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塵篇 五、四念處、七覺支 5-4-4 四圣諦

  薄塵篇 五、四念處、七覺支 5-4-4 四圣諦

  復次,諸比丘!比丘即于四圣諦法,觀法而住。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即于四圣諦法,觀法而住耶?

  于此,諸比丘!比丘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此是苦之集,」如實知:「此是苦之滅,」如實知:「此是到苦滅之道!

  然,諸比丘!苦諦者何耶?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憂、悲、苦、惱、悶是苦,求不得是苦,約略言之,五取蘊是苦。

  復次,諸比丘!生者何耶?于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生、出產、入胎、轉生、諸蘊之顯現(xiàn),[內外]諸處之攝受,諸比丘!此名為「生!

  復次,諸比丘!老者何耶?于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年老、老耄、齒落、頭發(fā)白、皺紋皮膚、壽命短縮、諸根熟衰,諸比丘!此名為「老!

  復次,諸比丘!死者何耶?于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消失、散滅、破壞、滅亡、消滅、死歿、命終、諸蘊之破壞、死尸之放棄,諸比丘!此名為「死!

  復次,諸比丘!憂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惱、憂、愁、戚、內憂、內愴,諸比丘!此名為「憂。」

  復次,諸比丘!悲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惱、嘆、悲、嘆息、悲哀、悲嘆、悲痛,諸比丘!此名為「悲。」

  復次,諸比丘!苦者何耶?諸比丘!關于身之苦痛,身之不快,由身觸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諸比丘!此名為「苦!

  復次,諸比丘!惱者何耶?諸比丘!關于心之苦痛,于心不快,由意觸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諸比丘!此名為「惱。」

  復次,諸比丘!悶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苦法所惱,失望、沮喪、氣餒、愁悶,諸比丘!此名為「悶!

  然,諸比丘!求不得苦者何耶?諸比丘!于生法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實非于生法之下,我等不愿意生來!谷,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也。諸比丘!于老法之眾生……乃至……諸比丘!于病法之眾生……乃至……諸比丘!于死法之眾生……乃至……諸比丘!于憂、悲、苦、惱、悶法之眾生,生如是之欲求:「我等實非于憂、悲、惱、悶法之下,我等不愿意憂、悲、苦、惱、悶法之來!谷,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

  然,諸比丘!約略而言,五取蘊之苦者何耶?如次之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諸比丘!約略而言,此等名為五取蘊之苦。諸比丘!此亦名為苦圣諦。

  (南傳長部經(jīng)典二 大念處經(jīng)288-290)

  苦諦,梵語 duhkha-satya,巴利語 dukkha-sacca。又稱苦圣諦(梵 duhkhārya-satya)。從眾生一期生命之生、老、病、死來看,這四個階段可說是一切眾生無法避免,也無法超越的,而從出生到死歿的中間過程,夾雜了許多苦與樂,但以多苦性的生命過程來說,貪憂之苦如影隨形的從不曾間斷過,因對自身的貪憂以及從屬于我的人、事、物貪憂,而衍生出屬于身、屬于心或身心俱的悲、苦、惱、悶等觸惱與不快,且這些憂、悲、苦、惱、悶法,許多是不求自來、不求而得,縱使百般不愿亦得無奈接受,如果總合這些種種之感受,約略來說就是因為有五取蘊,有此五取蘊引生無量之苦,所以認識了解五取蘊之苦,就是認識了解苦圣諦。

  然,諸比丘!苦集圣諦者何耶?

  此愛能引導再生,有俱喜、貪,到處為追求滿足,即:欲愛、有愛、無有愛。

  復次,諸比丘!彼愛于何處生起、于何處止住耶?凡于世間有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

  何者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耶?眼于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耳于世間……乃至 ……鼻于世間……乃至……舌于世間……乃至……身于世間……乃至……意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

  色于世間……乃至……聲于世間……乃至……香于世間……乃至……味于世間……乃至……觸于世間……乃至……法于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

  眼識于世間……乃至……耳識于世間……乃至……鼻識于世間……乃至……舌識于世間……乃至……身識于世間……乃至……意識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

  眼觸于世間……乃至……耳觸于世間……乃至……鼻觸于世間……乃至……舌觸于世間……乃至……身觸于世間……乃至……意觸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

  眼觸所生之受于世間……乃至……耳觸所生之受于世間……乃至……鼻觸所生之受于世間……乃至……舌觸所生之受于世間……乃至……身觸所生之受于世間……乃至……意觸所生之受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

  色想于世間……乃至……聲想于世間……乃至……香想于世間……味想于世間……乃至……觸想于世間……乃至……法想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

  色思于世間……乃至……聲思于世間……乃至……香思于世間……乃至……味思于世間,乃至……觸思于世間……乃至……法思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

  色愛于世間……乃至……聲愛于世間……乃至……

  香愛于世間……乃至……味愛于世間,乃至……觸愛于世間……乃至……法愛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

  色尋于世間……乃至……聲尋于世間……乃至……香尋于世間……乃至……味尋于世間,乃至……觸尋于世間……乃至……法尋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

  色伺于世間……乃至……聲伺于世間……乃至……香伺于世間……乃至……味伺于世間,乃至……觸伺于世間……乃至……法伺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諸比丘!此名為苦集圣諦。

  (南傳長部經(jīng)典二 大念處經(jīng)291-292)

  集諦,梵語 samudaya-satya,巴利語 samudaya-ariya sacca。全稱集圣諦(梵 samudayārya-satya,巴 samudaya-sacca)。又作習諦、苦習圣諦、苦集諦。

  集,招聚之義。若心與結業(yè)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稱集。審察一切煩惱惑業(yè),即知其于未來實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稱集諦?嘀礊榭蕫,以渴愛之故,形成「來世」與「后有」。但渴愛于何處生起、于何處止住呢?可分為內六處與外六處來分別說明: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依六根所引發(fā)的識、觸及觸所生受,認為世間是可愛、可喜而不斷染著,因此渴愛依六根所引發(fā)的識、觸及觸所生受而生起、依六根所引發(fā)的識、觸及觸所生受而止住。

  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依六境所引發(fā)的想、思、愛、尋、伺,認為世間是可愛、可喜而不斷染著,因此渴愛依六境所引發(fā)的想、思、愛、尋、伺而生起、依六境所引發(fā)的想、思、愛、尋、伺而止住。

  凡是于世間有可愛、可喜者,到處為追求滿足,此渴愛即于此處生起、于此處止住。如果總合這些對世間的染著原因來說,就是因為有內、外六入處,有此內、外六入處積聚無量之苦,所以認識了解內、外六入處所積聚之苦原因,就是認識了解苦集圣諦。

  復次,諸比丘!苦滅圣諦者何耶?

  對彼愛之無余離欲、滅盡、舍離、棄舍、解脫、無染是。

  復次,諸比丘!彼愛于何處舍棄、于何處止滅耶?于世間有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

  何者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耶?眼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耳于世間……乃至……鼻于世間……乃至……舌于世間……乃至……身于世間……乃至……意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

  色于世間……乃至……聲于世間……乃至……香于世間……乃至……味于世間……乃至……觸于世間……乃至……法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

  眼識于世間……乃至……耳識于世間……乃至……鼻識于世間……乃至……舌識于世間,乃至……身識于世間……乃至……意識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

  眼觸于世間……乃至……耳觸于世間……乃至……鼻觸于世間……乃至……舌觸于世間……乃至……身觸于世間……乃至……意觸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

  眼觸所生之受于世間……乃至……耳觸所生之受于世間……乃至……鼻觸所生之受于世間……乃至……舌觸所生之受于世間……乃至……身觸所生之受于世間……乃至……意觸所生之受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

  色想于世間……乃至……聲想于世間……乃至……香想于世間……乃至……味想于世間……乃至……觸想于世間……乃至……法想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

  色思于世間……乃至……聲思于世間……乃至……香思于世間……乃至……味思于世間……乃至……觸思于世間……乃至……法思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

  色愛于世間……乃至……聲愛于世間……乃至……香愛于世間……乃至……味愛于世間……乃至……觸愛于世間……乃至……法愛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

  色尋于世間……乃至……聲尋于世間……乃至……

  香尋于世間……乃至……味尋于世間……乃至……觸尋于世間……乃至……法尋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

  色伺于世間……乃至……聲伺于世間……乃至……香伺于世間……乃至……味伺于世間……乃至……觸伺于世間……乃至……法伺于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諸比丘!此名為苦滅圣諦。

  (南傳長部經(jīng)典二 大念處經(jīng)293-294)

  滅諦,梵語 nirodha-satya,巴利語 nirodha-sacca。全稱滅圣諦(梵 nirodhārya-satya)。又作苦滅諦、苦盡諦、苦滅圣諦、愛滅苦滅圣諦。滅,滅盡、息滅之義;諦,審實不虛之義。眾生若能滅息苦之根本(欲愛),即可從相續(xù)不斷之苦中獲得解脫與自由;如實審察了知此一真諦而無絲毫虛謬,即稱滅諦。渴愛于何處舍棄、于何處止滅呢?所謂的生處即是滅處,如集圣諦所述之內外六入處,是對于世間所積聚渴愛之生處,亦是舍棄、止滅之滅處。對渴愛之無余離欲、滅盡、舍離、棄舍、解脫、無染,即于此處舍棄、于此處止滅。

  如果總合這些對世間的止滅原因來說,就是因為有內、外六入處,有此內、外六入處息滅無量之苦,所以認識了解內、外六入處能息滅苦的原因,就是認識了解苦滅圣諦。

  復次,諸比丘!苦滅道圣諦者何耶? 八支圣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然,諸比丘!正見者何耶?

  諸比丘!如實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滅、知至苦滅之道,諸比丘!此名為正見。

  復次,諸比丘!正思者何耶?無欲之思,無恚之思,無害之思,諸比丘!此名為正思。

  復次,諸比丘!正語者何耶?遠離兩舌,遠離惡口,遠離妄語,遠離綺語,諸比丘!此等名為正語。

  復次,諸比丘!正業(yè)者何耶?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邪淫,諸比丘!此等名為正業(yè)。

  復次,諸比丘!正命者何耶? 諸比丘!于此,圣弟子舍邪命,依正命而營[活]命,諸比丘!此等名為正命。

  復次,諸比丘!正精進者何耶? 諸比丘!于此,比丘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不生未生之惡、不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遠離已生之惡、不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生未生之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住已生之善法,令不惑亂、使之增長、充滿、修習、成就。諸比丘!此等名為正精進。

  復次,諸比丘!正念者何耶? 諸比丘!于此,比丘于身觀身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欲、惱;于受……乃至……于心……乃至……于法,觀法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欲、惱,諸比丘!此等名為正念。

  復次,諸比丘!正定者何耶? 諸比丘!于此,比丘去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達初禪而住;滅尋伺,內心安靜,心成專一,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達第二禪而住;更舍離喜而住,正念正智,以身感受樂,唯諸圣者說:「舍此而正念樂住」達第三禪而住。其次舍樂離苦,以前所感受之喜、憂皆滅故,而不苦不樂,成為舍念清凈,達第四禪而住。諸比丘!此名為正定。 諸比丘!此等名為苦滅道圣諦。

  (南傳長部經(jīng)典二 大念處經(jīng)295-297)

  道諦,梵語 mārga-satya,巴利語 magga-sacca。又作道圣諦(梵 mārgārya-satya)、趣苦滅道圣諦、苦滅道圣諦、苦出要諦。道諦,即指欲達苦滅之境而依之修行的八正道。

  八正道,梵語 āryāstāvgika-mārga。八種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即八種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釋尊轉*輪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之二邊,趨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 (一)正見,梵語 samyag-drsti,巴利語 sammā-ditthi,又

  作諦見。即見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有善惡業(yè),有善惡業(yè)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覺自證成就。據(jù)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七載,正見可分為二類,即:

  (1)有漏正見,又作世俗正見。即與意識相應之有漏善慧,系有漏有取者,故轉向善趣,招未來可喜所欲之果。

  (2)無漏正見,又作出世間正見。即盡無生智所不攝之意識相應善慧,如無學正見。 (二 )正思惟,梵語 samyak-sajkalpa,巴利語 sammā-savkappa。又作正思惟道支、正志、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即思考真實之道理,亦即遠離貪欲、瞋恚、害念等邪思惟,而對無貪、無瞋、不害等生起思惟。

  (三)正語,梵語 samyag-vāc,巴利語 sammā-vācā。又作正言、諦語。即遠離妄言、兩舌、粗言(惡口)、綺語等一切虛妄不實之語。又以正語亦必為合乎道理之語,故又稱順理語。

  (四 )正業(yè),梵語 samyak-karmānta,巴利語 sammā -kammanta。又作正行、諦行。即身口意三業(yè)清凈,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等一切邪妄。

  (五)正命,梵語 samyag-ājīva。巴利語 sammā -ājīva。又作諦受、正命道支。佛弟子依從正法,清凈身口意三業(yè);遠離咒術、占卜等五種邪惡之謀生方法,而如法求取衣服、飲食、湯藥、床榻等生活資具,即稱為正命。又比丘為延續(xù)法身慧命而行之乞食,稱為正命食。

  (六)正精進,梵語 samyakprahānāna,巴利語 samma ppadhānāni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發(fā)愿已生之惡法令斷,未生之惡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即謂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梵語 samyak-smrti,巴利語 sammāsati。指真正之念。又作諦意。即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等四者。即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為二:

  (1)世俗有漏正念,即與有漏作意相應之善念。

  (2)出世間無漏正念,即依無漏之正見能思惟諦境,而與無漏作意相應的明記不忘之念。 (八)正定,梵語 samyaktva-niyata,巴利語 sammatta-niyata又作諦定。即離欲惡不善之法,成就初禪乃至四禪。

  八圣道乃眾生從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為譬,有八道船、八筏之稱;又如車輪之輻、轂、輞相互助車轉動,故亦譬稱八輪。又此為圣者游行之所,故又作八游行、八由行。

  如果總合這些對世間的止滅原因來說,就是因為有八支圣道,有此八支圣道息滅無量之苦,所以認識了解八支圣道能息滅苦的原因,就是認識了解苦滅道圣諦。

  如是,于內法,觀法而;于外法,觀法而;又于內外法,觀法而住;蛴诜,觀生法而;又于法,觀滅法而住;又于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xiàn)前。彼當無所依著,且不執(zhí)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于四圣諦觀法而住。

  (南傳長部經(jīng)典二 大念處經(jīng)295-296)

  復次,諸比丘!比丘于四圣諦法隨觀法而住。比丘如何于四圣諦法隨觀法而住耶?諸比丘!比丘于此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此是苦之集、」如實知:「此是苦之滅、」如實知:「此是致苦滅之道!谷缡,于內法隨觀法而住、于外法隨觀法而住、于內外法隨觀法而住。于法隨觀集法、于法隨觀滅法、于法隨觀集滅之法而住。彼現(xiàn)「法存在」之念,如是資其慧、資其思念。彼無有依止而住,不執(zhí)著世間。如是,比丘于四圣諦法隨觀法而住。

  (南傳中部經(jīng)典一 念處經(jīng)80-81)

  于內如實知四圣諦法,觀法而。挥谕庥^四圣諦法無間等,觀法而。挥趦韧馊鐚嵱^無間知四圣諦法,觀法而住。于四圣諦法登階而上無間等,觀生法而住;于四圣諦法離斷系鞅,觀滅法而住;于四圣諦法如實知致苦滅之道,觀生滅法而住。這些依法的觀察自然會有「法是存在」的念頭,但此法是藉助、資助開發(fā)智能與止觀的渡河船筏一樣,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應當無所依而住,且亦不執(zhí)著世間之任何物而住,這才是修習法念處的目的。

精彩推薦
推薦內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