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一貫道概說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一貫道,為我國民間宗教之一,又稱天道。起源于明朝中葉,盛行于明末清代。最早的教派可能是羅教,之后分化各種不同教派,一貫道是很晚才興起的一支。其淵源可溯至清末王覺一。他借用《佛說皇極金丹九蓮證性皈真寶卷》及《開示經(jīng)》中的偈語,建立「東震堂」,接續(xù)先天道統(tǒng)。以無生老為信仰主神,標(biāo)榜彌勒佛三陽信仰,并以儒家為中心,主張三教合一;在形式上,夾雜著中國古老的讖緯圖說;在組織上,無出家之說,而由俗家信眾求道后稱為道親。
一貫道于一九四六年自天津、上海、寧波等地傳入臺灣。直至一九八七年始獲核準(zhǔn)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為合法的宗教團體。謹(jǐn)此簡介如下:
一貫道的歷史沿革是將其祖師道統(tǒng)分成:東方前十八代、西方二十八代與東方后十八代三種。在祖師傳承方面,與先天道的九祖到十四祖都一樣,從十五祖起才分道揚鑣,各自發(fā)展。真正將教門改稱一貫道的是十六祖劉清虛,而由十八祖張?zhí)烊恢赜喰乱?guī),始形成今日的一貫道。一貫道的宗旨,在于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孝父母,重師尊,改惡向善,冀世界為大同。一貫道的經(jīng)典有「無字真經(jīng)」「有字真經(jīng)」二類。
一貫道職級分有:師尊、道長、前人、點傳師、講師、壇主、道親等。
一貫道的儀式承襲先天大道的傳統(tǒng),再加以簡化成「作揖」、「獻香」、「叩首」、「默念愿懺文」四大項。具顯著的儒教化,其科儀仿自祭孔及祭天地的儀式,是由天然師尊于一九三九年,依據(jù)道中流傳下來的三代古禮制定《暫訂佛規(guī)》建立的。其儀式內(nèi)涵有三:叩首禮佛、念彌勒經(jīng)、反省懺悔。道親們參加聚會儀式時,是著中國傳統(tǒng)的禮服長袍、大褂。有關(guān)供品是水果、餅干、糖果、素菜等,不燃鞭炮,不燒紙金。常用的禮規(guī)有:飛鸞請壇禮、日常燒香禮節(jié)(各組家庭佛壇燒香程序稍不同);參辭接送駕禮;獻供請壇謝恩禮;大典、年節(jié)及各代祖師圣誕禮等,大都遵中國古禮,采燒香跪拜磕頭的方式,道親間則以「作揖」來相互問安。關(guān)于求道的儀規(guī)是求道者須由引師、保師的引介保證,并須繳納少許功德費,其次在神佛前焚燒表文,內(nèi)容包括求道人及引保師姓名、求道年、月、日及佛堂住址,并須虔誠發(fā)出誠心抱守、實心懺悔等十條大愿,如果不真誠依愿而行,愿遭天遣雷誅,其后再由點傳師傳授三寶,才算正式入道。
一貫道的修持,是在追尋個人身心內(nèi)外的純凈,也尋求教團組織的純凈。個人注意長幼尊卑,注意行為禮節(jié),形成了一套儀式規(guī)范。
一貫道的基本教義主張人類要「歸根認」,就是要藉各種修道方式回到「老」的身邊。說明「三期末劫」將來臨,故要「三曹普渡」,以期收圓渡回「九六原靈」。此外,其上帝觀:是采有一神和多神、磨煉說。世界觀:是將仙圣、人類等眾生所處的世界,概分為理天、氣天、象天。人性觀:分有本然之性、氣質(zhì)性二種。道德觀:「內(nèi)圣外王」指提倡中華文化道德八綱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落實于日常生活中;再者「外在行功」指廣度眾生為第一要務(wù),第二為立佛堂,再者印善書、宣揚道義等行濟人利物之事。報應(yīng)觀:肯定各宗教的「因果報應(yīng)」、「業(yè)力輪回」說,但另提倡上天已命彌勒祖師設(shè)「龍華大會」,將按功定果安排始終不退心志的道親在無極靈界的品位。天命觀:廣義面指在宇宙萬類生靈(動、植、飛、潛、礦、氣物等)體內(nèi),均包含上天賦予的天機性靈;狹義面指有形界有「奉天命來降生的帝王」,譬如:黃帝、堯、舜、禹;宗教界也有所謂「奉天命降世渡化眾生的明師」,譬如:釋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穆罕默德、耶穌等。神秘觀:一貫道自創(chuàng)有「守玄關(guān)」、「抱合同」、「念真經(jīng)」三寶并用之說,并強調(diào)能藉此頓見先天道心,明心見性,后再行涵養(yǎng)的功夫,就能與先天性海結(jié)合,「反本歸元」。合作觀:主張道親于發(fā)展道務(wù)時,舉凡理天仙佛、氣天神只等,皆會暗中護持推動。
目前,一貫道在臺灣的發(fā)展與分布狀況,自一九五三年在臺灣各地發(fā)展至今,觸角已伸展到世界各國。在文教方面:注重于家庭佛堂的開班講道,曾設(shè)立「國學(xué)班」,舉辦青少年、青年國學(xué)研習(xí)營、兒童讀經(jīng)班等,以提供社會大眾研讀經(jīng)典。選用經(jīng)典包括:四書、《孝經(jīng)》、《道德經(jīng)》、《莊子》、《清靜經(jīng)》、《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此外,常于法會或聚會上講解「生活禮儀」課程,以提升道親素質(zhì);成立文教基金會、研究所、道學(xué)院及出版各種期刊、雜志,以定期的精神食糧灌溉道苗,目前正積極籌設(shè)崇華大學(xué)。在慈善方面:致力于施藥、施棺、濟貧、救難、興學(xué)、撫孤、養(yǎng)老等,倡導(dǎo)儉樸的生活,持齋茹素是其最大的特征。
總之,一貫道的歷史迄今雖只近百年,但現(xiàn)已成為中國民間宗教,值得重視。
- 上一篇:第七課、道教概說
- 下一篇:第五課、民間宗教介紹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yīng)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gòu)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xué)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xí)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xué)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xué)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dǎo)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yán)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yán)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yán)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yán)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