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十善 第二章 何為力行十善(上)
第二章 何為力行十善(上)
我們要奉行的十善是哪十善呢?第一,不殺生。不殺生,離殺生,進而放生。這是第一條。第二條,不偷盜。不偷盜,離偷盜,進而施舍。第三條,不邪淫。不邪淫,離邪行,進而保持清凈心。這是第三條。第四,不妄語。不妄語,離妄語,進而說真實語,這是第四。第五,不兩舌。不兩舌,離兩舌,進而說無諍語。無諍,就是不與人行口舌之爭。第六,不惡口。不惡口,離惡口,進而說柔軟語。有沒有想過,這個話怎么說才能柔,怎么說才能軟,這個柔軟不是說話有氣無力叫柔軟。第七,不綺語。不綺語,離綺語,進而說質(zhì)直語。質(zhì)樸的質(zhì),再一個直,就正直的直,說質(zhì)樸語。第八,不貪。不貪,離貪,進而修不凈觀。第九,不嗔。不嗔,離嗔,進而修慈悲觀。第十,不癡。不癡,離癡,離邪見。正邪的邪,看見的見,離邪見,進而修因緣觀,這就是完整的十善法。
一、不殺生
包括不殺生,離殺生,進而放生。剛才講過了,就不重復(fù)了。
二、不偷盜
1、有我罪則深
我們接著來看不偷盜,離偷盜,進而施舍,得富饒果。
首先,我們來看什么是偷盜,在前面講五戒的時候說過,所謂不偷盜,包括一切有主人的東西我們都不能亂動,不能占便宜,把別人的東西據(jù)為己有,否則即是偷盜。
比如你進別人房間,門是關(guān)著的,不管這人是你什么人,哪怕是妻子兒女,你也要敲敲門,同意了才能進去,別以為這人是你的自己人就可以破門而入,告訴你,這也是偷盜的行為,別人不在就算偷盜行為,別人要在的話就是搶劫了,搶劫別人休閑的空間。
以前我有一次監(jiān)考,在考場上我跟學(xué)生們講:“這是考試哈,大家不要犯盜竊哈”。你偷看也算盜竊,因為考察的是大家的智慧。所謂偷看,就是盜竊別人學(xué)習(xí)的成果。
所以我們經(jīng)常要反省自己,有時候一個念頭自私自利,就不免犯了盜竊,比如看見家人的錢或東西放在那兒,心里認為自己人,無所謂,順手拿來放在自己包里,這也是盜竊。這種心理,究其根源,還是放不下自我,不想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所以六祖大師有偈言:“有我罪則深,無功復(fù)無彼!币磺胸澿恋煩惱都因為這個“我”而生,如果我們真正放下了這個自我,能夠隨時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那么在心里不但不會產(chǎn)生這些惡的自私的念頭,同時慈悲心也能夠升起。
2、軟言慰諭的施舍
進而施舍呢,就是說,比如剛才的考場,你不能說他不偷看我的答案,我主動告訴他,這就叫施舍。不!這叫助紂為虐,幫別人懶惰,助長歪風(fēng)邪氣。施舍是你在保證個人生活條件的前提下,適當?shù)膸椭鷦e人的行為。
當然,幫助別人要有正確的方式。比如施舍別人錢物等,不能說:喂!拿去,給你的。這樣別人也不會生起歡喜心,為什么?因為你的態(tài)度不好,眾生都是有自尊心的,所謂“不受嗟來之食”嘛。
所以《地藏經(jīng)》上講怎樣布施呢,說“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或使人施”,然后怎么樣,“軟言慰諭”。不但要臉帶微笑,而且言語要柔軟。你想人家都要靠乞討過日子了,你還不能軟言安慰安慰人家嗎?
3、施舍與慈悲心
我們?yōu)槭裁匆际﹦e人,一般有兩種因素。一種是刻意的,所謂刻意,就是有意要培養(yǎng)自己的慈悲心,比如看見別人在乞討,心里想我不正在培養(yǎng)慈悲嗎,得布施布施。第二種,是無意識的,看見別人困難,需要幫助,不自覺的心生慈憫,想去幫助別人。比如看見小朋友摔倒了,去扶他起來;蛘呖匆妱e人干活吃力,順手幫一把等,都是內(nèi)心里慈悲心升起的表現(xiàn)。當然第二種就比第一種更高一些,第一種是培養(yǎng)慈悲,第二種慈悲升起。不管是哪一種,始終都是為了善法升起。
我們布施的行為,僅僅是為了慈悲心的緣故,所以布施的時候不宜計較太多。我們有的人布施的時候,看見某乞丐長得順眼些,就給多一點。長得不順眼,就不給,甚至驅(qū)趕人家,產(chǎn)生了分別心,這就違背了施舍的初衷。有的乞丐甚至比較富有,無論這個乞丐是否富有,當他向你伸手的那一剎那,他就是乞丐,因為他的心是乞丐,是貧窮不知足的。所以我們都不要在相上去分別人家,布施之后也不要后悔,因為后悔也是煩惱,你幫助別人不是找罪受的。你的一切取之于社會,當然你也得回報社會。施舍時不要有輕視心,施舍后不要有悔恨心和要求回報心。這才是善法。
得富饒果,意思是可以感得富饒的果報。為什么呢?因為一個人不偷盜,樂善好施,這樣的人別人都肯幫他。所以他就具備了賺錢的能力,賺錢的時運等,總之是賺錢的生命力,能一直保持有財進。這里是說一個人因為具備不偷盜的德行,人人都敬仰、尊重,都希望能親近,自然所有的善緣都幫助你,這樣就感得了富饒的果報。
三、不邪淫
不邪淫,離邪淫,進而保持清凈心,得相貌莊嚴果。
不邪淫就是說要保持正常的男女關(guān)系,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但是事實上,這個社會淫蕩差不多快成為正常的現(xiàn)象,你看那些家庭破裂的,感情危機的,往往就是我們很多人不能夠自身檢點,不能夠把握自己,容易放縱自己造成的。
離邪淫就是不要去破壞別人的家庭。淫是廣義的,不僅僅指兩個人之間的行為,還包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過度,過度了都是淫。
以前有一個信徒很愛打扮,我告訴她說要儉樸。她說不對,為什么呢?因為佛菩薩都是那樣打扮的。我告訴她,說那是因為佛菩薩的像是人塑的,佛菩薩是無相的,他的像是隨眾生的心示現(xiàn)的。外表的美只是暫時的,真正的美是內(nèi)在透露的心靈美。
兩個人結(jié)婚在一起生活不是為了占有,而是要互相信任理解,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佛教之所以強調(diào)離邪行這一點,是因為這些東西是造成家庭破裂的根源,而家庭的不穩(wěn)定就會造成社會的很多問題。所以佛法說一個家庭要珍惜這種緣分,除了兩個人要珍惜彼此之間的感情以外,更重要的是不要那么自私,要有社會責(zé)任,什么社會責(zé)任?就是孝敬好上一代,培養(yǎng)好下一代。即使不說對社會有益,起碼不至于到后來給社會增添麻煩。
進而保持清凈心,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得當,有度,適可而止。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作風(fēng),生活方式要保持樸素。不要搽脂抹粉,穿金戴銀,袒胸露背,要保持自然美。
這個清凈心,還有淡漠的習(xí)性的意思,身具這樣的習(xí)性,不但會遠離淫欲,同時對其它物質(zhì)精神上的要求,也會很少。所謂無欲則剛,一個人自己需要的少,自身散發(fā)的魅力就大,能量就大。
為什么不邪淫能感得相貌莊嚴果呢,因為內(nèi)心是正直的,不邪淫嘛。因為內(nèi)心莊嚴的緣故,所以相由心生,自然感得莊嚴相果。
四、不妄語
第四條:不妄語,離妄語,進而說真實語,得真實信用果。
不妄語,就是不說假話,不說謊話。我們平時不要說假話,要給人留下一個誠實的印象,不要讓人覺得:哎,別聽他的,那個人鬼話連篇,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那就說明印象極壞。為什么?肯定是你經(jīng)常騙人,別人對你已經(jīng)失去信任了。
當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要做到不妄語很難,為什么?要得罪人。這也是我們遇到的難題,所以佛法說如果動機是善良的,是為了幫助別人,這樣的假話也是可以說的。
離妄語,就是說我們說話不要依據(jù)自己的個人喜好,處處要以理為先,公平正直。保持好這種公正的心態(tài)。
真實語呢,有的時候我覺得只有不說話,才是最真實的語言?梢娬鎸嵲捰袝r不合時宜,所以說真實語也要善巧方便。這里說“說真實語”,還意味著我們應(yīng)該做一個誠實的,有修養(yǎng)的人,這樣的人說的話就有攝受力,別人都會相信。這是從義理上來講的。
五、不兩舌
第五條:不兩舌,離兩舌,進而說無諍語。
什么叫兩舌呢?就是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破壞別人的融洽,做一個攪局者。
離兩舌,除了不挑撥離間,還要處處撮合別人的好事,做個忠厚仁愛的人。
對決定的事發(fā)牢騷是屬于諍語。不搬弄是非,不說不利于團結(jié)的話,不說破壞眾生和平的事,不要會上不說,會下亂說。無諍語就是要解決面和心不和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上一篇:力行十善 第一章 如何力行十善
- 下一篇:力行十善 第三章 何為力行十善(下)
-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 節(jié)日與團聚是聯(lián)結(jié)親情的紐帶,是家庭的維系
- 明白“人生四大要務(wù)”,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 心到底在哪里?七處征心的故事
- 用歡喜心降伏你的自卑與嫉妒
- 如何看待僧俗之間的關(guān)系?
- 躍入從未感知的禪境
- 真正信仰的落實是怎樣的?消除自我,融入大眾
- 活在當下,該干嘛就干嘛!
- 布施的時候,是給還是不給?
- 教化“壞人”的方法
- 如理布施,讓眾生圍繞在你的身邊
- 佛法沒有秘密、專利,誰都可以學(xué)
- 現(xiàn)代人為什么活得那么累?
- 不要走入學(xué)佛的誤區(qū)
- 歸命三寶,生命才有真正的依靠
- 佛弟子如何做一個有擔(dān)當?shù)娜耍?/a>
- 表面風(fēng)光的人,不一定真正快樂
- 當對生活感到絕望時,不如再努力一下
- 如何讓生命進入保障的狀態(tài)?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