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啟示錄
心靈啟示錄
2006年7月,濟群法師應邀參加支提山華嚴寺“心靈之旅夏令營”,為營員們作主題開示、答疑解惑及禪修指導。
一·走入佛門
問:學佛與未學佛,生活觀念有很大差別,甚至會出現(xiàn)一些矛盾。怎樣處理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
答:學佛和未學佛,生活觀念和方式確有不同。這種不同,是否就意味著沖突呢?其實未必。社會上,許多人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關(guān)鍵是彼此理解,彼此尊重。
我們身為佛弟子,對沒有信仰的人,首先要學會尊重,切莫因為“我有信仰,你沒有信仰”而人為對立,甚至瞧不起對方。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可尋找適當時機將佛法介紹給他們。但不要強行推銷,否則反而可能引起抵觸情緒。在這個問題上,要有善巧方便,要以別人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傳播。
有時,我們也可能碰到這樣的問題:因為信仰而給生活帶來一些不便,甚至引起他人的誤解或非議。若有類似困擾,我們可以表現(xiàn)得含蓄一些,但也不必刻意隱瞞。作為一個公民,有自己的追求,有正當?shù)?a href="/remen/zongjia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宗教信仰,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之所以要表現(xiàn)得含蓄一些,主要是為別人著想,不希望他們誤解,更不希望他們因誤解而造作口業(yè)。從我們自身來說,完全可以按自己選擇的方式理直氣壯地生活。
問:佛與眾生的根本差別在哪里?如何跨越?
答:佛與眾生之間,在一般人的感覺中,似乎有著天淵之別。事實上,距離并不是那么遙遠。《六祖壇經(jīng)》有句話,叫做“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佛,為覺悟之義。在迷的狀態(tài),就是眾生;而在悟的狀態(tài),那就是佛。
從迷到悟,雖是一念間,但要跨越這一念,轉(zhuǎn)變這一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人都知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說,難道只是把手中的屠刀放下,就能解決問題嗎?
佛經(jīng)記載:有位梵志求見佛陀,兩手各拿一朵花。佛陀說,放下,他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又說,再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放下。但是,佛陀還讓他放下……兩手空無一物時,還要放下什么?就是放下內(nèi)心的執(zhí)著,這才是我們要放下的關(guān)鍵。如果內(nèi)心還有執(zhí)著,即使將外在的一切都放下,仍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佛法修行,重點是解決心理問題,所謂轉(zhuǎn)迷成悟,轉(zhuǎn)染成凈,轉(zhuǎn)識成智。所以說,佛與眾生之間的平等,是本質(zhì)上的平等;差別,則是顯現(xiàn)上的差別。
問:是否只有通過坐禪才能觀察自己的心?
答:坐禪并不是唯一的方式,通過反省,也能觀察我們的心。當然,反省能夠觀察到的層面比較有限。通過坐禪,則能培養(yǎng)觀照力,對內(nèi)心有更深層的認識。
我們的心往往非;靵y,常聽得有人說:平時也沒察覺自己有多少妄想,可一打坐,妄想反而不絕如縷。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這并不是因為打坐時妄想比平時更多,而是因為以往從來沒有觀照內(nèi)心的習慣,雖然妄想紛飛,卻不知不覺。
通過禪修,我們才有能力觀照內(nèi)心。就像點燃的蠟燭,必須在無風狀態(tài)下,才能照清周圍景象。而在風中搖曳的燭光,是無法將四周朗照分明的。坐禪,不僅能幫助我們觀照內(nèi)心,止息妄想,還能以此消除負面情緒。
問:看過法師的《佛教徒的人生態(tài)度》,您在文中提到:要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請問佛教對此是怎樣定義的?我們又該怎樣去做?
答:價值觀離不開人生觀,而正確人生觀的建立,需要佛法智慧的指引。價值觀是探討人活著的意義。人應該怎么活著才有意義?佛教認為:人身的價值,一是令自己覺悟,完成生命的覺醒和解脫;一是令他人覺悟,幫助眾生圓成無上菩提。
怎樣才能做到這兩點呢?關(guān)鍵是修學佛法。佛法認為,每個生命都蘊涵著無限寶藏。但我們卻為無明所惑,每天在煩惱、妄想中虛度年華。一旦開發(fā)這個寶藏,就能成就無量智慧,無量慈悲。不僅自己開心自在,還有能力幫助普天下所有的人。所以說,正確的價值觀,是建立在修學佛法的基礎(chǔ)上。
問:有人說學佛要“一門專修”,但四弘誓愿又說“法門無量誓愿學”,當如何處理兩者的關(guān)系?
答:開始學佛,其實不必考慮“一門專修”或“法門無量誓愿學”,這兩種都為時過早。重要的是打好基礎(chǔ),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修習皈依,以此培養(yǎng)對三寶的信心;二是修習發(fā)心,以此確定人生的目標;三是受持戒律,以此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了這些基礎(chǔ)之后,應一門深入,依某一宗派修學,樹立正見,修習禪觀,體證佛法。然后,為利益更多的眾生,才能“法門無量誓愿學”。
二·心之種種
問:佛教中將“生氣”稱為什么?怎樣阻止這種情緒在內(nèi)心蔓延,盡量不去生氣?
答:生氣,在佛教中稱為“嗔恨心”。通常,是對我們不愿聽見、看見的人或事的反應。尤其是“自我”受到傷害后,我們往往條件反射般地現(xiàn)起這一煩惱。
阻止這種情緒的發(fā)生,主要是從平時開始預防。其關(guān)鍵,在于淡化自我,并設(shè)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同時,積極修習愛心、慈悲心,以此化解并消除嗔恨。
當嗔心生起時,則應學會觀照自己的心,而非順著這一心理慣性繼續(xù)。很多時候,事情剛發(fā)生時我們并沒有那么生氣。但因為不懂得及時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斷蔓延、壯大。事實上,這個嗔心正是我們自己培養(yǎng)起來的。所以,當我們面對逆境或受到傷害時,應以智慧觀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隨著嗔心跑。那樣的話,嗔心就會像星星之火般,順著風勢燃燒起來。
問:嫉妒心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當別人嫉妒你時,該如何應對?
答:嫉妒心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我想很多人都有體會。當我們看到別人成績比自己優(yōu)秀,事業(yè)比自己輝煌,就會感到失落或不以為然,進而甚至會去阻撓、傷害別人。因此,嫉妒也屬于嗔心的表現(xiàn)方式。
如果被別人嫉妒,有兩種應對方式。一是不去理會,這是比較消極的方式;一是對對方抱以同情,盡力給予幫助,以此化解嫉妒心,這是比較積極的方式。
問:什么是菩提心?有什么重要意義?如何成就菩提心?
答:菩提心,是我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心,這比“解放全人類”的目標更宏大。因為一切眾生不僅包括人類,也包括動物,包括六道中的一切生命。我們應從內(nèi)心發(fā)愿,希望盡自己的所有力量幫助他們解脫痛苦。
發(fā)起這一愿望,意味著要徹底打開心量。我們不妨想一想:自己心中裝著幾個人?有的或許只有一個,有的或許多幾個,還有的或許裝著更多。發(fā)起菩提心,就意味著要把一切眾生納入心中,不論人或動物,不論熟悉或陌生,也不論喜歡或討厭?傊,對于一切眾生,都愿給予平等無別的關(guān)愛,無私無我的幫助,這就是菩提心。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是我們不愿幫助的,就不是圓滿的菩提心。
當我們具備這一愿望后,便能成就觀音菩薩那樣的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并非生來就是菩薩,也是在不斷發(fā)菩提心、修菩薩行的過程中,完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生命品質(zhì)。如果我們像佛菩薩那樣胸懷一切眾生,盡力幫助他人,也能完成和觀音菩薩,乃至十方諸佛菩薩同樣的生命品質(zhì)。
問:每天都會想些亂七八糟的事,如何才能使心平靜下來?
答:平常的人,確實會有很多念頭,很多妄想,這也和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關(guān)。我們每天要讀書,處理人際關(guān)系,做得很多,也想得很多。其中,想得最多的,一定是自己最在意的事。所以,要讓心平靜下來。首先要使它變得簡單一點?梢詮囊韵聨c做起:
一、生活及環(huán)境盡量簡單。那樣,對心的干擾能相應減少。
二、培養(yǎng)淡泊的心態(tài)。如果對很多東西不去在意,心自然比較清凈。所有念頭都是因為在意某件事引起的,否則,不論發(fā)生什么,都如雁過長空,不留痕跡。
三、以佛法智慧指導我們的心。對每天經(jīng)歷的事,都以佛法智慧觀照?赐昃桶阉畔,而不是進一步帶動情緒,這樣就能保持無所得的心,空空蕩蕩,自由自在。
四、有一個修行法門。每天以一定時間誦經(jīng)、念佛或禪修。
五、生活必須有規(guī)律。
若能做到這幾點,心自然能比較穩(wěn)定,比較清凈。
問:習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當習氣剛剛形成時,怎樣察覺、怎樣對治呢?
答:佛教所說的戒定慧,就是幫助我們改正習氣的具體方法。社會上,幫助吸毒者改正,是讓他們住進戒毒所;幫助犯罪者自新,則是請他們住進監(jiān)獄中。其實,這些都是“戒”的方式。很多習氣的產(chǎn)生,往往和環(huán)境有關(guān)。到戒毒所或監(jiān)獄,就是讓他們在一個特定的、不易引發(fā)習氣的環(huán)境中改造,使原有的錯誤需求逐漸萎縮。至于佛教所說的戒,則是對個體行為的自律。通過對不良環(huán)境的遠離,達到自律、自治的效果。
持戒之后,須進一步修定。我們的心,之所以會被很多外在事物干擾,會因誘惑而引發(fā)某些不良習氣,主要原因,就在于沒有定力,且本身就缺乏獨立性。修定,可以訓練心安住的能力。一旦具備相應力量,妄念就無法對心形成干擾了,所謂“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而最重要的,則是開顯智慧。生命本具解脫煩惱的能力,欲令習氣斬草除根,關(guān)鍵是開發(fā)生命內(nèi)在的無限能量。一旦這種能力得以開發(fā),我們的心就會像虛空那樣廣闊無垠。如是,煩惱習氣就失去立足之地了。
問:我總是做夢,請問法師做夢嗎?您如何克服做夢的心理?
答:如果平時妄想較多,晚上的夢往往也比較混亂。因為做夢是意識的延續(xù),在睡眠中,意識會繼續(xù)活動。而出現(xiàn)最頻繁的,多半是白天纏繞在我們腦海的那些影像,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我自己是很少做夢的,因為平日就很少把事情擱在心里。從修行角度來說,一方面,我們要積極擔當利益社會大眾的事;一方面,又要保持無所得的心。盡管忙于種種事務,但做過就放下,不讓那些事情在內(nèi)心留下痕跡。這也是我們在修行過程中必須培養(yǎng)的一種能力。如果不具備這一境界,做事會很辛苦,而且和世人忙于事業(yè)沒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反之,雖然忙忙碌碌,但除了體力上的辛勞之外,不會再有精神上的負擔和得失。
三·誘惑與需求
問:現(xiàn)在社會誘惑很大。您是如何面對外在誘惑的?出家人消極嗎?
答:生活在現(xiàn)實中,會面對不同誘惑。相對而言,出家人的干擾比在家眾少一些。因為寺院本身有較為清凈的環(huán)境,但也不是真空,不是無菌病房。
當我們面對誘惑時,怎樣對待呢?其實,這還涉及到對“誘惑”的定義。通常所認為的“誘惑”,是否對任何人都是“誘惑”呢?其實不然。在開示中,我講過關(guān)于需求的原理。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你需要的東西,才可能對你構(gòu)成“誘惑”。而你不需要的,雖然能“誘惑”別人,卻不能“誘惑”你。
我經(jīng)常會碰到有人問:你們不想吃肉嗎?想吃的話怎么辦呢?之所以會提出這類問題,完全是站在他們自己的立場揣度。因為他們覺得肉很好吃,身體很需要。但對于我來說,情況是什么呢?如果我在外邊吃飯,遇到鍋洗得不干凈,稍微有點葷油,或有些蔥蒜味,吃過馬上就會嘔吐。所以,對于這些我是避之惟恐不及,根本談不上被“誘惑”,更不需要抵制“誘惑”。
可見,誘惑并不是絕對的,關(guān)鍵在于我們有沒有相應的需求和貪著。同時還在于,我們能否以智慧進行審視。若能當下將很多東西看破、放下,它就無法對我們構(gòu)成誘惑,構(gòu)成心理障礙。
至于說到出家人是否消極的問題,其實消極與積極也是相對的。世人所說的消極,多半是以自己的人生追求及價值觀為評判標準。比如他們熱衷于世間名利,便覺得那些熱衷此道的人是積極的,反之則是消極的。這是世人認為出家人消極的主要原因。
我們要知道,出家人雖然不像世人那樣追名逐利,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追求。事實上,他們有著更高尚、更遠大的人生目標。他們所追求的,是開智慧、斷煩惱、證真理,乃至幫助天下所有眾生認識真理、走向解脫。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是更積極的人生嗎?
問:我工作四年了,經(jīng)常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知道走向哪里。我該如何認清人生方向,不虛度此生呢?
答:對人生有明確定位,才能了知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做到這點其實并不容易,但這恰恰是我們今生能否成功的關(guān)鍵。有了合適的定位,我們就會知道究竟該做些什么,究竟以什么方式來度過今生,而不是隨著社會潮流,隨著外界誘惑,隨意改變生活目標。那樣,可能將一生蹉跎在接連不斷的選擇中,卻什么也不曾抓住。
發(fā)現(xiàn)自己適合做什么非常重要。每個生命的起點都不是空白,而是帶有某種天賦,或是擅長經(jīng)商,或是擅長文學,或是擅長行政,這些正來自過去生的積累。所以,我們應對自身條件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自身長處所在。從另一方面來說,生命并非機械運轉(zhuǎn)。機器不懂得怎么做才有價值,但人卻可以選擇,選擇怎么活才更有意義。也唯有人,才能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學佛的意義,正是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人生擁有清晰的方向。關(guān)于這個問題,多學佛法之后會逐漸明了。但怎樣選擇,關(guān)鍵還在于自己。
四·自利與利他
問:我們回去后,如何帶動和影響身邊的人學佛?
答:我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學都能變成一盞明燈,以此點燃人們內(nèi)在的心燈。
從佛教角度來說,我們內(nèi)心的某個層面,都具備佛菩薩那樣的智慧,都和佛菩薩無二無別。我們之所以還是凡夫,只因目前被無明所障。所以,希望你們都能成為光明使者,以佛法智慧開啟更多的心燈。
至于影響周圍人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帶他們?nèi)ビH近善知識,或是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學佛心得,告訴他們自己學佛后的改變,還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入門書籍,介紹一些佛教網(wǎng)站,等等。我覺得,能以佛法幫助他人,是最持久的幫助。因為任何物質(zhì)幫助只能暫時解決問題,而以佛法利他,卻能令人徹底改變命運,改變?nèi)松?意義極為重大。希望在座的同學都要發(fā)菩提心,讓更多民眾有機會接觸佛法。
問:六度的建立有什么依據(jù)嗎?
答:佛教法門的設(shè)定,確實是有根據(jù)的。六度,屬于菩薩道的修行內(nèi)容,通過這些修行成就佛陀的悲智兩大品質(zhì)。因為成佛并非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慈悲和智慧的圓滿成就。
六度中的前五度,主要是成就福德,而第六度則側(cè)重于成就智慧。當然,這并不是絕對的,其中也有一些交叉的內(nèi)容。所以,六度法門的設(shè)定是有依據(jù)的。除此而外,佛教中還有四諦、三十七道品、三無漏學等修學內(nèi)容。對于不同眾生,佛陀設(shè)定了不同的教化方式。雖然法門千差萬別,但最終目的是導向解脫,導向成佛。
問:怎么做,才能真正孝養(yǎng)父母?
答:孝養(yǎng)父母,首先要了解父母自身需要的是什么?這是作為子女應當觀察的,而非根據(jù)自已的想法作出決定。了解之后,應盡量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當然,父母的需求有時也未必明智。如果有這樣的情況,我們應以佛法智慧來衡量,決定怎樣對父母真正有利,而不是一味隨順。此外,還應善巧地以佛法對他們進行引導。這樣的話,不僅可以讓他們感受心靈安寧,且能盡未來際地獲得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孝。
問:普度眾生也要靠金錢和權(quán)力嗎?
答:僅以金錢和權(quán)勢,是無法普度眾生的,關(guān)鍵是靠智慧和品德。當然,金錢和權(quán)勢可以給人以物質(zhì)幫助,但這種幫助達不到度化效果,只能暫時解決眼前的生活問題。真正的度化,是以智慧幫助他人解除內(nèi)心困惑,幫助他們開智慧、證空性、斷煩惱。
五·觀我 觀空
問:法師曾談到關(guān)于“我”的問題,請問法師,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樣的?
答:在我的認識中,找不到“我”的存在。若說有“我”,那只是一種錯覺。幾乎每個人都活在強烈的自我意識中,可是,“我”究竟是什么?《射雕英雄傳》中,歐陽鋒神智混亂,逢人便問:我是誰?黃蓉告訴他:你不是歐陽鋒嗎?他又進一步追問:歐陽鋒是誰?這個問題,你們能回答得出嗎?
“我”,是現(xiàn)有的色身嗎?色身,其實離不開父母的遺傳基因,離不開組成它的各種元素,離不開生存所需的各種食物。除了這些,身體是什么?
“我”,是現(xiàn)有的思維嗎?作為一個人,總會有各種想法、情緒。平時,我們也會不自覺地將這些當做是“我”。生氣時,覺得是“我”在生氣;高興時,又覺得“我”很高興;思考時,更覺得是“我”在思考。其實,這些同樣是錯覺。我們把情緒、想法當做是“我”,但情緒、想法也是因緣所生,并非固定不變的。在不同狀態(tài)、不同環(huán)境下,我們會有各種不同的心態(tài)、情緒。哪種情緒,才是真正的“我”呢?
佛教講無我,就是要破除對“我”的錯覺。這些所謂的“我”,正是妄想所致,并由此帶來諸多煩惱。唯有破除我執(zhí),才能認清生命真相,還“我”本來面目。
問:“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能舉例說明嗎?
答:色,代表物質(zhì)的存在?,在常人觀念中是什么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對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存在。
從佛法觀點來看,色和空卻是一體的兩面,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為什么說“色即是空”?比如,茶杯就是一種物質(zhì)的存在(色)。但茶杯又是什么?不過是一堆材料的組合。離開組成茶杯的各種元素,還有沒有茶杯呢?其實是沒有的。也就是說,客觀上根本沒有不依賴條件而獨立“存在”的茶杯。
茶杯的“存在”,無非是兩個東西:首先,是名稱。我們把這件東西稱為茶杯,這個名稱有沒有絕對性?可以把它叫做桌子嗎?如果一開始就把茶杯叫做“桌子”,我們現(xiàn)在就是用“桌子”喝水了。一切名稱都是人為安立的,包括我們自己,也可以有很多名字,如筆名、藝名,包括現(xiàn)在流行的網(wǎng)名等等。所以,佛教將名稱稱為“假名安立”,并非實實在在的。
其次,茶杯的本身只是一種因緣假相,是由一大堆條件構(gòu)成。而這些條件本身,又是由更微細的物質(zhì)單位構(gòu)成。佛教認為,其中沒有一個不可以再分的元素。任何存在,哪怕再微小,也是有形狀的。只要有形狀,一定可以再分。既然可以再分,就不是固定不變的實體。
由此可見,“有”和“空”其實是不對立的。佛教說的“空”,并非什么都沒有,而是沒有固定不變的實質(zhì)。這些“存在”,本質(zhì)就是空無自性的,所謂“當體即空”。但我們要知道,“空”并不影響因緣假相的存在,兩者是統(tǒng)一的。如果以這樣的智慧觀照,就能擺脫對世間的執(zhí)著,就有能力去體悟空性。
六·生死 抉擇
問:蘇格拉底能在獄中笑對死亡,而多數(shù)人卻害怕死亡。您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像蘇格拉底這樣,以視死如歸的從容去擁抱死亡,禪宗公案中也有許多。禪宗大德們有各種各樣的死亡方式,有的坐著死,有的站著死,有的還倒立著死去……這些都體現(xiàn)了他們對死亡的超越。在他們的境界中,不僅超越了對死亡的恐懼,而且對未來的去向清清楚楚,所以才能來去自如。
常人之所以恐懼死亡,一方面是出于對生的留戀,當我們不想離開這個世界,又不得不離開時,這種痛苦不舍導致了恐懼。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究竟會去向哪里?不知道那個未知世界究竟有些什么,自然就會畏懼死亡。又因畏懼而逃避,每天都在考慮生計問題,卻從不為死亡作過絲毫準備。因為忽略了死亡,所以,一旦死亡來臨時,自然手忙腳亂。就像不會游泳的人掉到水中一樣,其慌亂可想而知。
西方哲學家說過:學習哲學是為死亡作準備的。事實上,了生脫死也是學佛的重要內(nèi)容。所有的死亡經(jīng)歷,不是必須到死亡那一剎才降臨。對于禪修功夫深厚的修行人來說,完全可以在當下體證死亡經(jīng)驗。如果生前就具備相應的經(jīng)驗,那么,死亡對他們來說就不存在任何問題了。
問:一個曾有恩于我的人,現(xiàn)在需要我的幫助。為此,我必須提前離開這個令我改變?nèi)松鷳B(tài)度的夏令營,可我不想離開,內(nèi)心很困擾。我該怎樣做呢?
答:在人生中,我們會面臨很多選擇。兩相權(quán)衡時,選擇的標準,往往取決于我們的價值觀。在這件事上,一方面你想學佛,一方面你要報恩。當然,報恩也符合學佛的要求,因為佛法也倡導知恩報恩。但是事情總有輕重緩急,你應當考察一下:那個人對你的需要程度有多么迫切,如果不回去會給他造成多大傷害,是否永遠無法彌補?如果不是那樣,不妨以后用另一種方式去幫助他、回報他。因為這幾天對你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最后的取舍還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靠你自己用智慧抉擇。
問:學習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競爭,但競爭使我非常煩惱,怎樣才能避免呢?
答:不必帶著競爭的心態(tài),但依然可以好好學習。
問:我想知道,什么原因使一個人在功成名就時就能激流勇退?
答:其實,這往往代表某些人在人生過程中的體悟。我們可以看到,花開到最艷麗時,接著就是凋謝、枯萎;月亮最圓最亮時,接著就是虧損、黯淡。具有一定的人生智慧,就能透徹這種規(guī)律,認識到無常的規(guī)律,認識到世事的虛幻。于是,在事業(yè)做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執(zhí)著于此,而選擇激流勇退。否則的話,待到高峰過去之后,再想退出可能也為時晚矣,最后狼狽收場。還有一種情況,則是因為他們找到了生命的更高價值,甘愿放下世間一切去尋找全新的追求,去完成精神的升華。
問:請法師對在座學員說一句總結(jié)性的勉勵。
答:珍惜人生,把握當下,好好學佛。
- 上一篇:如何處理利他和利己的關(guān)系?
- 下一篇:佛教怎么看待神經(jīng)病人?
- 持大悲咒有何禁忌?
- 精進念佛后家庭和事業(yè)為何會出現(xiàn)很多逆緣?
- 玄若法師答:為什么夜里持大悲咒會害怕?
- 元音老人:成佛的訣竅
- 楞嚴經(jīng)大致是在說什么?如何修楞嚴法門?
- 不孝有三是哪三個?不孝有三的含義是什么?
- 大悲咒問答
- 印光大師問答
- 佛咒問答
- 在夫妻臥室睡著后念佛,有罪嗎?
- 大安法師:家中佛堂的佛像應如何擺放?
- 在家居士能看楞嚴經(jīng)或法華經(jīng)嗎?晚上能念地藏經(jīng)嗎?
- 地藏經(jīng)問答
- 妙量法師答:大悲咒當手機鈴聲如法嗎?
- 心經(jīng)問答
- 大安法師問答
- 心里整天默誦楞嚴咒,方式對不對?
- 楞嚴咒問答
- 帕奧禪師答:天生有陰陽眼的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禪法?
- 南懷瑾問答
- 明一法師答:晚上能不能上香?為什么拜佛會哭?這是流淚佛?
- 星云大師問答
- 誦一部地藏經(jīng)能一起回向給在世去世的親人嗎?
- 念佛后,孩子的成績反而下降,是怎么回事?
- 金剛經(jīng)問答
- 舊財神像可以隨便丟掉嗎?該怎么處理?
- 養(yǎng)純白的貓是不是不吉祥?
- 佛前供水時需要打開供水杯的蓋子嗎?
- 因果問答
- 念佛問答
- 念大悲咒后感到胸中一朵蓮花盛開,這種感應好嗎?
- 阿彌陀佛像可以佩戴嗎?有什么禁忌和需要注意的嗎?
- 星云法師答:運氣不好時如何轉(zhuǎn)運?
- 良因法師答:散念《心經(jīng)》將近一年,改念《地藏經(jīng)》可以嗎?
- 念完阿彌陀佛圣號后,是否需要回向?
- 怎么判斷人死后是否去了西方?去極樂世界有何標準?
- 印光大師:如何得金剛經(jīng)的真實利益?
- 給老父母、丈夫等念《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往生咒可以嗎?
- 大安法師答:家中爬蟲成災怎么辦?
- 元音老人答:《金剛經(jīng)》說:‘無人相,無我相’。誰說誰聞?
- 回向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
- 念誦觀世音菩薩圣號時如何觀想?用觀想菩薩形象嗎?
- 佛教為什么有這么多法門,有區(qū)別嗎?
- 看恐怖電影時,明知所演皆是幻相,為何還是恐懼?
- “上報四重恩”的“重”怎么讀?
- 違五戒不殺生的愿,是不是破了不殺戒、不妄語二戒?
- 安樂八法的正命跟八正道的正命,是不一樣的嗎?
- 信愿念佛是專修,怎樣持咒念經(jīng)?
- 來生生到佛前是什么意思?
- 戒體是不持續(xù)的嗎?
- 如果一切法由心想生,那外境也是自己的心想出的嗎?
- 念佛號有沒有方向?
- 菩薩戒從善知識獲得,需要反復在佛像前自受嗎?為什么?
- 佛教的正命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 念佛修行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往生?往生的條件是什么?
- 往生西方必須要一心不亂,發(fā)菩提心才能往生嗎?
- 如何看待善知識,要如何依止世間的善知識?
- 往生一定要培植甚深的善根、積累廣大的福德嗎?
- 學佛人可以化妝嗎,學佛后化妝打扮是否如法?
- 發(fā)不起度眾生的菩提心,只想先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 佛菩薩圣誕時,在家供佛需像寺院一樣按儀軌做嗎?
- 何者是“心”?是六識嗎?如何定義、理解和界定?
- 在特殊佛教日做供養(yǎng),功德有差別嗎?
- 為什么拋妻棄子的男人不遭報應,反而過得很好?
- 可以重復受戒嗎?
- 學佛學偏了,是因為沒有真的深信嗎?
- 受五戒后犯了不飲酒戒和不邪淫戒,該怎么辦?
- 什么是“仰信” 、“通身靠倒”、 “作得生想”,如何運用到念佛中?
- 如何可以讓愿力大過業(yè)力?
- 在家居士是可以自己審罪還是該請師父?
- 為什么度他人容易,度自己的家人卻很難?
- 小孩念佛怎樣回向?要回向嗎?
- 怎樣讓年輕人接受并歡喜聽經(jīng)聞法?
- 寺院為犯煞星順星是否如法?佛弟子能否順星?
- 為什么一念經(jīng)就有很多妄想,如何對治?
- 念經(jīng)過程中,可不可以有法喜?
- 為什么要知母、念恩、報恩,對眾生有意義嗎?
- 親人去世后,皈依證怎么處理?
- 遇到假和尚化緣該怎么辦?
- 幻化出來的眾生有貪愛嗎?
- 大悲咒問答
- 印光大師問答
- 佛咒問答
- 地藏經(jīng)問答
- 心經(jīng)問答
- 大安法師問答
- 楞嚴咒問答
- 南懷瑾問答
- 星云大師問答
- 金剛經(jīng)問答
- 因果問答
- 念佛問答
- 虛云法師問答
- 元音老人問答
- 風水問答
- 楞嚴經(jīng)問答
- 夫妻問答
- 妙法蓮華經(jīng)問答
- 李炳南問答
- 皈依問答
- 瑪欣德尊者問答
- 趙樸初問答
- 無量壽經(jīng)問答
- 婚姻問答
- 財富問答
- 印光大師佛教問題問答集
- 夢參法師問答
- 子女問答
- 藥師咒問答
- 禪修問答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問答
- 往生咒問答
- 往生問答
- 算命問答
- 藥師經(jīng)問答
- 阿彌陀經(jīng)問答
- 回向問答
- 佛經(jīng)問答
- 華嚴經(jīng)問答
- 蓮池大師問答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