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jīng)

《華嚴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xué)最..[詳情]

白話華嚴經(jīng) 第四十五卷

《諸菩薩住處品》導(dǎo)讀

  本品仍是由心王菩薩宣說。本品承上二品而宣說與娑婆世界有緣的菩薩住處,雖然《阿僧祇品》說法界毛端有無量不可說的普賢,但此品中則舉有緣的來說明。

  其中東北方有清涼山,文殊菩薩住于其中。在中國認為清涼山就是五臺山,因為五臺山冬積堅冰而夏仍飛雪,所以又稱為清涼山,是文殊菩薩的住地。另外,有震旦國的那羅延窟,有說是五臺山南臺的那羅延窟,有說是東臺的那羅延窟,也有說是河南省安陽靈泉寺的大住圣石窟。大住圣石窟是隋代高僧靈裕開鑿的,石窟門右側(cè)是那羅延神王,左側(cè)是迦毗羅神王。那羅延王即是金剛力士,此窟是靈裕擔(dān)憂法滅而造的。

卷第四十五(續(xù)):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白話】

  這時,心王菩薩摩訶薩在大眾聚會中告訴諸菩薩:“佛子!東方有一個地方叫作仙人山。從往昔以來,有許多菩薩安止居住此山,F(xiàn)在居住此處的菩薩是金剛勝菩薩,還有他的諸菩薩眷屬,共三百人,常在其中演說正法。

  “南方有一個地方叫作勝峰山。往昔以來,就有許多菩薩在山中安止居住,F(xiàn)在居住在此處的菩薩是法慧菩薩,和他的諸菩薩眷屬,共五百人,常在其中演說正法。

  “西方有一個地方叫作金剛焰山。從往昔以來,就有諸菩薩安止居住此山,F(xiàn)在居住在此處的菩薩名為精進無畏行菩薩,與其眷屬菩薩大眾,共三百人,時常在其中演說正法。

  “北方有一個地方叫作香積山。從往昔以來,就有許多菩薩安止居住此山。現(xiàn)在住在此處的菩薩是香象菩薩,和他的諸菩薩眷屬,共三千人,常在其中演說正法。

  “東北方有一個地方叫作清涼山。從往昔以來,就有許多菩薩安止居住此山,F(xiàn)在居住在此處的菩薩是文殊師利菩薩,和他的諸菩薩眷屬、共一萬人,常在其中演說正法。

  “海中有一個地方叫作金剛山。從往昔以來,便有許多菩薩安止居住此山,F(xiàn)在居住在此處的菩薩是法起菩薩,和他的諸菩薩眷屬,共千二百人,常在其中演說正法。

  “東南方有一個地方叫作支提山從往昔以來,便有許多菩薩安止居住此山,F(xiàn)在居住在此處的菩薩是天冠菩薩,和他的諸菩薩眷屬,共一千人,常在其中演說正法。

  “西南方有一個地方叫作光明山。從往昔以來,便有許多菩薩安止居住此山,F(xiàn)在居住在此處的菩薩叫作賢勝菩薩,還有他的諸菩薩眷屬,共三千人,常住在其中演說正法。

  “西北方有一個地方叫作香風(fēng)山。從往昔以來,便有許多菩薩安止居住此山,現(xiàn)在居住在此處的菩薩是香光菩薩,和他的諸菩薩眷屬,共五千人,常在其中演說正法。

  “大海之中又有一個地方叫作莊嚴窟:從往昔以來,便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毗舍離南有一個地方叫作善住根。從往昔以來,便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摩度羅城有一個地方叫作滿足窟。從往昔以來,便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俱珍那城有一個地方叫作法座。從往昔以來,便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清凈彼岸城有一個地方叫作目真鄰?fù)涌。從往昔以來,就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摩蘭陀國有一個地方叫作無礙龍王建立。從往昔以來,就有許多的菩薩安住于此。

  “甘菩遮國有一個地方叫作出生慈。從往昔以來,便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震旦國有一個地方叫作那羅延窟。從往昔以來,就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疏勒國有一個地方叫作牛頭山。從往昔以來,就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迦葉彌羅國有一個地方叫作次第。從往昔以來,就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增長歡喜城有一個地方叫作尊者窟。從往昔以來,就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庵浮梨摩有一個地方叫作見億藏光明。從往昔以來,就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乾陀羅國有一個地方叫作苫婆羅窟。從往昔以來,就有許多菩薩安住于此。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