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祖師同行 貳 粥飯有禪機 寶壽生姜辣萬年
寶壽生姜辣萬年
“楊歧燈盞明千古,寶壽生姜辣萬年”這句話,在自己還沒有出家,跟著師父到四祖寺打禪七的時候,就聽師父說過。當時只是對祖師的行履感到自豪與贊嘆,沒有多想什么。由于師父的口音問題,把“壽”聽成“樹”,所以一直認為是“寶樹生姜辣萬年”。對于寶壽、楊歧是何許人根本一竅不通。
后來看的書多了才知道,楊岐燈盞者,楊岐方會禪師,在石霜楚圓會下做監(jiān)院。由于庫房光線昏暗,白天在寺廟點廟里的油燈,一到晚上就點自己的油燈,石霜和尚知道后,對楊歧講,你這樣還不算清廉,為什么呢?你看,你的燈掛在寺廟的燈的下面,寺廟的燈油滴進你的油燈里,這不是你沾了公家的光嗎?楊歧恍然大悟,趕緊把自己的油燈掛到寺廟的油燈的上面,寧可讓自己的燈油落到公家的油燈里,也絕不沾公家的便宜。后來他創(chuàng)立了五家七派的楊岐派。
“寶壽生姜辣萬年”的故事是這樣的:
寶壽禪師在五祖寺庫房擔任司庫,那時的住持和尚戒公,一日因病服藥,需用生姜為藥引,讓侍者去庫房取。寶壽禪師不但沒給,還呵責了他。住持戒公和尚即令持錢去買,寶壽禪師這才給了姜。這件事不但沒有得罪住持,反而得到了戒公的敬重。
后來洞山寺需要找一位住持繼任,托戒和尚推薦人選。戒公說:“那個賣生姜的漢子可以去得!
楊岐方會禪師的事跡自己看了很多,也寫過很多。他是號稱“三腳驢子弄蹄騎”的臨濟子孫,是五家七派之一,有透金剛圈、吞栗棘蓬等毒辣的接人手段。現(xiàn)在臨濟子孫遍天下,我們基本是他這一支傳下來的。
寶壽祖師的事跡在昨天看《續(xù)傳燈錄》*時了解了更多,現(xiàn)列出來大家一起看。
瑞州洞山寶禪師,壽州人。生娼室無姓氏。為人廉謹,性慕佛乘。于硤石寺受業(yè),修頭陀行,糲食垢衣。參戒和尚發(fā)明心地大著名聲,常在五祖會主寺事。一日戒病,令行者于庫司取生姜煎藥。師叱之。行者白戒。戒令將錢回買,師方取姜付與。戒心重之。后游叢林至洞山時,聰公居焉特加敬重。聰歿遺言令繼其席。適郡守亦以書矚戒,舉所知者主之。戒云:“賣生姜漢住得也!彼扉_法于洞山。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頭腦相似。或曰腰長腳短!眴枎:“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言猶在耳!鄙:“恁么則五祖嫡子云門兒孫也!睅熢:“日馳五百!笔颈娫:“總恁么風恬浪靜那里得來。忽遇洪波浩渺白浪滔天,當恁么時覓個水手也難。得眾中莫有把柁者也無?”眾無對。師曰:“賺卻一船人!币谱w宗,一日扶杖山門,見喝道來問:“甚官?”吏云:“縣尉令避道!睅熈⒌雷蟊,尉馬跪不行。師曰:“這畜生卻識人!蔽局菐,作禮,馬乃行。復遷云居。一夜山神與師肩輿繞寺,師呵曰:“抬上方丈去!鄙裰碧戏秸伞
師為人精嚴護持戒法。初行腳時宿旅店,一夕為娼女所迫與同寢榻。師坐禪至曉。娼女索宿錢,師與之,出門自燒被而去。娼女以實告其嫗,遂請歸置齊禮謝,謂“真佛子也”。然性好名事邊幅。初得法于戒和尚。戒暮年棄眾造焉,師以其行藏落人疑似弗為禮。上堂說偈譏之曰:“嗟見世誵訛,言清行濁多。若無閻老子,誰人奈汝何?”戒遂造大愚,一日于僧堂前倚柱杖談笑而化。師雖有盛名叢林,亦以是少之。師嘗作達摩祖師真贊,大為叢林所稱誦。序曰:“師真圖邈三界無著,擬欲安排知君大錯,虛勞指點何處捫摸?要識師真乾坤廊落!辟澰:“師相兮世所稀,師眉兮陣云垂,師眼兮電光輝,師鼻兮聳須彌。師口門無齒兮過在誰?擬涉流沙兮何不自知非?彼此丈夫兮傳法與阿誰?更住少林兮懡(luó)〕卻西歸。遇衲僧兮好與一頓椎,雖然如是兮不會莫針錐!
* 延伸閱讀 【《景德傳燈錄》】
- 上一篇:與祖師同行 貳 粥飯有禪機 乾坤肚皮學得來
- 下一篇:與祖師同行 貳 粥飯有禪機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