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祖心禪師悟道因緣
黃龍祖心禪師悟道因緣
隆興府(今江西南昌)黃龍祖心寶覺禪師,黃龍慧南禪師之法嗣,俗姓鄔(wu),南雄始興(廣東始興縣)人。祖心禪師少時讀書,即聞名鄉(xiāng)里,十九歲的時候,不幸眼睛瞎了,父母于是祈禱觀音菩薩,如果治好了他兒子的眼睛,將來讓他出家。不久,祖心禪師的眼睛果然復明了。于是祖心禪師便依龍山寺僧人惠全禪師出家。第二年參加試經,因別出心裁以詩作答,得以剃度。在龍山寺期間,祖心禪師因為不守戒律,而遭逢橫逆,于是便離開龍山寺,游方行腳。
祖心禪師曾參禮過云峰文悅禪師。云峰文悅禪師是大愚守芝禪師之法嗣,汾陽善昭禪師之嫡孫。在文悅禪師座下,祖心禪師參學了三年,卻無所得,于是便辭去。臨行前文悅禪師指點他往參慧南禪師;勰隙U師當時住在洪州黃檗山之積翠庵。于是,祖心禪師便前往黃檗山,在慧南禪師座下執(zhí)侍四年,但是仍然一無所得。
一天,祖心禪師倒開水,不小心,開水濺到了手指上,他豁然如夢初醒,但是禪機智慧尚未顯發(fā)。后來,他把此事告訴了慧南禪師,慧南禪師怕他得少為足,便將他壓制住,沒有認可他。于是祖心禪師又辭別慧南禪師,再次上云峰文悅禪師那兒?墒俏膼偠U師已經謝世了,不得已,他便投石霜慈明楚圓禪師座下。
一日,祖心禪師閱讀《傳燈錄》。當他讀到--“僧問多福:‘如何是多福一叢竹?’福曰:‘一莖兩莖斜。’曰:‘不會。’福曰:‘三莖四莖曲。’”--這則公案時,祖心禪師豁然大悟,遂徹見文悅和慧南二位禪師的平生用處。于是他當即回到黃檗山慧南禪師那兒。剛展開坐具,慧南禪師便祝賀他道:“子已入吾室矣!”
祖心禪師一聽,歡喜踴躍,說道:“大事本來如是,和尚何得教人看話,百計搜尋?”
慧南禪師道:“若不教你如此究尋,到無心處,自見自肯,即吾埋沒汝也。”
祖心禪師悟道后,一度混跡眾中,繼續(xù)做悟后保任的功夫。
他經常入室,向慧南禪師請益云門祖師的法語言句;勰隙U師道:“知是般事便休,汝用許多功夫作么?”
祖心禪師道:“不然,但有纖疑在,不到無學,安能七縱八橫,天回地轉哉!”
慧南禪師遂點頭稱是。
黃龍慧南禪師示寂后,祖心禪師應郡守之邀請,住持黃龍十二年。祖心禪師天性率真,不樂事務,曾五次想辭掉住持職務,最后一次才得以如愿以償。祖心禪師把自己的居處稱之為“晦堂”,故叢林中又稱他為“晦堂和尚。”
祖心禪師證悟透徹,接眾有方,從他問道而開悟者,不可勝計。從下面所列數則上堂法語中,可以見出祖心禪師見地之圓滿--
。保咸茫“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不知心境本如如,觸目遇緣無障礙。”遂舉拂子曰:“看!拂子走過西天,卻來新羅國里。知我者謂我拖泥帶水,不知我者贏得一場怪誕。”
。玻咸茫“大凡窮生死根源,直須明取自家一片田地。教伊去處分明,然后臨機應用,不失其宜。只如鋒铓未兆已前,都無是個非個。瞥爾爆動,便有五行金土,相生相克,胡來漢現,四姓雜居,各任方隅,是非鋒起,致使玄黃不辨,水乳不分,疾在膏肓,難為救療。若不當陽曉示,窮子無以知歸。欲得大用現前,便可頓忘諸見。諸見既盡,昏霧不生。大智洞然,更非他物。珍重!”
。常咸茫“若也單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無足。惹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眼。據此二人,十二時中常有一物,蘊在胸中。物既在胸,不安之相,常在目前。既在目前,觸途成滯。作么生得平穩(wěn)去?祖不言乎:執(zhí)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矗咸茫“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便恁么休去,停橈把纜,且向灣里泊船。若據衲僧門下,天地懸隔。且道衲僧門下,有甚長處?楖栗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
。担咸茫“鏡像或謂有,攬之不盈手。鏡像或謂無,分明如儼圖。所以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還會么?不作維摩詰,又似傅大士。”
6.上堂:“夫玄道者,不可以設功得。圣智者,不可以有心知。真諦者,不可以存我會。至功者,不可以營事為。古人一期應病與藥則不可。若是丈夫漢,出則經濟天下,不出則卷而懷之。爾若一向聲和響順,我則排斥諸方。爾若示現灑肆淫坊,我則孤峰獨宿。且道甚處是黃龍為人眼?”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祖心禪師將入滅,令門人黃庭堅居士為他主持后事。荼毗(火化)那一天,鄰峰的長老為他舉火,可是怎么點也點不著。于是黃庭便看著祖心禪師的得法上首弟子死心悟新禪師,說道:“此老師有待于吾兄也。”悟新禪師開始不肯舉火,后經黃庭堅居士一再強迫,不得已才舉火,說偈道:
“不是余殃累及我,彌天罪過不容誅。
而今兩腳捎空去,不作牛兮定作驢。”
說完偈子,悟新禪師便舉起火炬在空中打了一個圓相,說道:“只向這里雪屈。”火炬剛扔到柴堆上,便立即熊熊燃燒起來。其靈骨后安放于普覺塔之東側。謚寶覺禪師。
- 上一篇:慧林懷深禪師悟道因緣
- 下一篇:寶峰克文禪師悟道因緣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