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嚴法師思想行誼-尋求菩薩戒的新典范(四)
【注釋】
1.參看佐滕達玄:《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fā)展》頁478-490(嘉義:香光書鄉(xiāng),1997年初版);釋湛如:〈敦煌菩薩戒儀與菩薩戒牒之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2.參看釋湛如:〈敦煌菩薩戒儀與菩薩戒牒之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3.參看念生:〈依瓔珞本業(yè)經(jīng)傳在家菩薩戒之管見〉(《律宗思想論集》頁113)。
4.經(jīng)菩薩戒的授受條件較嚴格,且為「菩薩戒」之預備。詳見釋圣嚴:《戒律學綱要》頁340-341(臺北:法鼓文化,2000年);念生:〈依瓔珞本業(yè)經(jīng)傳在家菩薩戒之管見〉(《律宗思想論集》頁114-115)。
5.見勞政武:《戒律學原理——佛律與國法》頁205-207(臺北:老古文化,1999年初版)。
6.范文瀾謂:「天竺傳來的繁瑣無比的大小乘律,被懷海推倒」;王月清亦認為百丈清規(guī)的判逆性是顯而易見的。然勞政武則有不同判斷,勞政武認為清規(guī)內(nèi)容為組織內(nèi)規(guī)性質(zhì),相當于各部廣律的犍度,而非個人行為的道德規(guī)范。以勞的觀點來看,百丈是創(chuàng)清規(guī)但并未破戒。請參看王月清:〈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guī)》為中心)(《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4期〔1999年7月〕頁131-146;范文引見王文注39);勞政武:《戒律學原理》頁198-200(臺北:老古文化,1999年臺初版)。
7.見釋圣嚴:〈適應時空的菩薩戒會〉,《菩薩戒指要》頁159(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8.見釋圣嚴:《行云流水》頁28-33(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9.同前注。另參見林其賢:《圣嚴法師七十年譜》頁653-654、頁727-731(臺北:法鼓文化,2000年3月初版)。
10.見釋圣嚴:《東西南北》頁17l-176(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11.法鼓山:《菩薩戒戒壇儀范》(臺北:農(nóng)禪寺)。
12.釋續(xù)明:〈菩薩律儀〉,《律宗思想論集》頁34-42(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13.【明】釋讀體:〈傳戒正范——三壇傳授菩薩戒正范〉,《卍續(xù)藏》第一O七冊(臺北:新文豐)。
14.【宋】釋遵式:〈授菩薩戒儀式〉,《金園集》,《卍續(xù)藏》第一O一冊(臺北:新文豐)。
15.【宋】釋元照:〈授大乘菩薩戒儀〉,《芝苑遺編》,《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16.【唐】釋湛然:〈授菩薩戒儀〉,《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17.續(xù)明法師的儀軌中,受三聚凈戒的程序是在「第九,正授戒體」時進行。因「止授戒體」對照于法鼓山戒儀為「第九,受十無盡戒」時所進行,故此處對照于法鼓山戒儀「第七,受三聚凈戒」時以括號表示。右各欄同。
18.見釋圣嚴:《東西南北》頁151。
19.見釋圣嚴:〈《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讀后——如何成為理想的在家菩薩),《法鼓全集三之六:評介·勵行》頁154-164(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初版)。
20.見釋圣嚴:〈傳統(tǒng)戒律與現(xiàn)代世界〉,《菩薩戒指要》頁9-10(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21.《梵網(wǎng)經(jīng)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挂姟洞笳亍返诙膬,頁1005中。
22.《梵網(wǎng)經(jīng)》,《大正藏》第二四冊,頁1007中;《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大正藏》第二四冊,頁1049下。
23.同注20。
24.《梵網(wǎng)經(jīng)》,《大正藏》第二四冊,頁1005下。
25.《梵網(wǎng)經(jīng)》輕戒有兩條,見《大正藏》第二四冊,頁1005下、頁1006上。
26.見釋圣嚴:〈從三聚凈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菩薩戒指要》頁56-57(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27.見〈對在家菩薩戒的認識〉,《法鼓雜志》第40期第4版(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3年4月15日)。
28.陳玉蛟:《阿底峽與菩提道燈釋》頁128(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初版)。
29.見《西藏密宗初階(一)》(臺北縣:金剛乘雜志社,1986年)。
30.見釋圣嚴:《東西南北》頁151。
31.釋圣嚴:〈勉勵「萬行菩薩」都受菩薩戒〉,《菩薩戒指要》頁16l。
32.釋圣嚴:〈勉勵「萬行菩薩」都受菩薩戒〉,《菩薩戒指要》頁162。
33.參見林其賢:《圣嚴法師七十年譜》頁199-201。
34.釋圣嚴:〈傳統(tǒng)戒律與現(xiàn)代世界〉,《菩薩戒指要》頁10。
35.釋圣嚴:《行云流水》頁19-20。
36.釋圣嚴:〈從三聚凈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菩薩戒指要》頁13-75。
37.釋圣嚴:《行云流水》頁19。
38.釋續(xù)明:〈聲聞戒與菩薩戒〉,張曼濤編:《律宗概述及其成立與發(fā)展》頁264-265(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39.勞政武:《戒律學原理》頁450(臺北:老古文化,1999年初版)。
40.日本天臺宗創(chuàng)始祖最澄,設(shè)立圓頓戒,以「授圓十善戒,為菩薩沙彌」;《入中論》所舉的菩薩律儀是十善道;《大智度論》以「十善為總戒相」: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則以「此(十善)為攝盡尸羅本!乖斠娛婪◣:〈十善業(yè)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菩薩戒指要》頁78-79。
41.釋印順:《佛在人間》頁137-14l(臺北:正聞出版社,1984年10月五版)。
42.釋圣嚴:〈十善業(yè)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菩薩戒指要》頁111。
43.永明延壽:〈受菩薩戒法〉,《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44.釋圣嚴:〈十善業(yè)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菩薩戒指要》頁110。
45.釋圣嚴:〈傳統(tǒng)戒律與現(xiàn)代世界〉,《菩薩戒指要》頁10。
46.念生:〈依《瓔珞本業(yè)經(jīng)》傳在家菩薩戒之管見〉,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頁113-120(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47.釋圣嚴:〈序〉,《菩薩戒指要》頁4。
48.釋圣嚴:〈《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讀后——如何成為理想的在家菩薩〉,《法鼓全集三之六:評介·勵行》頁154-164(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初版)。
49.釋圣嚴:〈勉勵「萬行菩薩」都受菩薩戒〉,《菩薩戒指要》頁161。
50.釋圣嚴:〈適應時空的菩薩戒會〉,《菩薩戒指要》頁159。另參見〈對在家菩薩戒的認識〉,《法鼓雜志》第40期第4版(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3年4月15日)。
5l.郭慧珍指出:印度佛教僧伽制衣款式的主要特征是「田相」;但對漢人來說,漢族僧伽制衣的特征除了田相以外,其輪廓造型也是相當特別的要件。因佛教傳到中國將近兩世紀的時間,漢族僧伽所穿的袈裟并沒有完全按照印度三衣「割截田相」的規(guī)定而是縵衣,也就是未經(jīng)割截的三衣。詳見氏著:《漢族佛教僧伽服裝之研究》頁90(臺北:法鼓文化,2001年)。
52.見〈對在家菩薩戒的認識〉,《法鼓雜志》第40期第4版(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3年4月15日)。
53.釋圣嚴:《行云流水》頁2l。
54.釋惠敏:〈漢傳「受戒法」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頁65-82(1996年7月)。
55.宗喀巴:《菩提正道菩薩戒論》頁32-39(香港:香港佛經(jīng)流通處,1970年)。
56.見勞政武:《戒律學原理——佛律與國法》頁426-428。
57.見勞政武:《戒律學原理——佛律與國法》頁448。
58.見李世杰:〈佛教法律哲學的精要〉,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頁74-77(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59.見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293-296(臺北:正聞出版社,1982年9月再版)。
60.見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217。
61.參見釋仁俊:〈律制最重視諫與議〉,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頁95-98(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釋昭慧:〈諍事與滅諍法〉,《律學今詮》(臺北:法界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62.參見注20。
63.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147。
64.釋昭慧發(fā)揮印順法師戒律學理念,將戒律原理歸納為三大類十小項;勞政武則修正李世杰的律學體系,亦統(tǒng)合為三大項。二者互有異同。詳見釋昭慧:〈結(jié)戒原委與制戒原理〉,《律學今詮》頁109-114;勞政武:《戒律學原理——佛律與國法》頁386。
65.見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299(臺北:正聞出版社,1982年9月再版)。
66.見王月清:〈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guī)》為中心),《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4期頁131-146(1999年7月)。
67.釋圣嚴:〈從三聚凈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菩薩戒指要》頁24-34。
68.徐道鄰:〈中國法律制度〉,《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初版)。
69.徐道鄰:〈唐律中的中國法律思想和制度〉,《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初版)。
70.參見林其賢:《圣嚴法師七十年譜》頁917-918。
【參考書目】
1.《梵網(wǎng)經(jīng)》,《大正藏》第二四冊。
2.《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大正藏》第二四冊。
3.釋太虛:《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講錄》,《太虛大師全書》第十六冊(臺北:善導寺,1980年三版)。
4.釋會性:《菩薩戒本經(jīng)講記》(臺中:青蓮出版社,1994年)。
5.韓清凈:《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匯編》(臺北:新文豐,1996年4月)。
6.【唐】湛然:〈授菩薩戒儀〉,《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7.【宋】延壽:〈受菩薩戒法〉,《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8.【宋】元照:〈授大乘菩薩戒儀〉,《芝苑遺編》,《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9.【宋】遵式:〈授菩薩戒儀式〉,《金園集》,《卍續(xù)藏》第一O一冊(臺北:新文豐)。
10.【明】讀體:〈傳戒正范——三壇傳授菩薩戒正范〉,《卍續(xù)藏》第一O七冊(臺北:新文豐)。
11.法鼓山:〈菩薩戒戒壇儀范〉(臺北:農(nóng)禪寺,1995年)。
12.(日)佐滕達玄著釋見憨等譯:《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fā)展》(嘉義:香光書鄉(xiāng),1997年初版)。
13.王月清:〈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guī)》為中心),《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4期(1999年7月)。
14.王月清:《中國佛教倫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1999年6月)。
15.王書慶:〈敦煌文獻中五代宋初戒牒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1997年8月)。
16.冉云華:〈延壽的戒律思想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4期(1991年7月出版)頁297-310。
17.李世杰:〈佛教法律哲學的精要〉,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18.宗喀巴:《菩提正道菩薩戒論》(香港:香港佛經(jīng)流通處,1970年)。
19.林其賢:《圣嚴法師七十年譜》(臺北:法鼓文化,2000年3月初版)。
20.徐道鄰:《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初版)。
21.陳玉蛟:《阿底峽與菩提道燈釋》(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初版)。
22.勞政武:《戒律學原理——佛律與國法》(臺北:老古文化,1999年臺初版)。
23.楊白衣(龍慧):〈戒律大綱及刑罰〉,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4.楊白衣(龍慧):〈梵網(wǎng)與瑜伽〉,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5.蔡念生(念生):〈依瓔珞本業(yè)經(jīng)傳在家菩薩戒之管見〉,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6.釋仁俊:〈律制最重視諫與議〉,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7.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82年9月再版)。
28.釋明性:〈瑜伽菩薩戒本與梵網(wǎng)經(jīng)略談〉,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 (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29.釋昭慧:《律學今詮》(臺北:法界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30.釋惠敏:〈漢傳「受戒法」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1996年7月出版)頁65-82。
31.釋湛如:〈敦煌菩薩戒儀與菩薩戒牒之研究〉,《敦煌研究》1997:2=52(1997年5月)頁74-85。
32.釋圣嚴:〈《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讀后〉,《評介·勵行》,《法鼓全集》三之六(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33.釋圣嚴:〈弘一大師三十二種律學合刊讀后〉,《評介·勵行》,《法鼓全集》三之六(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34.釋圣嚴:《戒律學綱要》(臺北:法鼓文化,2000年)。
35.釋圣嚴:《律制生活》(臺北:法鼓文化,1995年1月修訂版)。
36.釋圣嚴:《菩薩戒指要》(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37.釋圣嚴:《漢藏佛學同異答問·密教史》(臺北:法鼓文化,2000年)。
38.釋續(xù)明:〈菩薩律儀〉,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39.釋續(xù)明:〈聲聞戒與菩薩戒〉,張曼濤編:《律宗概述及其成立與發(fā)展》(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 上一篇:水陸法會
- 下一篇:進入禪定的關(guān)鍵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