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chǔ)佛法修學的次第與方法

\

  我常說修行者應該明確四個大問題,即方向、道路、次第、方法。方向者,修出世間法,而非修世間法。出世間法者,解脫成佛。道路者,走大乘成佛之道,而不走小乘個人解脫之路。次第與方法,是今天要講的主要內(nèi)容。

  大乘佛法的修學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及等覺、妙覺共五十二個次第,可分五位:

  1、資糧位。從初信位到第五住,廣泛修集;資糧,為斷我見、戒禁取見及疑見等三縛結(jié)作準備。從初住到第五住,分別熏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2、加行位。即第六住,此乃大乘真見道前之加行,非進入初地之加行。主要熏習大乘人無我智慧。分別有暖、頂、忍、世第一等四種加行。若加行圓滿即可進入第七住真見道位,成為始覺菩薩。

  3、見道位。有真見道和相見道兩種。第七住為真見道位,第八住到初地之入地心皆為相見道位。初地之入地心為大乘見道位之圓滿位。大乘見道位很寬,從最初真見道的第七住一直到初地的入地心都為見道位所攝。

  4、修道位。從初地的住地心到等覺。

  5、究竟位。即妙覺,即成佛。

  我這里說的基礎(chǔ)佛法,指最初的兩個大位次,即資糧位和加行位,而重點是初住到第六住。因為絕大部份人修念佛法門并發(fā)愿往生極樂凈土,所以下面多以念佛為例。其實道理是相通的,一個明白了,其它也就明白了,關(guān)鍵在于實踐,若不肯下一番功夫,只圖表面瀟灑,優(yōu)哉游哉,永遠只是佛法中的匆匆過客,不能獲得真實利益。

  一、基礎(chǔ)戒定慧

  (一)基礎(chǔ)持戒:認真懺悔、勇受五戒、慎護不犯。

  1、認真懺悔。認真懺悔是慚愧二善法的具體落實,相當于把臟的容器清洗干凈。具體方法是,1逐一回憶從小到現(xiàn)在殺盜淫妄酒五個方面所造之業(yè),寫下來,在佛前發(fā)露懺悔。2盜業(yè)若有機會還就要趕快還,口業(yè)若當事人還在,就要去賠禮道歉,解怨釋結(jié)。其它業(yè)也是一樣。通過懺悔不僅能了解自己,能認識因果,還有助于發(fā)起出離心和菩提心。如何懺悔,可在計算機搜尋“如來藏講堂博客”,參看諸居士之修行日記。

  2、勇受五戒。三歸后要學習五戒,勇敢地去受五戒。五戒可以保護修行人,但不能保護不受戒的人。受不受五戒,違反了都有因果報應。受了會有慚愧心,會懺悔,不受則沒有慚愧心,不懂懺悔。懺悔能消業(yè),不懺悔則不能消,不消則必受果報,受苦無窮。

  3、慎護不犯。受了戒要會護戒,如護眼珠。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雖小小戒亦不犯,如不說別人過錯,不說無意義的閑話等。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護戒的最好方法是精進念佛。

  (二)基礎(chǔ)修定:對治昏沉、克服散亂、功夫成片。

  1、對治昏沉。一念佛一誦經(jīng)就困,主要原因是沒有發(fā)起強烈的出離心和無上菩提心,不能勇猛精進。如果有一件重大事情發(fā)生了,人人都會很有精神。學佛真的是人生最大的事,若能如此認識,則能排除不急之務,放下無謂雜事。

  (1)為對治昏沉,要少吃飯,八成飽即可。晚飯最好不吃,若吃的話,只吃一些蔬菜、水果就好。

  (2)昏沉嚴重的人,多經(jīng)行念佛、大聲念佛;可站著誦經(jīng)甚至慢慢經(jīng)行誦經(jīng)。盡量不打坐,若打坐,則一定在最有精神的時候打坐。

  (3)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一日夜24小時精進念佛。一次以后停幾天,然后再來一次,這樣幾次以后就不容易昏沉了。若要效果更好,則要再加時間,36小時或48小時。在這個時間內(nèi),要堅持到底,無論如何也不睡,最后困極了的時候,不可以坐下來,要大聲經(jīng)行念佛。

  2、克服散亂。人的一般狀態(tài)就是散亂狀態(tài),心如猿猴,到處攀緣,不肯安靜,耐不住寂寞。怎么辦呢?

  (1)確定本修法門。若修多法,而不分主次,必不與修定相應。定的意思就是“心一境性”,只攀緣一個目標。若念佛,開始時只念一尊佛,直到念一尊佛貫穿始終時,為了鞏固和擴大定的能力才漸漸學習次第念兩尊佛或多尊佛。

  (2)明確專修與兼修。這里先說專修。

  1確定專修時間。一者每天早晚設(shè)立固定時段專修,一般是起床后和睡覺前。忙者從最少十分鐘起步,逐漸增加,不必冒進。若有較充裕的自由時間,則從半小時起步。鞏固以后,增加一分鐘至五分鐘;過一段時間鞏固以后,再增加一分鐘至五分鐘,不必一下增加很多。大部份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增加到早晚各一小時。退休者等可以專修更多時間。但時間最好只增不減,這樣會總有進步感,受到鼓勵。萬一遇到偶然情況臨時不能完成專修,以后有時間能補就補,沒法補也不必懊悔。因為還有兼念在保證正念不失。

  2確定專修處所。家中有佛堂最好,沒有的話,在任何較安靜而不打擾他人之處均可,天氣不冷時,在戶外亦可。

  3確定專念對象。選定一尊佛,或?qū)D钇涿?或?qū)S^其相好,或?qū)O雽洝R坏┐_定,即不隨便改易。

  4確定攝心方法。最初專念從半分鐘起步,看看是否有妄念,有幾個。休息一下,再來一次。如此反復。不知此法,一下子就想十分鐘或半小時沒有妄念,是不大可能的。這個過程有人進步很快,有人較慢,有人很慢,但只要堅持不懈,都能成功,怕就怕一曝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沒有常性。

  (3)若遇周末或節(jié)假日,可以考慮專修半天或一天、兩天乃至七天。專修的意思就是只做這一件事情,不做其它事情。下面講兼念。

  3、功夫成片。專念是為了保證兼念,若僅僅早晚或假日專念,而平時不念,則永無功夫成片之望。兼念不僅能促進專念,迅速成就一心,而且修出的動中功夫相當穩(wěn)定,不怕煩惱,經(jīng)得起任何考驗。正因為如此,才能成為今后作觀行的資本,才能成為開悟的先決條件之一。具體方法如下:

  (1)首先設(shè)立警覺機制,使念佛一停能立刻發(fā)覺。如何設(shè)立呢?1發(fā)至誠懇切之心,發(fā)務必要功夫成片之具體小愿。2必須有一具體方法作保證,譬如手撥念珠,或用拇指次第觸其余四指等。若發(fā)心懇切具體,則一定會有方法。也可以在家里和工作的地方貼一些佛像和佛號,提醒念佛。

  (2)早晨一醒來第一念就要念佛,若非念佛,就趕快念佛;白天不論何時何地,也不論有病無病、心情好壞,都要一直念佛,忘了就提起來,忘了就提起來,久之自然會自動提起。而且會越煩惱,念佛的念越強。

  (3)最殊勝的方法,最不怕妄念和煩惱干擾的方法,是把任何妄念和煩惱當作提醒念佛的信號。

  (三)基礎(chǔ)修慧:依善知識、聽聞讀誦、思維整理。

  1、依善知識。善知識有多種,譬如佛法的啟蒙老師、傳授三歸的皈依師,五戒、八戒、沙彌戒、具足戒菩薩戒的授戒師,出家的剃度師,以及同行善知識等。但最重要的是依止師。依止師就是你最能經(jīng)常親近、具體幫助和指導你修行的老師,可以是出家法師,也可以是在家居士。學好了一個內(nèi)容后可以換另外一位繼續(xù)依止修學,并非永遠依止一位。當然如果這位善知識有能力在各方面都一直指導你,你也可以一直依止下去。依止師的前提是:1有正知見,不會誤導你;2有時間能隨時指導你;3他愿意指導你,你也愿意接受指導。

  2、聽聞讀誦。廣學多聞極其重要,對佛經(jīng)了解的多了,被誤導的系數(shù)就降低了。幾乎任何經(jīng)典都講要受持、讀誦、書寫、為人演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讀誦大乘經(jīng)典有極其殊勝的功德,滅恒沙罪,修無量福,開無量智慧。誦經(jīng)本身也是戒定慧齊修的法門。所以除了專門念佛修定的時候,每天可以定下一定的時間讀誦經(jīng)典。方法有二:一者誦熟了一部就換另一部;二者慢慢一直誦下去。誦經(jīng)是念法的法門。

  3、思維整理。聽聞好比吃飯,思維整理好比消化吸收。聞得聞慧,思得思慧。讀誦經(jīng)典的目的是要明白經(jīng)典的義理,所謂愿解如來真實義;也為了進一步落實修行,使修行更加深廣。

  二、基礎(chǔ)功課建議

  (一)早晚修定功課。不可龐雜,越簡單越好,若念得太多,就把可貴的時間都占去了,會始終停滯在一般的層次上不能提高。該舍的必須舍棄。念佛較簡單的功課是:

  1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2阿彌陀佛身金色的偈子;3念佛;4三歸;5回向。而更簡單的是一直念佛,最后回向就好。回向的目的是鎖定目標不改變,強化目標不動搖。

  (二)平時修定功課。僅僅有早晚課還不夠,再加平時念佛也還不夠,念佛是主修法門,還要有助修法門。譬如:吃素、放生、發(fā)愿、懺悔、持戒、布施、忍辱、誦經(jīng)以及護持道場、參加法會等。這些如何與修定之法相應?就是要同時念佛。兼念開始有困難,慢慢就會變不可能為可能。否則如何叫功夫成片?

  (三)修定與修慧之區(qū)別。譬如念佛、誦經(jīng)是修定,而讀經(jīng)、思維就是修慧。

  三、其它基礎(chǔ)修持

  (一)供養(yǎng)與布施。對上曰供養(yǎng),對下曰布施,平等曰結(jié)緣,本質(zhì)都是為了對治貪心。此不但能廣結(jié)善緣,而且能解怨釋結(jié),積累福德資糧。財供養(yǎng)、法供養(yǎng)、無畏供養(yǎng)三種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所謂法供養(yǎng),即如理作意,如法修持。

  (二)忍耐與恒順。處理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主動的是布施供養(yǎng),被動的就是忍耐與恒順。不但包括忍受所謂不公平的待遇、打罵、誹謗、迫害、乃至割截、殺害,還要能忍受名聞利養(yǎng),忍受人無我和法無我。

  (三)精進不懈怠。有了善知識,有了正知見,還要有精進,才能證果。不能證果的兩大原因,第一是被邪知識誤導了,第二就是懈怠。故若有正知見的熏習,又能精進,開悟證果也并非難于上青天。(完)

  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