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中論要解》第四卷--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中論要解》第四卷--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中論要解 作者:釋智諭

  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問曰:汝以摩訶衍(大乘),說第一義,已得聞矣。我今欲聞聲聞法入第一義。答曰:

  [眾生癡所覆為后起三行以起是行故隨行墮六趣]

  眾生癡所覆,為后起三行。

  癡即無明,眾生以無明覆蔽故,于是起身口意業(yè)三行。無明惑也,身口意行業(yè)也。以起行造業(yè)故,隨行(業(yè))而墮入六趣。此于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中,先出無明及行。

  [以諸行因緣識受六道身以有識著故增長于名色]

  以身口意業(yè)諸行之因緣,乃有識受六道之身。以有識著故,增長于名色。色者眾生身,名者眾生心。此出識、名色二支。

  [名色增長故因而生六入情塵識和合而生于六觸]

  名色僅略具身心二根,眼耳鼻舌四根,尚未具足。名色增長,方乃具足六根,是名六入。根塵識和合,而生眼耳鼻舌身意六觸。情塵識者,即根塵識也。此出六入及觸二支。

  [因于六觸故即生于三受以因三受故而生于渴愛]

  因于六觸故,即是生苦樂舍三受。以因三受故,而生于渴愛。避苦趣樂,乃生渴愛也。此出受、愛二支。

  [因愛有四取因取故有有若取者不取則解脫無有]

  愛深曰取,四取者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因取故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相續(xù)。若取者不取,便可解脫不受三有了。此明取、有二支。

  [從有而有生從生有老死從老死故有夏悲諸苦惱如是等諸事皆從生而有但以是因緣而集在苦陰是謂為生死諸行之根本無明者所造智者所不為以是事滅故是事則不生但是苦陰聚如是而正滅]

  從有而有生,從生有老死,從老死故有夏悲諸苦惱。此明最后生老死二支。

  如是十二因緣諸事,皆從無明生而有的。但是無明乃顛倒虛妄,非實有無明生,而是眾顛倒妄執(zhí)。以顛倒妄執(zhí)因緣,乃集大苦之五受陰也。而實五陰皆空,眾生妄執(zhí)為有而已。

  如是顛倒妄執(zhí),故有十二因緣生死流轉(zhuǎn),是謂為生死也。

  諸行之根,是為無明所造,此虛妄無明,智者所不為也。

  無明生則行生,行生則識生,識生則名色生,名色生則六入生,六入生則觸生,觸生則受生,受生則愛生,愛生則取生,取生則有生,有生則生生,生生則老死生。故曰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謂為生死流轉(zhuǎn)十二因緣。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故曰此滅故彼滅,此無故彼無,謂為還滅十二因緣。

  其實十二因緣,無生亦無滅。何以故?無明虛妄,無生亦無滅故。我們不妨推求之。

  老死由生而有,無有自性,故老死空;生無自性,由有而有,故生空;有無自性,由取而有,故有空;取無自性,由愛而有,故取空;愛無自性,由受而有,故愛空;受無自性,由觸而有,故受空;觸無自性,由六入而有,故觸空;六入無自性,由名色而有,故六入空;名色無自性,由識而有,故名色空;識無自性,由行而有,故識空;行無自性,由無明而有,故行空;無明無自性,顛倒虛妄而有,故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故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非實有生滅,不過在表明真空義而已。故佛說法,旨在明無生也。

  以是事滅故,是事則不生。

  以是事滅者,以無明滅也。若無明不起,則行識乃至老死夏悲苦惱皆不生。但是苦陰聚,無明滅則正滅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