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與醫(yī)學 第九講
各‘分解動作’之佛法涵義及醫(yī)學原理
[九]為什么拜佛,手按地,下跪前,邊曲膝—邊鞠躬—宜保持小腿垂直?
●目的:整個連續(xù)動作中,身雖動,而重心不動(重心是自然物理重心)不耗力于平衡。直至‘指尖’能按地,方便跪下。
膝、腿先退,腳跟載力,腳趾松。
曲膝如向后下方坐椅子般,(小腿如貼靠椅腳)手指松柔整齊。
只是臍沿中線直下,趨近‘足跟中點’而已,全身放松不吃力。小腿、手皆垂直。
手心轉(zhuǎn)向后(方便按地)腕關(guān)節(jié)松柔。↖↗分手按地。手按地之前,重心一直在后跟,腳趾毫不載力。
很多人,一時不能體會,在曲膝中,‘小腿直,重心定在腳后跟’的感覺(會感覺很穩(wěn)固,猶如桌椅的腳,釘?shù)煤苤,就很平穩(wěn);腳跟有“木樁插入地”的穩(wěn)立感)。
一般而言,曲膝常有以下狀況:(請參照圖文)
(1)一曲膝,小腿就向前斜了,大家可以試試,腿越斜越酸,表示不平衡,很耗力,甚至有人腰會前塌,很吃力。
。2)或小腿不但向前斜,而且還向外斜。(注:所謂小腿直,是前看、側(cè)看都直)
。3)或手伸遠,未能按地,腳跟就離地,腳趾載力,重心不穩(wěn)故腿很酸。
。4)也有人小腿雖直,重心放在足跟,卻蹲不下去,無法彎腰。這是腰下部脊椎太僵緊,(腰薦關(guān)節(jié))一時拉不開。(多練則慢慢開)
。蠹以囈匀缟厦妫1)(2)(3)的姿勢,停住一下就會酸疲難持久,表示要很吃力去平衡。雖然拜佛動作中不必‘停住’持久,但‘過程’吃力,就必累積酸痛。
●如何能曲膝小腿直?
*練習方法:
·針對此提供二方法以便練習,只要確實做幾次,把握到要領,就很容易體會小腿直,腳跟載力的‘省力、穩(wěn)固、得力’之利益。
[1]由前方頂。ㄓ靡灰慰繅,如圖,在前面頂住膝)(腳跟不動)稍熟悉這感覺。初學者練習時也可用下垂的‘手肘’,頂住膝使不向前斜,手也垂直,小腿也垂直。(如圖)
[2]后方靠穩(wěn)(用一椅靠著墻,或用一矮柜在后方作靠山)。
小腿及膝向后貼,靠穩(wěn)必然能直,注視中線,上身松垂,‘臍’沿中線,直下降,趨近足跟。
體會這曲膝,重心不動的感覺(后腳跟載力,如插樁入地)。腰部下方(腰薦關(guān)節(jié))都拉開。
直到手觸地,小腿依然直,力在后跟。(不用柜子也能做到了。┬「官N在大腿上休息。
★初學者一時做不到別氣餒。70多歲白發(fā)老菩薩,如此勤練也能順利做到!
一、佛法方面的涵義
·曲膝:表折伏傲慢,降伏煩惱
·整個連續(xù)動作中,保持重心穩(wěn)固不動,表‘一心不亂’,鍛煉動中之‘定’,動中之‘觀照力’。柔軟又安定地準備跪下。
·雙手下垂,并運按地,有相當深刻之涵義—
右 右 觀 慧 實 悲 智慧
佛法中分別以 手代表
左 左 止 定 權(quán) 慈 慈悲
┌定慧等持
故雙手同時并運按地,代表├止觀雙運...等涵義
└悲智雙運
雙手按地、下跪,表謙恭到底,慈悲到底。(另有‘先右后左’法,見后面說明)
二、解剖、生理和物理方面意義:
●此動作包含俯首、躬身(脊椎后拱)、松肩三章所說之利益(如上已述)。尤其能拉開腰椎、薦椎關(guān)節(jié),有益‘下半身’疾病防治。
●小腿垂直,以足跟支力,身形如香菇,支柱在中正部位,重心穩(wěn)固。依物理原則,任何重心穩(wěn)固之物,皆可自然擺放得很妥當、穩(wěn)固、不傾倒,也不必耗力去扶著。跪之前,任何連續(xù)動作,若保持重心穩(wěn)固,則如重心穩(wěn)固之物,自然放著而已,不須耗力于維持平衡。故肌肉不必緊張吃力,以免酸痛而難以持久。肌肉若吃力緊壓,血管阻力就大。若動作正確,即使停住于其中某一分解動作,都可以持久不累,輕松柔軟。
注:所謂小腿直,是正看側(cè)看都垂直,好像房子的支柱、桌椅的腳,正直了才穩(wěn)固平衡。歪斜的柱子或歪斜的桌腳、椅腳也是支持不久的。騎腳踏車或玩陀螺就能體會—動中的正直安定。歪斜就倒了。像這樣的圓桌,支柱直就能穩(wěn),若支柱斜了就不穩(wěn),漸趨傾斜。
。蚀诉B續(xù)動作,雖只是手按地下跪前瞬間之動作,卻不宜草草忽過,須諦實自審做好(宜緊密觀照),應專注看好自己之動作,不宜瞬目眨眼就滑過!很多學習者都體會到,如果動作正確,下巴也切實貼胸骨,即使冬天很怕冷的人,也很快熱流灌身!但很多人把握不到以足跟載力的奧妙,或以足跟站不穩(wěn),其關(guān)鍵在:心要專一,‘眼神’要收攝、專注視中軸,看足跟中點,勿眨勿閉,眼一閉,平衡之調(diào)節(jié)就變差,故不穩(wěn)。其實只是上身沿中軸往下直降而已(肚臍直下趨‘足跟中點’而已),所以肌肉很放松,根本不吃力,而且能得力。好像上身放松擺在大腿上休息而已。心要定,重心才能不動,不晃不搖。善用足跟—丹田之力,即放松之自然重力。
●有些人是頭太往下栽,向前伸手按地。(如圖)
如此忽然頭倒栽(比臀部低),頭部忽然充血,血壓變化大易頭暈。而且手前伸,腳尖載力腿易酸。
●·手下垂時,應松而整齊,手指并攏而柔軟。
·臂—腕—指,呈柔軟之直線狀,血流才順暢,神經(jīng)才能獲充分滋潤。宜避免肩手僵硬。(若腕關(guān)節(jié)緊張,呈‘曲折水管’之狀,則血流易受阻)。(如左圖)
手未到地,不必預先曲折僵硬。(白費力,徒增阻力)
手按地宜松柔,手指并齊,不宜張開擠折載力。(指易受傷)
。ㄗⅲ‘腕關(guān)節(jié)’處,有一‘陽池穴’,若‘腕’曲折甚,阻礙此穴道之氣脈,則陽氣受阻,易患手足冰冷。)
很多人平日不覺中,常有‘腕關(guān)節(jié)’曲折90度之動作,(如上圖)無形中‘壓折血管’太甚,故平日宜放松腕關(guān)節(jié)。
佛說造像量度經(jīng)解,描述‘佛手’云:
不露骨節(jié),而柔和如意
屈伸悠然,猶如象鼻之彎轉(zhuǎn)焉。
☆注意:另有些道場,采用右手先按地于中,次而左手按地之法,(即兩步半拜法)此亦有深義—因印度,以右代表‘正道’,故右手先按地,乃代表尊重正法,愿使眾生得正覺道。
·故‘雙手并運’和‘先右后左’之法,各有深義,平等無優(yōu)劣,大家勿妄生分別,自是非他,輕慢他人。(因自是非他,輕慢他人,即違‘禮敬諸佛’之意)。
若自修,可隨個人根機,而采用適宜契機者。
若共修,則須尊重團體規(guī)矩,方是禮敬諸佛,恒順眾生之真精神。
●附錄:
兩步半拜法(先右后左)之圖解(見下圖)
注:即使用兩步半拜法,亦要順解剖生理原則,如俯首、躬身、松肩、重心穩(wěn)固等原則還是應當把握。不宜用違反生理、物理原則之姿態(tài)—如仰頭、塌腰、手僵硬緊張等......
兩步半拜法之正確示范:
兩步半拜法之錯誤示范:
- 上一篇:拜佛與醫(yī)學 第八講
- 下一篇:拜佛與醫(yī)學 第十講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
- 華嚴經(jīng)要解(1)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一)
- 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jīng)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jīng)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三)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卷上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jīng)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jīng)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jīng)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