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的種類

  緣又可分為四種: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因緣是主緣;次第緣又名等無間緣,是前后兩個相連接的主緣之間不容任何他緣加入;緣緣又名所緣緣,是主緣因?qū)ο蠖谢顒?增上緣是以上三緣之外對現(xiàn)象生起的一切助緣。這四緣本系唯識學上對于諸法生起的原因作分解說明,相當難懂,今天我只用現(xiàn)實生活的角度,來向諸位介紹。

  (一)因緣

  ‘因緣\’,第一個產(chǎn)生推動力的,是創(chuàng)始者或發(fā)起人。從發(fā)端而言,他是因;對整體的大眾而言,他是緣。比如,貴社最先一定有一個人,想到要集合對佛學有興趣的婦女朋友們,共同地去探討、尋求佛法的真理,于是著手號召或邀請志同道合的婦女朋友們,組織成立‘緣社\’。這個最早發(fā)起的人既是因,也是緣。為什么呢?因為他是其它有共同志趣的學者的助緣。他以成立‘緣社\’的構(gòu)想,配合著完成大眾共同的希求。

  請問諸位,我在這兒和各位談‘緣\’的問題,對你們而言,我究竟是因呢?

  還是緣?諸位需要我來講,所以我就被請出來講。我是配合諸位,所以我是緣,諸位是因。再說,現(xiàn)在我一個人站在這兒說佛法,說給諸位這許多人聽,所以我是因,諸位是緣。然而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因呢?是諸位而不是我圣嚴,圣嚴是與因配合的緣。

  通常不是學佛的人講因緣,多半是指男女間的結(jié)合,那是‘姻緣\’;這和此處講的因緣不同,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同。這必須講到過去的和現(xiàn)在的,因為過去彼此之間有緣,現(xiàn)在才能在一起,而現(xiàn)在在一起后,又產(chǎn)生了另一種的緣。而男孩、女孩二人結(jié)合,他們是互為因緣,共同促成夫婦的關(guān)系,彼此是對方的助緣,各自是對方的一半,即相依為命。因此,不必爭執(zhí)誰才是主?誰才是副?如果彼此互爭主因的位置,就無法避免夫妻吵架的事了。

  我在國內(nèi)或國外,常常遇到一些夫婦不和的問題,有些是為了兒女、財產(chǎn),而多半是在于先生有了外遇新歡。如果是太太一個人來找我,我便對她們說:‘問題出在于你而不在于他。\’太太們一聽到我這么講都很生氣。因為她們已受到欺侮和委屈,所以來請問師父怎么辦,結(jié)果師父反而說她們不對。我說,我沒有辦法找到你們的先生們來罵幾句,而他們也不可能來,因此我只有先教你怎么辦,然后慢慢地來改變你的先生,進而使你的家庭達到美滿和樂的目的。原則是只要把自己當成配角,全心全力地迎合你的先生,無論是感情上、經(jīng)濟上、工作上或家庭生活、健康所需等各方面,付出更多的忠心、耐心和愛心,照顧他、服侍他,漸漸地使得他處處都需要你,若沒有你,則他的家庭和事業(yè),乃至健康都無法維持;不要把主要目標放在他的外遇對象身上。諸位女居士們,我這種說法,當然是不夠公平的,但這種作法是非常的安全。自古以來,賢妻良母都是從奉獻自己而來的。

  (二)次第緣

  ‘次第緣\’,不論自己是主因或是助緣,凡有活動,即有結(jié)果;不論從時間的相續(xù)或空間的接觸上看,前后是相連的,彼此是相通的。因此,人生于宇宙之間,絕非孤立,毫不寂寞,前與無限年前的古人同根,后與無限年后的來者同源,今與無限數(shù)的眾生休戚相關(guān)。我們雖渺小,但又極偉大。若明次第緣,便會知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不舍晝夜的意義了。婦女的耐力,正好與此吻合。

  (三)緣緣

  ‘緣緣\’,緣緣是因緣的對象,由于緣緣才有因緣的活動,它不是主因,卻為主因產(chǎn)生活動所不可缺,它重要,但不是直接而是間接的。

  我們時常聽到有人說:‘成功不必在我\’,我們做任何事,不必站在出名的立場,也不必求得直接的回報。俗語說:‘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在座的諸位母親們,在報上很少見到你們的名字,可是你們的先生或少爺、小姐的名字,卻時時在報上刊注銷來,正像我們從水果店買到鮮美的各色果類,卻不知種植和改良它們的是誰。

  諸位都在默默地耕耘,不求自己揚名,你們既是賢妻,也是良母,是國家民族最重要的幕后功臣,所以你們是緣緣,是社會國家民族的緣緣。

  我們時?吹接行┡詡兡貫閲颐褡迳鐣暙I她們自己,但她們并沒有在歷史上留名,諸位是否知道孟子的母親叫什么名字?我們只知道‘孟母三遷\’而已;宋朝岳飛的母親又叫什么名字?她能教出岳飛那樣盡忠報國的大忠臣,可是我們只知道她是岳母,而不知她究竟是誰?她們所付出的心血非常的大,但是所得到的報酬卻不易見到;蛟S你們會認為她們所做的都很冤枉和白費,事實上以佛法的立場來看并不然,不管你做什么,是直接也好、間接也好,只要付出努力,一定功不唐捐。

  (四)增上緣

  ‘增上緣\’,增上的意思是幫忙。他已經(jīng)在做一件事,且做得很好,如果我們再給他一點小的幫助,那么他會做得更好、更完美。比如,有一窮苦的孤兒,他有能力讀書,也有上進的毅力,可是他沒有錢上學,這時我們可用金錢或言語幫助他。

  記得我在日本求學的時候,有次只剩下一個月的房租錢,未來的學費、生活費、房租等等都沒有著落,當時我就想拿那一個月的房租錢買張船票回國。于是去見我的指導教授,告訴他,我大概無法完成學業(yè)。而我的指導教授說:‘我們?nèi)毡镜奈幕?a href="/"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佛教,都是從你們中國傳來的,在唐宋時代,我們的留學生到中國去求法時,并沒有帶很多的錢,仰仗你們中國人的照顧,幫他們完成學業(yè),當他們返國時又給他們帶回大批的經(jīng)典法物。因此,你放心好了,如果真的沒有辦法,我可以帶你去化緣。’接著他又說:‘我們學佛的人,道心第一,只要你發(fā)心,如果會餓死,那佛法就不靈了!业哪俏唤淌跊]有給我什么物質(zhì)上的幫助,只有這幾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結(jié)果,經(jīng)過沒有多久,有人從瑞士寄錢給我,到現(xiàn)在為止,我仍然不知道寄錢給我的人是誰?我想,大概是觀音菩薩送來的。當時如果我的教授不說那些話,我的書可能就讀不成,因此,這位教授是我的增上緣。由此可見,幫助人不一定要拿很多錢出來才算;當然你有力量用錢助人也是善事。所以,以任何的方式造就人、幫助人,成就善事好事,這就是增上緣。

  增上緣又分為兩種:上面所說是順增上緣,是從正面來幫助人;另一種是逆增上緣,是用打擊來幫助人。

  在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時候,提婆達多時常找他的麻煩,甚至菩薩化現(xiàn)的帝釋天也會化現(xiàn)魔鬼來打擊他。我個人也有這種經(jīng)驗,我本來在山里閉關(guān)修行了六年多快滿七年時,由于有人寄給我?guī)妆緯?有的是基督教牧師所寫的,另外是任教于輔仁大學的神父所寫的。他們在書中提到現(xiàn)在中國佛教已經(jīng)滅亡了,因為在中國佛教徒之中沒有一位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有誰懂得梵文?又有哪幾個佛教徒可以寫出較深度的書?廟里的僧尼,只會教人拜拜、念阿彌陀佛,其它的什么都不知道。我當時想,我應(yīng)該怎么辦呢?最后下定決心,出國留學,自己去學一點世界上最高深的佛學。那時我已將近四十歲,因此有很多人說,你已經(jīng)老了,怎么還想去留學?我說,沒關(guān)系,為了佛法,我一定要去。結(jié)果我在日本住了六年,完成了博士學位。所以,我很感謝那兩位牧師和神父,他們是菩薩化現(xiàn)的,來刺激我們佛教徒,要我們自己好好的努力。

  在生活里和生命的過程中,越挫越奮,是成功者必備的條件。如果偶爾受到人攻擊或刺激,就無法忍受,而退縮躲藏起來,那就永遠也不會有成功的可能了。我非常地感謝基督教和天主教,雖然他們老是罵我們拜偶像,是魔鬼,應(yīng)下地獄;可是這幾十年來,如果不是他們對佛教的批評、刺激和毀謗,我們佛教徒不會有自覺的精神出現(xiàn)。我們每個人如果對那些批評、打擊、毀謗產(chǎn)生感恩的心,使得未做的善事當努力,已做的善事宜繼續(xù);已有的錯誤應(yīng)改過,未有的錯誤當避免,那么遭受挫折未必不善,用之得當,便是你我的增上緣。

  我們都知道舜帝是大孝子,他遇到一位最不慈祥的父親,和最不友善的弟弟,隨時隨地都想將他害死。可是舜之所以成為圣王,就是因為這種家庭背景將他磨練出來。

  如果我們相信逆增上緣,那么,我們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好人,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壞事。遇到不幸的事件發(fā)生時,更能激發(fā)我們從中提起精神來繼續(xù)不斷地努力,‘多難興邦\’也正是中國人的古訓。所以身為佛教徒,應(yīng)該相信‘緣\’字,接受緣的安排,促成緣的發(fā)生,那么,我們便會經(jīng)常處于快樂滿足、和諧互助、努力不懈的生活中。因此,我很贊嘆你們用‘緣\’字來命名,也很高興知道了有這么一個‘緣社\’的社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