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祖師同行》文摘38
《與祖師同行》文摘38
——因為不滿所以響
自己常常用半瓶子醋來比喻水平的高下。像自己這樣沒有水平的人就猛寫,無非是想讓人知道自己有點水平;而像師父和明海大和尚那樣的人,就很少寫,所以,他們的文字,字字如金,自己的就慘了。這就是典型的半瓶子醋效應,因為只有半瓶所以就猛搖晃,而且會響。如果真有水平,像大和尚、老和尚們即使是他們溢出了,還總說:“不是我干的”!
但是,自己知道不寫就更沒有學的動力,罵就罵吧,一切空不是嗎!今天看到祖師也這樣罵,看來是要管著點自己了。不過佛陀最聰明,他先說自己49年說法,沒有說一個字,F(xiàn)在自己也來個有樣學樣,自己是寫日記,本不公開的,大家可不要說我有所說哦!本來嘛,都是廢話!還是看祖師們的原文吧:
湛堂和尚*云:禪和家。乍入眾時,初發(fā)心菩薩與佛齊肩,一年之外到佛腰邊,恰如個琉璃瓶子相似。元初空裸裸地,凈潔潔地,卻著了半瓶不凈潔底水。搖得來在里面,丁丁當當只管響。忽然著本色人,向他道:你這瓶子本自凈潔,卻被這些惡水在里面,又不滿只管響。要得不響,須是依前傾出揚卻蕩洗了,卻滿著一瓶好水便不響。因甚不響?蓋謂滿了。
下面這段更有意思,他們不光是搖晃醋瓶子,連……
師(大慧宗杲)一日云:我平生好罵人。因看玄沙語錄大喜,他勘靈云,道: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芍^壁立萬仞。后來與靈云說話了,卻云:你恁么方始是徹。后頭卻恁么撒屎撒尿。卻問圓悟如何。悟笑云:他后頭卻恁么地,我也理會不得。遂下來歸到寮,方知玄沙大段作怪,遂舉似圓悟。悟笑云:且喜你知;尢迷:今時諸方,多是無此藥頭。師(大慧宗杲)云:切忌外人聞此粗言。
再看看舒州甘露德颙(yónɡ)禪師所說,就能明白為什么不能晃醋瓶子了。不過佛佛祖祖都是無風也能起浪的高手,他們晃起醋瓶子來,我們只有叫好的份。
舒州甘露德颙禪師。僧問:知師已得圓通旨,未審如何指示人?師曰:晝見日。僧云:學人不會。師曰:夜見星。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歌須搖頭,哭須皺眉。問如何是最初一句?師曰:梁王不識。云:未審意旨如何?師曰:獨自凄凄。示眾曰:旃檀林中更非他木,并是根生土長出現(xiàn)世間,花果枝條悉皆茂盛,優(yōu)缽羅華時一現(xiàn)耳。直得圣凡聚首遠近同觀則不無,且道承誰覆蔭?良久曰:南山起云北山下雨。上堂:早朝擊鼓勞動諸人,古佛叢林事不獲已,直饒德山一棒似倚天長劍,臨濟一句如旱地爆雷,盡是倚勢欺人無風起浪。山僧今日過犯彌天,留與諸方點檢。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