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覺經(jīng)

《八大人覺經(jīng)》最早著錄于隋代法經(jīng)的《眾經(jīng)目錄》,列在“失譯經(jīng)”類下,也就是不知譯者為何人。直到唐明佺《大周刊定眾經(jīng)目錄》,首次記載本經(jīng)譯主為后漢.安世高,并指出此說法系根據(jù)《寶唱錄》.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詳情]

八大人覺經(jīng)略解

\

  后漢沙門安世高譯

  明 蕅益釋智旭解

  大文為三:初總標,二別明,三結嘆。 今初

  為佛弟子,常于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不論在家出家,但是歸依于佛,即為佛之弟子。既為佛子,即應恒修此八種覺。言‘常于晝夜\’者,明其功無間斷。言‘至心\’者,明其親切真誠。言‘誦念\’者,明其文義淳熟,記憶不忘也。‘八大人覺\’,釋現(xiàn)結嘆文中。

  二別明即為八。初無常無我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行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此入道之初門,破我法執(zhí)之前陳也。先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如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等,則于依報無可貪著。次以四大觀身。地水火風互相陵害,故有四百四病之苦。各無實性故,究竟皆空。次以四陰觀心。所謂受想行識,并此色身,共名五陰。于中實無我及我所,但是生滅之法,剎那剎那遷變轉異。不實故虛,非真故偽,遞相乘代故無主。則于正報無可貪著。又此正報身心,不惟空愛惜之,于事無益,而且一迷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則心便為眾惡之源;一迷四大為自身相,則形便為眾罪之藪。倘不直下覤破,害安有極。若能如是觀察,則身心二執(zhí)漸輕,即漸離生死之第一方便也。

  二常修少欲覺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此既以第一覺降伏見惑,次以第二覺降伏思惑也。思惑雖多,欲貪為首。能修少欲,則可以悟無為而得自在矣!

  三知足守道覺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yè)。

  此既修少欲,復修知足,以專心于慧業(yè)也。多欲不知足人,最能障慧。今于少欲之中,又復知足,則慧業(yè)任運可進矣!

  四常行精進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夫所謂少欲知足者,正欲省其精力以辦出要耳!倘托言知足,而反坐在懈怠除中,則墜落不淺矣!故必常行精進,以破見思煩惱。煩惱之魔既破,則陰魔、天魔、死魔皆悉摧伏,而五陰十八界獄乃可出也。

  五多開智慧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雖云精進,若不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則成暗證之愆。又有聞無慧,如把火自燒;有慧無聞,如執(zhí)刀自割。聞慧具足,方可自利利他。

  布施平等覺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雖有智慧而無福德,亦不可以自利利他,故須具行三檀也。知貧苦之多怨,而行布施,即財施也。知怨親之平等,而不念不憎,即無畏施也。法施已于上文明之。今以財及無畏,圓滿三檀耳。

  七出家梵行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雖修智慧福德,若不永離居家五欲,終不可以紹隆僧寶,住持佛法。當知三世諸佛,無有不示出家而成道者也。三衣:一安陀會,二優(yōu)多羅僧,三僧伽梨也。然使身雖出家,而不能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則為竊佛形儀,罪加一等,不可不知。

  八大心普濟覺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fā)大乘心,普濟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雖復出家,不發(fā)大乘普濟之心,則慈心不周;不發(fā)代眾生苦之心,則悲心不切。慈悲周切,方是紹佛家業(yè)之真子也。

  三結嘆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于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如此八事\’下十六字,結成名義。‘精進行道\’下十六字,結成自覺功德。法身船,指所悟性德。涅槃岸,指修德所顯也。‘復還生死\’下三十二字,結成覺他功德。惟自覺,方能覺他也。‘若佛弟子\’下三十二字,結成誦念功德。能誦其文,必能精思其義;能思其義,必能以此自覺覺他。故能滅罪而斷生死苦,趣覺而證常住樂也。

  八大人覺經(jīng)略解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