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次序,當以開本知見為先導(dǎo),信愿念佛為正行,

  印光大師開示:修持次序,當以開本知見為先導(dǎo),信愿念佛為正行,萬善莊嚴為助修

  佛法大無不包,細無不舉,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登地菩薩,尚不能窮源徹底,況具足惑業(yè)之博地凡夫乎哉。然撮其要義,則唯期洞明自心,徹證佛性。欲明自心而證佛性,必須以戒束身,以定息妄,以慧斷惑,自可出幻妄之生死,證真常之涅槃矣。

  其修持次序,當以開本知見為先導(dǎo),信愿念佛為正行,萬善莊嚴為助修。以故首列《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觀世音普門品》、《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阿彌陀經(jīng)》、《往生咒》、《念佛起止儀》、《發(fā)愿文》,以及《大悲》、《準提》各咒;蚣娉指鞣N,或?qū)3忠环N,悉以作修持凈業(yè)之助。以冀徹悟五蘊原空,諸法非相,遍行萬行而不見能行之相,專志念佛而了知心作心是。能如是修,則頓出迷途,直登覺岸矣。良以末世眾生,障深慧淺,匪仗佛力,實難解脫。以念佛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無上法門,較彼一切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者,奚啻天淵懸殊焉。又欲初機行人深知各種法門之所以,在家二眾于日用倫常中即能真俗并融,儒佛兩盡,因附錄《感應(yīng)篇》、《陰騭文》、《覺世經(jīng)》及凈土修持各開示,以為改過遷善、趨吉避兇、超凡入圣、了生脫死之規(guī)矩準繩,庶可現(xiàn)生即出三界六道之外,直入七寶九蓮之中。愿諸修士,同加注意。

  印光大師:“《日誦經(jīng)咒選錄》序(民十八年)”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