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著雨過天晴
盼著雨過天晴
文/本性
佛教說:眾緣和合。
近來,雨大雨小,一直不停。江河因之豐潤,甚至臃腫?粗袧嵘c渣質,很是揪心。 盼著雨過天晴,即便灰云遮日,也總比這好。
剛才,送走來自災區(qū)的友人,我獨自行車江濱,坐著。想到詩人詠贊的雨水,怎么一不小心就成了詩人感傷的洪水,甚是感慨。由此,又擔擾起泰寧山上的慶云寺來。山上的僧眾來消息說:山下的路,多處大塌方,有橋被沖垮。還好,上山的路,因離寺近,也因于地勢高,損壞尚小。但覆巢之下,也非十日或一月可以通車的。
由于山體滑坡,電線桿倒了,山上供電成問題。燈,不亮了。手機,電話,不通了。派人上山察看。感謝佛菩薩,山上人員與寺院,一切安好。只是,一如曾經的雪災時期,基建是必需暫停了。食物等,則由人扛著進山,節(jié)省著使用。僧眾說,稀飯就花生米,不錯的。他說,如有咸菜,就更好了。我聽了,鼻子酸酸的。雖然,僧人當清貧修道,但我還是因此覺的難過與愧疚。
想想,福州真是有福,受洪水傷害不大?粗鴱纳嫌瘟飨聛淼暮樗,就覺得是從三明,南平那邊下來的。我想,此中哪縷,也許是出自泰寧慶云寺腳下。按理說,此水該是柔順的,溫和的,怎會如此濤濤洶涌?
也許,這就是佛教所說的共業(yè)所感了!
記得,上午災區(qū)友人來時,似有一絲陽光出來。我以為,天快晴了?墒,沒有,還早著呢。望著現在的天,還是雨簾雨幕拉著,不知幾重。天,好象真的哭了。
江濱坐會兒后,我默然回走,心里空落落的,幾許不安,幾許憂愁,或許,還有幾多的疼痛。一場洪水,幾多人一生的經營,包括身命,甚至信念,就這么一下子意料之外的去了,人類,怎不酸楚。
于此時節(jié),我能做些什么呢?除了祈禱,除了不能失去信念,除了堅信未來,除了等待,除了自我希望,盼著雨早點過去,盼著天早點晴來,我還能做些什么呢!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