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從印度禪到中國禪

  調心有方,即可得到一心,而至失心入定,但這尚不是中國禪宗的方法。禪在中國,初期所傳,與印度的佛教無異,對于禪定修行,在中國的發(fā)展,分成兩大流,一是綜合印度大小乘的方法,如以開發(fā)而成天臺宗止觀;一是從印度傳來的大乘禪或如來禪,加以開發(fā)而成禪宗的話頭(公案)禪及默照禪。

  印度禪的方法

  印度禪的修行方法,從小乘到大乘,頗可見到其演進的過程,現在略舉如下:

  一、小乘禪法

  (一)止觀——欲得四禪八定,必須用某種方法,收攝心禪,并用智慧,觀照實際,此正所謂定與慧等持等修,如能入道證真,止是消極地將心神凝聚于一處,觀是積極地活用智慧觀照實相真理,二者如車之二輪,并駕前進,不可偏廢。此在《增一阿含經》〈有無品〉、〈漸愧品〉,《雜阿含經》卷三、同經〈因誦第三品〉、《中阿含經》〈林品自觀心經〉第三,以及《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三,均有述及止觀的名相與修法。中國天臺宗的止觀法門,即是依據印度小乘止觀,予以發(fā)揮而成。

  (二)三昧——不偏于正,不偏于觀,進入深定,心態(tài)正直平等,不動相續(xù),觀智成熟,照境清明,稱為三昧。也就是由定中的智慧,反映于外境時所起的功用。大略可分二類:1、從所觀的對象得名者,例如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愿三昧、慈三昧、火三昧、水三昧等。2、從三昧的功能現象得名者,例如不動明王三昧、金剛三昧、獅子奮迅三昧等。此可以由《增一阿含經》〈高幢品〉、〈馬王品〉,《雜阿含經》卷二十等處見到。并于《增一阿含經》〈不善品〉中,介紹說:“若有此丘,得金剛三昧者,火所不燒,刀所不入,水所不漂,不為他所中傷。”

  因此,梵文的三昧(Samadhi)這個名詞,至少含有三層意思:一是入定的本身,二是由定所生的慧對外反映的功能,三是神通的力量。故在翻譯之時,極易混淆。

  從修行者的善根類別不同及層次不同,所得的三昧,也不盡相同。此在《增一阿含經》〈弟子品〉及〈清信女品〉等處的記載,可以見到,在大乘的《付法藏因緣傳》卷一則說:“如來三昧,諸辟支佛不識其名;緣覺三昧,一切聲聞莫能解了;大目健連、舍利弗等所和入三昧,其余羅漢,不能測度。”

  (三)十念與二甘露門——止觀是修定時用的兩種交互并行的方法,三昧是修行禪定后所產生的功能。現在再介紹修行禪定的方法。

  1、十念:以心念擊縛于某一種特定的事物或功能上,便可進入定境。所謂十念是:(1)一心專念于佛的身相、面相、及其殊勝的圣德。(2)一心專念于佛的正法,因其能除眾生煩惱渴求之心。(3)一心專念如來的圣僧大眾,因其具有持戒、智慧、解脫的圣德。(4)一心專念清凈的戒律,因其有無為無欲之功德。(5)一心專念作大布施,若人罵我,不發(fā)怒,若人打我、殺我,不嗔恨,施舍歡喜,全無余想。(6)一心專念天神的身相光明,贊嘆其善行的果報。(7)一心專念于休息,心意止息,樂住于安閑寧靜而入三昧。(8)一心專念于呼吸的出入,了了分明。(9)一心專念于身體的垢穢不凈,終歸無常。(10)一心念于身體死亡的現象。從《增一阿含經》卷一的〈十念品〉所見,以上的十念,各各都是一各獨立的法門。此十念,均系用來修行禪定的方法,后來的大乘凈土宗,便以念佛的身相、面相,以及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以斯修成念佛三昧。

  2、二甘露門:此是后世的小乘佛教徒,從十念之中,抽出了第八的數息觀及第九的不凈觀,作為兩項特別重要的修行法。事實上,散亂心重的人,修和數息觀;淫欲心重的人,修行不凈觀,的確是相當有效的方法。甘露是一各藥名,傳說服食甘露,可得不死。將數息、不凈的兩種方法,稱炒甘露之門,意即是修此法門,可以解脫生死。

  (四)五停心與四正斷

  1、五停心:又名坐禪的五門,《五門禪經要法》中說:“所以五門者,隨眾生病,若亂心多者,教以安般(數息);若貪心多者,教以不凈,若嗔恚多者,教以慈力;若者我多者,教以因緣;若心沒者,教以念佛。”

  2、四正斷:又名四正勤、四意止、四意斷。即是:(1)令已生的惡法斷除;(2)令未生的惡法不起;(3)令已生的善法增長;(4)令未生的善法生起。

  (五)六妙門與十六特勝

  1、六妙門:這是以呼吸作為修定的六種方法法門。根據《大毗婆沙論》卷六的敘述,分條說明如下:

  (1)數息——有五種數法:A從一數到十,稱為滿數;B從多的數目數到少的數目,稱為減數;C從少的數目數到多的數目,稱為增數;D數目數過了第十,或自行確定一串不規(guī)律順序的數目,稱為亂數;E先數五次入息,再數五次出息,稱為凈數。

  (2)隨息——將心念著呼吸進出,息至何處,心亦隨之到何處。吸氣時,必隨氣入,逐步由咽喉、心胸、臍輪,乃至直到足趾;呼氣時,心隨氣出,漸漸由近至遠。

  (3)止息——觀想息風,初住鼻口、次住咽喉、次住心腦、次住臍輪,乃至住于足趾。

  (4)觀息——息風到達任何部位,都能審究觀察。

  (5)還息——又名轉息,轉此呼吸,觀想:身不凈、愛是苦、心無常、法無我四念處,用來對治凡夫通病的常樂、我、凈的四顛倒。

  (6)凈息——一切煩惱盡除,證得圣果之謂。

  2、十六特勝:此亦是呼吸法的一類,《修行通地經》對此有詳細的說明。即是(1)數息增。(2)數息滅。(3)數息時動身,即知有問題。(4)數息時身體怠惰沉重,即知有瞌睡的問題。(5)數息時生起歡喜心,即知有問題。(6)數息時生起安樂心,即知有問題。(7)數息時,觀照諸種想及念,了了分明。(8)數息時雖起諸種想及念,皆柔順于數息的工夫。(9)數息時自心所感覺明了者,即時知道。(10)數息時,若心歡悅立即知道。(11)數息時,若得心定,即時知道。(12)數息時,心得解脫。立即知道。(13)數息時,洞見息是依于無常,即時察知。(14)數息時,觀察息之起滅不已而得離欲之心者,立時知道(離欲界即將入初禪)。(15)觀見氣息滅盡,即時知道(將入第四禪)。(16)數息時,觀見息氣滅盡,離欲清凈,趣向解脫道,立即知道(將離三界生死)?梢,六妙門與十六特勝,都是以呼吸法來達到禪定乃至解脫一切煩惱的目的。

  二、祖師禪的先驅

  (一)是以所跟隨著師父為修行的(歸)依(住)止之滅,不依佛說的經律為最高的權威。此如小乘部派佛教中的雞胤部(The Gokulikas)主張不必依佛說法的經和律為主,應依祖師所作的論為修行的依準。

  (二)不依見聞覺知而修禪定,例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便有如此的記載:“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界),不依他世(界),非日、月,非見、聞、(察)而修禪。”這與傳統(tǒng)的印度禪的觀點,頗不相同。倒與中國的祖師禪的風格很相類似。

  中國禪的方法

  中國禪,從佛法初傳(西元第一世紀)以迄禪宗爛熱(西元第十二世紀),產生了話頭禪與默照的對峙并行,曾經幾番的變化。

  一、初傳中國的禪法

  自東漢恒帝(西元一四七——一六七在位)時代至梁武帝(五0二——五四九在位)時代,菩提達摩自印度東來為止的大約三百五十年之間,由印度傳來的禪法,乃是印度的小乘禪及大乘禪。

  (一)安世高(一四八年到洛陽)譯出了十多種小乘的禪經。大約在同一個時代,又有支婁迦讖譯出了《般若道行品經》、《首楞嚴經》,為大乘禪的空的理論,開了介紹的先河。

  (二)另有于二四七年到達建業(yè)(今之南京)的康僧會,不但譯出了《坐禪經》一卷,并對安世高所譯的《安般經》加以注解。“安般”的意思是一種呼吸法或數息法。不過,《坐禪經》及《安般經》注解,現已失傳,僅從《出三藏記集》卷六,見到他的禪定思想如下:

  “安般者,諸佛之大乘,以濟眾生之漂流也。其事有六,以治六情,情有內外,眼、耳、鼻、舌、身、心,謂之內;色、聲、香、味、觸、邪念,謂之外。……彈指之間,心有九百六十轉,一旦一夕,十三億意,意有一身,心不自知。……是以,行寂、系意、著息,數一至十,十數不誤,意定在之。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寂無他念,泊然若死,謂之一禪。……已獲數定,轉念著隨,……意在定隨,由在數矣,垢濁消滅,心稍清凈,謂之二禪。又除其一,注意鼻端,謂之止也。……諸穢滅矣,昭然心明,踰日、月、珠,……志無邪欲,側耳傾聽萬句,不失片言,……謂之三禪。……具照天地人物,其盛若衰,無存不亡,信佛三寶,眾冥皆明,謂之四禪。”

  康僧會以數息、隨息等的六妙門,是大乘法,對于四禪,所下的定義界說,也略異于一般的見解,似乎初禪的重點在定力,二、三、四禪,重點在于慧力。

  (三)鳩摩羅什(Kumarajiva)西元四0一年到長安,譯出了空宗的《大品般若經》、《維摩詰經》等,奠定了大乘禪法的基礎。同時敢譯了多種小乘的禪經,例如《禪秘要法經》三卷、《禪法要解經》二卷、《坐禪三昧經》二卷、《思維略要法》一卷,對于修行禪定的基本方法及其現象,例如數息法、不凈觀、白骨觀等的次第,有很詳細的介紹。另有與羅什同一時代來到中國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也譯出了小乘經,名為《達磨多羅禪經》,介紹了六妙門、十六特勝的數息法,以及不凈觀等。

  (四)受禪法與道法的影響。中國的道家,以煉丹的方法,增長人體的健康的和長壽,佛教初傳中國,來自西域的僧侶,大多也將佛教所用的修行方法,譯出介紹給中國人,這是為了事實上的需要,如不拿出于人身心有直接利益的方法,光是空講理論,不能滿足多數的人要求。同時,佛教到了中國,也受到道家的思想的影響,比如道安(三一二——三八五)的弟子們及羅什的弟子們,大多曾是精通道家而后進佛教的,因此也運用道家的名詞及觀念,來說明佛經的義理,并且自由發(fā)揮,申論所見的道理,比如道生(三五五——四三四)首倡頓悟之語,對于后來的禪宗有著極大的啟發(fā)作用。另有傳說為僧肇(三八四——四一四)所撰的《寶藏論》的〈廣照空有品〉其論調形式,幾乎與老子的《道德經》相類似。

  “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空無形,真色無名。”

  “其大也,幌蕩無涯……無形而形,無名而名,特類相感,和合而生,生而不生,其無有情,眾謂之圣,眾謂之明,種種稱號,各任其名,然其實也,以無為為宗,無相為容,等清虛,同太空,究竟處所,用在其中。”

  佛教謂空,道家謂無,其義本不相同,然在中國的佛教徒們,假用道家的無字,說明佛教的空義,結果把無字的定義,升格而超越到空字之上。后來中國禪宗的風格,大致上是受了這個無字的影響,以無字代表一切的一切,也以無字來解答一切問題,既然是無字,當然也無話可說,無象可表,實則又是無一物不是代表著一切,也是無一物不在說明著一切。因此,到了第九世紀趙州從諗,開出了一個“狗子無佛性”的公案,以禪的立場而言,有與無的執(zhí)著,都是煩惱心,所以干脆用一個無意味的無字來打發(fā)問話的人,走上死路上絕壁之后,產生不假思惟的頓悟的效果。

  二、天臺宗的禪法

  中國的天臺宗的佛教,主張教理的認識及禪觀的修行并重,頗有類似西藏的宗喀巴格魯巴派的密宗。天臺宗的智顗,依據印度的禪定與止觀的內容,首先寫了一部《禪門修證》共十卷,接著又僅以其中禪的修行方法為主,寫了一卷本的《小止觀》,最后炒了發(fā)揮他對禪觀的獨到思想,寫了一部《摩訶止觀》十卷。大致上他的前二書,是講漸次的修行法,后一種是講圓頓的修行法。由于《摩訶止觀》毋寧是側重于理論的發(fā)揮,依照它來修行的人,可說太少了,倒是《小止觀》的內容,簡單明了,很受廣大修行者的歡喜使用。事實上他也極為重視小乘觀法中的六妙門的呼吸法。

  小止觀所敘述的內容,分為十章,可列九門如下:

  (一)備足坐禪的先決條件:持戒、懺悔,衣食無缺,清凈寧靜的地方,放下一切事務,要有一位高明的老師指導。

  (二)厭離色、聲、香、味、觸等五欲。

  (三)克伏貪欲、嗔恚、睡眠、輕浮與悔惱、遲疑不信等的粗重煩惱,不使表現出來。

  (四)調和飲食,飲食勿使過量,亦不使饑渴;調理睡眠,勿使睡眠過多,縱在夜間,只有中夜四個小時睡眠即足。調身、調息、調心,三事合用,灑中分離。

  1、調身——入坐之前,宜作準備,勿使心浮氣粗;入坐之時,宜用半跏跌坐,身宜正,脊宜直,勿曲勿從,鼻與臍對成直線,不偏不斜,不低不仰。主張閉眼。

  2、調息——息者,呼吸時無聲、不結、不麤,出入綿綿,若存若亡。坐時守息則心定,若呼吸時有聲,結滯不通,出入不細,名為不調,心亦難定。

  3、調心——第一調伏雜亂的心念,第二調伏昏沉瞌睡及浮躁飄動的心態(tài)。此宜安心向下,注意力集中肚臍,則心自然安靜。然而心不宜急,急則氣向上,會引起胸部急痛。然亦不不宜太松,否則,心志游漫,或口中涎流,或時暗晦,此時應將全心向下,注意力集中在肚臍。

  坐前的身、息、心、宜由麤而細。坐完時的身、息、心,宜由細而麤,坐完時,當動心,吐氣,微微動身,再動肩、手、臂、頭勁、而至兩腳。坐后如不運動按摩,細法未散,留住在身,令人頭痛,骨節(jié)猶如風勢,以后坐禪時,則會煩燥不安。

  (五)方便行:立志發(fā)愿,脫離一切妄想顛倒而得禪定智慧。堅定持戒,專精修定心念。世間虛妄不實,禪定智慧,尊重可貴;I量世間欲與禪定智慧樂的得失輕重,一心決定,修行止觀。

  (六)修止觀;

  1、坐中修止觀——修定的姿勢,以跏趺坐為最好。

  2、歷緣對境修止觀——坐得勞累之時,雖在其他的一切時地,也當修行。所謂“歷緣”者共有六種,即是行、住、坐、臥、勞動工作、談話等。均有一定的方法,用來調伏身、口、心。所謂“對境”者,即是,當在眼見色時、耳聞聲時、鼻嗅香時、舌受味時、身受觸時、意知諸法(事物)時,均有一定的修行方法。

  (七)發(fā)起善根的現象:由修行而使善根發(fā)起的現象,有內及外的兩類。

  1、外善根的現象——修行得力之時,氣質和思想均會改變,通常會使修行者自然地發(fā)心持戒及布施,孝順父母及尊敬長輩,供養(yǎng)三寶,讀誦經典,聽聞佛法。

  2、內善根的現象——由于所修方法的不同,所發(fā)生的現象也不同。

  (1)呼吸法的善根現象。如用數息法,而得身心調適,妄念不起,自覺其心,漸漸入定,身心泯然空寂,不見身心相貌。又在定中,忽然發(fā)動身心的動、療、冷、暖、輕、重、澀、滑等八種感覺。如用隨息法,則能以其心眼,自見身內諸物,而心大驚喜。這均是欲界或在末到定(初禪之前)中的現象。

  (2)不凈觀的善根現象。于欲界未到定中,身心虛寂,見男女身體死亡爛壞,甚至悲喜,厭倦所愛的血肉之軀。若入初禪中,則見自身他身皆不凈,驚悟無常,厭離五欲,不著人我。

  (3)慈心觀的善根現象。于欲界的未到定中,慈念眾生,或觀想眷屬親人,內心清凈,悅樂不可比喻,乃至緣見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出定后,其心悅樂,不論見到何人,表情經常和藹可親。

  (4)因緣觀的善根現象。于欲界的未到定中,忽然推尋三世十二因緣,不見人我,離常與斷的偏見,心生法喜,不念世事。

  (5)念佛觀的善根現象。憶念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議,廣利眾生,不可思議,敬愛諸佛之心,油然而生,開發(fā)三昧,身心快樂,清凈安穩(wěn),從禪定中出來后,身體仍很輕軟明利。

  (八)魔事:即是身心與自然環(huán)境對于修行者的障礙,《小止觀》中特別重視的是各類鬼神對于精勤的修行者,用種種方式來擾亂。大致上都是用的違情惱亂及順情惑亂的方法與形象,使修行者心生動亂,失去禪定。

  (九)治病:智顗大師將病因分作:1、地、水、火、風在人體中的失調而得病,2、心、肺、肝、脾、腎的不健康而知覺有病。治病之法,分作五類介紹:

  (1)以修止的方法治病——將心安止于病的所在處,即能治病。但能系心于臍下一寸處的丹田,守此經久而散,常能治病。不問行、住、寢、臥,常將心念系于腳下,能治諸病。若但心想一切諸法(萬事萬物),空無所有,病從何生,寂然心止,多半也能治病。

  (2)以六種氣治病——用唇及口,以不同的方法將氣味吐出:“吹”治寒冷,“呼”治炎熱,“嘻”去痛及治風寒,“呵”去煩躁及下氣,“噓”散痰及消滿,“呬”補勞。

  (3)以十二種息治病——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虛懸,滿息治枯瘠,燋息治腫滿,增長息治瘦,滅壞息治增盛,煖壞息治冷,冷息治熱,沖息治壅結不通,持息治顫動,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補息資補四大。如果善于使用十二種息,可治眾病,若用不當,則反增眾患。

  (4)用假想觀治病——例如患冷,假想身中有火氣升起,即起治寒冷等。

  (5)檢查分析身中地、水、火、風四大而治病——四大本空,身不可得,心中的病亦不可得,故通治眾病。

  從以上的介紹之中,大致已可明白,天臺宗的修行方法,仍是印度傳統(tǒng)方法的延伸,因其主要的方法,僅是數息、隨息、觀身不凈、慈心觀、因緣觀、念佛的功德與相好。但這些都是非常實用而且是非;镜姆椒āR舱捎谌绱,這一部名為《小止觀》的禪定方法的入門書。很受中國乃至日本佛教徒們的重視,但是也不容易學通學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