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中論要解》第四卷--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上)

  《中論要解》第四卷--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上)

  中論要解 作者:釋智諭

  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問曰:已聞大乘法破邪見,今欲聞聲聞法破邪見。答曰:

  [我于過去世為有為是無世間常等見皆依過去世我于未來世為作為不作有邊等諸見皆依未來世]

  首先表明邪見,邪見皆于有所得心而起。于現(xiàn)世之我起有所得見,則問現(xiàn)世之我,于過去世為有?或者為無?

  世間常等見,皆依過去世。

  世間常見斷見等邪見,皆以現(xiàn)在世之我,依過去世而起。若我于過去世已有,是則為常。若我于過去世本無,而今世我始生,是則為斷。世間斷常等見,皆依過去世。

  我于未來世,為作為不作?

  若于未來世,身雖滅而[我]猶作,[我]則無邊。若于未來世,身[我]俱滅而作,[我]我則有邊。有邊無邊等見,皆依未來世起。

  此中應(yīng)有八句,我于過去世,為有,為無,為亦有亦無,為非有非無。我于未來世,為作,為不作,為亦作亦不作,為非作非不作。有無二句為根本,根本若破,余句自破。

  [過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過去世中我不作今世我]

  過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

  假若過去世即有我,然則我通三世,我遍六道,不合道理。例如過去世我,是畜生道,現(xiàn)在世我為人道。若過去世有我,應(yīng)畜生即是人。故曰過去世中我,不作今世我。

  [若謂我即是而身有異相若當離于身何處別有我]

  若謂我即是,而身有異相。

  此是破我常身無常也。若謂過去世之我,即是現(xiàn)在世之我,而過去世的畜生身,有異于現(xiàn)在世的人身。但離身何處有我?以有身故方知有我,無身何處是我?若離于身有我,應(yīng)該身造罪,我不受報。

  [離有無身我是事為已成若謂身即我若都無有我]

  [離有無身我],應(yīng)作[離身無有我]。

  因為離身有我,則應(yīng)身造罪我不受報。所以離身無有我,此事于理已經(jīng)成立。

  若謂身即我,此事于理不合。何以故?因為身生滅變壞,而我不斷,輪轉(zhuǎn)六道。換句話說,身壞命終,埋葬成土。而我輪轉(zhuǎn)六道,受報不已。故知于身都無有我也。

  [但身不為我身相生滅故云何當以受而作于受者]

  因為身生滅變壞,故曰但身不為我,身相生滅故。

  云何當以受,而作于受者。

  [受]是五受陰身也,[受者]是我。云何以五受陰身,而作為受者的我呢?若五受陰身即我,那么我由畜生轉(zhuǎn)生為人,應(yīng)是我仍具畜身。我由畜生轉(zhuǎn)生為人,而畜生的五陰,不到人道來。故曰云何當以受,而作于受者。

  [若離身有我是事則不然無受而有我而實不可得]

  若離身有我,是事則不然。何以故?無受(身)而有我,而實不可得。以有五受陰之身,方謂有我。若無身而有我,則[我]虛無縹渺實不可得。

  [今我不離受亦不即是受非無受非無此即決定義]

  今我不離受,今我不離身也。何以故?我與身皆緣起法,無性隨緣而起萬法,是以萬法無非無性,不二不異。故我不離五陰身也。

  亦不即是受,亦不即是身也。何以故?隨緣無性,法法皆空,空不相即,故我不即是身也。

  非無受非無,非是無我,身亦非無。何以故?無性隨緣起萬法,故我與身隨緣而現(xiàn),非是無也。

  此即決定義。此無性隨緣起萬法,萬法緣成無自性,即是實相。實相無相,即隨緣無性。實相無不相,即無性隨緣,故此即決定義。

  [過去我不作是事則不然過去世中我異今亦不然]

  過去世我不作今世我,是事不然。何以故?無性隨緣,過去世我,與今世我,雖有而非常也。過去世中我,異今亦不然,隨緣無性,三世六道,法法無性,無性則不相異也。

  [若謂有異者離彼應(yīng)有今我住過去世而今我自生]

  若謂過去世我,與今世我有異者,應(yīng)離過去世我,有今世之我。故曰我住過去世,而今我自生。但事實不然,今世之我,乃過去世之果報,故知過去世我與今世我不異也。

  [如是則斷滅失于業(yè)果報彼作而此受有如是等過]

  若謂過去世我,與今我有異,我住過去世,而今我無因自生。如是則有斷滅之過,失于過去業(yè)因,今世果報之理。便成為彼過去我作業(yè)。而今世我無因而受果報,有如是等過。

  [先無而今有此中亦有過我則是作法亦為是無因]

  若謂我于先世本無,而今世忽有,我則是作法,作法是生滅無常的。我們知道,若先我作今世我,則有常過。若先世無我,今世我自生,然則我便是無常的作法,亦為無因而有。

  [如過去世中有我無我見若共若不共是事皆不然]

  所以于過去世有我,無我,亦有我亦無我,非有我非無我,皆是邪見,是事皆不然。

  當知若放舍邪見,即不見有我,不見無我,不見亦有我亦無我,不見非有我非無我。于是可知,中論破見不破法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