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jīng)

《妙法蓮華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梵語: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馀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jīng)號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ndari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詳情]

第二章、品題

  第二章、品題

  第一節(jié)、圣號的原因

  本品是妙法蓮華經(jīng)二十八品經(jīng)文中的第二十五品,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佛為無盡意菩薩,詳說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xiàn),利益眾生功德妙用,F(xiàn)在,先讓我們了解觀世音得名的原因;觀世音菩薩,為甚么稱為觀世音呢?根據(jù)悲華、楞嚴、法華等經(jīng)的記載,菩薩之所以號名觀世音,其原因有三:

  一、宿世悲愿

  悲華經(jīng)說:在距離釋迦牟尼佛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如來應(yīng)世,號名寶藏如來。當時有一位轉(zhuǎn)輪圣王的太子名叫不眴,信佛甚篤;有一次,非常誠懇的請求寶藏如來,率領(lǐng)弟子們到王宮受供三月,在這三個月當中,太子十分殷勤招待佛和弟子們的起居飲食,凡是一粥一飯,一茶一水,無不親自奉上,必恭必敬,唯恐不周,直到最后的一天,寶藏如來問不眴太子說:‘太子!你這樣殷勤供佛及僧,究竟希望獲得些甚么酬報呢?’

  ‘世尊!世間的事物都是無常的,一切物質(zhì)的享受都是虛偽不實,根本沒有甚么東西是值得我的貪求和留戀。有的,只是希望在世間上所有不幸的人們,當他、她們受到種種苦惱煎熬時,如果稱念我的名字,我就能夠馬上用我的天耳來遙聽他、她們的音聲,用我的天眼來觀察他、她們之所在,而尋聲救苦,幫助他、她們脫離一切災(zāi)難與禍患,給予他、她們的幸福與快樂,便于愿足矣。慈悲的佛陀,愿您鑒我愚誠,威力加被我吧!’不眴太子懇摯地回答寶藏如來的詢問。

  當時,寶藏如來,非常佩服太子那種超越的智慧,和偉大的抱負,于是說:‘好極了,好極了,良善的太子啊,您真聰慧,也真?zhèn)ゴ,以后你就叫?ldquo;觀世音”吧!祝福你名符其實地深入世間,盡未來際去觀察世間所有苦難者的音聲所在,而去協(xié)助他們擺脫苦難的枷鎖,指導(dǎo)他們開創(chuàng)幸福而美麗的前途。’

  最后,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當時的轉(zhuǎn)輪王,就是阿彌陀佛的前生,而不眴太子,正是現(xiàn)在的觀世音菩薩。因為菩薩宿世曾在寶藏如來前,立下救苦救難的悲愿,所以獲得觀世音的德號。

  二、因中修證

  在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曾經(jīng)親自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在過去久遠以前,我曾經(jīng)供養(yǎng)一位觀世音如來,承蒙觀音如來,教授給我一種‘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的修行法門。最初,當我聽到世間上的謗毀聲,咀咒聲,嘆息聲,悲哀聲,幽怨聲,或贊嘆聲,歌頌聲,歡笑聲的時候,不再像以前一樣,因分別執(zhí)著,而產(chǎn)生喜怒哀樂的情緒,反而倒過來觀察自己能夠聽到外來音聲的聞性。當我的觀察力與內(nèi)在的聞性合而為一時,我竟然忘卻了外在的聲塵境界,只覺得內(nèi)在的聞性有一種動相,與一種靜相相對待罷了。

  后來,我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觀察力,控制自己情緒的沖擊,使自己進入一種極其寂靜的境界;這么一來,就動者自動,我不知其所動,靜者自靜,我不知其所靜,而心靈中也再沒有動靜二相的存在。雖然,所有的動靜二相已被我殞滅,但能聞的聞性,仍然存在;因此,我再精益求精,繼續(xù)進取,修習(xí)不已,不但外亡其所聞的動靜二相,內(nèi)亡其能聞的聞性,甚至連能忘卻能聞所聞的念頭都不起,于是能所雙亡,根塵俱泯,連盡相亦不可得。如有盡相可得,無異是住著于空;若住于空,那么,雖然能空所覺之境,而能覺之聞性仍然存在。但當時我不但外盡其塵,內(nèi)盡其根,而且連能盡根塵的盡相亦不可得。所以不但所覺之聲塵空,能聞聲塵的聞性亦空,因而超出人我是非的界限,獲證諸法無我的境界。

  當時,我不知道我是宇宙,抑或宇宙是我,我和宇宙之間,恍惚打成一片,再找不出絲毫的痕跡。既無能覺之智,亦無所覺之境,有的只是空,最后連空的感覺都不存在。于是,我體會到覺而無覺,空而無空,覺即是空,空亦即是覺,空與覺同時達到至極至圓的境界!當覺與空都達到至極至圓的境界時,不但所空滅,能空亦滅,且法空,空空亦不生。至此,凡屬一切有生滅,有對待,有障礙而能障蔽人內(nèi)心的東西,都歸于寂滅。我那久被窒息的靈性,自此得以恢復(fù)健康,久被物欲幽禁的真理生命,從此獲得抬頭的機會,內(nèi)在本具的智慧光明,也沖破無明之黑幕而光芒畢露。在強烈智光的照耀中,我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再不為一切時間和空間所限制,我認識了宇宙,也認識了自己,同時獲得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諸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一切眾生之心,與諸眾生,同一悲仰的殊勝功德。

  自此,激發(fā)了我內(nèi)在仁慈的本性,對于一切苦惱的眾生,不期然而然地產(chǎn)生無限的悲憫與同情,自那時起,我便步著十方如來的后塵,常常往返于六道生死中,以三十二應(yīng),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等種種方法來深入人間,尋聲救苦,利樂有情。

  當時古的觀音如來,因為嘉獎我善得圓通法門,于是在大會中,賜我名號觀世音。同時,由于我能觀照耳根,聽覺之性,圓照法界,十方眾生,凡稱念我的名號,無不圓明了知,不因心念,不假作意,毫無偏儻地平等拔苦與樂,因此,我觀世音的名稱,便周遍十方世界,遐邇俱聞了。

  根據(jù)以上,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jīng)對釋尊的自述,其所以號稱觀世音的原因,完全是由于他在因中修行時,以一心三觀的觀智,觀于一境三諦的真理,觀空不著空,觀有不住有,根塵俱消,空有圓融,獲得聽覺圓通,六根互用的特殊后果而立名的。

  三、果上利他

  觀世音菩薩,不但是一位由消極跨進積極,由超世而入世的大乘實踐家,亦是冷暖人間的慈母,茫茫苦海的舟航,他‘觀世音’圣號的建立,不但由于他宿世的本愿與因中克己修證的自利工夫,亦是由于果上積極利他的功德而立名。例如:本品文中,當無盡意菩薩提出請問:‘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即答言:‘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那么,觀世音的圣號,該是從果上利他的功德妙用方面而建立的了。

  總之,菩薩圣號的建立,不外是由于自利利他的功德,菩薩在自利時,不忘利他;而利他時,亦不失自利。因為菩薩所以克己修證,正是為了利他;而積極利他的同時,又能莊嚴自利的功德。不過,據(jù)自利方面解釋:觀世音的意義,則觀是能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這能觀之智,包括一心三觀;所觀之境,包括一切善音,惡音,有漏音,無漏音,二邊音,中道音,甚至一境三諦。菩薩以一心三觀之智,觀于一境三諦之理,圓三觀于一心,三觀同時無前后、無差別、無次第,圓觀圓證,故名觀世音。

  若據(jù)利他方面解釋:觀世音的觀字,則是教,世音,是指所教之機。教,是指菩薩尋聲救苦的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機,是指九界眾生稱念圣號,或哀懇求救之音聲。菩薩秉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觀九法界眾生稱念或求救的音聲,而來教化援助眾生,無苦不拔,無難不救,無樂不與,故名觀世音。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是以觀世音三字,是包含有自利利他,悲智雙運的意義。

  第二節(jié)、菩薩的含義

  菩薩二字,梵語具足言是:菩提薩埵(Bodhisattva)菩提譯覺,薩埵譯有情,合名覺有情。

  一、據(jù)自利釋

  覺,是指菩薩自覺之心,有情,是指菩薩自己的本身,凡是具有知情意精神活動的生命,都名有情。所以菩薩,并不是木雕、玉琢、或泥塑的偶像,而是含有知情意的高等生命,故名有情。雖然,但菩薩并不是一般迷情的眾生,而是已經(jīng)覺悟了的有情。因為菩薩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圣者,不止具有超情的意志,崇高的理想,和偉大的抱負;同時對于諸佛所證的無上覺道,不但景仰,而且進修;何止進修,而且獲證。當其分證佛的無上覺道,處于自受用三昧中時,自見內(nèi)心朗然大覺,與佛無異,故名覺;但尚有微惑未盡,于出定后,就有微細生滅,識情流動,故名有情?傊,在自利方面說:菩薩,就是一位頭腦清醒,理解力強,不但覺悟人生的真理,且澈達宇宙萬物之真相,于事于理,于性于相,都具有正確而澈底的認識;不糊涂,不困惑,不迷信的圣者。

  二、據(jù)利他釋

  覺,是指菩薩所證的覺道,有情,是被菩薩所教化的眾生。即是說:菩薩的為人,不但自覺,又能覺他;不但自利,同時利他。不斷激發(fā)同情心,正義感,長養(yǎng)慈悲,堅立弘愿,努力拔除人世間一切憂悲苦惱;積極給予眾生佛法的啟示,令所有眾生,同歸覺道,同得解脫,同到彼岸,因名覺有情。

  三、據(jù)自利利他釋

  覺,是菩薩上求佛道的自行功德;有情,是菩薩下化眾生的利他事業(yè)。菩薩既上求佛道之覺以自利,又能下化有情以利他。自利是自覺,利他是覺他,自覺是智,覺他是悲,自覺覺他,悲智雙連,是名覺有情。

  綜上三義,我們應(yīng)該知道,菩薩,并不是專指那些泥塑木雕的圣像,更不是甚么主人禍福,或三頭六臂的神祇,而是具有深度的智慧力,高度的理解力,廣度的觀察力,以及具有無限的同情,無量的悲心,無邊的弘愿的救世者。既能勇猛精進,修證佛的覺道;又能以慈悲普濟之恩德,施于有情。以世界人類的苦惱為自己的苦惱,以世界人類的憂患為自己的憂患,一舉一動,無不以利益眾生為出發(fā);一進一退,都以救濟蒼生為目的,因此,被稱為菩薩。假如我們能夠這樣,我們就是菩薩,F(xiàn)在,觀世音菩薩,就是能夠以精深之覺智,觀察諸法實相的真理,得大自在;又能以高度的悲心,觀眾生苦,而施以救濟;不但自覺,更能覺他,不止自利,同時利他,悲智雙運,因名觀世音菩薩。

  又菩薩,有深位菩薩,有淺位菩薩,有賢位菩薩,有圣位菩薩,有凡夫菩薩,也有從佛道中再來的菩薩。觀世音菩薩,久已成佛道,名正法明如來,今為助佛教化,示現(xiàn)菩薩身,正是從佛道中再來的菩薩。

  第三節(jié)、普門的意義

  普,是普遍,門,以通達為義。即是說:不限于任何人,任何時間,都能普遍通達,名為普門。普通的住宅,是有內(nèi)門、外門、廳門、房門、正門、橫門,甚而圓形的、或扇形的門;但這里所說的門,并不是普通住宅的門,也不是三惡道的惡門,或三善道的善門;既不是凡夫的有漏門,亦不是二乘的無漏門;更不是但中菩薩所經(jīng)空有二邊之門。因為以上這些門,都是不能普遍的。例如:普通住宅,以木以鐵為門,陌生的路人不能通過;三惡道以五逆十惡和貪嗔癡為門,三善道眾生不能進入;而三善道眾生,以五戒十善為門,三惡道眾生亦不能通過。六道眾生以有為門,二乘以空為門。六道之有漏門,固非二乘所入;而二乘之無漏空門,亦非六道眾生所能進,是以其門俱不普。菩薩雖以空有二邊為門,內(nèi)修空以自利,外涉有以利他,但各別不圓,亦非普門,F(xiàn)在所以名普門,正顯中道實相之妙門,所謂一門一切門,一遍一切遍,一中一切中,是謂之普門。今以十義,以釋普門。

  一、慈悲普門

  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即是孟子所謂:惻忍之心。雖然惻忍之心,人皆有之,但其量有限,其用有偏。往往先我而后人,先親而后疏,先家而后國;或愛之便欲其生,惡之便欲其死。所以凡夫的慈悲,是有限度的,渺小而偏激的。雖或有人能等視十方六道眾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常思與樂拔苦,但煩惱未斷,生死未了,自未能度,焉能度人,結(jié)果心有余而力不給,這種有心無力的慈悲并非普門。

  二乘圣人,雖了諸法從緣生,緣生無性,當體即空,而破我執(zhí);又能憫憐眾生無知,秉著慈悲之心,將此緣生性空之真理開導(dǎo)眾生,令離我執(zhí)之苦,得真空之樂;但這種慈悲,僅知空而不知不空,仍非普門。

  現(xiàn)在所謂慈悲普門,是指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稱性所起的妙用,亦是平等的施與,普遍的救濟。菩薩雖然恒抱樂人之樂,憂人之憂的悲,去平等救濟眾生,拔苦與樂;但內(nèi)不見有能救之我,外不見有被救的眾生。因為菩薩深知道,被救的眾生是自己內(nèi)心中本具的眾生,而能救的自己,亦是被救眾生內(nèi)心本具的菩薩。能救被救,原同一體,無親疏之分,無彼此之別,上圣下凡,無一不在菩薩慈悲恩澤的蔭覆中,無一不是菩薩拔苦與樂的對象,是為慈悲普門。

  二、弘誓普門

  菩薩的四弘誓愿,第一就是眾生無邊誓愿度。所以無論是胎卵濕化的眾生,凡夫眾生,圣人眾生,現(xiàn)在的眾生,或過去、未來的眾生,都發(fā)大弘愿,誓必教之度之,所謂眾生無邊,我愿無窮。無處不是度生之地,無時不是度生之時。雖然終日度生,但了知是自性的眾生,根本無一眾生可度;雖無一眾生可度,但仍然‘自性眾生誓愿度’。如是不取不舍,不住不著,純以舍己救人為職責,以益世利生為本愿,是為弘誓普門。

  三、修行普門

  觀世音菩薩,在因中修行時,不但廣修六度四攝等種種行門,還特別修習(xí)如幻聞薰聞修金剛?cè)粒瑫r于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能夠圓修一心三觀,圓照一境三諦,圓證一體三智,于一一行中,圓具一切行,行行無不普遍,故稱修行普門。

  四、斷惑普門

  若僅斷見思煩惱,滅分段生死,不名普門;或只能斷塵沙煩惱,或次第斷無明煩惱,滅變易生死,亦不名普門。今觀世音菩薩,圓修三觀,圓照三諦,圓斷三惑,一斷一切斷,無惑不斷,是為斷惑普門。

  五、入法門普門

  觀音菩薩親證耳門圓通,深入聞薰聞修金剛?cè)练ㄩT后,所有百千三昧,恒沙功德,無一不普遍證入,故說入法門普門。

  六、神通普門

  僅能于六道中,見八萬劫以內(nèi)種種事情的神通,不名普門;必能洞觀三千大千世界無量劫內(nèi)事,然后名普門。觀世音菩薩,自從修習(xí)耳門圓通,獲真圓通后,不但六根互用,能觀聽六道中,八萬劫以內(nèi)之事;更能洞悉十法界,八萬劫以外之事,其神通妙用,廣大無邊,是為神通普門。

  七、方便普門

  觀音菩薩,以三昧聞薰聞修無作妙力,入諸國土,權(quán)巧方便,隨類應(yīng)化,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無處不用權(quán)宜,無時不用其方便,故名方便普門。

  八、說法普門

  法有大小權(quán)實,若僅能說小法、權(quán)法,或僅能說大法、實法,不名普門;若只能說大小權(quán)實諸法,而不能鑒別機情,因機設(shè)教,亦不名普門。今觀世音菩薩,不特能說大說小,說權(quán)說實,更能觀機設(shè)教,對病施藥,應(yīng)以何法得度者,即為說何法,是為說法普門。

  九、成就眾生普門

  菩薩為成就眾生故,成正法明如來后,復(fù)倒駕慈航,隨流九界,以三十二類應(yīng)化身,成就眾生,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甚至餓鬼、畜生,菩薩為了成就眾生,亦隨類現(xiàn)身;無時不成就眾生,無處不成就眾生,所以名成就眾生普門。

  十、供養(yǎng)諸佛普門

  觀世音菩薩,自己早已成佛,但直到現(xiàn)在,仍然分身塵剎,到諸佛國土,廣修供養(yǎng)。如在娑婆世界,供養(yǎng)釋迦牟尼佛;到西方極樂世界,供養(yǎng)阿彌陀佛;到東方世界,則供養(yǎng)阿錿佛: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不悉心供養(yǎng),是為供養(yǎng)諸佛普門。

  以上十種普門中,慈悲,弘誓,修行,斷惑等普門,是觀世音菩薩自行之因;入法門普門,是自行之果。神通,方便,說法,成就眾生普門,屬于利他;供養(yǎng)諸佛,屬于自利。不論是行因或行果,自利或利他,無不廣大而普遍,是以稱為:觀世音菩薩普門。

  第四節(jié)、品的內(nèi)容

  梵語跋渠Varga譯為品,法華文句說:‘品者,中阿含云跋渠,此翻為品。品者,義類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意思是說,品是匯集一類的文字在一起。本品,是將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xiàn)之事,萃于一處;所以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此品的內(nèi)容自始至終,不外二段問答,然其所含要義,卻有以下十種:

  一人法:此品所說,屬于不思議之事,事必由人,人必秉法;是以初番問答,言觀世音菩薩,能觀世間之音聲,救十難,解三毒等,是點出不可思議之人。后番問答,言菩薩以三十二應(yīng)化身,入諸國土,度脫眾生,是出其不可思議普門示現(xiàn)之法。若人若法,皆不可思議。是以此品所述,不外是說明不可思議之人,本其不可思議之法,以做不可思議之事,而為本品的主腦。

  二慈悲:觀音菩薩之所以尋聲救苦,利樂眾生,既非為名,亦非為利;純粹是出于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本品前番問答,是大悲拔苦;后番問答,明大慈與樂。大慈大悲,拔苦與樂,是本品的宗旨。

  ;慧指觀音,福指普門。觀音菩薩以智光照闇,應(yīng)機拔苦,是崇高智慧的表現(xiàn);以三十二應(yīng),普門示現(xiàn),是無上福德之所致。所以本品所述,觀音所行,不外福慧二字。

  四真應(yīng):真是實,應(yīng)是權(quán),菩薩由于證得實相之真理,而能起種種權(quán)化之妙用。前番問答,菩薩寂然不動,而能救七難,解三毒,應(yīng)二求,使法界獲益,屬于菩薩真身不可思議之妙方:后番問答,明隨機應(yīng)化,普門示現(xiàn),是菩薩應(yīng)身不可思議之妙用。前后所述,不外菩薩真身與應(yīng)身的事跡。

  五藥珠:藥能治病,除人苦惱;珠能出寶,使人如意。藥喻菩薩之尋聲救苦,珠喻菩薩隨眾生之機感而,應(yīng)眾生所求。是以觀音菩薩的神通妙力,猶如藥王與摩尼寶珠的作用。

  六冥顯:冥與顯,是說明菩薩感應(yīng)的方式,法華文句說:菩薩應(yīng)機之方式,廣則無量,略言有四:一是冥機冥應(yīng):如眾生過去曾修善業(yè)為冥機,今生雖未見靈感,但冥中實有福報,是為冥應(yīng)。其次是冥機顯應(yīng):如其人過去曾植眾善,今生果獲稱心如意之益,是為冥機顯應(yīng)。三是顯機顯應(yīng):如人今生努力修善,即獲現(xiàn)世福報,是顯機顯應(yīng)。四是顯機冥應(yīng):如人今生曾修諸善而無感應(yīng),實于冥冥之中,已有其利益,是為顯機冥應(yīng)。

  現(xiàn)此品文所說,表面上看來,但約菩薩感應(yīng)方面。前番問答,但能一心稱名,雖不見菩薩形聲,自可獲救,是為冥益。后番問答,觀所現(xiàn)身,聞所說法,是為顯益。實則菩薩應(yīng)感群機,是通于以上四種方式的。

  七權(quán)宜:權(quán)是權(quán)謀,實是實際。前番問答,是菩薩實智益物,后番問答,是菩薩利生之權(quán)謀;若實際若權(quán)謀,無不以利生為主要目的。

  八本跡:菩薩本為如來,跡現(xiàn)菩薩。但此中言本跡,是指菩薩的本身,及其普門示現(xiàn)等事。觀音是本,普門示現(xiàn)是跡,無觀音之本,不能垂普現(xiàn)之跡;無普門之跡,亦不能顯觀音之本。前番問答,說明本門妙力;后番問答,則顯其跡門功德。全品不外敘述菩薩本跡二用,故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九緣了:緣是資助,亦名助道,即是緣因佛性;了是般若,又名慧行,即是了因種子。前者是福德莊嚴,后者是智慧莊嚴;菩薩由于智慧莊嚴,故能觀察圓明,尋聲救苦;由于福德莊嚴,故能普門示現(xiàn),隨機應(yīng)化。無論是觀音,是普門,皆由緣因、了因二種子的開發(fā),是以本品所述,亦含有緣了二因義。

  十智斷:智是慧德,斷是斷德。菩薩帶果修因,圓修三觀,圓斷三惑,圓證三德,而獲得無上菩提涅槃。由于智德圓滿,故能湛然常照,觀世間稱念之音聲,皆令解脫:由于斷德圓滿,故能處處調(diào)伏,現(xiàn)形說法。是以前番問答,正顯智德;后番問答,是顯斷德。故本品所論,含有智斷二德義。

  在此品前后兩番問答中,雖含有以上十義,但概括而言,不外是說明觀音菩薩,自覺覺他,自利利他以及普門示現(xiàn)等不可思議妙用,故合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