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學校是培育慧命的搖籃
期待學校是培育慧命的搖籃
看到大家如此踴躍地齊聚一堂,深深地感恩這逆境中造就的「福緣」。
付出無所求
兩年多的時間,許多慈濟志工出錢出力,投入希望工程。曾經(jīng)有一位慈濟志工,本身在新竹科學園區(qū)工作,有一次在學校搬遷后,拆卸組合教室時,不慎從高處跌了下來,嚴重傷及脊椎,所幸受創(chuàng)的神經(jīng)尚能保持功能。他是位科學家,更是個文人,為了希望工程如此投入,讓我很心疼,也非常過意不去。
還有一位慈濟人,本身患有糖尿病,末梢神經(jīng)比較遲鈍,沒有痛覺。投入希望工程中不知不覺踩到了釘子,直到回家后才發(fā)現(xiàn),釘子竟已穿透了鞋子,刺傷腳底。因為糖尿病患有了傷口很難愈合,若治療效果不彰,可能要截肢。我不忍心他為了希望工程失去一只腳,趕快請他住進慈濟醫(yī)院,接受許多愛心醫(yī)師細心、耐心的治療。
相信大家并不認識這些付出無所求的人,他們也并非為了要出名、要讓人家認識他,只知道這是慈濟的使命,盡心盡力地付出就對了。
在我們援建的五十所學校中,東勢的中山幼兒實驗學校是最后的一所,這個校園由慈濟的慈誠隊全權(quán)負責。各位不要以為慈誠隊們不夠?qū)I(yè),我去他們辦公室時,看到墻上掛著一張張的執(zhí)照,不論是鐵工、板模工等等,個個都是專業(yè)的人才,他們還告訴我:「師父,您不知道嗎?這里臥虎藏龍!」
不但如此,投入希望工程中的,還包括醫(yī)師、教授及各行各業(yè)人才,所以,九二一過后,我發(fā)現(xiàn)臺灣真美,美在哪里?美在付出卻無所求的人真多。
我常說:「前腳走,后腳放!刮覀儚牟灰蜻@些學校是慈濟援建的,就對學;蛐iL、老師有什么勉強或要求;假如真要說有所求的話,只期待每一所學校都是培育慧命的搖籃。因為學校是社會的希望,是以「大愛為梁,智慧為墻」建構(gòu)的精神殿堂。
以培育慧命為使命
智慧與知識絕對不一樣,光有知識仍有可能會造惡,也有可能會犯法。我常說教育并非只讓孩子學會考試作答,或只有知識的成長,最重要的是要教導孩子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智慧很重要,生在人間,如何做一個守規(guī)矩的好人?這就是生活教育。
有一天我到慈濟小學,一位老師告訴我:「有一群工人在校門口旁邊抽煙,我就問他們?yōu)槭裁匆哌@么遠來抽煙?工人說:『我們不敢在校園里抽煙,被你們的孩子看到會被糾正。』」
原來有一次,工人一邊嚼檳榔、抽煙,一邊工作,孩子看到慈濟人鋪好的連鎖磚和草坪遭到污染,就一直跟著看,最后忍不住責怪起他們:「你們?yōu)槭裁磥砀闫茐模俊箍吹剿麄兘罊壚,又說:「我們的山都被你們吃成土石流了,你們還在吃檳榔!」
被那些純真的孩子義正詞嚴地指責一番,這些大人都無以反駁,如果忍不住要抽煙,只好躲到校外偷吸兩口。
所以,孩子的善性都是可以被啟發(fā)的,期待我們所有的校長、主任、老師們,都提起教育孩子的使命感,如果人人都有使命感,大家就會把教育當成「志業(yè)」,時時恪盡職責。
有人問我:「師父,您為何都說志工?不說義工?」我說:「義工只是義務(wù)性質(zhì),有空才來做,不一定會投入。而志工卻是在生命中立下志愿的人,這就是使命!
有許多慈濟人付出無所求,即使做到受傷生病,也不讓別人知道。他們一心只想到兩件事,一是、我一定要把希望工程做好;二是、我若出意外,就會對不起師父。所以在做事的時候受傷了,他們反而會安慰我:「讓師父操心了,對不起!」
就以這次中山幼兒實驗學校為例,參與的慈濟人都非常感恩能投入,認為有機會在歷史上留下腳印,很歡喜,如此就堪稱為「志工」。他們已經(jīng)在生命里融入志愿,用生命利益眾生,為人間的教育打造希望殿堂。
用心關(guān)懷,用心帶動
生命的教育不能等,為善的腳步也不能停,在國際賑災方面,印尼年初時發(fā)生大水災,有些地方一個多月積水未退,當時水深及腰,垃圾浮在馬路及屋前屋后,死去的動物泡在水中,人卻還在水里洗碗盤、洗衣服、大小解……?吹竭@種景象,真是令人不忍。
我告訴印尼的慈濟人要三管齊下──抽水、清除垃圾、馬上消毒。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工作進行得很順利,連軍人、軍車都動員幫忙清運垃圾,當?shù)氐拇葷,也動員一千九百人投入災區(qū)清掃,同時噴灑消毒,緊接著更要動員當?shù)厝酸t(yī)會舉辦義診。
普天之下,哪里有災難、困難,我們都要去關(guān)懷,更要去帶動。就如此次印尼水災,當?shù)卮葷送耆珱]有向臺灣本會求援,只是回來聽取一些精神理念,回去帶動就號召了許多人力投入。當?shù)仄髽I(yè)家也向政府及民眾呼吁:「臺灣的證嚴法師這樣關(guān)心,我們自己是不是更應(yīng)該有所行動?」這些呼吁影響了當?shù)卣,趕緊采取積極行動。
息息相關(guān)的生命教材
期待我們的教育也像行善的腳步一樣,不只局限于狹小的范圍里,老師們可以將視野拓寬,提供國際間的苦難訊息來教育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因為孩子的善念必須要從小培養(yǎng)。
我常常收到小孩子給的撲滿,他們會說:「師公,這給您救阿富汗可憐的孩子!拱⒏缓挂驗閼(zhàn)爭,造成好多的孤兒。有一個五歲的孩子,已經(jīng)是家里的戶長,媽媽死了,爸爸離家不知去向,五歲的他在白茫茫的雪地里,要照顧三個弟妹,談何容易?
還有一個六歲的孩子,站在矮矮的帳棚前,雙手交叉在胸前,用充滿仇恨、不懷好意的眼神,斥問前去關(guān)心的人:「你要做什么?」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的爸爸戰(zhàn)死了,媽媽病了躺在帳棚里,才六歲的他,就要保護自己的家。
面對這些苦難的人,我常說要用愛去「膚慰」他們,這分「膚慰」是有更深刻的意涵。因為我們對這分切膚之痛感同身受,所以我們伸出雙手,敞開胸襟,給予他們親切的安慰。
這就是佛教所謂的「人傷我痛」、「人苦我悲」。普天之下的眾生,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所蓋,同一片大地所載」的地球村里,即使呼吸的空氣,也是同樣的空氣。
所以,我對印尼的一些企業(yè)家人說:「不要以為自己的家沒淹水就沒事。若是水退了,太陽一曬,成堆的垃圾就會繁殖病菌蚊蟲,傳染病一旦流行,有錢人同樣會被傳染疾病!
有位印尼的老企業(yè)家聽了也說:「對!我也曾感染登革熱!沟撬驗橛绣X,馬上就被送到新加坡,接受最好的治療,若是大部分的貧民染上傳染病,那該怎么辦?
印尼在水災后,登革熱已經(jīng)開始蔓延傳染了,所以我們趕緊聯(lián)絡(luò)當?shù)氐娜酸t(yī)會舉辦大型義診,這是慈濟善心醫(yī)事人員的聯(lián)誼會,專為貧民義診。臺灣、新加坡等地的人醫(yī)會成員也都整裝待發(fā),準備隨時支援,他們還說:「感恩師父讓我們有機會行善!惯有馬來西亞地理位置更靠近印尼,當?shù)刂竟ひ矔鰟訁f(xié)助打掃或支援義診。
這次印尼發(fā)生災難,我們發(fā)動五個國家的人醫(yī)會同時投入,這是醫(yī)師的大結(jié)合,哪里有災難,他們就會去那里付出,因為醫(yī)師的使命是救人。
視教育為志業(yè)
醫(yī)師搶救「生命」,我們的教育是搶救「慧命」。在臺灣許多孩子不相信世界上有人沒東西吃,他們雖然讀書讀得很辛苦,其實都很幸福。要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就要學校一起達成共識,譬如提供世界各地的苦難實況讓孩子們?nèi)ンw驗,方式很多,用錄影帶、相片,或是請參與賑災的慈濟人到學校現(xiàn)身說法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別人的苦,因而生出「惜!沟哪铑^,就能啟發(fā)他們的愛心。
佛陀的教育,是從「苦」開始,人不知苦,就不知幸福。所以讓學生眼見耳聞世間的苦難,他們就能「知苦」而「惜福造!梗膊艜J真用功讀書。
孩子是可教的,端看我們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環(huán)境,讓孩子接受教育。
千萬不要以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受教育就好了,送到國外,孩子與家長分居兩地,如同腳踏兩條船,生活很不穩(wěn)定。
也許有人會說:「我的孩子教好就好了,別家的孩子不關(guān)我的事!惯@種觀念是不對的。孩子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別人的孩子如果學壞,我們的孩子,也很難在這個社會上安居樂業(yè)。
總而言之,老師們要以父母心看待學生,期望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成就,就要期望自己的學生有同樣的成就。我常說:「要用菩薩的智慧對待自己的孩子,用父母的愛心對待普天下的孩子!菇逃ぷ髡哒窃趽尵然勖,所以責任很重大。
但愿教育工作人員都能培養(yǎng)出有使命感,視教育為「志業(yè)」而非「職業(yè)」。感恩大家,期待我們大家攜手,共創(chuàng)有希望的教育,祝福大家!
- 不執(zhí)著空與有,踏實走在菩薩道上
- 怎么看待壽命的長短?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
- 學佛者要具備兩種忍——“法忍”與“生忍”
- 佛教徒有三類,到底哪一種人才是正信的佛教徒呢?
- 時時守好自心,分秒觀照當下的一念心
- 心存善念不求回報,才是智慧明亮的“清凈之愛”
- 世間最大的苦就是自己想不開
- 婆羅門向佛陀請教人死后靈魂會到哪里去?
- 驚嘆!嫉妒心讓他輪回千百世都與佛敵對
- 大魚舍身
- 乞兒成富
- 水中金像故事
- 靜思語錄50條
- 羅睺羅的眼淚
- 證嚴法師:談一談缺失
- 要能轉(zhuǎn)苦為樂,才能時時自在
- 發(fā)愿行菩薩道便要謹防五種心魔
- 若能透徹此理,便能善解難看的臉或難聽的話
-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是因為得失之心
- 其實,要當菩薩是很容易的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