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初心 成就宏愿

\

  “人心不存道理,無法自制自律,心境迷迷茫茫,經(jīng)常走錯路,使社會難以平靜。慈濟人以身作則,帶動‘行善、行孝不能等’的觀念,就是為了重建道德倫理,讓失序的人間重回正軌。”

  與嘉義慈濟人座談,上人感嘆,現(xiàn)代社會許多問題,出自人倫道德喪敗。

互協(xié)付出安然

  上人期勉慈濟人發(fā)揮社會教育良能,帶動中壯年負起家庭責(zé)任、讓老者得到贍養(yǎng)、少者得到教育,人人身心健康,社會祥和平安。

  “大乘佛法,自利利他。要以佛法精神自我教育,將心境拓得寬、看得開,自我啟悟,也引導(dǎo)他人開拓心路。”

  佛陀成道后,對眾說法49年,最后幾年才說真實法。上人指出,佛陀之所以懷藏真實法而說方便法,是為了引導(dǎo)根機不同的人“去除無明妄念、堅定道心,才能真實信受大法”。

  對佛法有正確的認知、對慈濟事有深入的了解,就不易受無明虛妄之箭中傷。上人勉勵慈濟志工:“問心無愧,就要安住初心──回歸最初的發(fā)心立愿,恒持此念,持續(xù)付出。心態(tài)安然、法脈宗門安然,就能時時造福人間。”

宏愿諸善成就

  1位志工因車禍往生,家人雖然哀痛,仍原諒肇事者。上人慰勉家屬:“一切都是因緣。寶貴性命既然無法挽回,家人能安下心來,以寬大胸襟原諒對方,甚至接引對方走入菩薩道,就是對往生者最好的祝福。”

  多年前,1位臺北志工的父親亦因車禍往生,弟弟堅持不肯原諒,并要求高額賠償金。志工帶弟弟前來,弟弟悲憤訴說,必須給對方教訓(xùn)。

  “生命無法用金錢衡量,與其痛苦計較、與對方糾纏,不如放寬心、安住心;生者心安,亡者才能靈安。選擇原諒,就不會一直在痛苦中糾結(jié)。”

  與云嘉慈濟人談話,上人以八里塵爆后大愛涌現(xiàn)為例表示,臺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即使苦難人與自己非親非故,慈濟人仍將他們當(dāng)作親人,提起‘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大悲心,救拔苦難;這就是人間菩薩精神。”

  期待社會平安,上人叮嚀,人人要先做到合和互協(xié);彼此以感恩、尊重、愛相待,就能和和氣氣,實現(xiàn)為天下人付出的宏愿。

  “合心,悲心平等最吉祥;和氣,寬心宏愿最大福;互愛,真心無量最輕安;協(xié)力,攝心能舍最自在。”

  有緣與“諸上善人”聚于一處,上人教眾要真誠互愛。“心量寬廣,就能輕安自在;與人合心、和氣、互愛,就能協(xié)力成就諸事。能如此,即使做得很辛苦,也能滿心歡喜,感受‘幸福美滿’。”

  云林斗南高中老舊校舍即將重建,為讓學(xué)生在此期間可以安心受教,慈濟援建16間臨時組合教室;日前在校內(nèi)鋪設(shè)連鎖磚,原本預(yù)估2天工期,但在大批志工及學(xué)校師生動員下,半天就鋪設(shè)完成。

  上人肯定,人多力量大。“合和互協(xié)是我們的目標(biāo),慈悲喜舍是我們的道路,誠正信實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只要人人同心協(xié)力,就能用悲心、寬心、真心、攝心,做到合心、和氣、互愛、協(xié)力!”

  【靜思小語】合和互協(xié)為目標(biāo),慈悲喜舍為道路,誠正信實為志愿。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