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庭善堅禪師悟道因緣
古庭善堅禪師悟道因緣
云南古庭善堅禪師,東普無際明悟禪師之法嗣,俗姓丁,云南昆明人,生于大明永樂甲午年(1414年)。善堅禪師十歲投五華寺出家,禮宗上人為師,易名善賢。十九歲參禮柏禪師,學(xué)習(xí)禪定,從此天天禪坐不輟。宣德二年(1427),巡府御使張公,前來昆明,見善堅禪師舉止從容,氣度不凡,謂諸山長老曰:“此子非凡間人,三十后當(dāng)佩祖印。諸德宜善視之。”
宣德庚戌年(1430),善堅禪師游方至金陵,投無隱道禪師座下參學(xué)。無隱禪師令他參究“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之話頭。善堅禪師于是謹遵師教,力究此話頭,達數(shù)年之久。一天,善堅禪師偶然閱讀《圓覺經(jīng)》,至“身心俱幻”這一句經(jīng)文時,疑情大起,自言自語道:“離此身心,誰當(dāng)其幻?目前景物,非我之留,死去生來,安可息也?”
宣德乙卯年(1435),善堅禪師來到貴州擁蘿山,不久又從此入蜀隱修,脅不至席者數(shù)年。這樣,善堅禪師參究“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之話頭,前后時間長達十余年,最后終于有所契入。
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無際明悟禪師奉詔住持隆重恩寺。善堅禪師聽說后,遂前往參禮,請求印證。
初禮無際禪師,善堅禪師便首先通報了自己十多年來的行腳功夫及修證體會。他說:“理窮情盡,十方坐斷,凡圣不容,心同太玄,了無一法,即如來清凈覺地。是,則和尚證明;不是求和尚開示。”
無際禪師聽了善堅禪師的匯報,便問:“那個是如來清凈覺地?”
善堅禪師于是走上前,叉手而立,說道:“某甲自性。”
無際禪師道:“我難與你證明。”
善堅禪師道:“我是,和尚道未是,和尚誤我。我未是,和尚道我是,亦為和尚誤我。”
無際禪師道:“何不別處去?”
善堅禪師道:“天下有過我者,我不踏老和尚門戶。”
無際禪師道:“子實我到家徒弟。”
善堅禪師卻正視著前方,沒有顧視無際禪師。
無際禪師又道:“許(許可,印可)你!許你!”
善堅禪師仍然不回頭顧視。
無際禪師道:“我道許你,更疑什么?子亦如是,吾亦如是。”
善堅禪師于是走上前,大展三拜。
無際禪師道:“子將從前做功夫處,舉似一遍,供養(yǎng)大眾。”
善堅禪師于是將剛才向無際禪師所匯報的話,又向大眾陳述了一遍。
當(dāng)他談到見諦處,善堅禪師便叉手默然。
無際禪師道:“子見諦如何與我不同?”
善堅禪師一聽,便以兩手作大展拜,并說道:“者(這)個非別。”
無際禪師便問:“者(這)個還著言句也無?”
善堅禪師道:“實無一字。”
無際禪師道:“只此無一字處,吾為汝證明已竟。子可深山茆蓬下,饑餐渴飲,任意逍遙,為子安號‘古庭’。”
善堅禪師于是頂禮拜謝。
不久,善堅禪師便前來辭行。
無際禪師問:“子別到恁么去(你準(zhǔn)備另去什么地方)?”
善堅禪師道:“佛祖行不到處。”
無際禪師道:“還許人來否?”
善堅禪師道:“坦然無礙。”
無際禪師道:“從上古人,阿誰有超祖之智?”
善堅禪師道:“黃檗。”
無際禪師道:“汝見黃檗么?”
善堅禪師道:“縱是黃檗,也須擯出。”
無際禪師道:“敢在我這里說大話!”
善堅禪師道:“正眼無私!”
無際禪師便笑道:“觀子之見智過于師,今付汝袈裟拂子。珍重!珍重!”
善堅禪師一聽,便掩耳而出。
善堅禪師得法后,初游金臺,止大容山,不久又回金陵,住天界寺,末后移住皖桐桴山。
善堅禪師見地透徹,證悟精純,堪稱一代宗師。他的開示多針對叢林修學(xué)之病,切中肯綮。后代禪人,當(dāng)深而思之,F(xiàn)舉兩則如次——
善堅禪師曾舉汾陽無業(yè)禪師法語——“古道德,人得意(見道)后,茅茨石室,向折腳鐺煮飯吃,過二十三年,名利不干懷,財寶不為念,大忘人世,隱跡巖叢,君王召而不來,諸候請而不赴。豈同吾輩貪利愛名,泊沒世途,如短販之有少希求而忘大果。”舉完之后,善堅禪師道:“誠哉,是言!我等惟掠虛頭,妄自尊大,無明三毒,潛結(jié)于心,逆惡境緣,知無解脫。據(jù)實而論,且莫管你是知識非知識,除卻一切施為動靜語默文字,生死到來,畢竟作么生脫去?不得認著個死搭搭,向良久處妄想,不得執(zhí)著個轉(zhuǎn)轆轆,向活脫處狂蕩。但有絲毫差別見覺,直饒脊梁生鐵鑄就,機辯懸河瀉水,未免閻老子打入呵波波阿吒吒,八寒八熱,萬死萬生。灼然!灼然!”
又示眾云:“若論向上一著,了無別說,惟當(dāng)人本自具足,文字經(jīng)論,且無放處。近來諸方學(xué)者,盡被古人舌根埋沒,不能決志透脫。開口處情塵知見,學(xué)解聰明,于自受用中,確無的實。似者(這)等輩,豈非自喪己靈?爾若不信,有日病來,將所學(xué)所抱,抵將不去。那時方悔錯用心力。學(xué)者既是實為生死行腳,豈可高心執(zhí)見?聞恁么說,便奮志決透去,乃思前算后,便拌此生,大舍身命,做大休歇工夫。當(dāng)知此非小因緣,必猛利方能入劄。且諸方諸宿說做工夫,于自究竟處,或一年半月一月,或三年五載,有些見解,或聞師家舉似,或看冊子,便著業(yè)識做模樣,生大我慢,便效古人行棒下喝,瞬目揚眉。學(xué)者不知,被他惑了。此個樣子正是生死無明。若或真參實證,卻不恁么,要向本分中綿綿密密,下死志做將去,莫論年久歲深。一念子撥之不開、蕩之不散,時節(jié)到來,豆爆冷灰,天翻地轉(zhuǎn),打破疑團,虛空粉碎,方是自己大光明寶藏,大受用處。自然頭頭無礙,物物全彰,了無一法可當(dāng)情。說者邊那畔,通明透徹,凡情圣解,宛爾一如,盡十方世界,森羅萬象,總諸佛清凈無礙三昧。到恁么田地,說甚么文字情解,根根塵塵,悉是大光明寶所有時攝。十方諸佛光明入一微塵光明,一微塵光明現(xiàn)十方世界諸佛。諸佛非來,我亦非動,寂寂如如,無彼無此,……嗟夫!學(xué)者于初立志處,擔(dān)荷一擔(dān)經(jīng)書,字句口耳,傳習(xí)為其已見,認為古人用處。古人即不如此,語默動用,別有生機。豈等閑共與卜度!須是具大根器者,聞必敬信,生難遭想。其或我慢矜高,退之遠之!珍重!”
善堅禪師圓寂于大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春秋七十九歲。生前有《閑閑歌》及《山云水石集》傳世。
- 上一篇:楚山紹琦禪師悟道因緣
- 下一篇:物外圓信禪師悟道因緣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xué)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xué)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yīng)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yīng)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yīng)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yīng)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