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解脫莊嚴寶》的總體框架二
(2010-12-11)
寬見法師:每一章都應(yīng)該經(jīng)過聞思修行,前面的基礎(chǔ)打得越好,后面的繼續(xù)修學就越有保障。如果你前面的基礎(chǔ)沒有打好,后面不能起修啊。所以經(jīng)常有人會提問:“師父,為什么我現(xiàn)在還有這么多的妄念,老是放不下?”經(jīng)常有人提問:“師父,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有什么關(guān)系呢?怎樣才能保證我往生?怎么才能保證我不墮三惡道?”有沒有這樣的問題,但是沒有人問:“師父,我現(xiàn)在做人還有什么樣的欠缺,我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什么問題……怎么去認識、去改正?”能夠從現(xiàn)實角度出發(fā)去考慮的人很少。把基礎(chǔ)打好,成佛之因如來藏,要不斷地熏習!唯識》講,熏習是什么意思?種種子,熏那個種子,不斷去熏習那個種子。我們現(xiàn)在的種子是什么呢?自己是否具備如來藏,其實這個種子很淺,你把這個種子深入地種下去,使我們對自己具備如來藏,確定不疑。即使不能完全確定不疑,也是相當不容易動搖。
下一個就是成佛所依人身寶。一切眾生都具備如來藏,那么六道眾生是不是都具備如來藏?是。既然六道眾生都具備如來藏,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天、人趣以外其他的四趣或者五道,不是也可以修學佛道嗎?這里講不是絕對不可以,而是很難很難。你不要認為既然都可以成佛,行啦,我們不用努力了。雖然一切眾生都具備如來藏,但只有人道的眾生才是修學佛道的最好所依,這就是人身寶的意義。我們再具體講一下成佛的所依,什么叫所依?是一個憑借。打個比方,我們要到國外去旅游,需要護照。成佛之所依是什么?是個平臺,它是個憑借,你沒有護照,能到國外去旅行嗎?你沒有人身能去斷惡修善嗎?沒有這個人身,你怎么來聽聞佛法?你要憑借這個人身。這就是成佛所依人身寶,這里指的殊勝的所依是指具備八無暇、十圓滿和三種信心的人身而言的。具足這些暇滿、兩種條件和三種信心的人,他們的人身就是修習佛道的最好所依。
為什么人身寶這么殊勝?因為打下基礎(chǔ)后,是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前面給我們信心,后面你不會想撿現(xiàn)成的,不要想我要在這里等著,可能到一定的時間就成佛了。三大阿僧祇劫也行,反正最后成了唄。三大阿僧祇劫能不能成?不能。你得認真修學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你要不認真修學還是成不了。你不要以為我們在這里等著,每天玩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三大阿僧祇劫一過,就渾身金光閃閃地成佛了,不可能,所以要確定當下這個人身不可以蹉跎。首先,這個八無暇里頭,地獄、惡鬼及旁生,邊辟地及長壽天,邪見,不逢佛出世,喑啞等八無暇。八種沒有閑暇修學佛法的情況,除了其他五道外,還有邪見、不逢佛出世、喑啞等八無瑕,我們觀察自己,要生起慶幸及稀有難得之想。我們得到人身,如盲龜值木,針尖做界,壁上撒豆這么困難。我們得到人身,你有沒有覺得我們這個人身很寶貴呀?沒有覺得。這個人身給我?guī)砹撕艽?a href="/remen/tongku.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痛苦,是嗎?你看,沒有經(jīng)過我同意,父母就把我?guī)У竭@個世界上來,來到這個世界,從小到大經(jīng)受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你去觀察一下,你走到大街上,有幾個人是面帶微笑、神情自若的?我也曾經(jīng)是:眉毛緊皺,川字型的紋,苦瓜臉,很苦。我們觀察自己,當你煩惱時照照鏡子,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煩惱臉、苦瓜臉,我們對于人身,很多時候無法認識到它的殊勝和寶貴。
你覺得人身寶貴嗎?哎呀,有時覺得還不如做一只小狗,有人講我想做一只小鳥在天上飛,有時想得很浪漫,有時覺得那小狗也挺可愛的,我做一只小狗吧。其實都是不明白人身這個可貴性,你知道我們付出了什么代價才得到這個人身嗎?我們經(jīng)過了無數(shù)千萬億劫,在六道當中輪轉(zhuǎn),終于有一次機會得到了人身。其他比如三惡道地獄、餓鬼、旁生的苦不細說了,非常非?,畜生比人苦千萬倍、億萬倍,惡鬼比畜生又苦千萬倍,地獄的眾生又比惡鬼苦千萬倍,這都是什么?像地獄道眾生是萬生萬死,餓鬼道的眾生乃是百千年不聞食物的名字,畜生道的眾生更是一輩子辛辛苦苦被人操作,臨終時還難免挨一刀。所以說這種苦無法言說,如果你一旦失了人身還容不容易再得啊?難了。
有一種比喻,得人身的概率就好像白天的星星,而失去人身墮到三惡道的機會就好像夜空里的星星,差別大不大呀。白天有沒有星星,看不見。還有你看墻壁上很光滑,撒一把豆子上去,豆子能不能在墻壁上停下來啊?不能。豆子在墻壁上停下來的機會近似為零,我們得到人身的機會就像壁上撒豆一樣難。所以這一章你要去聞思它,就會對自己得到這個寶貴人身生起大慶幸。你再也不會喊:哎呀,我怎么這么冤呢?怎么這么不公?你能得到人身已經(jīng)是大幸福了。別不平,莫抱怨,會欣賞。有幾個人對自己的現(xiàn)在不抱怨呢?我們對自己的現(xiàn)狀有沒有不滿?有沒有不平?可是你再看看地上的螞蟻、耕地的牛、山上吃草的羊,還有,到菜市場看看種種的生命,你跟它們比比,還有什么可抱怨的?它們也是有情呀,也得到過人身,可一旦失去了人身,還能再回來嗎?難了。所以這一章就是讓你明白人身之可貴,生起殊勝的、稀有難得、珍惜之想。非常重要,莫要起易遭、易得想,當然我們現(xiàn)在“人身難得今已得”,但這個人身是否暇滿呢?不一定。我們要看看,這個暇滿是否完全具備。還有十圓滿,有五種他圓滿,佛陀降世說正法,以及教法仍住世,已入佛門施攝受,為利他故心悲憫。還有五種自圓滿,得人身中根具足,業(yè)際無倒信佛法。遠離八無暇,具備十圓滿,還要具備三種信心,具備人身已經(jīng)很難了,但是具備暇滿以及三種信心的人,更加稀有難得。如果你真具備了暇滿人身和三種信心,再修學佛法還難不難啊?就不難了。因為這是成佛的最好所依,所以我們經(jīng)?纯醋约,現(xiàn)在是不是成佛的良好所依呢?要觀察一下,要經(jīng)常調(diào)整自己。
三種信心是什么?首先是深切的信心,也就是信解的信心;第二是向往的信心,也叫欲信;第三,清凈的信心。具備暇滿和三種信心的人,才是成佛的最好所依,或者說是憑借。怎么樣看自己是不是具備這三種信心?還要經(jīng)過四種違緣的考驗,能不被四種違緣所障礙,不被四種違緣所動搖,才可以說是真信士和善法器,剛剛所講,這個殊勝的所依是最好的法器,法器是不是敲的法器呀?不是,是指能夠承載佛法甘露的容器,是能夠裝載正法的容器,好的容器。我們是不是這樣的法器?能夠不被四種違緣所動搖?第一,是欲樂不能動;第二,是兇惡不能動;第三,是恐懼不能動;第四,是愚迷不能動。你能夠不被這四種違緣所動搖,才能說你是真正暇滿和具備三種信心。也就是真正的信士和善法器,必然能夠得到無量的利益,堪能發(fā)起最殊勝的大人之心。上士之發(fā)心,必然能夠獲得明利諸根,能夠持戒清凈、降伏煩惱、遠離魔境、得解脫道、積大善業(yè)、得見諸佛、蒙佛加持,成就種種不可思議的功德。以上講,具備暇滿兩種條件的人身寶和三種信心的人,才是堪能修持無上菩提的法器或者是所依,這是第二,成佛所依人身寶。這一關(guān)過了,就保證你修學的所依,你修學就有了保證,所以前面是后面的基礎(chǔ),這個次第要清楚。
第三,成佛之緣善知識。剛才講了具備暇滿和三種信心的這個人身寶是成佛最好的所依。有了這個人身寶,是不是自己去摸索,自己去看書或自己獨自去修持就能夠成就了呢?不是。這樣的人身寶還必須有善知識的教導(dǎo)和激勵,沒有善知識的教導(dǎo)和激勵不起作用。就好像良馬還要有伯樂,就好像金礦沒有碰到好的冶煉師去冶煉它,它仍然只是一塊頑石而已。這個人身寶,沒有善知識的教導(dǎo)和激勵仍然不起作用,所以說,修學佛道一定要依止善知識。
這一章講善知識的重要性,如何去依止善知識,以及依止善知識的利益。善知識是向?qū)?是船師,是危險地帶的護送者,是指路的明燈……如果沒有善知識,我們就會被外道所迷。前進的路上有很多的十字路口,非常細微,我們陷入這迷宮當中很容易被種種外相所迷,被外道所迷,或者誤入小乘之道。相反,有善知識的引導(dǎo)和護送,就沒有迷路或錯路的憂慮了。有幾種善知識?有報身佛的善知識、化身佛的善知識、登地以上菩薩一類的善知識,還有普通眾生一類的善知識。這些善知識,哪一類對我們恩德最大呀?普通眾生的善知識對我們的恩德最大。沒有普通眾生類善知識的引導(dǎo)和教化,我們有沒有機會去依止其他更殊勝的善知識?沒有可能。而這些普通眾生類善知識也可以說都是佛菩薩的方便化現(xiàn),因為你要依止報身佛的善知識,普通人是不行的,要登地以上才能依止報身佛的善知識。而化身佛的善知識,你是要證得資糧道以上的果位,才能依止。在自己業(yè)障大部分凈除后,才能依止登地以上菩薩的善知識。像我們這種煩惱非常深重的凡夫,沒有可能依止前三類善知識,很難,所以我們必須依止普通眾生類的善知識。
善知識的條件有八種、四種或兩種。我們要認清楚是不是善知識,是真的還是假的善知識,有八種條件:一,持守菩薩戒侓;二,多聞大乘經(jīng)典;三,具足修行證悟;四,悲心濟眾;五,無有畏懼;六,具忍辱謙和;七,心無厭煩,心無毀棄;八,善于言辭。四種條件,《莊嚴經(jīng)論》里講:多聞離諸疑,能持諸善法,二門說真如,是為菩薩相。兩種條件是善知識的最低條件,真善知識者,深通大乘教,持菩薩勝律,雖逢命難緣,不舍菩薩戒。深通大乘教義和持守菩薩戒律,是善知識的兩種條件。所以普通眾生類的善知識對我們恩德更大。
然后是依止善知識的方法,有了好的老師是不是就能保證你成就呢?不能。為什么?雖然有好的老師,如果對老師沒有信心,不能夠按照老師的教導(dǎo)去做、去學習,一樣沒有用。就像小孩子,即使上了最好的小學,是不就保證將來成為人才?不一定。如果孩子不愿意學或者不聽話,也沒有用。所以,碰到再好的老師,你不是好的學生,一點也沒有用。我們修學經(jīng)常挑老師,你有沒有挑挑自己。我所以學不好,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父母沒有教好,父母沒有文化,是因為這個老師不是特級教師,這個環(huán)境太差,就是沒有找到自己身上的問題。所以,有好的老師,你是不是好的法器,是不是好的學生,這一點至為關(guān)鍵。我們講依止四想,即使有好的老師,老師開的藥,你不肯服也沒有用啊。
什么叫好的學生?正確依止善知識。第一,恭敬與供養(yǎng)。第二,愛敬并承侍。第三,修行及努力。從這三方面去依止善知識。善知識的重要性,善知識的條件和標準,依止善知識的方法,這些都是需要聞思修,需要我們細細去思索,否則,我們經(jīng)常就會犯迷糊,找錯問題,找錯原因,就會自己煩惱,不能以正確的思維去尋找煩惱的原因,就會容易抱怨、嗔恨、不平,從來不找自己的問題。所以《入法界品》里講,若令善知識歡喜,則能獲得一切佛菩提,你自己盲修瞎練不可以,這里講應(yīng)當怎么樣向善知識求法,應(yīng)當具備加行、正行、結(jié)行三個步驟。
第一,要有適當?shù)臏蕚?首先要具足菩提心;第二,正行,依止四想,把自己看成是病人,把善知識看成是醫(yī)生,把善知識所講的法看成是良藥,然后把自己努力去修持當做服藥治病,依止四想。再避免三過六垢,把自己看成是瓶口朝下的器皿,這樣所有的毒液都流光了,就像善知識開的藥,吃藥以后立竿見影,病毒全都排掉。最后的結(jié)行就是遠離三過六垢。第四,方便即其口教授,也就是成佛的方法,方便即其口教授。
今天這個框架就先講到這里,成佛之方法。
- 自己業(yè)障很重,應(yīng)如何改變?
- 修行什么法門會遇到五十陰魔?
- 把功德回向給別人,會被對方的冤親債主纏上嗎?
- 受五戒后可以喝紅酒嗎?燒菜能放料酒嗎?
- 弟子吃素,和別人吃飯時顯得格格不入,該怎么辦?
- 念再多佛咒,若念念貪嗔癡,還有功德和護法神?
- 喪失特別在意的孩子,要去尋找救他嗎?
- 偶爾覺得佛法好像一把枷鎖把我鎖住了,如何是好?
- 受五戒后因應(yīng)酬,把酒戒給舍了,這樣如法嗎?
- 如何按時持誦經(jīng)典為好?
- 寶寶經(jīng)常生病,是因為過去墮胎的嬰兒嗎?
- 給家人買佛菩薩吊墜會擔什么樣的果報?
- 好的修行人是不是不應(yīng)該討厭任何工作?
- 如何幫助不信佛的病人樹立念佛的信心?
- 去道場禪修可以提高定力、智慧嗎?
- 佛弟子可以開炸雞店嗎?會有因果嗎?
- 學佛與做生意之間是否有障礙?怎么辦?
- 敬畏心是什么?不敢看天王殿與敬畏鬼神的區(qū)別
- 釋迦牟尼佛為什么在畜生道也能修行?
- 不信佛的人都能往生,那還要精進修行嗎?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