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的意義,觀音菩薩為什么有自在的能力?

智隨法師:“觀自在”的意義,觀音菩薩為什么有“自在”的能力?

  菩薩的名字代表一種功德。觀音菩薩示現(xiàn)的是菩薩身份,我們來看“觀自在”的意義。

  “觀自在”的名字出自大家都熟悉的、佛教里最短的一部經(jīng)典《心經(jīng)》,經(jīng)文里寫有“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的意義在哪里呢?《心經(jīng)》沒有講,在《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jīng)》(曼殊室利就是文殊師利)里面有講:

  若有眾生,應以摩醯(xī)首羅身得度者,即現(xiàn)摩醯首羅身,為彼眾生演陀羅尼秘密之法。乃至應以帝釋之身,迦樓羅身,緊那羅身,摩呼羅伽身,悉地明仙,日月星宿,童男童女,種種之身。乃至異類,二足、四足、多足、無足,有情、無情,三界之身而得度者,即皆現(xiàn)之而為演說。以是義故名觀自在。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觀音菩薩遇到眾生,眾生想以什么身得度,菩薩就現(xiàn)什么身。這里舉了幾個代表,摩醯首羅,在其他翻譯的地方也稱之為摩伽首羅。

  摩醯首羅是指的誰呢?是色究竟天的天主。天上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色界天最高一層的天主叫摩醯首羅;還有迦樓羅身,緊那羅身;還有一個帝釋天,指的是六欲天的天主;迦樓羅是天龍八部的八部之一,八部都不是天人,都是異類眾生。迦樓羅是我們民間講的大鵬金翅鳥,它是鳥類,但是神力廣大。緊那羅身是一種神類,介于人與非人之間。摩呼羅伽是一種蟒蛇,大蛇,也是屬于天龍八部之一,觀音菩薩可以示現(xiàn)這種身份。

  我們從這里可以知道,觀音菩薩不一定要顯得很莊嚴、很清靜、很高大,他可以變成天人之身,可以變成異類神主,乃至于后面講到悉地明仙,日月星宿,童男童女等等……他還可以示現(xiàn)為大仙,乃至日月星宿,草木、山河大地,甚至異類即非人類,就是畜生或其他族類的眾生,兩條腿的、四條腿的、多條腿的、沒有腿的(比如蛇,它就沒有腿)。

  觀音菩薩可以用種種示現(xiàn)來度化眾生,眾生需要以什么方式得度,他就示現(xiàn)什么方式。比如對方是異類眾生、畜生道的眾生,他就示現(xiàn)異類眾生、畜生道眾生來陪伴、來度化;對方是人道眾生,他就示現(xiàn)人道眾生來度化;對方是天人眾生,他就到天道來度化。

  這個就叫觀自在,他是自在的,不固定一個模式。不像我們?nèi)耍荒苁沁@個樣子,一輩子都是老樣子,想變也變不了。我們度眾生的時候自不自在?好像挺困難的,要說服對方非常難,既不理解對方,也不知道他想什么、需要什么。就像我們跟父母、家人生活了幾十年,勸他們念佛,居然都沒辦法。我們沒有這種神通、自在的能力去度化他人。

  世間人通過做手術(shù)、整容來改變,觀世音菩薩不用整容,想變什么就變什么,這就是神通自在。“觀自在菩薩”這個“自在”,就顯示出他度化眾生的方式是自在的,這是“觀自在”的一層意思。這層意思在提及觀音菩薩的經(jīng)典當中講得特別多,第一個是《普門品》,第二個是《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都有說明。

  《普門品》和《耳根圓通章》講:

  應以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乃至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比丘尼身得度者,即現(xiàn)其身而為說法。

  我們應以何身得度,觀音菩薩就示現(xiàn)何身度化我們,所以他既可以是佛,也可以是菩薩,也可以是羅漢,也可以是凡夫之身,也可以是天人,也可以是出家人,也可以是在家人,他沒有固定的形象。觀音菩薩可以示現(xiàn)成我們喜歡的形象,比如有些人喜歡出家人,他就變成出家人來度我們;有些人看到出家人就討厭,愿意過世俗的生活,觀音菩薩就示現(xiàn)在家人,到身邊來關(guān)心、幫助、引導我們,但他不會說:“我就是觀音菩薩。”

  有可能我們經(jīng)常跟觀音菩薩見面、打招呼,但是不知道他是觀音菩薩——這就是“觀自在”在度化眾生方面的功能,通過度眾生的方式來說明他是“自在”的。

  還有兩部經(jīng)典也說明“觀自在”的意義。《一切功德莊嚴經(jīng)》講:

  常以凈眼觀察世間所有眾生,慰喻成熟慈悲利益便得安穩(wěn),若稱名者有所愿求咸令滿足,以是因緣名觀自在。

  佛都有五眼六通,菩薩也是一樣的——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觀音菩薩以凈眼觀察世間,凈眼——清凈的法眼。觀音菩薩隨時在盯著我們、照顧我們,就像父母隨時在照顧子女,無論子女在什么地方,哪怕出國了,他也在關(guān)心我們、看著我們。菩薩的能力,父母沒法比!父母只能打個電話,或者視頻,或者寄一封信來關(guān)心我們,菩薩什么都不要,就在空中站著一看:某某人現(xiàn)在很痛苦;某某人的日子不好過,需要幫助,他就來了。

  因為觀音菩薩能夠滿足眾生的需求,所以叫“觀自在”。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別人祈求我們的時候,父母親有困難,要去關(guān)心他們;朋友遇到困難,要去幫助他們;周邊有很多窮人、很多遇到困難的人,當他們伸出手求助的時候,我們也想幫助,但是發(fā)現(xiàn)幫不了;父母生病了,我們只能看著他們生病,無法代替他們生病,也無法讓他們的病好起來。

  朋友煩惱的時候、痛苦的時候,我們也關(guān)心、安慰他,但是解決不了他的問題。這說明我們不自在,我們沒有“威德自在”的神力去度化他,幫助他。觀自在菩薩就是我們有需要的時候,他一定滿我們的心愿,這個就叫“自在”!

  他為什么有這個“自在”的能力呢?

  這就是圣人和凡夫的差異。圣人神通自在、辯才自在、度眾生自在,包括我們所需求的物質(zhì)方面,他也自在。無量寶藏,隨應所求!

  他有無量的寶藏滿眾生的需要。你想身體好,他可以讓你身體好;你想消業(yè)障,他可以讓你消業(yè)障;你想求平安可以得平安;求子得子;求富貴得富貴;求官位得官位……有求必應。這就是觀音菩薩,他是自在的。

  我們看凈土,就是這樣一個境界。凈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去供養(yǎng)他方十萬億諸佛,一念之間可以千百億化身,去供養(yǎng)十萬億諸佛;想去度化眾生,可以示現(xiàn)到任何一個世界去度化眾生。這種能力從哪里來?人自在之后,就有這種神通、智慧、能力,去隨意示現(xiàn),去滿眾生的需要。

  觀音菩薩是已經(jīng)念佛往生凈土之人,到了凈土之后,就可以隨意示現(xiàn)這種境界,所以觀音菩薩展示的,就是佛菩薩的功德,在人間可以用不同方式、不同內(nèi)涵、眾生不同的需要來隨意示現(xiàn),這個就叫“觀自在”。

  觀自在菩薩的功德,我們念佛人也可以得到,只是時間的問題。觀音菩薩已經(jīng)往生、已經(jīng)成就,他可以觀自在;念佛之人往生之后,蓮花化生,花開見佛,就成為菩薩之身,就跟觀音菩薩為勝友,“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就有觀音菩薩的“自在威德”。

來源:《與你為伴的菩薩》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凈宗書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