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要站對位置

  道理要站對位置

  道理端視自己如何去執(zhí)行,用得對,就很美;若有偏差,就會起爭執(zhí)。期待人人多用真心體解真理,善待他人,社會就能充滿亮麗與祥和。

  “理”,不過是一個名詞,看似無形,也摸不到實物,本來無名無字,只是心理意識;人生卻時常要探討道理,或是爭個“理”字。

  一般人都會說:“知道、知道。這個道理哪會不懂?即使不懂,只要多聽、多看、多研究就懂了。”可是所聽到的是不是真理?

  如何才能真正體悟道理?很難。在文字上探討、尋找,甚至體會“理”,談何容易!文字是用來顯理,通常很難一句就讓人聽得懂,卻也不一定要長篇大論才能體會。

  有一天,從國外來了一封信,我看不懂外文,就請懂英文的人來看,他看了半天就說看不懂。又拿給懂德文的人看,他說這不是德文,他也看不懂。拿給懂法文的人看,他也不懂。輾轉(zhuǎn)到最后才知道是阿拉伯文。

  全球各地使用的語言、文字各有不同,并非人人皆識。如此說來,透過文字去理解的道理,難道不會受文字所限?執(zhí)著于文字相也會變成一種習(xí)慣,一味地認為看書就能懂得道理,囿于文字,反而遇到真實的人事物,就難以圓融。

  所以說,重要的是本性,若能在人事物中多用心,不執(zhí)著,用真誠的本性去體解道理、貼近真理,就是體悟。

  雖然道理似乎很簡單,但是如何貼近真理?就是我們要體會之處。文字或語言只是工具,我們運用工具,藉以真正體會道理。

  《金剛經(jīng)》云:“法,如筏喻者。”意思是,將“法”比喻為一艘竹筏,我們從江河的此岸到對岸去,必須使用船、筏等工具,等到渡過河上了岸,船筏就不需要了。這就是懂得方法還要能運用,而且不受法之束縛;因為到達彼岸后,必須棄船上岸,并沒有上了岸,還隨身將船帶著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要多用點心,在每個人的動作言語中,無不是法、無不是理,只是有時候站錯邊。

  我很喜歡孩子,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最天真的本性,用心去聽他們的童言童語,往往能聽出真正的道理。有一回我到慈濟小學(xué),看見一群孩子在操場跑,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就說:“喂!你們?yōu)槭裁匆艿媚敲纯?要守規(guī)矩,你是幾年級?”

  一個孩子就反問他:“我是二年級,那你是幾年級?”

  三年級生回答:“我是三年級,你應(yīng)該尊重我,聽我的話。”

  二年級生就說:“我是二年級,你比我大,應(yīng)該要疼我、照顧我。”

  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但是各執(zhí)一詞,就變成爭執(zhí);兩個人都執(zhí)著于“有道理”,怎么辦?其實道理要放對位置,雙方互換一下,不就完美了?

  道理端視自己如何去執(zhí)行,用得對,就很美;若有偏差,就會起爭執(zhí)。期待人人多用真心體解真理,善待他人,社會就能充滿亮麗與祥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