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向善若水

\

一、無常

  剛才聽的這首歌叫《醒來》,它告訴我們最重要一點:無常。無常是宇宙規(guī)律,是不可更改的事物運行法則。為什么會存在無常,因為一切事物都在不斷遷徙變化著,剎那生滅,長流不駐。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是一個本然的過程,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做“無常”,那什么才是常呢,這世間有“常”嗎?——仰俯天地,縱覽古今,并未發(fā)現(xiàn)有不曾變化的東西,可以說,只有“無常”才是唯一的常。

  大乘佛法賴以建立的基礎(chǔ),就是這個“無常”,在佛教中有個獨有的名詞,叫“空”?,是從事物的緣起角度說的,就是一切事物皆是因緣和合而成,緣聚而生,而散而滅。所以“空”是說明依賴因緣而生的一切,都沒有獨立的自主性可言,不是我們慣常理解的什么都沒有了,不是說連因緣果報都不存在了。如果什么都沒有了,那還活什么呢?

  一般而言,隨著每個人年齡不斷增大,對“無常”的理解會隨之加深。人,越年青的時候越執(zhí)著,所以對年青人講無常,許多人錯誤地理解這是一種消極思想,好像讓他們什么都不干了,讓他們過早地看破紅塵,消極無為。其實紅塵看不看破,它一直就在那擱著,在那里飛舞,并不會因為你有所改變,相反倒是你自己最終改變?nèi)ミm應(yīng)紅塵。

  仔細(xì)留意你就會發(fā)現(xiàn),人生中,“無常”無處不在。今天這個人還活蹦亂跳,明天運回來就成一盒骨灰了。今天一對情侶還纏纏綿綿如膠似漆,明天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分手各奔東西了。今天這個人還在位子上志得意滿吆五喝六,明天已經(jīng)下臺無人問津了。今天這個人還是名頭很響如日中天,明天已經(jīng)鋃鐺入獄聲名狼藉了。今天這個人還腰纏萬貫財大氣粗,明天已經(jīng)破產(chǎn)倒閉一貧如洗了。……

  所以什么都是無常的,只不過有的“無常”得快,有的“無常”得慢,只在時間長短而已。什么都是無常的:生死無常,情感無常,權(quán)力無常,名位無常,財富無常,包括我們的相貌、健康都無常,——你現(xiàn)在很年輕,有一天會變老,你現(xiàn)在很漂亮,有一天會變丑,而老到極致之后,有一天便會死亡,死了之后,新的生命又出來了。

  生生不息,循環(huán)不已。

  人生就是這么“冤枉”,這么無奈,這么規(guī)行矩步。

  當(dāng)然,有人不認(rèn)為生命是可以延續(xù)的,他們認(rèn)為人死后什么都沒有了,所以要抓住這有限的一生拼命去追求享受。關(guān)于生死是個很大的話題,我在這里也不說多少,只給大家推薦幾本書去看看,了解一下生命的真相。《前生后世》、《不死之謎》、《生命之后的生命》、《靈界漫游》等等,當(dāng)然還有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那里面就有鬼的記載,蘇東坡的兒媳婦被鬼附體了,那鬼對蘇東坡提條件,有一番大智大勇的爭斗,大家可以去看看。另外還有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散文,寫他母親去世后自己奔喪回來,母親上身鄰居大嬸和他對話,都是真實的記載。

  因為我們不了解無常,錯誤地解讀世間萬事萬物運行的規(guī)律,同時也不可避免錯誤地詮釋了人生存在的意義,所以很痛苦。要想不痛苦,就要正確地把握事物存在的規(guī)律,用一顆智慧之心去接納它。所以佛教里的智慧為最高等的智慧,是出世間的大智慧,但它又能反觀自照,以出世之心入世,應(yīng)用于生活。

  在生活中,我們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層出不窮的煩惱,如何應(yīng)對?我希望大家記住四句話,也許,對你有點用處。

  這四句話是:面對它,接受它,解決它,放下它。

  既然問題是真實存在的,躲也躲不過,那就應(yīng)該面對它,你只有積極面對,才可能接受它,最后解決它。

  當(dāng)你的心能面對它,接受它,你就可以找到一定的方法解決它,解決,是早晚的,這世上本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

  當(dāng)你把事情解決之后就應(yīng)該放下它,忘記它。忘記,是一種灑脫,一種心態(tài),一種格局,一種人生超然的境界,佛教告訴我們四大皆空,所以沒有什么不可以忘記,沒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其實,佛教從某種角度就是一門教我們?nèi)绾?ldquo;放下”的學(xué)問。

  如果你不能面對它,不能接受它,不能解決它,不能放下它,只要有其中一個“不能”,你的心就不安于當(dāng)下,而心不安于當(dāng)下,總在攀援、糾結(jié)之中,你的痛苦就來了。

  人生可以每一刻都在當(dāng)下中去體驗和感受生命。一個時刻安于當(dāng)下的人,身上有超常的大智慧,大超脫,大定力,所以我們應(yīng)該訓(xùn)練自己任何時候都能安于當(dāng)下,廣義地講,安于當(dāng)下其實就是一種禪定的狀態(tài)。

  昨天早晨四點鐘我起來,去上海開會,一直開到下午,晚上回來已經(jīng)12點了,奔波了一天,很疲憊。當(dāng)時寺院大門關(guān)閉我進不去,在外面被嗖嗖的冷風(fēng)吹了半個多小時,如果我心存抱怨,就會糾結(jié),不安于當(dāng)下,那這半個小時里一定非常痛苦。事實上我當(dāng)時很自在,心想,和桐鄉(xiāng)所有的單位比起來,還是我們寺院的保安工作做得最好,所以心里很安慰,很快樂。

二、柔軟

  生命在于柔軟。我們看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春天來了抽枝發(fā)綠,柔軟嬌嫩,到了秋天就變硬變老,到冬天花葉落盡,干枯冷硬。人也一樣,嬰兒才生下來時,軟得似一團棉花,小孩的手腳可以拳在一起,但隨著年齡越大身體越硬,老了就失去了彈性、韌性,死的時候,硬的像一塊鐵。

  所以老子早就說過: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要我們守柔,又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他舉個例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就是說天下最柔弱的是水,但最強大的也是水,因為水可以摧毀一切、淹沒一切,可以水滴石穿,所以,我們?nèi)艘獙W(xué)著做水。

  水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柔軟。所以我們的心應(yīng)該是水做的,應(yīng)該柔軟,心地柔軟的人,身心輕安,與物無對,他的笑容是和煦的,磁場是安祥的,舉止是從容的,氣質(zhì)是優(yōu)雅的,神情是喜樂的,精神是安逸的,心態(tài)是開放的,思想是接納的……因此,柔軟不是一種狀態(tài),而是一種資質(zhì),或者說一種品質(zhì),是從內(nèi)至外的柔軟。柔軟,其實就是接納,就是慈悲,就是安于當(dāng)下……

  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么天堂在天上不在下面,地獄在下面而不在天上?初聽這個問題感覺好笑,可你想想,還真有原因,為什么呢?根據(jù)物理學(xué)原理,重的東西下沉,輕的上浮,你看石頭就往下沉,白云就在天上飄,因為你的身心很輕安、很柔軟、很喜樂,所以靈魂就很輕盈,往上升;如果你的心很痛苦、很糾結(jié)、很嗔恨、很恐懼,靈魂就是沉重的,往下墮,到地獄里去。這是自然的道理。

  其實佛教里有一個理論:境隨心轉(zhuǎn),心能轉(zhuǎn)境;蛘呓幸缊箅S著正報轉(zhuǎn)。也就是說當(dāng)你的心改變了,世界就改變了。你以什么樣的心來解讀世界,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樣子的。

  曾經(jīng)有人做過一個調(diào)查,某人月薪兩千元,有一套60平米的房子,和他差不多條件的找出幾十個來。一個個了解,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人活的很好,有人活的一般,有人活的很痛苦。為什么在同樣條件下會有千差萬別的結(jié)果?——原因就是他們的心。有人心胸開闊,什么事都積極面對,人生充滿著喜樂,而有人心胸狹隘偏激,遇事頑冥不化,看到的都是負(fù)面,所以活的很痛苦,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rèn)為,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程度跟自己的性格有關(guān)。我們古人說:求醫(yī)藥不如養(yǎng)性情。就是你的修養(yǎng),你的心境,決定了你的生活質(zhì)量,甚至決定了你的壽命。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要離開世間去尋找佛法,那就像在兔子身上找角一樣渺不可得。所以修行就要和生活結(jié)合起來,在生活中覺醒,在生活中提高我們的覺性。這幾天禪修中,我們無論行住坐臥都是要打造這種氣場,讓你無論是打坐,行走,吃飯,還是睡覺,都身心一如,清凈無染。

  這幾天里我們不接電話,不上網(wǎng),不多說話,管住自己的眼睛,管住自己的耳朵,管住自己的鼻子,讓我們的心真正去覺察。你看,我們的學(xué)員牌為什么不寫名字,只用一個符號代替?因為你一旦寫了名字,別人就會望文生意,中國的文字是聲形義的結(jié)合,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現(xiàn)在給你一個阿拉伯?dāng)?shù)字,就是一個符號,就是為了不讓你分心,攀援,讓你的心處于“止”的狀態(tài)。

  生活中,有人不斷用別人的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這時候,他就漸漸迷失掉自己。其實,人活著是一期生命的過程,了解了無常,了解了因果,你就不會迷惑。

三、光明

  第三,我們要培養(yǎng)一顆光明心。

  一代大哲王陽明臨終時說了兩句話:是心光明,亦復(fù)何言。

  那什么是光明心呢?光明是與黑暗相對的東西,在夜里我們看不見,就必須要燭火,后來發(fā)明了電燈,燈和火是一個東西,都是光明。光明一來黑暗就沒了,這叫明來暗謝。藏傳佛教把釋迦牟尼佛叫大日如來,什么是大日,像太陽一樣光芒萬丈能量浩瀚。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那么,孔子也是光明,和釋迦摩尼一樣,都是可以讓人們破迷開悟,見微顯幽,迎光破暗的一種能量。

  出家的師父見了人就說“阿彌陀佛”,什么意思?——祝你無量光,無量壽。你內(nèi)心有無量的光,就充滿著喜樂,安逸,愉悅,就充滿正能量,就能積極向上,幸福安詳,你的生活就一定美好,和諧,那么這種人他一定能長壽,因為他心境好。

  所以我們每次照鏡子時,不要看我魚尾紋又長了多少,膚色是不是白,而要看我笑得是不是燦爛?如果你每天笑容像花兒一樣綻放,我保證你越來越好看。所以美國有個模特講:當(dāng)你忘記化妝的時候,唯一能補妝的就是你的笑容。故而,我們要記住這個美容絕技,一笑遮百丑。一個笑得燦爛的人,心地一定是喜樂的,而喜樂一定來自一顆光明的心。

  有個設(shè)論說,這個世界假如沒有水,會帶來大災(zāi)難,但如果沒有光,那就徹底完了?梢姽獾闹匾。

  君子之所以自強不息,就是因為他內(nèi)心深處光明湛然奔放,小人之所以蠅營茍且就是內(nèi)心一片黑暗。你看,一個人偷偷摸摸做事情,我們叫鬼鬼祟祟,他就變成了鬼,鬼就害怕光明,光一來他就消失了。你看那些思想陰暗的人,一般都把自己遮起來,不愿意拋頭露角,就是住的地方也窗簾深垂;相反,一個內(nèi)心敞亮、健康的人,一般都喜歡把窗戶打開,他們不喜歡呆在陰暗里的感覺?纯茨闫綍r的愛好趨向,就知道自己內(nèi)心深處有多少光明。

  我經(jīng)常教寺院的義工做一些觀想,說你每天早晨起來,合掌,放松,然后觀想身邊有無量的光圍繞,進入你的體內(nèi),把身上所有負(fù)面的情緒沖洗殆盡,最后,你看到自己的身體像琉璃一樣通透,像山澗泉水一樣潔凈無染。每天給自己這樣一種暗示,你會發(fā)現(xiàn),你可以充滿著一種積極向上的能量面對每個人,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愿意看到別人哭喪的臉。

  佛法的思想告訴我們:要以光明之心去對待一切。人生最好的修行就是時刻告訴自己,此心光明。光明,就一定是清涼,一定是慈悲,一定是輕安,一定是自在,一定是喜樂,所以在佛法中,光明就代表智慧。你如果缺少以上因素,就是缺少智慧。

  是心光明,可以用來作為觀照自己、激勵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其實佛法里講的所有東西都是為了對治我們的煩惱習(xí)氣,當(dāng)你的內(nèi)心漸趨光明了,你的煩惱也就消除了。

四、布施

  人一貫的思維是從自己出發(fā),以自我為中心,因此,一般人都不愿意施舍。正因為我們只想著自己,于是把所有的通道都封閉了,一直把自己限制在狹小的境域,成為井底之蛙,還自鳴得意。

  一個圣人,一個得道者,他是物我兩空,無物也無我,沒有任何執(zhí)念,故而可以乘物以游心,瀟灑出塵,自由無礙,以涵養(yǎng)天真渾厚之性情。他們不被物欲所累,不被情欲所傷,綿綿若存,與萬物同根,與天地合其德。

  佛教中的菩薩,她“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其實也是與天地合其德,她與眾生融為一體,喜怒哀樂都感同身受,用盡方法去幫助眾生,度化眾生。這是一種廣大的布施。

  李嘉誠對他兒子李澤楷說的一段話,廣為流傳,可以說就是他經(jīng)商的秘訣,這個秘訣卻是大家見慣不驚的“布施”,“你和別人合作,本來可以拿百分之八十,你就拿百分之六十”,此是讓利,讓利就是布施。

  我們建香海禪寺的過程也是如此。我們寺院缺錢,但還要布施,不過我們沒有錢布施,所以就做法布施和無畏布施,盡量服務(wù)每個到這里來的人,把善念傳給他們,植入他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因子,最后,支持我們的人越來越多,所以這個寺廟就眾人拾柴火焰高地建了起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培養(yǎng)一顆布施之心,學(xué)會不斷付出,不斷施舍。布施是培植福報的重要途徑,連如來都“不舍穿針之福”,何況凡夫?所以福報就是你平時一點一滴行為的積累。不過布施的含義非常廣,錢財只是其中一種,你還可以用體力布施,用微笑布施,用快樂布施,用技術(shù)布施,你在街上撿一個垃圾袋也是布施,你布施清潔的環(huán)境和環(huán)保的理念……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以前的秤十六兩一斤,因此有半斤八兩之說。就在這個十六兩一斤的年代,有個縣城南街開著兩家米店,一家叫“永昌”,另一家叫“豐裕”。“豐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馬亂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一個歪主意,他把星秤師傅請到家,避開眾人,悄悄說:“麻煩師傅給這桿秤星改十六兩為十五兩半一斤,我多加一串錢。”。這位星秤師傅為了多得一串錢,就忘掉了行規(guī)和職業(yè)道德,答應(yīng)下來。老掌柜吩咐完畢,留下星秤師傅在院里星秤,他自己踱進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老掌柜有四個兒子,都幫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兒子兩個月前娶了一個私塾老師的女兒為妻。新媳婦在屋里做針線,爹吩咐星秤師傅的話全被她聽見了。老掌柜離開后,新媳婦沉思了一會兒,走出新房對星秤師傅說:“俺爹年紀(jì)大了,有些糊涂,剛才一定是把話講反了。請師傅將星改成十六兩半一斤的秤,我再多送您兩串錢。不過,你就不要讓俺爹知道。怕俺爹臉上掛不住。”星秤師傅反正是可以再多得兩串錢,無乎不可,就答應(yīng)了。一桿十六兩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星秤師傅果真沒把秤的變化告訴老掌柜。老掌柜因多次請他星秤,對他的手藝信得過,當(dāng)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

  一段時間之后,“豐裕”米店的生意越來越興旺;“永昌”米店的老主顧也來趕熱鬧,紛紛轉(zhuǎn)到“豐裕”買米。又一段時間之后,縣城東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遠(yuǎn),穿街走巷來“豐裕”買米,而斜對門的“永昌”米店簡直門可羅雀。到了年底,“豐裕”米店發(fā)了財,“永昌”米店沒法開張,就把米店轉(zhuǎn)給了“豐裕”。

  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餃子。老掌柜心里別提多高興,出了一個題目讓大家猜,看誰猜得出自家發(fā)財?shù)膴W秘。大家七嘴八舌,有人說是老天爺保佑的,有人說老掌柜管理有方,有人說米店位置好,也有人說是全家人齊心合力。老掌柜最后嘿嘿一笑,說:“你們說的都不對。咱靠啥發(fā)財?靠得就是這桿秤!咱的秤十五兩半一斤,每賣一斤米,就少付半兩,每天賣幾百幾千斤,就多賺幾百幾千個錢,日積月累,咱就發(fā)財了。”

  接著,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錢改十五兩半一斤秤星的經(jīng)過說了一遍。兒孫們一聽,都驚訝得忘了吃餃子。驚訝之后,大家說他不露山不顯水,連自家人都沒察覺就把錢賺了,實在高明。

  老掌柜得意之極,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這時,新媳婦從座位上慢慢站起來,對老掌柜說:“我有一件事要告訴爹,在沒告訴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應(yīng)原諒我的過失。”待老掌柜點頭后,新媳婦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兩串錢改十六兩半一斤秤的經(jīng)過告訴了大家。她說:“爹說得對,咱是靠秤發(fā)的財。咱的秤每斤多半兩,顧客就知道咱做買賣實在,就愿買咱的米,咱的生意就興旺。盡管每一斤米少獲了一點利,可賣的多了,獲利就大了。咱是靠薄利多銷發(fā)的財呀!”

  大家又是一陣驚訝,個個張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這是真的,拿來每日賣米的秤一校,果然如此。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慢慢走進自己的臥室。

  第二天吃過年初一早飯,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從腰里解下帳房鑰匙說:“我老了,不中用了。昨晚琢磨了一夜,決定從今天起,把掌柜讓給老四媳婦,往后,咱都聽她的!”

  人心,其實就是一桿秤,來不得半點虛假,你布施什么就得到什么。老四的媳婦就是靠布施發(fā)財?shù)摹?/p>

  布施其實是跟我們?nèi)诵苑粗,你缺什么就要送什么,你喜歡什么就要放棄什么,以此可以破除我執(zhí),培植福報,并與眾生結(jié)緣。

  要想改變自己的境遇,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布施,你應(yīng)該每天晚上問自己:今天,我布施了嗎?不要等有錢了再布施,而是要布施了才有錢。你等有錢了再布施,有人要幾十年,有人要一輩子, 有人到老到死都沒有錢。

  這節(jié)課我一共講了四點,第一無常,第二柔軟,第三光明,第三布施。懂得無常,我們就不執(zhí)著,學(xué)會了珍惜,并且活在當(dāng)下;做到了柔軟,我們就心生喜樂,并且具有產(chǎn)生巨大的以柔克剛的能量;心中光明,我們就不悲觀,與一切負(fù)面情緒相隔絕,并且擁有智慧;學(xué)會布施,你的人生會越來越富有,越來越順利。

  其實對于這四點,我可以用一個提綱挈領(lǐng)式的比喻來做要求,那就是希望大家做“水”,向水學(xué)習(xí)。水,分分秒秒在變化,可以體現(xiàn)無常,又在柔軟中表現(xiàn)強大,“水利萬物而不爭”,它滋潤萬物,布施一切,擁有一顆豐足、光明之心。所以,上善若水,誠哉斯言!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