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構嚴謹、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經(jīng)典(十一)

  《大乘起信論》經(jīng)典(十一)

  譯文

  關於「解行發(fā)心

  所謂的「解行發(fā)心」,當知比前一種發(fā)心更為勝妙。因為這些菩薩,從開始發(fā)心信仰大乘正法以來,於第一阿僧只劫將要行滿之時,對於真如之法的法性,已有深入知如在現(xiàn)前,所修之行也遠離一切法的相狀。

  由於了知真如法性沒有慳貪之義,所以隨順修習「施度」。由於了知真如法性沒有污染,遠離五欲之擾,所以隨順修習「戒度」。由於了知真如法性沒有苦惱,遠離瞋憤之心,所以隨順修習「忍度」。由於了知真如法性沒有身心之相,遠離懈怠之情,所以隨順修習「精進度」。由於了知真如法性常定不動,本體無有散亂,所以隨順修習「禪度」。由於了知真如法性清凈光明,遠離無明妄念,所以隨順修習「智度」。

  原典

  解行發(fā)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1)已來,於第一阿僧只劫(2)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xiàn)前,所修離相。

  以知法性體無慳貪(3)故,隨順修行檀波羅密(4)。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5)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密(6)。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密(7)。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黎耶波羅密(8)。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密(9)。以知法性(10)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密(11)。

  注釋

  (1)初正信:指由十住的初發(fā)心住所成就的信仰。

  (2)第一阿僧只劫:菩薩修行成佛,要經(jīng)過三大阿僧只劫的漫長時間,從十住的初發(fā)心位到十地之前,為第一阿僧只劫。

  (3)慳貪:慳,吝嗇之義;貪,指貪欲。二者概指佛教三毒中的貪毒。

  (4)檀波羅密:六波羅密之一,意為施度,即行法、財?shù)仁?/p>

  (5)五欲:對色、聲、香、味、觸而生的情欲。

  (6)尸波羅密:六波羅密之一,意為戒度,即持戒之行。

  (7)羼提波羅密:六波羅密之一,意為忍辱度,即忍辱之行。

  (8)毗黎耶波羅密:六波羅密之一,意為精進度,即精進不懈之行。

  (9)禪波羅密:六波羅密之一,意為定度,即禪定之行。

  (10)「性」,《金》本作「生」。

  (11)般若波羅密:六波羅密之一,意為智度,即智慧行。

  譯文

  關於「證發(fā)心」

  所謂的「證發(fā)心」,是指從初地(凈心地)到十地(究竟地)的菩薩,究竟證得何種境界?所謂真如,這是基於轉識成智才說真如是證得的境界。實際上證悟真如是畢竟無有境界可得的,只有真如的無分別智,故名之為「法身」。

  這類菩薩,於一念瞬間,可以到無數(shù)的十方世界,去供養(yǎng)諸佛,恭敬諸佛請轉法輪。只是為了開示,引導眾生趨向真如正覺,而使他們不依賴於語言文字的理解;蛘唢@示直超修行的中間階位,迅速證成正覺,這是為那些畏懼佛道難行而生怯弱之心的眾生而作的:或者宣說自己經(jīng)過無量阿僧只劫的勤苦修行,才能成辦佛道,這是為那些對修行佛道有懈怠與驕慢心的眾生而作的。能示現(xiàn)如此無數(shù)的方便之法,真是不可思議。而實際上,這類菩薩的本性、根機都是平等不二的,所以他們的發(fā)心與證晤所得都無差別,沒有彼此超過的現(xiàn)象。因為一切菩薩,都要經(jīng)過三阿僧只劫的修習。只是為了隨順眾生境界的不同,眾生所見、所聞、根器、樂欲等不同,才示現(xiàn)不同方法的種種差別。

  又這類菩薩證發(fā)心的形相,有三種微細不同的表現(xiàn)。

  哪三種呢?

  一是真心,指沒有分別的根本之智。

  二是方便心,指能自然任運,遍行一切處,利益眾生的後得之智。

  三是業(yè)識心,指具有微細生滅的阿賴耶識。

  又這類菩薩功德圓滿,在色究竟處能示現(xiàn)一切世間最高大的身體,於一念瞬間即可與本覺證會,所有無明頓然消盡,這叫做一切種智。由此自然而有不可思議的業(yè)用,能逼現(xiàn)於十方世界,利益眾生。

  有人問:由於虛空無邊,所以世界也無邊:由於世界無邊,所以眾生也無邊:由於眾生無邊,所以眾生的心、行差別也無邊。像這樣各種不同的境界,不可分別與定限,難以了知與理解。如果一切無明消盡,沒有心的各種妄念,怎么能了知一切境界,并叫它為一切種智呢?

  回答說:一切境界,本來就是真如一心所變現(xiàn),而這一心是遠離一切念想。由於眾生虛妄之念才顯現(xiàn)境界,使心產(chǎn)生分別與定限。由於虛妄地生起各種念想,與真如法性不相稱,所以對種種法不能有決定的了知。諸佛如來,遠離一切見想,所知無所不遍。因其心真實無妄,就是一切法的本性。從自身的體性上能夠顯照一切虛妄之法,并有大智妙用與無數(shù)的方便之法,隨順眾生不同水平所應得的理解,應機開示種種法

  義,使之悟解,故得名為「一切種智」。

  又有人問:如果諸佛具有自然任運的不可思議業(yè)用,能夠無所不在,利益眾生。那么一切眾生如果見到佛身,看到佛的種種神通變化,聽到佛的種種方便說法,無不大獲利益。為什么世間大多數(shù)人都不能見到呢?

  回答說:諸佛如來,法身平等一如,無所不在,沒有心識活動,所以說其具有自然不可思議的業(yè)用。但這種業(yè)用都是依照眾生的心而示現(xiàn)的。眾生的心,就如鏡子。鏡子如果有污垢,色像就不能顯現(xiàn)。眾生也是如此,如果心有垢染,佛的法身也不會示現(xiàn)。

  原典

  證發(fā)心者,從凈心地(1),乃至菩薩究竟地(2)。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3),名為法身。

  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余世界,供養(yǎng)諸佛三請轉法輪。唯為陰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4);蚴境厮俪烧X,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只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shù)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fā)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jīng)三阿僧只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又是菩薩發(fā)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

  云何為三?

  一者真心(5),無分別故。

  二者方便心(6),自然遍行,利益(7)眾生故。

  三者業(yè)識心(8),徽細起滅故。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9),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10),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11)。自然而有不思議業(yè),能現(xiàn)十方利益眾生。

  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12)了。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13)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14)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又問:若諸佛有自然業(yè)(15),能現(xiàn)一切處,利益眾塵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睹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云何世間多不能見?

  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而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xiàn),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xiàn)。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xiàn)故。

  注釋

  (1)凈心地:即十地中的第一地,又名歡喜地。

  (2)究竟地:即十地中的第十地,又名法云地。

  (3)真如智:即指無分別智。

  (4)不依文字:唐譯不求聽受美妙音詞。此義在精神上與禪宗主張不立文字,以心傳心十分相近。在這裹,是指不依靠對經(jīng)典的文字詮釋,而是根據(jù)眾生的不同根機而分別開示,以達到幫助他們趨向涅盤的目的。

  (5)真心:真實無妄之心。

  (6)方便心:用種種方法,救度眾生之心。

  (7)「益」,《金》本無。

  (8)業(yè)識心:流轉生死的根本之心。

  (9)色究竟處:指色究竟天,即色界四禪八天的最後一天,是諸佛成道之處。

  (10)一念相應慧:指一念之間,始覺與本覺相契會,這是一種最後的頓悟成佛的智慧。

  (11)一切種智:亦稱佛智,指了知一切世、出世之法的智慧。

  (12)「決」,《金》本作「明」。

  (13)「法」,《金》本作「佛」。

  (14)「眾生」,《資》、《磧》、《普》、《南》、《徑》、《清》本均作「眾生性」

  (15)自然業(yè):指無心造作,任運自然而有不思議業(yè)用。

  修行與信心

  譯文

  以上已經(jīng)闡述了義理解釋部份,其次,再說修行與樹立信心部份。這裹依據(jù)未進入正定聚的眾生,所以才說修行與信心。

  1信心四種

  指哪些信心,怎樣修行呢?

  大略說來,信心有四種,哪四種呢?

  一是信根本,即所謂樂於信念真如之法。

  二是信佛有無量功德,即經(jīng)常想念親近佛,供養(yǎng)佛,恭敬佛,生發(fā)信仰的善根,愿求成佛的最高智慧。

  三是信法有大利益,即時常想到修行各種波羅密法。

  四是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即時常樂於親近諸菩薩眾(此指修大乘法的僧眾),求學如實修習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