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初識(三)

  佛法初識(三)

  百法:佛法把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概括為一百個法。這一百個法,前九十四個法是有為法,后六個是無為法。

  有為法:就是有功能、有作用的法,比如水能喝、耳能聽、識能分別等等。有為法依有漏無漏(漏是煩惱的異名),分為兩種,即世間的有漏有為法和出世間的無漏有為法。所有的有漏法,都必須依靠無漏法的配合,才能運作。只要是有為法,不論有為、無為,都是所生法,都如夢幻泡影。

  無為法:就是無功能、無作用的法,比如無余涅槃,只是第八識獨存狀態(tài)的一種表述,再如不動無為,也只是四禪境界的表述,都只是一個名詞而已。無為法既然無功能、無作用,當然也不會有煩惱,故也叫無漏無為法。無為法一定無漏。無為法不是所生法,而是所顯法。

  問:第八識阿賴耶識為什么被有為法所攝?

  答:因為第八識在三界出現(xiàn)、運作,出生一切法,住持一切法,都是有為功能。無為法中的真如無為,指第八識本體真實不虛,沒有變異,如如不動,顯示了祂的無為特性。所以實質(zhì)上第八識即有為、即無為,非有為、非無為,不落兩邊,唯是中道。

  百法分為五大類,故叫五位百法。

  一、心王法:有八個識,也叫八大心王,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二、心所法:共有五十一個,是與心王共行的法,如臣佐王,王在臣在,全稱為“心所有法”,有六類:

  1、遍行心所法,有五個:觸,作意,受,想,思。

  2、別境心所法,也有五個:欲,勝解,念,定,慧。

  3、善心所法,有十一個: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4、煩惱心所法,有六個:貪、嗔、癡、慢、疑、惡見。

  5、隨煩惱心所法,有二十個: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6、不定心所法,有四個:睡眠、惡作、尋、伺。

  三、色法:有十一個,即五根,六塵。

  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四、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個: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zhuǎn)、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shù)、和合性、不和合性。

  五、無為法:有六個: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受想滅無為、真如無為。

  下面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為清楚起見,心經(jīng)原文的句子之前,都加一個記號“○”,以示區(qū)別。)

  ○般若:讀作“玻惹”,意思是成佛智慧,不但與世間的智慧不同,而且也與小乘的智慧不同,所以經(jīng)常用般若這個音譯的詞,以示區(qū)別。

  菩提:菩提與般若都是智慧之義。但僅是小乘解脫的智慧不能叫做般若,只能叫做菩提。菩提涵蓋的意思較廣,包括三個方面:

  1、聲聞菩提:即苦集滅道四諦法所宣說的解脫智慧。

  2、緣覺菩提:即十二因緣法所宣說的解脫智慧。

  3、佛菩提:即大乘菩薩道六度、十度、四攝、十力、四無畏以及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等法所宣說的成佛智慧。般若僅指佛菩提,即成佛的智慧。

  智慧:如果說智慧,就有三種之別。

  1、一切智:小乘解脫道的智慧,包括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一切智細分有十智:世俗智、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

  2、道種智:菩薩成佛之道的智慧,包括根本無分別智、后得無分別智。

  3、一切種智:已經(jīng)成佛的圓滿智慧。

  ○波羅密多:意思是到彼岸。也就是達到解脫生死、并圓滿成佛的彼岸。

  ○心經(jīng):關(guān)于心的經(jīng)典。《心經(jīng)》雖短,但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的心都講到了。真心、妄心也都說明了。

  心:是精神作用的總稱。每位眾生的心其實只有一個,但為了讓學佛的人了解心具有的不同的性質(zhì)與功能,首先把心分為真心、妄心兩種。真妄最基本的區(qū)別是,1、真心不生不滅,妄心有生有滅;2、真心不分別六塵萬法,而妄心必然分別六塵萬法;3、真心可以持身、持種,妄心不能持身、持種;4、真心不與煩惱相應,而妄心與煩惱相應。

  一切唯心造,萬法唯識

  心有八種不同的功能,以其功能的不同,分別為八識。其中第八識是真心,其它七識是妄心。由第八識出生第七識,由七、八兩個識和合再出生第六識,然后六、七、八三個識和合再出生前五識,再由八個識和合,輾轉(zhuǎn)出生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

  因此第八識叫第一能變識,第七識叫第二能變識,前六識叫第三能變識。所以說,一切唯心造,萬法唯識。

  有為法:就是有功能、有作用的法,比如水能喝、耳能聽、識能分別等等。有為法依有漏無漏(漏是煩惱的異名),即有無煩惱,分為兩種,即世間的有漏有為法和出世間的無漏有為法。所有的有漏法,都必須依靠無漏法的配合,才能運作。

  無為法:就是無功能、無作用的法,比如無余涅槃,只是一種第八識獨存狀態(tài)的表述,再如不動無為,也只是四禪境界的表述,都只是一個名詞而已。無為法既然無功能、無作用,當然也不會有煩惱,故也叫無漏無為法。

  下面一句一句講《心經(jīng)》:

  ○觀自在:大乘作觀行證果,最重要的是對真心的體證。因為真心總是與妄心在一起和合運作的,所以用能觀的妄心,去觀照另一個本來就自在的真心。妄心是能觀,真心是所觀。能觀的妄心主要是第六識意識。觀自在,就是用第六識去觀第八識。

  觀:是在定中用般若智慧觀察、觀照的意思,有能觀、所觀兩方面。在這一句里,能觀的是妄心,不自在;所觀的是真心,自在;蛘哒f,妄心能觀卻不自在,真心不能觀卻自在。觀是重要的修行法門。修行作觀是妄心的事,真心既不作觀,也不須要修行。

  自在:是所觀,即被觀的對象。真正自在的有兩個。一個是真心,即眾生的第八識,不包括前七識;一個是佛心,包括八個識,因為成佛以后,八個識都自在,每個識都能圓滿獨立地運作。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有情是眾生的別名。菩提薩埵,就是覺有情,使眾生能夠覺悟。覺悟什么呢?覺悟一切眾生皆有真如佛性,悉能解脫一切生死煩惱,都能最終成佛。

  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另一個名號,就像我們也可能有幾個不同的名字一樣。找到了本來就自在的真心,能夠現(xiàn)前用妄心觀照真心的菩薩,就是能觀自在的菩薩。為什么這里不用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是要觀察世間眾生的心聲、尋聲救苦的,而《心經(jīng)》所說的觀察,不是用來觀察別人,而是用來觀察自己的。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夠觀察自在心的菩薩們,在實踐甚深的智慧到彼岸的成佛之法的時候,進入中道現(xiàn)觀,對照這個本來自在的真心,深入現(xiàn)觀五蘊不自在、因緣所生、無常、無我。

  因此,觀自在,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前提,而找到真心,又是觀自在的前提。所謂參禪,就是找真心,也是找真心的方法和過程。而找到真心,就是開悟,也叫破參。所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悟后起修的事情。

  ○照見五蘊皆空:以般若之智慧,觀察五蘊之法,通通是因緣所生、剎那變化、最終歸滅的空相之法,都是假相,只是一個過程,都不自在,都必須依靠自在的第八識心,借緣輾轉(zhuǎn)假合才能生起并暫存。離開真心第八識,就沒有五蘊皆空可講。因為如果沒有第八識,根本就不可能有五蘊;如果沒有五蘊,怎么會有五蘊的無常變異和緣起性空呢?

  因此照見五蘊皆空的空,一是說空相,四大皆空,五蘊非實;也是說空性,四大五蘊的本質(zhì)只能是空性。所以下面會說“色不異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集聚之義,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暫時聚合呈現(xiàn)的假相。五蘊在說身、心兩個方面,色蘊說色身,其它四蘊說妄心。也就是說,無論是色身還是妄心,都不自在,都由第八識這個自在心直接或間接所生;第八識本身則既不屬于五蘊里的色蘊,也不屬于五蘊里的其它四蘊,而是全部五蘊身心的總根源。

  色蘊: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即指五根和內(nèi)五塵。

  問:色蘊為什么不包括外五塵?

  答:因為阿羅漢滅除五蘊入無余涅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并沒有因此而滅除。外五塵是眾生的共業(yè)所成,內(nèi)五塵是眾生的別業(yè)所成。

  問:為什么色蘊不包括法塵?

  答:十八界中,心法是意根(意根就是第七識)和六識,色法是五根六塵,法塵為色法所攝,這與百法中的十一個色法是一致的。但法塵并不為色蘊所攝,因為五蘊主要說眾生身心兩方面,法塵既不是五根身色蘊,也不是受想行識其它四蘊。所以色蘊唯有五根五塵十個法。

  五根:指身體的五種感覺器官,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根有五扶塵根和五勝義根的不同。

  五扶塵根:就是五種感覺器官及其傳導神經(jīng)。扶塵根只觸外五塵。

  五勝義根:就是大腦,就是大腦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嗅覺中樞、味覺中樞、觸覺中樞的集合體。勝義根只觸內(nèi)五塵。

  問:如何區(qū)別扶塵根與勝義根

  答:只有可以顯現(xiàn)內(nèi)六塵之處,才是勝義根。除了這個部分,根的其它部分都是扶塵根。

  六塵:是指物質(zhì)及其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即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六塵有外六塵和內(nèi)六塵的區(qū)別。

  外六塵:外五塵是第八識依四大種而現(xiàn)起的境界,為五扶塵根所觸。外法塵只是外五塵的變動,并無實質(zhì)。

  內(nèi)六塵:內(nèi)五塵是第八識在五勝義根上顯現(xiàn)的外五塵的影像,內(nèi)法塵是第八識在內(nèi)五塵上顯現(xiàn)的又一重影像。五勝義根觸內(nèi)五塵,意根觸法塵,因而生六識。內(nèi)六塵才正是前六識所分別的境界,而外六塵是不能被前六識直接觸知的。眾生不知自己感知的都只是自己內(nèi)心的影像,誤以為能直接感知外部的境界,所以都是認假為真,執(zhí)虛為實,生活在夢幻泡影之中。

  不論五根,還是六塵,其實都離不開四大,即構(gòu)成物質(zhì)現(xiàn)象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但內(nèi)五塵似色非色,不是四大種所成,唯是影像,內(nèi)法塵更是影像的影像。

  對身體來說,

  地:是指身體中比較固定的部分,如骨骼、肌肉、筋腱等。

  水:是指身體中可以流動的部分,如血液、胃液、膽汁、尿、淚等。

  火:是指身體中的熱量、能量。

  風:是指能使身體內(nèi)外運動的機能,是體能的運用,也指呼吸。

  四大有能造和所造兩種。能造的四大,指第八識中所含藏的四大的種子——能造色法的功能;所造的四大,指四大種所造色,既五根和外五塵,小到構(gòu)成物質(zhì)的基本粒子(佛法里叫做“鄰虛塵”),大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宇宙。

  人活著時,就暫用這些集聚的物質(zhì)及其能量,人一旦死了,這些物質(zhì)和能量就分散了,又全部回歸于大自然。所以,人的身體,只不過是物質(zhì)和能量的暫時聚集而已,哪有什么真實的自我可言?眾生執(zhí)著,妄謂有我,完全是錯覺矣。

  屬于精神現(xiàn)象的其它四蘊,識蘊是根本。每個識一產(chǎn)生都會有五種基本功能伴隨,那就叫“五遍行心所有法”,簡稱“五遍行心所”,即:觸、作意、受、想、思。受蘊、想蘊、行蘊,其實就是其中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三種功能的顯現(xiàn)。而行蘊,也指識蘊、受蘊、想蘊以及色蘊的運行。

  受蘊:就是感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有時會說五受,即三受再加憂、喜?鄻酚腥怏w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感受,憂喜則純是精神上的感受。

  想蘊:想就是知道、清楚、明白,但凡有知,一定有想,不論是非好壞。想蘊就是了知性。這種了知并不一定要借助語言文字,乃至不一定要起心動念,往往在六識觸六塵的第三剎那就已經(jīng)完成,極其迅速。

  行蘊:除了受蘊、行蘊,其它的心所法及心不相應行法,皆屬行蘊。思心所對六塵作了決定:或繼續(xù)執(zhí)取,或舍離執(zhí)取,決定之后就有了心行,乃至進一步有了口行與身行,也都為行蘊所攝。

  行的意思是遷流變化。一般來說,行有兩種。依發(fā)生的處所說,有身行、口行、意行,也叫身口意三業(yè);以善惡性質(zhì)來說,有善行、惡性、非善非惡行,也叫善業(yè)、惡業(yè)、無記業(yè)。

  無記業(yè)就是不能說是善業(yè),也不能說是惡業(yè),無所謂好壞,如平常的吃喝拉撒睡等等。

  問:業(yè)與行有何異同?

  答: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也叫身行、口行、意行。善業(yè)、惡業(yè)、無記業(yè),也可稱為善行、惡行、無記行。業(yè)與行雖可通用,但也還是有些區(qū)別。業(yè)往往指業(yè)行的完成,行往往指業(yè)行的進行;另一方面,業(yè)主要指有情眾生的造作;客觀環(huán)境的遷流變化,不能叫業(yè)。行,一方面,側(cè)重于業(yè)正在進行之中;另一方面,也可指客觀環(huán)境的遷流變化。

  識蘊:指前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不包括第七識,第八識。菩薩不入無余涅槃,所以七、八兩個識永遠在一起和合運作,故非屬生滅蘊集之法。

  第七識在前六識斷滅的五位,即五種情況(眠熟無夢、悶覺、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下,以及中陰身入胎前期尚未生起前六識時,都繼續(xù)運行不輟。第八識更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存在,永無間斷之時。但有時也把第七識攝在識蘊之中,因為第七識畢竟是可斷之法。

  關(guān)于潛意識: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概念并不十分確定。大約是指第六識的一部分和第七識的一部分。潛意識也叫深層意識,大致是指被業(yè)力推動,不由自主而顯示出來的非清醒意識所能理解的、超出常理的意識,如某些直覺等。這基本還屬于第六意識的范圍。

  有一種叫集體潛意識,有共業(yè)的眾生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具有的共同認知,其有意識的成分,也有第七識俱生我執(zhí)的成分。那些不由自主的、自動進行的、一般情況下無法用意識控制的行為,如維持生命所必需的、身體內(nèi)部的一系列生理活動,都是七、八兩識直接完成的。而大量的無記業(yè)、習慣性行為,如吃喝拉撒睡等,基本靠七、八兩個識運作完成的,當然有時也有前六識參與,必要時也可以用意識控制。

  佛法說的意識,有四種狀態(tài):

  1、散亂意識,就是一般人通常的意識狀態(tài)。

  2、定中意識,是修禪定的人,在禪定中的意識狀態(tài)。

  3、夢中意識,是人在夢中的意識狀態(tài)。

  4、病中意識,是精神病患者在發(fā)病時的意識狀態(tài)。

  其實還有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一是被施行催眠的意識狀態(tài),一是吸食迷幻藥物以后的意識狀態(tài)。施行催眠由于被人引導,進入一種非睡非醒的狀態(tài)。吸食迷幻藥以后,則有點類似于某些夢中意識或某些病中意識的狀態(tài)。

  ○度一切苦厄:就是讓我們現(xiàn)前照見五蘊皆空而證得解脫果。因為照見五蘊皆空時,我見(也叫身見)就斷了;繼續(xù)深觀的話,我執(zhí)也會跟著斷除,我見我執(zhí)都斷了,就是有余涅槃,成慧解脫阿羅漢。在小乘,最后進入無余涅槃,永斷分段生死,不再回到三界六道中來,也可以說“度一切苦厄”了。但在大乘,更深的意思是究竟涅槃,還要永斷變異生死,才是究竟的“度一切苦厄”。

  慧解脫阿羅漢:已斷我見我執(zhí),但還沒有具足四禪八定,不能立即隨自意取證滅盡定,不能提前隨時取證無余涅槃,只能等到壽盡而舍報的時候或舍報以后在中陰階段取證無余涅槃,這樣的阿羅漢,就叫慧解脫阿羅漢。解脫不堅固的慧解脫阿羅漢,即使不能取證“現(xiàn)般涅槃”(臨命終時入涅槃),至少也可以取證“中般涅槃”(中陰身時入涅槃)。

  度:是遠離、超越、斷除的意思。

  苦厄:苦是痛苦,身心的逼迫感、煎熬感;厄是災難、危險。

  一切苦厄:包括成佛以前身心所感受到的全部苦難。不但有世俗諦苦,如苦苦、壞苦,還有勝義諦苦,屬于圣人無漏智的證境,如行苦。

  問:為什么可以度一切苦厄呢?

  答:因為沒有自我,就沒有我的苦。沒有自我,誰輪回呢?所以佛教救人的方法極其徹底,將一切苦難連根拔除。那就是先證得無我。而無我不是靠修行才得到的,無我是真理,是事實。本來就無我,從來就沒有自我,自我及其一切與自我有關(guān)的稱嘰、毀譽、榮辱、苦樂、憂喜等等都只是由于眾生不懂無我真理而起的妄知、妄覺、妄受。若能證得無我的真理,不僅可以救自己,也可以救度眾生。所有的苦都消滅了,就成佛了。

  ○舍利子:即佛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由于《心經(jīng)》是專講般若智慧的,舍利弗又智慧第一,所以舍利弗理所當然地成了當機眾的代表!缎慕(jīng)》就是觀世音菩薩講給舍利弗的。

  舍利弗為什么又叫舍利子呢?原來,舍利弗的媽媽叫舍利,舍利弗是舍利的兒子,故又名舍利子。這和有些修行人死了以后火化留下來的舍利或舍利子,完全是兩個概念。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