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養(yǎng)生法要
佛家雖不執(zhí)著于身,但視身為道本。佛家養(yǎng)生,注重以修行來達到靈肉的升華解脫,完成人格的清凈圓滿,促成生活的和諧自在,成就心靈的安詳明慧,擁有人生的福樂功德。從出世法而言是“修道”,從入世法而言即“養(yǎng)生”。
鑒于今人樂于養(yǎng)生的方法技術而不究心性妙理,應重點放在修心養(yǎng)性之道,并教以相應的煉養(yǎng)法門。
(1)慈悲喜舍,利樂同事
予人快樂曰“慈”,拔人出世曰“悲”,這是佛家的基本精神所在,也是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慈悲為懷”與儒家“仁者壽”相通。
慈悲者心平氣和,心安理得,能與人與物和諧相處,使身心處于極佳狀態(tài),自能促人長壽。
“喜”,要悅樂而不惡死,對生死坦然,生亦樂,死亦樂。佛家所謂“涅槃生死等空花”,是何等的大境界大胸襟!順逆榮辱,不改對人生的樂觀態(tài)度。
“舍”,舍掉自我的種種私心雜念、妄想煩惱,佛家講“萬緣放下即見性”,“放下心來,便是真修”。“舍”,還指舍濟人,舍己為人。
“利”,即利人利己。“同事”,即與人和諧相處,與人為善,共同致力于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事業(yè),這體現(xiàn)人生觀。養(yǎng)生不是孤立的,而與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息息相關。
(2)守戒保任、忍辱持道
佛家基本戒律有五戒:戒殺、戒盜、戒淫、戒酒、戒妄語。五戒是道德,行為規(guī)范,也是養(yǎng)生法門。能戒殺則免禍,戒盜則去災,戒淫則保身,戒酒則養(yǎng)性,戒妄語則遠是非,處處利于養(yǎng)生,不是做一日,而是要行一生,故要“保任”。
人生有許多煩惱和無奈,如何對之?“忍辱”,今日忍辱行,明白回首,事去心空,煩惱何在?佛法有“八正道”,依之生活,必益于養(yǎng)生。
“八正道”,即:“正見”,要慧照分明,見地正確;“正業(yè)”,要從事清凈事業(yè),行為不犯戒違法;“正命”,要生活合于正道;“正精進”,不斷修行;“正思”,對佛法、人生要有正確的認識;“正語”,要不妄言、綺語、惡口和搬弄是非;“正念”,要消除妄念;‘“正定”,要專心修習禪定。佛陀說“置身于正道,是為最吉祥”。
(3)勤修禪定,勇猛精進
佛家煉養(yǎng)法門以四禪八定法為宗。禪定能生福德、輕安、喜樂、智慧、相好、莊嚴、自在、光明、和諧、圓滿。也能以定力破去人的無明、妄想、執(zhí)著、習氣、煩惱。這些功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離于言說,應勇猛精進而修持。
(4)法樂智慧,安詳自在
人生的幸福也在于能擁有法樂、智慧、安詳、自在,這一切屬于更深層次禪修之功果。
(5)超塵入世,無所執(zhí)著
佛家講“要以出世的精神于入世的事業(yè)”,心無執(zhí)著,氣象自大,境界自高,功業(yè)自隆。養(yǎng)生也需要超越境界,舍人之難舍,行人之難行,才能證人之難證,得人之難得。對所得了無執(zhí)著,才能不為法累,不為空纏,不為境困,不為事擾,不為魔侵。許多佛門高僧為法忘軀,成就無上功業(yè),其中有堅實的修證功夫,若無禪定基礎,單純的宗教精很難持久,可見修證之偉力。
(6)空無忘我,無相功德
佛家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空無忘我,心無其心,不住一切相,這是修行與養(yǎng)生的至則,有一份執(zhí)著就有一份煩惱束縛。
以上六點屬于“見地”,見地不正會導引修行養(yǎng)生誤入歧路,但不修證,有如“說食不飽”。佛家有許多具體的煉養(yǎng)法門,如
①吐納法。佛陀說“人命在呼吸間”,吐納法是養(yǎng)生修行之基,修心修定與之相關。細、均、深、長地吸氣,意守丹田,氣沉丹田后略閉息,但不憋氣,再吐氣,鼻吸鼻呼。身若有疾,當想諸疾由“貪、嗔、癡、慢”等惑業(yè)所致“四大不調”之病,應懺悔消業(yè)。骨骼筋肉系統(tǒng)屬“地大”,病氣化作黑氣從鼻孔出;體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屬“水大”,氣息藍色;心理、意識、體能系統(tǒng)屬“火大”,氣息紅色;內氣、氣機系統(tǒng)屬“風大”,氣息白色。隨息之出,貪慢諸業(yè)亦出。最后觀想凈土八寶池中,“八功德水”如甘露浴身,內充臟腑,外華肌膚。
②念佛法。佛陀說念佛有天上功德。從養(yǎng)生而言,念佛能使萬念歸一,心生善良,,心氣和平,治散亂心,念到空無忘我,便是“念佛定來即是禪”。念念歸一,心心歸佛,可出聲,可默念。可純念佛號,可配以觀想,可定時定點念,可在走路等車時默念,久則一心不亂,身心輕安。
③觀心法。觀想心如未開之蓮;蓮花漸開,有八瓣象征八正道,花心坐一佛;觀想佛身長大,與我合一,即心即佛,佛我無別;忘佛忘心忘我,靜守空明;收功時觀想佛變小而歸于心蓮,心蓮合而成心。通過有為法的意識化訓練,調伏其心,契入空明。
④觀念頭法。靜坐,不主動思考,只看心中會起何念,念起即覺,分析其來源、目的,明之即棄,你像旁觀者,站在心外看心,無念則靜守空明。寂靜中若有念頭出現(xiàn),當即判斷,是雜念妄念或邪念,當下立斷,念頭即空。久而久之,你會對自己的心識有更深地了解、把握。禪宗講“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⑤念咒法。念總持咒“嗡啊烘”,念“嗡”時觀想白光盤在頭內振動;念“啊”時紅光盤在胸腔內振動;念“烘”時藍光盤在腹內振動。三光為“精氣神”所化,出聲或默念均可。
⑥凈業(yè)安心法。佛陀講“心凈則國土凈”。心凈則安,心凈則“自性’即現(xiàn)。世人難的“心凈”,緣于妄想、邪念、惡業(yè)的干擾,應以懺悔法“安心”,達到心靈凈化、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智慧開啟。靜坐,先從當日諸事分析,看在身口意三業(yè)方面有何過失,有則悔改。如“口業(yè)”,是否說了“妄語”,“惡語”,“兩舌語”。再往前推至能記事時,甚至更遠。心要誠、愿要切,讓懺梅之淚洗凈心垢,便心如蒙塵之鏡重現(xiàn)光明。亦可為親友、眾生而懺悔,愿親友安寧,國土潔凈。
⑦參話頭法。(一)參經(jīng)典話頭。如佛講《蓮花經(jīng)》時顯神通,講《金剛經(jīng)》則從平常的吃飯穿衣而起,后世禪宗大倡“平常心是道”’,對神通慧而不用,避而不談。(二)參祖師公案。如有僧問趙州和尚:“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趙州說“老僧在青州做了件棉衫,重三斤。”
⑧生活禪法。把生活當禪來參,把生活的過程當修煉,一切的酸、甜、苦、辣當法味,榮、辱、是、非視助緣,在人事、塵勞、機緣、名利、恩怨中悟正法,修定力,礪心性。巧把塵勞做佛事,世事洞明皆禪機。
⑨忍辱磨礪法。能忍生活中的一切苦難逆境,我心如如不動,不為境轉,而能轉境。性不磨不圓,志不礪不堅,古來多少大成就者都修忍辱行,頭陀苦行,我目己就修過此法,別人打而不還,辱而不辯;過午不食;單衣過冬。人各有志,雖不必照搬照抄,但真正修行,不忍辱磨礪,難得大成。
⑩夢幻修覺法。對夢的研究今有:夢是白天意識活動的延續(xù);夢是被壓抑的心理欲望的變化;夢是潛憊識活動;夢可能預兆未來等說法。佛家夢觀椒右也有以上諸論。早起回憶夢境,分析意象代表的欲望、心識。夢境能體現(xiàn)你的心靈,修證境界。若夢中有邪行,當懺悔以凈心識;若夢中有善行或得了法,不要狂喜,此法可使人深入到意識,七識、八識中,是重要的調心,凈識,了性法門。
- 上一篇:修行的動力來源
- 下一篇:誦讀佛經(jīng)的功德利益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心底的亮色
-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說起來容易,活起來不容易
- 人生總在成長
- 抬頭是天,腳下是路
- 偈語是怎樣形成的?
- 一路走來一路忘
- 因為哭過,笑才燦爛
- 假如生命能夠穿越
- 無論過去將來多美,記得珍惜眼前
- 日子還長,你要好好走
- 往事一壇老咸菜
- 對人生最好的表白
- 突然白頭,且斷妄想
- 幽默是智慧的光芒在閃現(xiàn)
- 好心情為生活著色,用好心情迎接每一天
- 心在風中,望紅塵種種
- 人生轉瞬即逝,不如憐取眼前人
- 人生有哪些來源?
- “忍”是一種擔當,忍之為德,在于負重
- 人生有什么體驗?
- 如何才能做個名副其實的“觀自在”?
- 人要放大一些什么?
- 精神的營養(yǎng)
- 知足的意義
- 謙虛是待人處世一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
- 煩惱都是自找的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 開發(fā)心地,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 “期待”對人生有什么重要?
- 從今天做起,凡事把握當下、活在當下
- 如何決定人生的方向?人生方向的原則
- 人生的“路”
- 居家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顆歡喜心?
- 佛教的這六事為什么能讓人得度?
- 人生八不可
- 人生真的有“十全”嗎?十全人生
- 三品人生,你要過哪一品的人生呢?
- 怎樣美化人生?
- 如何評價一個人?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星云大師]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普洱茶]普洱茶“越陳越香”嗎?
- [華嚴經(jīng)]寧受無量苦,得聞佛聲音,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
- [禪宗典藏]《祖堂集》的價值何在?
- [生活故事]信徒的捐贈
- [哲理故事]眼睛不要總是睜得那么大
- [佛與人生]心底的亮色
- [佛學常識]偈頌的術語
- [星云大師]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六祖壇經(jīng)]《壇經(jīng)》中對于“不二法門”是如何解釋的?
- [紅茶]滇紅工夫茶屬于什么茶?
- [禪宗公案]騎牛覓牛是什么意思?
- [生活故事]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 [哲理故事]藍天白云常自在,行云流水心無礙
- [佛與人生]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佛學常識]偈頌有哪些形式?偈頌的形式
- [星云大師]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