有一點回報,你至少可以在這里面得到成長。我經(jīng)常到外面講課,沒有任何報酬。油費自己,過路費自己,住宿費自己,機票自己買。你說我為什么要這么干,傻子才這么做。是的,我就是要做個傻子,因為這世上聰明人太多了,我要做個傻子,這樣才平衡點。所以我經(jīng)常告誡自己,要學會做個傻子。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還是有些人形容我做人很精明。我發(fā)現(xiàn)我活的很失敗,讓別人覺得我精明的時候?qū)嶋H上我是失敗的。你們看我才來香海禪寺的時候,那個大廳那么大,場面這么大,我怎么重新去建呢?我認識的人又特別少,誰愿意拿出那么大一筆巨款?我最后就把它改成供一萬尊佛,所以有很多人愿意來捐佛像,最后這個辦法就解決了。我們有個先生,他要蓋孔子學校,需要10個億,這不是小數(shù)目,他就用我們這種方法,他說第一級別的二十個,每個人一百萬。第二級別的一千個,每人十萬。第三級別的一萬個,每人五萬。他說這里面就借鑒我們?nèi)f佛供奉的方法,他說出來時差點讓我把話筒噴出來,最后他還調(diào)侃了一句,說師父你如果去做企業(yè),肯定成就更大!實際上不是這樣, 我們希望更多人能走到寺院來,結(jié)一個善緣,假如他很少到寺廟去,如果里面有一尊他供奉的佛,他會念念不忘的,就會常常來這里,當他來的時候,我們把光盤送到他手上,雜志和書送到他手上,飛信發(fā)到他手上,他就會因為這個緣人生得到改變。
所以你們禪修完之后,不要認為這里吃喝什么都免費,會不會把我們吃垮?你不用擔心,歡迎你把更多人拉到這里來免費吃住,免費禪修。為什么,因為你幫助他們得到了改變,當他們得到了改變,你在他們生活當中就是一個最有福報的人。你們不用擔心,不會讓你們吃窮的,吃不窮,今早的方先生,一天到晚給我們種很多小麥,給我們磨很多面條給我們弄很多白面,往這邊運,所以吃不完的。只要你所做的善事符合大家的需要,你所碰到生活中所有的問題都不會成為問題,這是我一直以來堅信的一個事實。我剛來寺里的時候,原來我們初一、十五在寺院吃午餐是要收錢的,一個人五元錢,一天下來收兩百、三百,最多的時候收過五百。我說別收別收,以后誰要吃飯直接來吃就行了,來者不拒,我們不是開飯館的。如果人多組團來的就給我們報個數(shù),我們做飯知道有多少就行。結(jié)果呢,發(fā)現(xiàn)別人越吃,我們倉庫的米越多,菜越多,根本不用擔心。這是為什么?用佛法講就是因果,是回報,用儒家的道理也可以叫感召,你有一顆布施的心自然會感召來布施的人。
所以我經(jīng)常跟人講,在人生修行的道路上,你認定一個目標,就要堅定不移地往這個方向走,不管別人怎么說,你只要認定這個方向是對的就要堅持下去,最后肯定能走到陽光大道。我們在禪修的過程中要時刻地找到自己的方向,比如說我今天跟人吵架了,我很痛苦,然后你回家打坐的時候又讓自己回到原點。明天你被別人的掌聲激動了,心飄起來,你又通過禪修回到原點。所以禪修就有這樣的好處,時刻地清醒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人生的目標在哪里?當我們活得明白,就不會迷失,就不會給人生做無用功。我在這里說,你們能到這里來,接觸禪修這個理念,都是有大福報的人,F(xiàn)在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禪修應(yīng)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打坐是禪修,刷牙也是禪修,吃飯也是禪修,蹲在馬桶上也在禪修。不要認為這些跟禪修沒關(guān)系,聚焦一處就是定的境界,禪修就是練我們的定功,“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這個道理。
打破屋頂,上接天光
實際上我們?nèi)说暮芏鄦栴},都是把自己封鎖在某一個狀態(tài)里面,當你把自己封閉起來,你人生的窗戶就一扇扇關(guān)起來,窗簾拉了起來,最后里面一片漆黑。所以要學會把窗戶一扇扇打開,這樣陽光、空氣都能透進來,到處都是敞亮的。當你要達到更高的境界,獲得更大的亮光怎么做?——最好把自己的屋頂去掉。屋頂去掉后你站在什么地方?你在天地之間,什么都看到了,世上萬世萬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你想想,那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豁達,敞亮,通徹。這個時候你想做什么都做得成,能很快進入那個境界,得到最大的成就。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往往都是把人生的屋頂去掉的人。如果我們做不到,那是因為我們還有東西沒有打開,你沒有打開,所以把自己給障礙住了。所以我們在修行的過程就是不斷地打破自己的過程,有句話說“不破不立”,你不打破自己就立不起來,想一想,還有什么東西約束著自己?還有什么東西讓我們放不下?
南懷瑾先生大家知道,他以前看不起太虛大師。有一次太虛到南京的時候,一大片蔣介石的政府官員去迎接他。他一下火車,尿急,就對著火車尿尿。大師在民國期間也是一代國師啊,怎么會一點禮節(jié)都沒有?這事當時令許多人驚訝,可太虛行動自如,似乎轉(zhuǎn)身就忘掉了。在這個時候南老就說了一句話,他說我以前是看不起太虛大師的,后來他的這個行為讓我刮目相看,還很敬佩他。為什么?這就是作為一個禪者的自在,對于一切禮節(jié),名相,一切人所追求的東西,在禪者心目中視如糞土。當你什么都能放下的時候,這就是修行。太虛這個放下和尊重不尊重別人是兩個概念,放下是心里什么都沒有,沒有世俗的條條框框,也沒有不尊重別人的念頭,對于別人對自己不尊重也沒有感覺,如果你只像太虛這樣對別人尿尿,而別人對你尿尿就受不了,覺得人家是不尊重自己,那就是還沒有真正放下,你那個放下是假的。
當你坐在最高的山頂?shù)臅r候,面對藍天,俯瞰大地,心胸無限開闊,思想無限自由,沒有什么能干擾到你,這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你之所以有這種境界是因為你站的高,如果你置身在一個房間里會有這種感受嗎?所以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空”,你坐在山頂上面對的不是廣大無邊的虛空嗎?心無掛礙,虛靜空明。因此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它雖然空,里面什么都有。這個世間萬物,你說它有就是無,說它無就是有。那種境界,真的不是用語言可以形容的,只有親證者,方能體會其中之玄妙。當然,這對于你們來說,是非常高的追求。
- 上一篇:修行秘鑰,暗室明燈
- 下一篇:如火同在,似風轉(zhuǎn)換
- 了然法師:聽古琴弦外之音如同修禪,聽禪曲沉淀身心可破邪淫
- 星云大師:正確修禪調(diào)心 佛七禪七皆是妙法
- 夢參法師:心是萬法根源 把心用好開啟智慧
- 夢參法師:末法時代培養(yǎng)善根 相信因果努力參禪
- 懺云法師:禪、凈土宗念佛法門的助行
- 凈慧法師:禪是生活的藝術(shù) 智者覺者的生活體現(xiàn)
- 凈慧法師:禪是一條道路 開發(fā)智慧走向解脫
- 凈慧法師:禪是一種境界 覺者的生活境界
- 夢參法師:禪是佛門無言教誨 不向外求唯參自心
- 賢崇法師:無常與新生
- 賢崇法師:修行秘鑰,暗室明燈
- 賢崇法師:如火同在,似風轉(zhuǎn)換
- 賢崇法師:企業(yè)家:你真的成功了嗎?
- 賢崇法師:心靈深處蓮花開
- 賢崇法師:善用其心,唯道是從
- 賢崇法師:如是我行,“富!焙秃
- 賢崇法師:誅富之道,“攻心”為上
- 賢崇法師:調(diào)心如調(diào)琴,妙音自天成
- 賢崇法師:菩提樹下問來人
- 賢崇法師:修行,就是一生的行為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