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通萬理徹
一理通萬理徹
每天的心與我們的身,是不是合和在一起呢?常常我們的心離開我們的身,這是我們常常都是這樣,所以我們修行,要如何讓身與心歸納在一處。但是心、身,什么叫做心?什么叫做身?在《無量義經(jīng)》這么說:[其身非有亦非無,非因非緣非自他]。
⊙[其身非有亦非無,非因非緣非自他。]《無量義經(jīng)德行品第一》
解釋起來很遼闊——有心和有身,又無心也無身。心長得什么樣子?看不到,摸不到,到底心的形是怎么樣呢?偏偏我們凡夫就是在這一念心,使我們一生受盡了煩惱,受很多的苦。而這個苦的感受,各人的經(jīng)歷不同,卻也有人感覺,[我明明是這么苦!][但是我們無法體會你的苦啊!]有與無,只是一種體會,自己經(jīng)歷過的體會,沒經(jīng)歷過的人就是體會不到,任憑他如何解釋苦,就是無法了解。所以說來,身與心這兩件事情,真的是無法用什么語言來形容、拿出來看,讓人有真實的感受。
這是修行者最高、極頂?shù)木辰?他已經(jīng)將這個身化為法身了。人生的來去因緣,萬物生長,因的種子,周圍的地、水、火、風(fēng)所造成的緣,成為了世間、器世間萬物之相。唯有佛陀他能夠了解這種天地萬物的同理,真實的法。真實的法,所有的道理,全都能夠涵蓋在佛的法身,如虛空的這種智慧,好像在太虛,涵蓋著地上萬物,了然,一切都是明明了了,清清楚楚。
他已經(jīng)無生無滅了。天地萬物有生滅,人身有生、老、病、死,這都在生滅之中。但是,真正的真理是[非相非無相,非名非無名,常住而不有,空寂而不無]。
⊙[非相非無相,非名非無名,常住而不有,空寂而不無。]《無量義經(jīng)德行品第一》
聽起來覺得很深!前面與大家分享過了,你與我的感受,怎么樣都無法相通,能夠真正的感覺到。[我感覺很苦!][我感覺很痛!]但是感受不到的就是真的感受不到。人生很無奈啊!所以,[非相],你所說的、你所表達(dá)的,我看不到。[非無相],感受的人就是真的這樣的感受。這種是有或者是沒有呢?.
是名,名叫做痛嗎?其實,痛也是一個名詞,這個痛,多少種方式來表達(dá)那個痛,所以[痛]也沒有定相。也非無名,真的有[痛]這個名詞出來,這個名詞出來就是真的有這樣的感受,所以[非名非無名]。
人總是在這種名相里面,及我們真正能夠感受到的,別人感受不到。感受到的,有時起、有時落,所以這到底是有的東西,或者是沒有的東西?我們享受的歡喜,是不是永遠(yuǎn)都在享受中呢?人在受苦,是不是永遠(yuǎn)都在苦中呢?這都是無定相,也不是常常在,也不是沒有,就是有與無中間,要看我們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轉(zhuǎn)變。
所以是 [非相非無相,非名非無名,常住而不有,空寂而不無。言其有,卻是無蹤無跡;論其無,卻是橫遍十方]。
世間到底是有,還是無?這就要看我們的智慧,是不是能通達(dá)天下萬物的道理。道理若都透徹了,一理通就是萬理徹。其實,[非因非緣非自他]。我們常常都說[因緣],到底人生如何來,如何去,如何感受,如何體會,就要有[因]并有[緣],自他會合。
就像各位,我們大家,他、你與我,彼此之間都是因為有自他和合的因緣來為相,有師徒之因與緣,我們會合在這個地方來共修。這是我們的道場,是我們的法脈,是我們的宗門,我們?nèi)粘T谧鍪裁词虑?這都是因緣自他和合為相,已成的這個團(tuán)體,這就是一種[相]。
他、你與我,各有名詞,我們各有不同的職務(wù),人人都是各有因緣,[總之因緣和合,悉為生相]。如何生,如何滅,生滅的相無不都是在這個因與緣。
[非因非緣非自他],這些東西若是拆開了,什么都沒有;這些東西若是結(jié)合,就有這樣的名詞、有這樣的組織、有這樣的形象,這個形象所組合起來的那就是[成]。這個東西已經(jīng)成,成在這個環(huán)境中,這叫做[住]。所以說,[成]、[住],這就是因緣所結(jié)合為相。
⊙非因非緣非自他:因與緣,自他和合為相,總之因緣和合,悉為生相。佛法身無生滅,故非因非緣非自他。
我們是凡夫,我們受因緣牽引,任何一個人都有因緣牽引。但是佛呢,佛的法身,他是無始無終、無生無滅、無去無來,本來就是常住。所以,無生滅,那就是佛的本性。
諸佛、菩薩都是為了天下苦難的眾生倒駕慈航而來,所以他是[非因非緣非自他]。這是佛陀來人間,不是受什么樣的因緣牽引來。若要說因緣牽引,那就是悲、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不忍眾生受苦難。是這么清楚、明歷的心境而來人間的,所以他是[非因非緣非自他]。佛的法身無生滅,不是在人間有這樣生生滅滅的,他是永恒存在。
所以,《法華經(jīng)》中的這段(經(jīng))文:[ 時佛說大乘經(jīng),經(jīng)名無量義,于諸大眾中,而為廣分別 ]。
[時佛說大乘經(jīng)],佛陀最大的目標(biāo)就是要暢演本懷,所以時間若到的候,開始就是要說大乘經(jīng)。這個大乘經(jīng)就是[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這叫做大乘。
[諸佛如來正真正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覺。這是佛已經(jīng)覺悟的本性,所走過來的路。我們同樣是這條路,本來就具有,前面的人走得過去,后面的人應(yīng)該也是走得過去。佛陀就能夠成佛了,我們眾生本具佛性,我們怎么不能成佛呢?所以,佛陀所說的就是有道之理,真實有這一條路的道理。
⊙說大乘: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名為上乘、名為妙乘、無等乘、無等等乘。
所以,[彼乘名為大乘],就是說這條路叫做大路,是真正康莊、至真等正覺的大道。[名為上乘],是最上、最等無上,叫做上乘,沒有比這個更高的道理了。[亦名為妙乘],沒有比這條路更安全、更康莊的大道,這條路能夠直通到佛的境界,所以它是至真等正覺,也是無上至真等覺,微妙的法,所以[名為妙乘、無等等乘],是包含一切大乘、包含小乘。
前面說過了,講[四諦法]、講[十二因緣]、講[六波羅密]。[六波羅密]之中能夠分析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包含在四諦法中,所以說,大是包含一切小。就像宇宙,它能涵蓋所有宇宙間的星球,大就能包含小,一切道理無不存在。
⊙經(jīng)名無量義:佛欲說法華一實相理故,先說此無量義,又入無量義處三昧,會歸于一實相之理。
這個[大乘經(jīng)]到底是什么名字呢?就是[經(jīng)名無量義]。所以一直告訴大家,《無量義經(jīng)》就是《法華經(jīng)》的精髓,《法華經(jīng)》的精髓就是在《無量義(經(jīng))》,它一能含一切法,光是一項道理就能包含一切一切的法。
所以,佛欲說《法華經(jīng)》暢演本懷。這《法華經(jīng)》一直都是在他的內(nèi)心,一直想要說出來。[先說此無量義],開始講無量義,[又入無量義處三昧],他在入定的時候,其實是[離言法華],叫做[無量義三昧]。不管是發(fā)光、現(xiàn)相,在那個定中,完全是內(nèi)心那個無量義的法髓,真的是很歡喜、很澎湃,一直開始要宣說的時候,所以這就是[無量義處三昧]。
[會歸于一實相之理],其實有很多很多的道理,會歸納入一大乘的真理。所以《無量義經(jīng)》說:[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一切的法顯現(xiàn)在前,就得無量智慧。這就是要看我們是不是能夠通徹了解這個[無量義]的道理。所以[會歸于一實相之理],就是包含很多的道理,[實相之中妙義無窮],所以叫作《無量義經(jīng)》,這是佛所護(hù)念的。
⊙實相之中妙義無窮,故名無量義經(jīng)。
所以,我們?nèi)羰窍氲竭@一實相之中妙義無窮,光是讀到這一句,內(nèi)心對《無量義經(jīng)》,你就能夠很澎湃,內(nèi)心很踴躍、很歡喜,這個無量義入心,能夠體會、了解天下一切事、物、理相,這樣就能夠全都了解了。
所以說,其實,無量義[其身非有亦非無],到底我們的身是有,還是沒有呢?是小時候的嬰兒是你呢?是少年、青春的時候是你呢?是現(xiàn)在老了的是我呢?等等,同一個身體,到底[非有亦非無],其實都是無相。我現(xiàn)在已不是年輕的相,更不是小時候的相,有什么相能永住呢?沒有。
[非因非緣非自他],其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佛陀心靈的境界,四無量心,很自然的就不會受因緣果報所牽引。這都是在[無量義]之中,所以請大家要入,心要入法,法入于心,一切的煩惱還有什么(掛礙)呢?什么都沒有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 上一篇:斷除虛妄幻想
- 下一篇:心不離法佛性現(xiàn)前
- 不執(zhí)著空與有,踏實走在菩薩道上
- 怎么看待壽命的長短?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
- 學(xué)佛者要具備兩種忍——“法忍”與“生忍”
- 佛教徒有三類,到底哪一種人才是正信的佛教徒呢?
- 時時守好自心,分秒觀照當(dāng)下的一念心
- 心存善念不求回報,才是智慧明亮的“清凈之愛”
- 世間最大的苦就是自己想不開
- 婆羅門向佛陀請教人死后靈魂會到哪里去?
- 驚嘆!嫉妒心讓他輪回千百世都與佛敵對
- 大魚舍身
- 乞兒成富
- 水中金像故事
- 靜思語錄50條
- 羅睺羅的眼淚
- 證嚴(yán)法師:談一談缺失
- 要能轉(zhuǎn)苦為樂,才能時時自在
- 發(fā)愿行菩薩道便要謹(jǐn)防五種心魔
- 若能透徹此理,便能善解難看的臉或難聽的話
-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是因為得失之心
- 其實,要當(dāng)菩薩是很容易的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