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大乘單譯經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一(之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一(之一)

  海印弟子 蒙叟錢謙益鈔

 。坶L水疏云]將釋此經。十門分別。一教起因緣。二藏乘分別。三教義分齊。四所被機宜。五能詮體性。六所詮宗趣。七教跡前后。八傳譯時年。九通釋名題。十別解文義([謙益曰]將釋經文。先標懸敘。天臺五重。賢首六門。皆仿龍樹釋論。立緣起論之例而作也。清涼華嚴疏。稟承賢首。總啟十門。前八義門。后二正釋。圭峰疏圓覺。長水注楞嚴。先后開章。并循斯軌。今茲鈔略。一以長水為宗。第十則仍仿華嚴。第九則兼依圓覺。咸扶昔義。但為當經。判教傳譯二門。長水考求。尚有疑互。僭為是正。不避異同。謹以俟后之達者。詳而定之)。

  ○一教起因緣者

  初中二。一總。二別?傉。謂酬因酬請。顯理度生。一代教興。皆繇此矣。若原佛本意。唯為一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雖三車通許。唯賜白牛。但為一乘。無三及二也。別者有十。故說此經。

  △一為克示真三昧故。謂阿難遭難。蓋無真定。故請諸佛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及佛告許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至于再請責己。將謂慧我。偈贊希有等。乃至如來諷嘆。名金剛王如幻三昧。來說圓通。文殊揀顯。指三世佛。同此一門。道場加行。成就圣位。立此經名。破滅七趣。辨識諸魔。皆為此也(細研此文。一經總相問答。章門歷然。吳興通別請酬之誤。不辨而自明矣)。

  △二為廣破諸妄執(zhí)故。謂阿難執(zhí)妄迷真。匿王執(zhí)常為斷。七處征詰。三疑拒諍。佛再語云。若汝執(zhí)吝分別覺觀為汝心等。故約心見二門。隨執(zhí)廣破。此之執(zhí)相。不離人法也([圓覺疏云]眾生曠劫漂沈;驂櫺靶 2怀煞N智者。良由二障。二障不斷。由于二執(zhí)。欲除二執(zhí)。必假二空。故于法界文前。先作二空觀智△按資中判前三卷經。初破心見二執(zhí)以顯人空。次破陰處界等以顯法空。吳興海印。科段小異。然先破二空。后彰法界。其義則一也)。

  △三為開顯妙明心故。謂阿難初請三昧。佛先審問發(fā)心。既陳愛見之源。全迷真實之體。遂云。眾生無始生死相續(xù)。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此真妙明。即是菩提涅槃元清凈體。故阿難自責。不知寂常。如來許可。發(fā)妙明性。先就心見二門。乍征乍顯。后約三科七大。分明顯會。令于法法。咸見性常。俱遍俱融。含攝無礙。眾皆領悟。自知心遍十方。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體。元明心遍。含[果/衣]十虛。身土虛空。了無所得。唯一本妙。常住不滅。洎滿慈疑于有相。慶喜再責因緣。佛隨開示。令得知見矣。

  △四為決斷眾疑網故。謂佛顯示知見。阿難隨見疑生;蚩s斷離身。因緣自爾。和合非合。執(zhí)相疑性。諸大遍圓。滅妄生妄。成真不真。修無常因。獲常住果。疑網既眾。佛隨斷之矣。

  △五為辨析修行門故。謂佛廣示藏體。慶喜深解現前。舉喻天王。賜與華屋。雖知所賜。將入無門。已悉多聞。不逮修習。故請問云。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入佛知見。佛舉二義決定。以為發(fā)覺初心。謂止及觀。斯為要也。初令以湛旋妄。成不生滅。次令審詳煩惱。知根降伏。一根既反。余根自旋。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六為分別邪正行故。謂阿難已悟修行。后代罔知邪正。雖期正道。多陷邪宗。水灌漏卮。若為取滿。慶喜請云。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至多。欲令心入佛乘。遠魔無退。佛舉四種明誨。諸圣同涂。戒根不虧。定慧可據。如其不切清禁。禪慧洪深。鬼屬魔民。斯難逭免。祈進卻步。誠可悲夫。

  △七為顯咒力能勝故。謂慶喜墮淫。如來遣救。承力雖至。密言闕聞。況能潛護根門。防閑宿習。齋戒不稟而自備。果證不遠而可得。消難獲利。自行化他。因人果人。靡不繇此而辦其事也。

  △八為證入有階降故。謂理絕修證。事存階漸。偏一則病空有。圓通則融真俗。故不損寂滅。而建立諸位。始從漸次。終乎極果。于無生忍中。立五十七位。不斷而斷;笳媳赝。非證而證。神用斯備。豈同魔外。都無位次耶([仁王經云]若言越此地位。得成佛者。是魔所說△[宗鏡云]若無位次。即是天魔外道。既有信入。須假煉磨)文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凈修證。漸次深入([姑蘇神照曰]三摩毗婆。名異義一)。

  △九為廣示諸魔境故。修禪觀人。鮮克有終者。蓋不諳其魔境。妄生取著。不了唯心。遂派諸道。佛慈無緣。不問自說。觀中破陰。每陰十種。五十境界。分析邪源。末代修禪。罔為所惑([張無盡曰]世尊慈悲深厚。慮末世魔強法弱。垂示無遮之誨。不設事相。不立時劫。直指五陰之魔。直解六根之結。定力羸劣者。示以增進漸次。安立圣位。心精圓明者。指以清[清]本然。妙莊嚴海。予于李長者十時之外。判為末后顯正破邪。直截根源)。

  △十為究盡妄想故。謂五陰諸經皆說。未聞五妄想成。今明破一陰時。出一妄想。破則從粗至細。起則自細現粗。其之根元。唯一識陰。識陰無體。但是圓常。文云。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既知五陰咸是妄想。五陰攝法。何所不該。論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也。由斯十義而說此經。

  ○二藏乘分攝者([圓覺疏鈔]三法即為三門。初藏。次乘。后分)

  謂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羅攝。(三藏。經律論也。一修多羅。此云契經。二毗奈耶。此云調伏。三阿毗達磨。此云對法。皆言藏者。能含藏所詮經義故。修多羅攝者。唯契經攝此圓覺之教。若此攝彼。即亦兼于律論)二藏之中。唯菩薩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即由前三藏。詮示聲聞理行果故。名聲聞藏。詮示菩薩理行果故。名菩薩藏。小乘三藏教中。并無圓覺法義。故非彼攝)若此攝彼。則兼該二三。持戒證果。有小乘故。征難辨析。最明顯故。

  △諸乘之中。一乘所攝。(諸乘者。有開合。合者。統(tǒng)唯一乘。謂十方佛土中。無二無三。開者;蛄⑷。亦立五乘四乘。然大乘與一乘異者。賢首教義章。料簡。有十義差別)若此攝彼。亦該諸乘。

  △十二分中。契經方廣。二分所攝。(舊云十二部經?譃E部帙。改名分教)攝彼如前(按圓覺鈔云。若將此經。攝彼十二分者。即攝九分。余二如上。唯不攝伽陀自說本生等三。此云攝彼如前。應并攝伽陀自說二分。唯不攝本生耳)。

  ○三教義分齊者

  依賢首大師二義分別。

  △一約教詮法通局顯分齊(即圓覺權實對辨)

  謂以義分教。教類有五。一小乘教。(但說我空。縱小說法空。亦不明顯。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凈根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說諸法皆空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但說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為分。)三大乘終教。亦名實教。(說如來藏。隨緣成阿黎耶識。緣起無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四大乘頓教。(總不說法相。唯辨真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阿教勸離。毀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故說為頓)五一乘圓教。(所說唯是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主伴無盡也)若于五中。顯此分齊。正唯終教。兼于頓圓。([吳興云]今經所談。唯一圓教。以明如來藏故。非前藏通。中間永無諸委曲相。非別教也△[交光云]四科七大。即如來藏。真如隨緣所成。陀那細識。乃賴耶別名。異生番染。小乘向大。皆當成佛。正屬終實之教。歇即菩提。圓照法界。兼于頓圓矣△[勖伊問曰]終教教中之深極者。圭峰云。終頓二教。彼此克體。全相攝屬。此經終兼頓圓。豈容異議。洪覺范以宗家頓門。高推頂法。而斥終兼頓圓之判。目為義學。非通論也)若將此經。與五教互相攝者。五唯后三攝此。此總攝彼諸教(以不廢小教。果法戒品。兼存始教。八識三空故)。

  二約法生起本末顯分齊(即圓覺分齊幽深)

  依起信論。明諸染法。本末五重。([賢首云]所詮染法。從本起末。略有五重。以對諸宗。顯其分齊[圓覺鈔云]染凈法皆有本末。凈法是返本還源之意。故唯約染法。顯從本起末。五重倫次之行相也。將五重為秤斗。量度諸經分齊。故云對顯。五重者。如一樹木。本末五重。最初是根。二是樹身。三枝干。四華葉。五果實。說得果實。如最淺教故。展轉乃至辨得樹根。如最深教故)論中初唯一心為本源。二依一心開二門。一心真如門。所謂真性不生不滅。二心生滅門。謂依如來藏。與生滅合。名阿黎耶識。三依此識明二義。一覺義。謂心體離念等。二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覺心動等。四依后義生三細。一依不覺故心動。名業(yè)相。二依動故能見。名轉相。三依見故境界妄現。名現相。五依最后生六粗。一智相。(依境分別也。即法執(zhí)俱生)二相續(xù)相。(依智起念不斷。即法執(zhí)分別)三執(zhí)取相。(心起著故。即我執(zhí)俱生)四計名字相。(我執(zhí)分別。上四皆惑)五起業(yè)相。(業(yè)也)六業(yè)系苦相。(報也)若以諸宗就此五重。顯分齊者。謂人天唯齊業(yè)報。小乘齊后二粗法相極于三細。終頓圓通詮本末。方窮初一心源(已上并圓覺疏文)初一心源。即此經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經標此心為宗本故。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故。二根本中。說為無始菩提涅槃。元明體故。(第一重)約見約心;蚱苹驎。至于備歷三科七大。咸言妙真如性等。即心真如門。經喻瞪目合手。眚見燈光。性圓明故。因明發(fā)性。識精元明。性一切心等。即心生滅門。(第二重)滿慈致疑。佛舉本覺明妙。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等。即本覺不覺也。了然自知。發(fā)真歸元。覺迷迷滅等。即始覺也。(第三重)三相四輪;廾翞榭铡?栈廾林。結暗為色等。即三細。(第四重)引起塵勞煩惱。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業(yè)果眾生。二種相續(xù)等。即后六粗。(第五重)由是此經。具詮本末。學者。備覽。足見幽深。

  ○四所被機宜者(清涼名教所被機。通有十類。今依圭峰)

  依圓覺疏。略有二種。初料揀。后普收。初謂樂著名相。以文為解者。系滯行位。高推圣境者。情尚于空。觸言賓無者。自恃天真。輕厭進習者。固執(zhí)先聞。擔麻棄金者。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清涼玄談]前五揀非器者。一無信非器。二違真非器。三乖實非器。已上是溺邪見。四狹劣非器。謂一切二乘。是墮深坑。五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四及三。皆示而誘之。熏其成種)后普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得聞之。無不獲益。謂宿種深者悟入。淺者信解。都無種者。亦皆熏成圓頓種性。如華嚴經。食金剛喻。若約五性。正被菩薩性。及不定性。兼為余性。作遠因緣。三聚之中。為正定聚。令增妙行。為不定聚人。令修信心。為邪定人。作遠因緣也(清涼后五顯所為。一正為。謂是一乘圓機故。二兼為。即時未能悟入。而能信向成種。如食金剛喻故。三引為。即前權教菩薩。不受圓融之法故。四權為。即是二乘。謂既不聞。況于受持故。五遠為。諸凡夫外道闡提。悉有佛性故。按清涼后五即賢首正為兼為之文。不但被菩薩及不定性也)。

  ○五能詮體性者

  略作四門(清涼名教體淺深。從淺至深。略明十種。今依賢首)。

  △一隨相門

  復二。一聲名句文體。體用假實。二相資故。([起信疏云]于中或唯名句文。謂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或唯聲音。離聲無別名等。攝假從實故;蚣賹嶋p取四俱為體。又遍于六塵。一切所知境界?傆猩庵x。悉為教體[記云]四遍一切。不出六塵境界。但能生于物解。豈獨聲名句文。如凈名光明塵勞。楞伽動目直視等。楞嚴二十五圣。于十八界七大性。各從一門而得圓通。此中六塵。猶且約境。余者例知)二通攝所詮體。若不詮義。文非教故([圓覺鈔云]瑜伽云。諸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此明教義相成。若不詮教。文非教非)。

  △二唯識

  前二不離識所變故。然有本質影像之異([論疏云]謂說者凈識所現文義為增上緣。令聞者識上文義相現故△[圓覺鈔云]本影相對。有其四句。一唯本無影。即小乘教。不知教法唯識現故。二亦本亦影。即大乘始教。三唯影無本。即大乘實教。四非本非影。即頓教也)。

  △三歸性門

  此識無體唯是真如故(攝所變之萬境。歸于能變之八識。又攝所現之八識。歸于能現之一心。一心即是真性。故云歸性)。

  △四無礙門

  心境理事。交徹相攝。(謂前三門。心境理事。同一緣起;烊诮粡亍R詾榻腆w)以一心法。有二門故(二皆各攝一切法故△[紫柏可公曰]釋迦文佛以文設教。文殊尸利以文字三昧。輔釋迦文。而用揀擇之權。于楞嚴會上。進退二十五圣。獨揀觀世音當機。觀音雖彌陀輔佐。亦以聞思修入。近乎文字三昧。豈非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與。文字根于音聞。音聞根于覺照。文字。佛體也。覺照。佛心也。圣人出無量義定。放眉間白毫相光。而為文字之海。使一切眾生。得沾海點。皆得入流亡所。以至空覺極圓。寂滅現前而后已。佛欲使一切眾生。因有分別心入。文字三昧。因文字三昧。入音聞之機。因音聞之機。入無覺無觀。則文殊文字三昧。觀音音聞三昧。不在文殊觀音與釋迦文。在我日用而已。今欲撥棄語言文字。不通文字般若。而欲得觀照實相。豈不愚哉△[私謂]上來四門。古師通釋。唯第一隨相門。以聲名句文為教體。則此經與諸經迥別。蓋楞嚴會上。揀別圓通。獨取觀音耳門。故曰。今此娑婆國。聲論獨宣明。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此門中二唯聲音。攝假從實。唯取聲為教體。是此經別義。他契經未有也。賢首起信疏。謂一切六塵境界。但能生解。悉為教體。長水遂以楞嚴圓通。塵塵悟入為解。而于此中卻未拈出。紫柏大師以清凈音聞。發(fā)揮文殊觀音文字三昧。恰是此經要義。故特表而出之。圭峰金剛疏云。文文般若。即是經體。文字即含聲名句文。文字性空。即是般若。無別文字之體。正可與紫柏論文字三昧;ハ嗯e揚也)。

  ○六所詮宗趣者

  即有通別(清涼名宗趣通局)。初謂統(tǒng)論佛教。因緣為宗。以佛圣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賢圣弟子。相承傳習。通大小乘。宗途有五。如起信疏別明此經者。又有總別。(此下并依圓覺疏。而夾注則以本經易之)總以心(寂也)境(空也)空(遍計如蛇鬼。經云。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又云。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寂。(依他如影像等。經云。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等)藏性圓滿。(由空寂故。圓滿成實。經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等)凡圣平等為宗。(下云迷悟死生。了不可得。又圣凡無二路。又生死涅槃。皆即狂勞等)令修行者。忘情(由悟宗故。下云。即汝心中狂性自歇。旋流無妄)等佛。(由情忘故。經云。歇即菩提。即同如來等)觀行速成(文云方便易成就)為趣。又以前趣為宗。令惑業(yè)消滅。(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永絕輪回。(若得妙發(fā)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起大神用。(不須天眼。自然觀見等)安樂(身心快然獲大安隱)自在(一為無量小中現大等)為趣。

  △別者有五對。一教義。二理事。三境行。四行寂。五寂用。皆初宗后趣。此五亦是從前起后。漸漸相由也。若以要言之。不出解行修證。初解如來藏為宗。行首楞嚴為趣。謂佛許示真修。卻約心見征解故。次修此真定為宗。證彼藏體為趣。因下請云。雖獲大宅。要因門入等。

  ○附見臺家五重玄義。

  (第一釋名[孤山疏云]以人法為名)。

  (●第二辨體[孤山云]正宗之首。顯示常住真心。性凈明體。安得不以此為體。經云。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又云。遺失本妙圓心。寶明妙性。乃至阿難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又云。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三卷終。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如是開示悟入。示此經一部之宗。顯眾生因地之本)。

  (△[吳興云]別以空如來藏為體)。

  (●第三明宗[孤山云]以圓通妙定為宗。經中番番開示。須修如幻三摩提。令了真心本然。諸法如幻。雖異名別說。只是廣演楞嚴妙定。故以為宗)。

  (●第四論用[孤山云]以反妄歸真為用。經云。一人發(fā)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銷殞并是返妄歸真之義。妄即人法二執(zhí)?占炊罩)。

  (△[寂音云]此經功能。不出破顯。破則破諸妄見。顯則顯一真心)。

  (●第五判教相[孤山云]以上妙醍醐為教相。北峰判大眾生酥。今不取)。

  ○第七教跡前后者

  判教跡者有二。一判此經說于何時。二判此經結屬何教。

  △今初約判時者

 。坶L水云]佛說此經。非一時頓說。說。必前后。集者約類總為一部。謂佛初說匿王在座。敘外致疑。破彼斷見。后至阿難疑問七趣。舉琉璃誅釋種姓。善星妄說法空。二俱生身陷入地獄。琉璃豈非匿王之子。王死為嗣。方誅瞿曇。豈有事之未形。預致問耶。故知此經。非一時說。若以文義往定。即法華后。涅槃前也(△[孤山云]此經最后垂范。涅槃臨終乃說。俱在八年之內。夏滿說經。前春示滅。故云最后垂范)。

  (○[私謂]諸師判時碩異。有判法華后。涅槃前者。長慶真際孤山長水泐潭也。有同前判?硕ǖ谒氖拍暾f此經。第五十年說涅槃者。孤山也。準因果經及釋迦譜。佛生之日。西域八王。同日生太子。各為制好名字。舍衛(wèi)國太子。名波斯匿。又同日立為太子。經中匿王請法。自敘行年六十有二。佛年亦爾。在成道后三十二年。合是第四轉輪說般若時。菩提流支法界性論云。佛言。我成道后四十二年。說法華經。以諸文證。二經先后迢然。諸師定判第五時。在法華后。未必然也。有判般若后。法華前者。溫陵也。環(huán)師駁長水文五。一者。匿王代謝。可唯旦暮。法會徂冬。豈待異世。匿王父子繼世。先佛涅槃三載。琉璃纂父興兵。佛坐枯樹諫止。阿難滅釋憂悶。佛言過三年已。還來問我。中阿含五十九。波斯匿王告佛。我年八十。世尊亦八十。即匿王代謝之年也。今漫不稽考。判屬一會。即孤山指夏滿前春。并是。癡人說夢也。二者。燈明諸佛。咸說法華。持地聞經。應非今會。經文明言毗舍浮佛摩頂得悟;匦慕袢肫兴_會中。聞宣法華。定指靈山今會。曰聞諸如來宣妙蓮華者。今如來所宣妙蓮華。十方三世異口同音故。曰我先證明為上首者。普門品末。證明普門示現功德故。經文誠證。寧有疑義也。三者。耶輸受記。自在法華。此由神咒。不同果記。佛言或得出纏。于此會中得那含也。或蒙受記。法華中同姨母受記作佛也。謂今經所云。不同法華果記。有何援據。若謂靈山會中。何無摩登。即應楞嚴會上。當有愛道。此亦駢枝之論也。四者。最后垂范。結辨魔文。法會最后。非臨滅最后。經文累言。于我滅后。傳示末法。金山憑倚金河顧命。楞嚴之傳示。即法華之唱滅。何云垂范。不關最后也。五者。阿難于法華?叭畏鹩洝2粦诶銍。后遭魔攝。依智論。阿難為佛給使故。自不盡煩惱殘結。是以涅槃顧問。于娑羅林外。又被魔嬈。清凈結集。以六吉羅罪。尚遭牽斥。云何執(zhí)此教相。作意稱量。是知溫陵定判法華前者。亦未允也。唯其法華前后。涅槃近遠。此順彼違甲伸乙破。于是北山印師。曲為和會。謂事緣在昔。發(fā)起在今。示跡在方等之時。追敘在法華之后。此則竄改教跡。杜撰機緣。不可得而疆通也。長水大科。判為前后二會。敢竊取其義而折其衷曰。此經有前分。有后分。前分在法華前。而后分在法華后。前雖在法華之前。而前分實非局指一會。后雖在法華之后。而后分亦難克定一時。約前分言之。應以是經發(fā)起。盡第三卷。為前分。征辨弘深。贊嘆希有。首楞法會。于焉一周?寄渫跤^河之年。斷在法華已前者也。復次。以富樓那問義。盡六卷中文殊說偈。為次分之一。以文殊奉旨說偈。重頌長行。起性覺妙明。盡六根解結。二卷半之文。一席生起。無分段故。又以阿難請立道場盡八卷中汝當奉持。為次分之二。以安立道場。宣說心咒。理事并觀。正助兼修。安立圣位。請名奉持。一經教行。方具足故。法會一期。時分未定。法華既閱八載。首楞豈限判年。是中耶輸持地諸文。在法華后。我滅度后累囑。在涅槃時者。前后連躡。始終綸貫。或佛通時說法。而弟子以類撰之。如次第結集說也。約后分言之。以阿難請問琉璃善星。廣明七趣。世尊唱無問自說。廣辨諸魔。斷為經之后分。以琉璃篡父滅釋。去涅槃不遙。善星見佛陷獄。即涅槃緣起故。遺教品佛告阿難。佛去世后。尸波羅戒。是汝大師。今辨魔之文。重言告戒。豈非雙林末命。叮嚀囑累之苦語乎。楞嚴初首。涅槃末后。淫攝魔罥。神咒雙顯。重請宣說;蛟阪读_放舍之侯。時會鉤連。以后分為齊。則無疑也。由此衷之。長水分前分后分良是。而尚應通詮于二分。孤山解最后垂范良是。而不應局指于一時。法藏結集。有別有通。舊學專門愨難消釋。今之融會。頗異多師。期于義通。非敢執(zhí)諍也)。

  (○[柏庭月曰]此經說時不一。古今異判。佛化機教難思。時劫不定。安得執(zhí)一文一義為。定論耶。時之前后。非判攝之本。置而勿論可也)。

  (○[私謂]天臺五時。論通論別。非別無以見說法次第。非通無以見教法融通。如月師之云。則應但有通五時。無別五時也。清涼疏別明時分。初二皆約不壞相說。第三約實圓融。其征初遠近。答初通局。遮四伏難者。一云。華嚴教旨。時處圓融。要歷三時。豈成玄趣。釋云。常恒之說。說無息時。后時不談。豈名常說。二云。如來圓音頓演。可要三節(jié)。方盡幽微。通云。雖能頓演。表法淺深。故須三節(jié)。如來海印三昧。應緣差別。既人中設教。即有人中之時。清涼初不以約實圓融。盡埽初中后會。次第說法之相也。柏庭之說。頗為賢家所宗。長水溫陵。皆華嚴導師也。辨時判教。紙墨紛拿。彼皆不知。念劫圓融宗旨。獨今人懸解哉)。

  △次約判教者

 。坶L水云]經文明指耶輸受記。持地證經。以義往推。序嘆聲聞。非約小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法華已前。無此嘆故。聲聞入實。法華已前。亦無顯露。今經有故。各說圓通。諸小乘者。皆敘本時;蚴鼋裼。盡證圓妙。法華前無。應知在后。然又不唱入滅之期。定涅槃前。二經同部。此經居中。俱醍醐味。無所疑也。

  (△[孤山云]此經開權顯實。與法華不殊。扶律談常。與涅槃不異)。

  (△[真際云]會漸歸頓。即法華后。入滅大期。名涅槃前)。

  (●上二師同長水。判法華后。涅槃前)。

  (○[溫陵云]般若之后;蹖W方發(fā)。定力未全。于是示楞嚴大定。資般若深慧。既定慧均學。解行兩全。密因萬行。一切畢竟。一乘圓妙。無復進修。故法華會上。純談妙法。隨根印可。授記作佛。出興大事已盡。后說涅槃。扶律談常而終焉)。

  (●上一師判般若后。法華前)。

  (○[神智義云]經次第者。前分也;ブ刚。后分也。楞嚴中。波斯匿王年六十二。又云。是名妙蓮華。定性聲聞皆獲一乘寂滅場地。豈非方等后分經耶[我庵無云]耶輸持地。應是后分。結集家收通歸別。結歸前分)。

  (△[柏庭月云]一家判攝規(guī)矩。但非四時所攝。悉得以方等收取)。

  (●上臺家諸師。判屬方等)。

  (○[海印憨大師云]經結名云。亦名灌頂章句。別題云。于灌頂部錄出別行。此經該五時。貫五教。結集者推報化二佛所說。從本垂末。攝末歸本。二種法門。于一代時教。拈出灌頂一部。今判歸灌頂。不定收何時何教也)。

  (●右憨大師判歸灌頂部)。

  (△[建安沈士榮曰]楞嚴征心辨性。顯密雙融。應根圓通。隨機立教。略陳階地。廣說禪那。明諸陰銷。條分異見。與圓頓諸教;ビ酗@發(fā)。結集者以灌頂密因。集為一部。說有前后。不在一時也)。

  (△[宋王古]標目大藏。判此經屬陀羅尼門)。

  (△[私謂]此經判教。結屬多師。賢首之宗。多齊法華。臺衡之家。定歸方等。判般若者;蛳油X但慧。收方等者。或揀有文無旨。唯憨山和尚。據經名別題。判屬中央灌頂部。時教通別。咸歸根本法輪。不定屬一時一教。竊窺大師判教。略有三義。西方此土。各立宗源。二種四輪。[牙-(必-心)+?]分教相。此經灌頂章句。乃是金口誠言。汝當奉持。不同懸判。一也。五方五佛。同一法身。五部教法。各有部類。中央毗盧遮那。即釋迦如來。灌頂受職。三界法王。以清凈法界智。演說般若相應陀羅尼。加持眾生。受灌頂位。修證清凈法身。是為灌頂部。此經秘密伽陀。微妙章句。成就眾生出世間智。豈非中央教主。無上寶印。故曰。十方佛母陀羅尼咒。亦名灌頂章句。部類壇法。正與灌頂部相應。二也。彼土那爛陀寺。大乘所依。戒賢遠承彌勒。智光遠承文殊。灌頂章句。于焉流出。高僧傳云。梵僧極量于灌頂部中。誦出一品。長水云。既標部處。尋簡可憑。三也。用灌頂部而判是經。是別是圓是漸是頓。亦秘密。亦不定。談般若。不抱法身慧命之疑。談方等。不揀焦谷敗種之類。開顯即同法華。捃摭即比涅槃。圓融法界。會歸根本。即盧遮那是釋迦故。即首楞嚴是雜華故。沈待詔。國初之法匠也。謂結集者以灌頂密因。集為一部。與大師證明。若合符節(jié)。師承在茲。懸鏡不遠。后有科判。不易斯言)。

  ○八傳譯時年者

  此經傳譯本末。圖記僧史。傳聞異辭。長水懸敘。未能畫一。今會稡諸文。考而訂之。其異有四。

  △一經本翻度之異

 。坶L水疏云]下云。大唐神龍元年乙巳歲五月二十三日。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于廣州制止道場譯。先是三藏將梵本泛海。達廣州制止寺。遇宰相房融知南銓。遂請對譯。房融筆授。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長水此文。出開元中釋智升續(xù)古今譯經圖記[彼記云]釋極量。中印人也。梵名般剌蜜帝。于廣州制止道場居止。神龍元年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于灌頂部中。誦出一品。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一部十卷。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循州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贊寧宋高僧傳譯經部極量傳并同)[疏又云]又據開元中。智升撰釋教目錄二十卷。其第九云。大佛頂首楞嚴經十卷。大唐沙門懷迪于廣州譯。迪。循州人。住羅浮山南樓寺。久習經論。備諳五梵。因游廣府。遂遇梵僧。未詳其名。對文共譯。勒成十卷(今按譯經圖記。此經極量誦出。彌伽譯語。房相筆受。懷迪證譯。四人一席。翻度此經。油素委知。時日可考。及觀釋教目錄。則但云梵僧出經。懷迪對譯。二書出于升公一人之手。而自相抵牾如此。贊寧譯經門。既兩載之。而長水亦懷二本之疑。今以升公記錄。參互考之。二本翻度。皆在神龍初元。首棱一經。未聞譯而又譯。懷迪一人。安得證而重證。今并列二文于前。而刊正取舍。則委辨于后)。

  △二證譯先后之異

 。凼柙疲萁浿}目。紙數文句。與今融本。并不差異。迪筆受經旨。緝綴文理等。今詳二經。譯人雖別。譯本是同;蚩值弦蜃C義。各據流行。故今目錄。書寫有異。不爾。豈無一處差別。譯主名字。何得未詳耶。二本既同。今解融本(按開元釋教錄云。懷迪。循州人。住羅浮山南樓寺。往者菩提流志譯寶積經。召充證義。事畢。歸游廣府。遇梵僧赍梵經一夾。請共譯之。勒成十卷。即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是也。迪筆受經旨。兼緝綴文理。其梵僧傳經事畢。莫知所之。此一經二譯之疑。所繇來也。按菩提流志。以中宗神龍二年。住崇福寺。譯大寶積經。懷迪于爾時。應證義召至京。正楞嚴證譯訖功之候也。以其時考之為允。若寶積譯成。以先天四月八日進內。迪以此時。證義云畢。歸游廣府。距神龍初元。已七年矣。譯人譯場。同在制止。重譯重證復以何因。委悉參詳。應是神龍元年。迪在制止。與房相同預翻經。次年。乃應寶積之召。而流聞者誤以為在應召之后也。所遇之梵僧。未得其名者。即極量也。筆受緝綴。正證譯之事也。傳聞異詞。斷以圖記為正。長水謂譯同寫異。豈無一處差別。譯主名字。何得未詳。此則已知開元目錄之誤。而矜慎闕疑。未敢克斷。蒙謂此經翻度唯一。則并無二本之疑。壺以圖記楷定可也)。

  △三譯本進內之異

 。凼柙疲莘洸啪埂1槐緡鴣砣。奉王嚴制。先不許出。三藏潛來。邊境被責。為解此難。遂即去回。房融入奏。又遇中宗初嗣。未暇宣布。目錄闕書(按神龍元年正月。中宗即位。正諫大夫房融下獄。二月流融于高州。是年五月譯經制止。圖記云。二十三日。極量誦出一品。即是譯經下筆時也。輟簡訖功。未知何日。融流高州。卒以貶死。安得遇中宗初嗣。奏進此經。釋氏稽古略云。融貶流高州。寓于譯所。因得筆受。沙門懷迪證譯。事竟。朝廷責以私譯。蜜帝遂攜梵夾歸竺。據此。則融以流人翻經。以私譯被責。未經表請。何從入奏。極量泛舶西歸。但以翻經事畢。國王怒責不見史志?忠嘤瀭饕。贊寧唯愨傳云。受舊相房公宅請。出經函云。相公知南銓。預其翻經。躬請筆受首楞嚴一部。留家供養(yǎng)。融流高州。而曰知南銓者。未知典故;蚱浼胰思芍M之詞也。曰筆受一部。留家供養(yǎng)。則其未嘗奏進于朝。居可知也。愨公發(fā)愿疏經。計一十年。以大歷元年丙午下筆。逆考其受請舒經。則至德二載丁酉也。量迪二傳并云。后因南使。附經入京。皆開元中事。則神龍元年。房相未曾入奏。斷無可疑也)。

  △四經本流布之異

 。凼柙疲輹r禪學者。因內道場。得本傳寫。遂流北地。大通在內。親遇奏經。又寫隨身。歸荊州度門寺。有魏北館陶沙門慧振。搜訪靈跡。常慕此經。于度門寺。遂遇此本。初得科判(按贊寧唯愨傳末云。一說。楞嚴經。初是荊州度門寺神秀禪師。在內時得本。后因館陶沙門慧震。于度門寺傳出。愨遇之。著疏解之。長水所據。即贊寧傳文也。按此經初譯。在神龍元年五月。大通入滅。在次年二月。譯場輟簡奏進。與大通道場得本。期月之中。豈能立辦大通自萬歲通天元年。于江陵召至東都。凡五年。入滅于天宮寺。那得有隨身寫本。攜歸度門。南使之附經入京。愨公之受請得本。皆在開元至德間。今言神龍初寫本流布。殊非事實。譯人被責。房相不歸。本無入奏之事。今云大通在內。親遇奏經。其誰奏之而誰遇之耶;蛘弑弊谡占胖。從內得本。傳歸度門。而館陶搜訪得之。遂訛傳為大通寫本也。寧公僧史。良多踳駁。此于唯愨傳末。別標一說。本非傳信之辭。故知其不足援據耳)。

  ○九通釋名題者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長水疏]題有五名。題目三號者。謂該教行人理因果顯密。各具足故。

  ([殷邁解題]經有五名。存三隱二。五名者。初名有二十一字。題字存三。即大佛頂也。而隱下十八字。二名二十四字。全隱。三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八字。全顯。四名十五字。全隱。五名十二字。隱灌頂章句四字。顯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八字。所謂存三隱二。結集之妙也。雖有三名。五義具足)。

  △先[略配]者。上之三字是總。即一經法體。總含教行理果。教行明指。理果義含。

  (明指者。文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此指行也。又云。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又云。亦說此咒名如來頂。此指教也。教有顯密。顯了宣示。令悟修無妄。即十軸諸文。秘密受持。令障盡功著。即是咒辭。義含者。寂照含空。故名為大。性覺妙明等。故名為佛。此顯理也。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周遍法界等。故名大。明極即如來等。故名佛。此顯果也。頂者。至極無上之義也。若以此三字全約理說。藏體周遍。無不含容曰大。即體大。靈照不昧。離諸妄想曰佛。佛有二義。一自性顯照義。即相大。二隨緣現益義。即用大。此大及佛。是至尊至極。無上無過。諸佛所師之法。故名為頂。三大之義。不離一心。故名一心為大佛頂)。

  △([泐潭標指云]大指當人法身。佛指當人般若。頂指當人解脫。謂當人得此首楞嚴三昧。勇健定力。更是此三德秘藏。不縱橫并別。亦具體相用三大。不離當人一念也)。

  如來下。別顯勝能。初八字。約果人自行修證。說教利他以別顯。即十方如來。依此法門。修因證果。顯了宣說。究竟利他也。

  (三世果人。依此大佛頂之體。從果入因。不滯名相。直顯心源。無修而修。無證而證。自利利他。隨機設教。直指人心決了大義。更無不了之談)。

  諸菩薩下八字。約因人修習具足。自他諸行以別顯。菩薩行門。自利利他。廣多無量。此之真定咸具足故。文殊嘆云。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等。

  (三世因人。從生死地。反妄歸真修五十七位差別智門從因入果。如下經五十七位皆從三種漸次。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清凈修證。漸次悟入。金剛觀察即是首楞嚴定。亦名勇健三昧。亦名一切事堅固。三世果人因人。皆以大佛頂為體。建法幢。立宗旨也)。

  (△[溫陵云]眾生如來。隱于藏心。非密因不顯。眾生菩薩。隱于七趣。非萬行不修。覺皇于是示以常遍大法。使不迷于小乘。喻以無上佛頂。便不滯于相見。指如來密因。明本妙心。知三世諸佛。皆依此為初因。明修證了義。悟究竟法。知一切圣人。皆依此而證果。乃至具足菩薩清凈萬行。一切事法。無不究竟至于實相。堅固不壞。故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次[廣釋]者[大佛頂]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為義。

  (當體者。不同法相宗。揀小名大。大外有小可揀。猶是分限。豈為至大。今以藏體性無邊涯。絕諸分量。強名為大。常遍者。常則豎窮三世。遍則橫該十方。豎者。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諸法。故言大也。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橫者。十方窮之。無有涯畔。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今經常遍。廣有其文。仍具三義(已上同圓覺疏))。

  佛頂者。究竟覺也。覺有二義。一本。二始。

  (本謂藏體。靈鑒無昧。絕諸妄想。具足無量性功德故。起信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始覺)。

  始覺是用。本覺是體。始本不二。名究竟覺。究竟覺者。即前藏性顯現時也。無上最極。名之為頂。此約果位以顯法體。名佛頂也。若約現事。即今佛頂放光化佛所說教行。是故。教行俱號佛頂也。

  ([智論云]佛名為覺。于一切無明睡[眼]中最初覺。故名為覺)。

  (○[涅槃云]佛性者。名頂三昧。以修如是頂三昧義。則總攝一切佛法)。

  (○[金剛密跡經云]佛成道后。游波羅奈。東方有菩薩名應持。念欲量佛身。以佛神力。往至上方百億恒沙世界。永不見世尊之頂。往問彼佛。彼佛答言。更過恒沙劫。亦不能見世尊之頂)。

  △[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如謂本覺。來謂始覺。始本合故。名為如來。此指一佛。即該諸佛。下說教行。俱約諸佛以顯同故。密因者有二。一教。二行。

  (教者。下說心咒。是佛密語。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不通他解。但言而受之。思而持之。滅障成德也。行者。以此真定。具空假中。即是一心非縱橫并別不可思議。具足萬行。三世諸佛。同此法門此行成時。名三秘藏。故名為密)。

  (△[融室云]顯教微密。密教秘密。俱能感果。故云密因)。

  修謂修因。證謂克果。地前地上。緣真二種。俱名為修。初地妙覺。分滿二果。同名為證。所修所證。俱大佛頂。此自行也。如觀音圓通。

  ([融室云]因中以大佛頂。發(fā)正信而起正解。絕正解而成正行。行成得位。入位舍行。在位曰修。位滿曰證)。

  (○[寂音云]此經尊頂法故。以明了佛性為宗。明見佛性者。以其離一切見故。六十二喻。頂法為第一。佛不自見。離自見相故。肉髻覆之。離他見相故。自他所不能見之謂密。蓋無量義趣三昧。自住三摩地深固幽遠。無人能到者也。如易曰。退藏于密。密。如蓮蔤之蔤。說文曰蓮可見可用者本而已。獨退藏于無所用者其密也。如來因此以成道。故曰密因修證了義也)。

  了義者。說教化他。詮表義理。無有覆相。窮理盡性。稱實談故。

  (下文云。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有學定性聲聞。皆獲一乘寂滅場地。非有余說。故名了義)。

  (△[圓覺疏云]決擇究竟顯了之說。非覆相。密意。含隱之談)。

  (△[涅槃四依品]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如來為于度眾生故。以方便力說聲聞乘猶如長者。教子半字。善男子。聲聞乘者。猶如初耕。未得果實。如是名為不了義也。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隨其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又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

  △諸菩薩萬行者。三世因人。各修其行。自利利他。有無量義。今舉大數。故名萬也。此之三昧。具斯多義。故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等。

  ([寂音云]菩薩萬行增于六度。六度生于定慧。定慧成于止觀。止觀體于首楞嚴。故言首楞嚴王。具足萬行也。菩薩學之以圓滿菩提。故曰諸菩薩萬行)。

  △[首楞嚴經]首楞嚴者。梵語也。涅槃云。首楞者。名一切事竟。嚴者。名堅。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也。

  (得此三昧。觀法如幻。于法自在。能破最后微細無明。能獲二種殊勝之力,F身說法。無礙自在。故下經中。名為如幻金剛王。佛母妙蓮華等。此三昧。以無分別智寂用為體。以一切法皆同智性。窮盡法界更無遺余。名一切事究竟。一切事言。無離染凈。此智現時染凈都盡。一法不立。又染法究竟盡凈用究竟顯。如下文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一為無量等。又云。塵垢應念消。成圓明凈妙等。既觀如幻。不為物壞。能破無明。故名堅固)。

  (△[會玄引鈔云]此之三昧。能觀一切事。三科七大等法。皆如來藏。故云爾也)。

  (○[涅槃師子吼品]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而令諸佛常樂我凈。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見。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嚴者。名一切事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以是故言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首楞嚴三昧經]佛告堅意菩薩。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二地。乃至九地菩薩之所能得。惟住在十地菩薩。乃能得是首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不以一事一緣一義可知。一切禪定。解脫三昧。神通如意。無礙智慧。皆攝在首楞嚴。如陂泉江河諸流。皆入大海。如是菩薩所有禪定。皆在首楞嚴三昧。菩薩行首楞嚴三昧。一切三昧。助菩薩法。皆悉隨從。譬如轉輪圣王行時。七寶皆從。是故。此三昧名為首楞嚴三昧)。

  (○[智論云]首楞嚴。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深淺。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也。菩薩得是三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故譬如轉輪圣王。主兵寶將。所住至處。無能壞伏。故云健相三昧)。

  (○攝大乘論。翻為健行定。亦云健相慈恩翻為金剛藏。此諸菩薩。證此定故。依涅槃五名。亦云金剛三昧)。

  (△[溫陵云]金剛觀察。覺明分析。始于征心辨見。終于破陰除魔。無非健相。分別事也)。

  (△[勖伊間曰]涅槃言。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此以佛性而言。即經初無始涅槃元清凈體。如來藏心也。首楞嚴三昧經言。唯十地灌頂菩薩能得。此以修成而言。即經中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及佛與大菩薩自住三摩地也。經題三字。通因徹果。蓋包舉二經之義)。

  △經者。訓法訓常。是貫是攝。

  (謂依此言說。詮顯性相。令物生解。故名為法。一切諸佛。皆同此說。故名為常。能令義理。無有散失。名之為貫。以此化生。令不顛墜。稱之為攝。若約。所詮如來藏體。說名經者。亦具四義。謂此心性。諸佛所師?绍壙蓜t。故名為法。不生不滅。無有變異。故名為常。上凡下圣。情與非情。無不同此。故名為貫具諸功德。遍含染凈。故名為攝。心性既爾。一切法皆然。故下文云。五陰六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故一切法。任運有四義。悉名為經)。

  (△[法華玄義]經者。外國稱修多羅。圣教之都名清涼云亦名修妒路。亦名素呾纜。古譯為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正翻為線。線能貫華。經能持緯。此方不貴線稱。故存于經。古德見此方儒墨皆稱為經。遂借彼席經以目圣教則雙含二義(即圣教及經緯義)俱順兩方借義助名更加契字。揀異席經。甚為允當)。

  (△[泐潭標指]上十九字。是所詮之義。經之一字。是能詮之文字般若也謂義理須假此文字為教。貫攝流通后代也。按佛地論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應知此中宣說佛地。饒益有情。依所詮義。名佛地經。能所釋題。本出親光。乃登地菩薩。四明妙宗鈔斥云失旨之甚。今家用通別釋題。方無所失。今所不取)。

  (△[融室云]大佛頂首楞嚴之經。即依主釋。大佛頂等即經。持業(yè)釋也)。

  △一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于灌頂部錄出別行。

  ([疏云]此別目也。印度。月名。具云印特伽。此云月邦。以此大國形諸小國。如星中月。彼有五印。此當中也。即一境之都名。此境之中。有多國別最尊大者號摩竭提。此云大體。以總攝故;蛟撇恢。皆義翻也)。

  (△[西域記]天竺之稱。異議紛紏。舊云身篤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印度。唐言月。月有多名。此其一稱。良以其土圣。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故。五印度之境。周九萬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南渡殑河至摩揭陀國。是為中印度。周五千余里[成光子曰]中天竺國。東至震旦。五萬八千里。南至金地國。西至那拘遮國。北至小香山阿耨達。各五萬八千里。則知彼為中國矣)。

  (△[釋迦方志]佛所生國。迦毗羅城。應是其中。經云三千日月。萬二千天地之中央也。佛之威神。不生邊地。地為傾斜故)。

  (○[西域記]那爛陀。唐言施無厭。此伽藍南。庵沒羅林中有池。其龍名那爛陀。傍建伽藍。如來在昔。為大國王。悲愍眾生。好樂周給。美其德。號施無厭。由是伽藍因以為稱。六帝緝興。遐竦紺宇。園林普合。都建一門。僧徒數千。游學名僧。通數將萬?〔磐▽W。聲馳異域者數百。殊方來詣。守門者詰問。多屈而返。學深今古。乃得入焉[高僧傳云]寺周圓四十九里。九寺一門。是九天王所造)。

  (○[疏云]灌頂部者。彼有五部。此當其一。毗盧為主。既標部處。尋撿可憑。無謂近翻。疑非正說)。

  (△[大明法數云]五部教主者。部謂部類。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為教主。各有所表也。中央毗盧遮那。即釋迦如來。四方四佛。皆釋迦一佛所現。以表諸佛同一法門。中方灌頂者毗盧遮那。已得一切如來灌頂。受佛職位為三界法主。故中央以毗盧遮那為教主也)。

  (△[融室云]別行者。如大部楞伽分行經也)。

  △大唐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

  ([疏云]長安三年則天罷政中宗嗣位。是歲改為神龍元年。龍集者龍星。亦曰歲星。歲行一次也。集居也。乙巳即所舍之次朔。穌也。月死復穌。穌生也)。

  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于廣州制止道場譯

  (天竺亦云乾竺干豆身毒印度等。沙門云勤息。取生善滅惡之稱。般剌蜜帝。此云到彼岸。譯者。其有才智。通四方語。名曰象胥之學。四方各有其名。今取北方掌語者也)。

  (△[翻譯集]般剌蜜帝。此云到彼岸;蚝舭阖萑亍R源巳。自利利他。俱到彼岸故)。

  (△[宋高僧傳]極量中印度人。梵名般剌蜜帝唐言極量觀方游化漸及支那于廣州制止道場駐錫。印度俗呼廣府為支那帝京為摩詞支那)。

  (△按譯場經館。先宗譯主。即赍葉書之三藏明練顯密二教者。極量即此經譯主也)。

  菩薩戒弟子前正諫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

  (雖為宰官而受大乘戒者。經云。欲受國王位時。乃至百官受位時。應先授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也。資于師長。以父兄之道事之。故云弟子筆授。或云筆受。謂以此方文體。筆其所授梵本。緝綴潤色。令順物情。不失正理也)。

  (△融。清河人。管之父也。天后長安四年甲辰十月。繇懷州刺史。拜正諫大夫。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神龍元年乙巳二月。除名流高州)。

  (△按譯場所司。次重筆受。必言通華梵。學綜有空。相問委知然后下筆。至于帝王。執(zhí)簡即興。又謂之綴文也。次有潤文一位。次文潤色。此是私譯。故不具員)。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國名未詳。彌伽釋迦。此云能降伏。翻梵為華。故云譯語)。

  (△烏萇。具云烏仗那[奘師傳云]唐言苑。昔阿輸迦王之苑也。舊曰烏孫萇;蛟粸踺苯杂灐1庇《染)。

  (△[翻譯集]彌伽釋迦。說題云。釋迦稍訛。正云鑠佉。此曰云峰。璇云能降伏)。

  (△按譯場。次筆受則[釋]語。亦名傳語。傳度轉令生解矣。極量誦出。房相筆受。通梵于華。是譯語之在也)。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云棲宏公曰]古本筆授后。有羅浮沙門懷迪證譯一行。今本失去。宜從古增入)。

  (△按譯場有證梵本。證梵義。證禪義。各一員。次則證義一員。蓋證已譯之文。所詮之義。迪于此充其任也。私譯不具設員。故無證梵等位。亦以迪久習經論。備諳五梵。能兼三譯之任。故兼稱證譯也)。

  ○十別解文義者

  (按清涼玄談。此科分二。初總科判。二正釋經文。圭峰長水。削總科判。單立別解文義一科。即正釋經文也。今依清涼。仍立此科。以十例中。本部三分等。皆釋經宗要。今既開章懸敘。理當總挈于此)。

  △初本部三分科者。準常三分。謂序正流通。

  ([清涼云]三分之興。彌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

  (△[金光明文句]序者。序將有利益。正者。正當機辨道。流通者。流名下注。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從今以注當。圣教筌罤。不壅于來世。夫三段者。不可杜斷隔絕。序本序于正通。序則有三義。正本正于序通。亦有三義。通本通于序正。通亦三義。經曰。上中下語皆善。即此義也)。

  今依長水科判。正明此經本分三科。從經首如是我聞。訖提獎阿難歸來佛所。為序段。從阿難見佛下。訖十卷知有涅槃不戀三界。為正說。從此下訖經末。為流通段。

  (準古師。以經初如是我聞。至退坐默然承受圣旨。為序分。苕溪岳師。從長水判。齊歸來佛所為序分段。以阿難啟請三法。是楞嚴一會。說法宗要。應入正宗故。又準愨節(jié)二師。以佛告阿難。至八卷中若他觀者名為邪觀。為正宗。文殊問名下。為流通。岳師判精研七趣已上。正宗分訖。下流通分。大節(jié)有二。一分別魔事。流通行門。二較量功德。流通教門。今并依長水判。以辨魔破陰。猶屬正說。下方入流通故)。

  △序中文二。證信發(fā)起。

  (初證信序。說時方人。令人信故。亦名通序。諸經皆同故。亦名經前序。付囑令安故。亦名經后序。佛說法時未有故。亦名印定序。諸佛經初皆安立文句故。亦名破邪序。對破外道阿優(yōu)故。二發(fā)起序。發(fā)明生起正宗之法故。亦云別序。諸經各別故。亦云經前序。佛先自發(fā)起。方說正宗故)。

  (△[天臺云]通序序諸教。別序序一經)證信之立。由阿難問。佛令置之。意為斷疑息諍。及異邪故。(今依清涼。略釋證信序分三。初立序原由。二立序所以。三即釋六成就也)。

  (△初立序原由者。智論第二。佛于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間。北首臥。將入涅槃。長老阿泥盧豆語阿難言。汝守佛法藏人。佛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佛涅槃后。種種未來事。佛經初首。作何等語。佛告阿難。我三僧祇劫。所集法寶藏。是藏初應作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樹林中。何以故。三世諸佛法。經初皆稱是語。今我般涅槃后。經初亦應稱如是我聞一時)。

  (△二立序所以者。核其所以。意有六焉。一為異外道故。外道經首。皆立阿優(yōu)為吉。阿之言無。優(yōu)之言有。不出有無。即斷常計。如即真空。是即妙有。敵對邪宗。此約如是。二為息諍論故。智論云。若不推從佛聞。言自制作。則諍論起故。今廢我從聞。聞從佛來。故傳歷代。妙軌不輟。此局我聞。三為離增減過故。佛地論云。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親從佛聞。文義決定。非謂傳聞。有增減失。四為斷眾疑故。真諦引律云。結集法時。阿難升座。變身如佛。眾起三疑。一疑大師涅槃重起。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轉身為佛。說此如是我聞。三疑頓斷。上二義。通約信聞。五為生信故。智論云。說時方人令。生信故。六為順同三世佛故。此通六種)。

  (△三略釋序文者。準佛地論?茷槲迨。一總顯己聞。二教起時分。三別顯教主。四彰教起處。五顯所被機。今依智論。開初顯已聞。作信聞二種。為六成就。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

  諸經不同。發(fā)起各別。或放光微笑。乞食入禪。自唱位號。勸人令問等(又如凈名寶蓋法華毫光之類)。今經由夏滿眾集。國王營齋。慶喜循乞。因遭淫攝。自無定慧。不能降伏。由是外假秘密。攝護令歸。意顯生死輪回。莫過淫愛。超登圣位。豈逾定慧。安慧內具。秘密外資。塵飏順風。有何艱險。

  (已上大字。并引長水疏文)。

  △二說經前后科者。長水判前后兩度說經。從正宗起。至標經名。是酬問正說分。從說是語已下。至不戀三界。為請益再陳分。

  (按長水云。問名請奉。一期周畢。法會已終。以慶喜再有請益。時雖隔越。問且連環(huán)。集經者約問從義。合成一部。由是未結作禮而去。已下即二會。再說法也。以阿難問所見現。事時別故。今謂如來法會。不定判年。法筵未罷。咨請無時。連躡生起。宛同一席。前后二會。延促差殊。次第包含。難可局取。略依長水二分。委為消釋。具如教跡中說)。

  (○憨大師判經。正宗分大科分二。阿難見佛。至結經名。初大開修證之門。精研七趣。盡詳辨魔陰。二曲示迷悟差別)。

  △三二分開合科者。

  (長水依振沇二師。開合判經。亦準清涼隨分長品科也)。

 。坶L水云]古人科判。各是一途。春蘭秋菊。互擅其美。振公八段資中顯稱。今詳經文。復有理在。文中前后。兩度說經。初有四段。一開妙解。二示妙行。三顯妙位。四立妙名。此四。即八段中前五科。開合之異也。次再陳中有二。一辨趣生同異。二示禪境差別。即八中后三段也。然開判之設。各隨其人。吾今從古。依振公判。略沒第八。但取七名。

  △初酬問正說分有五。第一大科。顯如來藏心。

  (從正說起。盡第四卷尚留觀聽。是中子科二。一破阿難認妄迷真。顯如來藏。二破滿慈執(zhí)相難性顯如來藏。右從振判之一。即資中開妙解也)。

  (△上來一科。溫陵判見道分。使行人明見常住真心。為修行準的)第二大科明修行方便。(從四卷中。阿難及諸大眾。盡六卷中文殊說偈。子科廣陳修證三。一別明三義。二別破疑情。三廣引修證。右從振判之二。即資中示妙行也)第三大科。辨離魔業(yè)行。(從六卷中。阿難整衣白佛。盡七卷宣說神咒。子科二。初自行離魔。后他力離魔。右從振判之三。資中合前三為二。長水仍依振公開三也)。

  (△上來二科。溫陵判修道分。使行人依真見起真修。為修行方便)第四大科。示地位階差。(從七卷阿難問修行漸次。盡八卷中名為邪觀。子科二。一敘迷真起妄。為立位之因。二敘返妄歸真。辨地位之相。右從振判之四。即資中顯妙位也)。

  (△此科。溫陵判證道分。使行人知因真果正)第五大科。出圣教名殊。(從文殊請名。至汝當奉持。右從振判之五。即資中立妙名。長水云。資中之四。即振公八段中前五科。開合之異也)。

  (△此科。溫陵判結經分。見然后修。修然后證。修證事畢。于是結經)。

  △次再陳請益分有二。第六大科。辨趣生同異。(從結經下。說是語已。盡九卷中。即魔王說。即資中辨趣生差別也)第七大科。陳禪那境界(初從如來將罷法座。盡十卷最后垂范次阿難因聞請益。盡當卷不戀三界。即資中示禪境差別也。此二科。振公開三。資中合二。長水所謂略沒第八。但取七名也)。

  (△上二科。溫陵判助道分。使行人知一切唯心。乘戒雙急)。

  △復次。依北峰印師。開二大科。初依常住真心以開圓解。二依常住真心以起圓行。

  (從上振公八段。以迄溫陵五分?贫坞m殊。不越乎開圓解。起圓行二者而已。解行相資。一經卷攝。故取印師正宗六段。束為二科。初從阿難見佛。訖四卷尚。留觀聽。為第一科。初中復二。初對慶喜。辨心見非是發(fā)露藏心。次對滿慈。明性相即離。審除細惑。皆是開圓解也。二從阿難請門。訖終卷不戀三界。為第二科。二中文二。初依解起修。觀心直入。為正行。次帶事兼修。持戒誦咒。為助行。是中安立道場。修證歷位。請名奉持。精研委辨。廣有多文。無非圓行。永明宗鏡略有二意。一為頓悟知宗。一為圓修辦事。圓覺十一重問答。圭峰束之為二。前則信解。后則行證。華嚴一部亦唯此四。此經科判殊涂同歸。以解行二義圓收。罄無不盡也)。

  △四問答相屬科者。準[清涼疏]古云。此九會中。大會問答?傆形宸。今于此經問答。亦開為六(一。第一卷。阿難請問十方如來得成菩提最初方便。從初至第六卷。方便成就答盡。二。第四卷。滿慈發(fā)藏性生相。大性俱遍。二種難問。至是卷中。如何自欺尚留觀聽答盡。中間雖有諸問。未是大位問答。皆此二攝。三。第四卷。阿難請入華屋。至第七卷。宣說神咒。所作如愿答盡。四。第七卷中。阿難始從干慧。終至等覺之問。至第八卷。名為邪觀答盡。五。文殊請名。云何奉持。于當卷答盡。六。結經訖。阿難廣問七趣。至正說末。最后垂范答盡。中間無問自說。廣辨魔事。亦是中攝)。

  又準清涼科中;虍敃鸨M。及別會答盡。略開為六(一。一卷中。佛告阿難開示奢摩他路。至十卷中。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答盡。二。三卷中。阿難問外道因緣自然。至五卷解結。知其本因。隨所緣出。答盡。三。四卷初。富樓那問清凈本然。至五卷文。殊奉敕說偈。覺海性澄圓等。答盡。四。中間四卷中。汝觀世間解結之人。阿難歷問解結。亦至文殊偈中。六用不成。答盡。五。四卷中。阿難問攝伏攀緣。如來說五迭渾濁。至十卷中超越五濁五陰妄想答盡。六。六卷末。阿難問安立道場。遠諸魔事。至十卷末。禪那現境。心見二魔。答盡)。

  ◎經前十門懸敘竟。次下正釋經文。

  ([長水疏云]第十別解文義。準常三分。今[證信序]然此雖具六種成就。今均廣略。總分為二)。

  (CB17561一說經時分)。

  (CB17561二引眾同聞)。

  【科】如是我聞。

  【科】【疏】若兼我聞[合釋]即指法之辭也。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清涼云]謂如是一部經義。我昔親從佛聞故)[佛地論云]謂結集時。眾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論有四義。一依譬喻。二依教誨。三依問答。四依許可。依許可者。謂結集時云云)。

 。垭x釋]如是者。信成就也(已下同清涼云)[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論云]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若無手。不能有所取。若無信。是人不能入我法中。如枯樹不生華實)[肇公云]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故萬行中以信為首。故曰如是。([清涼云]肇公但是用智論意)又契理契機曰如。永離過非曰是。如理而說。如理而信。故言如是。若約今經。如來藏心。體性不動曰如。真實義故曰是。又一切諸法。本無生滅。皆如來藏。故名為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稱為是。更有余義。繁而不論。

  ([真諦云]如是者。決定也。佛說此經。有若干文句。若多成增謗。若少成減謗。阿難聞之如。瀉水。不多不少。故數決定。佛說無相之理。不有不無。若有墮增。若無墮減。阿難傳之。無增無減。故理決定)。

  (△[章安涅槃疏]不異曰如。無非曰是。若以牛羊眼看。則無非舛誤。豈得如是。得如是者。知法身大士。住首楞嚴。種種示現。悟異不異。所以稱如。知非不非。所以言是)。

  (△按清涼廣釋如是。用五教料揀。長水避繁不論。學者往檢)。

  △我聞。聞成就也。我即阿難自指。五蘊假者。([圓覺疏]我即文殊及阿難海。五蘊假者。集法傳云。一阿難。此云歡喜。持聲聞藏。二阿難跋陀。此云喜賢。持獨覺藏。三阿難伽羅。此云喜海。持菩薩藏。但是一人。隨德名別)然一切法。佛說無我。今稱我者。我有四種。一凡夫人遍計。二外道宗計。三諸圣隨世。假立賓主。四法身真我。經指后二。非邪慢心而有所說。故無過矣。

  (上是圓覺疏文。言非邪慢者[智論云]世間語首。有三根本。一邪。二慢。三名字。凡夫具三。見道學人具于后二。圣人唯一。謂隨世間。但是名字。故云非慢心也)。

  (△[智論云]佛弟子等輩。雖知無我。隨俗法說我。非實我也。譬如以金錢買銅錢。人無笑者。于無我法中而說我。隨世俗故。以是故。諸法空無我。而說我無咎)。

  △聞謂耳根。發(fā)識聽受。雖因耳處。廢別從總。故稱我聞。([清涼云]此用何聞。約大小乘法相。各有三說。一耳聞非識。二識聞非耳。三緣合方聞。雖因耳處。廢別從總。故稱我聞。以有問言,F是耳聞。云何言我聞。故為此通。明我為總?傇撗鄱戎T根故。即佛地論文)無相宗說。我既無我。聞亦無聞。從緣生故。不壞假名。即不聞聞耳。若約法性。此經旨趣。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真俗無礙之法門也。

  (上來皆清涼文。無相宗含于三教。始頓實也。第三約法性宗辨。而但明圓教中意。圓覺疏同此)。

  (△[清涼云]然阿難年三十。方為侍者。所不聞經。或云。展轉傳聞。或云。如來重說;蛟啤5蒙钊。自然能通。推本而說。實是大權菩薩。影響弘傳也)。

  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祗桓精舍。

 。凼苍乒菀粫r。說經時也!臼琛繒r成就也。師資合會。說聽究竟?傃砸粫r。一者。揀異余時。時者。隨世假立。

  ([法華文句]論云。天竺說時。名有兩種。迦羅是實時。毗尼中。誡內弟子依時食。說明相。即用實時。三世無相。時法無實。三摩耶是假時。亦是時長短時。外人計時為實。為除邪見故。佛說三摩耶。不說迦羅)。

  如來說經。有無量時。不能別舉。一言略周。但云一時。如涅槃云。一時佛在恒河岸等。又諸方時分。延促不定故。但言一時。

  ([圓覺鈔云]諸方時分。豎則上下延促不同。如人間五十王年。四天一晝夜等。橫則四方參差不同。如俱舍說。夜半日沒中。日出四洲等)。

  若約法義釋者。即說聽之時。心境泯。理智融。凡圣如。本始會。此諸二法。皆一之時。

  (文同圓覺疏。金剛刊定。云此是愨公楞嚴疏意)。

  (△[慈恩玄贊云]經中說一時者。即是唯識時。一不定約剎那等者。聽法之徒。根器或鈍。說時雖短。聽解時長;蛘f者時長聽者亦久。于一剎那。猶未能解。故非剎那。二不定約相續(xù)者。由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義。一切皆了;蚰苈犝摺5脙舳。聞一字時。一切能解。故非相續(xù)。由于一會。聽者根機。有利有鈍。如來神力;蜓佣棠顬殚L劫。或促多劫為短念。亦不定故?偧s說聽究竟名時三。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長短喧寒。近遠晝夜。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已下上諸天時。無此四時及八時等。經擬上地諸方流通。若說四時。流行不遍故。四不定約成道已后年數時節(jié)者。三乘凡圣。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道已來。遠近各不同故。以長短不定。前后無憑。但說唯心之一時?蔀檎。但是聽者根熟。說者慈悲。應機為談。說聽事訖?偯麨橐粫r)。

  △佛。主成就也。具云佛陀。此云覺者。([清涼云]若言菩提。但稱為覺。若云佛陀。此云覺者)謂覺了性相之者。即究竟覺也。論云。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未覺心源故。非究竟覺。然具三義。一自覺。(此揀凡夫)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揀異二乘)覺一切法無不是如。三覺滿。(揀異菩薩)二覺理圓。稱之為滿。故云自他覺滿之者。([清涼云]若禪觀說。亦云離心名自覺。離色名覺他。一切俱離為覺滿。以依起信心體離念。名為本覺故)。

  (△[佛地論]具有十義。謂具一切智。一切種智。出煩惱障。及所知障。覺了一切諸法性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稱為佛)。

  (△[永明云]一切眾生。以第七識為長夜。如夢時不知是夢。覺時方寤。故云佛者覺也。如睡夢覺。如蓮華開)。

  △[什公云]佛在。據佛所在處也【疏】在室羅筏城等。處成就也。([孤山云]在者。住也。佛內住首楞嚴等。諸佛無量三昧。能建大義故。跡住精舍。利群生故)。

  (△[智論第三]佛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少在余城憍薩羅國。是佛生身地。以報生地恩故。多住舍婆提。一切眾生。皆念生地故。又憍薩羅國主波。斯匿王。住舍婆提大城中。佛為法主。二主應住一處。故多住舍婆提)處有二種。一所化處。即筏城。二所住處。即祇園。(真諦記云。住處有二。一境界處。謂化在俗之流。二依止處。謂統(tǒng)出家之眾。初即舍衛(wèi)。后即祇園[婆沙論云]舉舍衛(wèi)者。令遠人知。舉祇園者。令近人知)筏城。具云室羅伐悉底。(即舍衛(wèi)國。梵音楚夏耳)此乃城名。非是國號。國都號為憍薩羅。以就勝易彰。故舉城名。(室羅筏。此云豐德。或云聞物;蛟坪玫。以其中多財寶。妙五欲。饒多聞。豐解脫。道德名稱。五天共聞。故云聞者城。昔有古老仙人。住于此處。后有少仙。名為聞者。于彼稟學。老仙歿后。少仙于此建立城郭。故取其名)。

  (△[證真鈔]謂簡南憍薩婆國。故廢國名而標城號)只桓者。具云祇陀;蛟剖哦嘀。多此云戰(zhàn)勝。即太子名。(太子生時。匿王戰(zhàn)勝外國故)林主是彼。故云勝林。桓即林也。精舍。沙門精行所舍處也。謂須達買園置舍。太子舍樹造門。二人共構以延僧佛(梵語須達多。唐言善施。義云給孤獨)。

  (△[涅槃等經云]須達長者。愿建精舍。請佛說法。擇得祇陀太子之園。太子戲云。側布黃金。滿即賣之。長者便欲交付。太子言。我戲語耳。長者共太子欲往訟了。首陀會天。化作斷事之者。斷與長者。便敕使人象負金出。八十頃中。須臾欲滿。殘余少地。一庫金盡。更思取金。太子曰。佛為良田。宜植善種。園地屬卿。樹木屬我。自起門樓。請佛出入。長者七日。為佛作窟。以妙旃檀用為香泥。別房住止。千二百處。凡百二十。處別打犍椎。佛告阿難。二人同心。共立精舍應謂此地為逝多樹給孤獨園。雜阿含說。給孤獨長者疾病。佛記得阿那含果命終為率兜天子。長阿含說琉璃王滅釋。忿祗陀王子不助我。拔劍殺之。佛天眼觀。得生忉利天)。

  (○[釋文]李長者科華嚴經。如是是一句。我聞是二句。一時是三句。佛在是四句。今從之)。

  【科】(CB17561二引眾同聞者。同聞之眾。匪唯三乘。亦該諸趣。下具天龍八部。王臣菩薩。發(fā)起序中。今文但有二類。蓋譯之巧略也。文二)。

  (CB17561初聲聞)。

  (CB17561二緣覺。初中三)。

  (卍一標類舉數)。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眾成就也。與大比丘眾。標類也。與者。并兼共及也佛與阿難。及大比丘等。證非虛謬([法華文句]釋論明與者共義。舉七一解共。謂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也[章安云]佛之七一。皆佛境界。唯與圓菩薩共。住首楞嚴。示比丘像者共)梵云摩訶。此具三義。大多勝也[智論]云何大。一切眾中上故。一切障礙斷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妙宗鈔]梵王師陳如。帝釋師迦葉等)數至五千。故名為多。([疏云]遍知內外經書故名多)九十六種外道論議能破。故名勝。([觀經疏]此等皆是無學。小乘中極。故云大)比丘名含三義。乞士。怖魔。破惡。([智論]比丘名乞士。清凈活命故。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比名破。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故)。

  (△[肇公云]秦言凈命乞食。破煩惱。凈持戒。破魔等。天竺一言。該此四義。秦無一名以譯之。故存義名焉)。

  (△[天臺云]比丘因果六義。因名乞士怖魔破惡。果名應供殺賊無生)謂出家者。上于諸佛求法以內資。令慧命增長。下于檀越離邪正命乞食以外資。令色身無損。故云乞士。(正命乞食者[智論]舍利弗告梵志女。不下口食。不方口食。不仰口食。不四維口食。不墮四不凈食中。用清凈法食活命也)又出家者。最初發(fā)菩提心;蛑脸傻。皆令魔怖。失人眾故。名為怖魔。(論言當出家剃頭。著染衣服受戒。是時魔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什公曰]始出妻子家。乞食自守。清凈活命。終出三界家。破煩惱持戒自守。具此二義。天魔怖其出境也)又能破斷身口七支。九十八使業(yè)煩惱。故稱為破惡([章安云]戒慧七支禪。鎮(zhèn)心猿。怖無常狼。伏煩惱脂[妙宗云]見思二使。共九十八。名惡名賊。修觀推窮為破惡。證智斷盡為殺賊也)四人已上。乃至無量。能作說恣羯磨法。故名為眾([智論云]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是僧四種。有羞僧。無羞憎。啞羊僧。實僧。若學人。若無學人。住四果中。行四向道。是名實僧)。

  (△[天臺云]梵云僧伽。此翻和合。四人已上。乃至百千無量。一處羯磨作法。行籌布薩。事和無別眾法和無別理。事理二和。名和合眾[凈名疏]理和。謂同證擇滅故。事和。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辨。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說)。

  △千二百五十人。舉數也。佛初成道。先度陳如等五人。次度三迦葉兄弟兼徒總一千。次度舍利弗目連。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長者等五十人。經舉大數。故減五人。(依報恩經)。

  (△[法華文句]三迦葉千人。身子目連共二百五十。又云耶舍五十人)此眾先并事外。勤苦累劫。一無所證。才遇見佛。便得上乘。感佛恩深。常隨佛化。為常隨眾(天臺觀經疏)。

  (△[清涼疏]明海眾云集云。一影響眾。為影響為主伴故。即諸大菩薩。及下證法如來。皆[牙-(必-心)+?]為主伴。若影隨形。響應聲故。二常隨眾。為作輔翼。得圓滿故。如普賢等常隨之眾。六發(fā)起眾。為發(fā)起此經。諸請難者。即其事故。七當機眾。為[開]法獲益。常機領悟。即其類故)。

  (卍二總嘆行德)。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疏】總指也。漏有三種。皆斷盡故。([章安云]三漏者。一欲漏。謂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二有漏。謂上兩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三無明漏。謂三界無明)。

  (△[法華文句]成論云。失道故名漏。律云。癡人造業(yè)。開諸漏門。毗曇云。漏落生死)阿難漢名含三義。故翻為應。應已永害煩惱賊故。應不受分段生故。應受人天妙供養(yǎng)故。此皆無疑。故名為大。([智論云]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賊破。是名阿羅漢。復次。阿羅漢一切漏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yǎng)。復次阿名不。羅漢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漢。三界中三種漏已盡。故言漏盡。摩訶言大。那伽。或名龍;蛎。是五千阿羅漢。諸羅漢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龍如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

  (△[法華文句]阿颰經云應真。瑞應云真人。悉是無生釋也。依舊翻云。無著。不生。應供;蜓詿o翻。名含三義。無明糠脫。后世田中。不受生死果報。故云不生。九十八使煩惱盡。故云殺賊。具智斷功德?盀槿颂福田。故言應供;蜓猿跏紝W無生。生未無生。初雖怖魔。魔未大怖。初雖乞士。未是灼然應供。今獲無生忍。破煩惱賊盡。是好良田。以果對因。釋羅漢三義)。

  (△[涅槃四依品]第四人者。名阿羅漢。斷諸煩惱。舍于重擔。逮得己利。所作已辦。住第十地[釋論云]一切結使等斷除。名無煩惱。戒定智慧等善法具足滿。故名所作已辦。五眾粗重常惱。故名為擔。阿羅漢此擔已除故言棄擔。能擔者。是佛法中二種功德應擔[章安云]所作已辦。至第十地。學行窮滿。是名應供)。

  (△[融室云]結集者。稱大比丘德。能盡諸漏。回向大乘阿羅漢果)已下別嘆。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

  【疏】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敖B佛種。故云佛子。([法華玄義]身子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昔教五人。得真無漏。名佛子。菩薩不發(fā)真名為外人。發(fā)大乘解。自稱昔日非真佛子。從佛口生。是聞慧中法身生。從法化生。是思慧中法身生。得佛法分。是修慧中法身生。三慧成就。是真佛子)安住覺性。三德秘藏。任持萬善。功德不失。故云住持。(華嚴嘆眾。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護持諸佛正法之輪)諸有者。二十五有。皆得二十五三昧。不為界系。故云善超。([智論云]三種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欲界業(yè)系取因緣。后世能生。亦是業(yè)報。是名欲有。色有無色有亦如是。結有九結。諸阿羅漢。結使應。永盡。得一切煩惱離故。有不應盡。答曰。無所妨。是因中說果。如人從高處墮。未至地。言此人死。雖未死。知必死故。諸阿羅漢結使已盡。知有必當盡。故言有結盡[法華]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文句云]諸有即二十五有生處也。結即二十五有生因也[輔行云]因果不亡故名為有)。

  (△[交光云]二乘求出三界。畏如牢獄。即三界而不系。居有不有。為善超也。凈名云。善于諸法得解脫。不著世間如蓮華)此嘆自利。已下嘆利他。

  能于國土成就威儀。

  【疏】無剎不現。故云能于國土。有威可畏。有儀可則。行住坐臥。皆成軌范?蔀闃藴。故云成就等。凈名言不起滅定,F諸威儀。此儀止可觀也([凈名肇注]小乘入滅盡定。則形猶稿木。無運用之能。大士入實相定。心智永滅。而形充八極。順機而作。應會無方。舉動進止。不舍威儀。其為晏坐也。亦已極矣。上云。不于三界現身意。此云現諸威儀。夫以無現故。能無不現。無不現。即無現之體也)。

  (△[宗鏡古釋云]未滅定之前。加行心中。愿我入滅之后。若有眾生合聞我說法。見我威儀。我當教化。以此愿故。入定之后。單將本識化相種子。生起現行。以平等性智。而能現起威儀)。

  (△[溫陵云]隨剎現身。正容悟物也)。

  從佛轉輪。妙堪遺囑。

  【疏】智堪遺付也。法有摧輾業(yè)煩惱義。喻之若輪。自既摧破障。亦能轉教。令他破惑。([愨公云]從佛受教。自證已圓。能演佛言。轉化群品)于一法中。作無量說。一一逗機。一一稱性。以善巧方便。令其得入如來知見。妙好堪任護付法藏。令燈燈相然。明明不絕。囑法令傳。囑生令度。名遺囑也([凈名經]已能隨順。轉不退輪[肇曰]流演圓通。無系于一人。輪也。諸佛既轉此輪。諸大士亦隨類轉之)。

  (△[清涼云]輪者。如帝王輪。略有四義。一圓滿義。輪輻輞軸等。體用周備故。二摧壞義。摧壞煩惱。如摧未伏等。三鎮(zhèn)遏義。已伏煩惱。令執(zhí)轉遠。如摧已伏。四不定義。從見至修。修至無學。從自至他。從信至解。解至行果等轉者□說也。流演圓通。名之為輪。自我之彼。故名為轉)。

  (△[補遺云]此經最后垂范。正為扶律談常。故云堪遺囑也)。

  嚴凈毗尼。弘范三界。

  【疏】戒可遵依也。毗尼云律。律。法也。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南山云]毗尼翻滅。從功能為名。非正譯也。正翻為律。律者法也。從教為名)。

  (△[清涼疏]正曰毗奈耶。此云調伏)。

  (△[什公云]毗尼。秦言善治。謂自治淫怒癡。亦能治眾生惡也)弘。大也。范。法也。既嚴持清禁。身心弗違。大能軌則世間。真是法中綱紀也([標指]毗尼是三界之大法。稟之則出生死故)。

  (△[私謂]佛入涅槃。囑阿難言。尸波羅戒。是汝大師。此言嚴凈毗尼。正是遺囑之元首。經中清凈明誨。禁戒成就?倲z于此)。

  應身無量。度脫眾生。

  【疏】定能現化也。住首楞嚴;瘡妥骰F宅F色身。隨十界機。宜何身相,F而說法。法華所謂內秘外現。隨法身地。隨緣俯應。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爾如是。若非發(fā)跡之后。無如是嘆。醍醐味教。于斯現矣([法華文句]諸大羅漢。從法身地。俯影隨緣。跡臨萬水。為學無學。作男作女。示道示俗。首楞嚴力。靡所不現。方便善根為若此)。

  (△[智論云]如大龍王。起于大云。遍覆虛空。放大電光。明照天地。注大洪雨。潤澤萬物。諸阿羅漢。亦復如是。禪定智慧大海水中。起出慈悲云。潤生可度,F大光明。種種變化。說實法相。雨弟子心。令生善根)。

  (△[直解]楞伽三種阿羅漢。一實二權。二權者。菩薩化化。佛化化。今同彼菩薩化也。既云菩薩化。寧非入實。安得謂法華前無此嘆。又此嘆德。是佛滅后。結集之人已聞開顯之實。故引后分義嘆。于教跡前后。殊不相妨也)。

  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疏】結悲化無盡也。拔令脫苦。濟使得樂。佛滅度后。故曰未來。煩惱與業(yè)。染污系縛。喻之塵累。皆令清凈。自在無礙。故稱越也([溫陵云]毗尼作范。應身度生。意非利彼一時。直欲拔濟未來。使皆超諸有塵累耳。經以阿難起教故嘆其同列之德。以顯大權示跡。意在拔濟也)。

  (卍三列眾生首)。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yōu)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疏】舍利弗具云奢利弗呾啰。此云鹙子。其母目睛明利。如彼鳥故。連母為號。亦云身子。是佛右面弟子。慧辨過人。故云大智。增一云。我佛法中。智慧無雙。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

  (△[智論云]南天竺大論師。字提舍。獨步王舍。打論議鼓。國師義屈奪封。納其女為婦。舍利懷妊。母亦聰明。大能論難。既生七日。褁以白[疊*毛]。以示其父。父言我名提舍。逐我名字。字為優(yōu)波提舍。時人貴重其母。聰明第一。標為舍利弗。年始八歲。越眾升論床。封一聚落與大目連為友。道逢阿說示說偈。皆得初果。佛遙見言。是二人。我弟子智慧第一。神通第一。佛滅度后。長老阿泥盧言。舍利弗是第二佛。驕梵缽提言。能逐佛轉將。我和尚舍利弗)。

  (△[法華文句]至佛所七日遍達佛法淵海。十五日后。得阿羅漢。佛說一句。身子以一句為本。七日七夜。作師子吼。更出異句異味。使無窮盡。況佛多說。寧可盡耶。為羅云和尚。橋梵作師。聲聞眾中。右面弟子)。

  (○目犍連。具云摩訶沒特伽羅。此云大采菽氏。上古仙人。常食菉豆。母是彼種。從外立名。若從父名。此名畢利迦。亦云俱律陀。此云善占。左面弟子。神通無過)。

  (△[智論云]吉占師子。舍利弗友而親之。舍利弗才明見貴。吉占豪爽取重。行則俱游。坐則同止。后俱出家。誓曰。先得甘露。要必同味。后與身子同證初果。經七日已。得阿羅漢)。

  (△[法華文句]身子目連為轉法輪左右弟子者。通因定生。即定慧一雙。亦是;一雙。悲多現通。亦是悲智一雙)。

  (○拘絺羅。此云大膝。常論勝姊。姊懷身子。論則不勝。知孕智人。寄辨母口。何況出胎。遂往南天學問。誓不翦爪。要讀十八經盡。號長爪梵志。學畢還家。為佛弟子。成阿羅漢。獲四辨才。觸難能答。南方天王。常隨侍也)。

  (△[智論云]長爪還家。知甥為佛弟子。起大憍慢。直向佛所。舍利弗佛邊侍立。以扇扇佛。長爪語佛。瞿曇。我一切不受。佛問。汝一切不受。是見受不。佛所質義。汝已飲邪見毒。今出是毒氣。言一切法不受。是見毒汝受不。爾時長爪如好馬。見鞭影即覺。低頭思惟。佛置我著二處。負門中。若說是見我受。是負處門粗。故多。人知。第二負處門細。我不受之。以不多人知故。答言一切法不受。是見亦不受。佛語梵志。汝不受一切法。是見亦不受。與眾人無異。何用貢高如是。長爪不能答。佛說法。斷其邪見。得法眼凈)。

  (○富樓那。父名。此云滿。父于滿江。禱天求得。正值江滿。又夢七寶器盛滿中寶。入母懷。母懷子。父愿滿。故名滿愿。彌多羅尼。母名。此翻慈行。亦云知識。四韋陀有慈行品。其母誦之。尼。女聲也。通稱女為尼。男為那。連父母召。云滿慈子[什公曰]于法師中第一。善說阿毗曇也)。

  (△[七車譬喻經云]生處安居比丘。嘆滿慈子。精進正念。智慧無漏。勸發(fā)亦稱。說此等法。身子聞念。我何時得見此人。他示云。白晢隆鼻。鸚鵡觜者。是其形相。后于安陀林相見。身子問賢名何等。答。我父名滿。我母名慈。人稱我為滿慈子。身子稱嗟。賢者滿慈子。智辨聰明。決定安隱無畏。逮大辨才。得甘露幢。值汝者得大饒益。諸梵行人。應縈衣頂戴。滿慈子問賢者何名。答我父字優(yōu)波提舍。母名舍利。故稱我舍利子。滿慈嗟曰。今與世尊等弟子共論而不知。與第二世尊共論而不知。與法將共論。與轉輪復轉弟子共論而不知。若我知尊者。不能答一句。況復深論。善哉善哉。為如來弟子。乃至縈衣頂戴)。

  (○須菩提。此云空生;蛟粕萍片F等。生時。家中庫藏器皿皆空。占云。兒必善吉。此善吉相,F于器故。從是得名。于大眾中。解空第一。入無諍定。喜說空法。所修行業(yè)。以空為本)。

  (△[凈名疏云]稟性慈善。不與物諍。及其出家。見空得道。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是以常能將護物心。故名善業(yè)。以生時家宅皆空。因名空生。即表其長成解空之相[什公云]須菩提。秦言善業(yè)。解空第一)。

  (○優(yōu)波尼沙陀[資中疏云]此云塵性。以觀塵性空而得道故。亦名優(yōu)波尼殺曇。云近少。義翻塵性。詳在本經第五)。

  【疏】更有余人。經不具載。故云等也。即三迦葉輩。此皆頭角。為眾知識。綱領佛法。各有弟子。故云上首也([通釋]凈名經列十大弟子。什公云。諸聲聞體非兼?zhèn)。則各有偏能。謂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稱第一。今十弟子各一法門。攝為眷屬。雖各掌一法。何曾不具十德。法華列二十一尊者。增一云。陳如比丘共上座名者。有德大人相隨。舍利弗其智慧深利者相隨。目連共神通大力者相隨。各掌一法。引諸偏好意也。今經列六圣。智慧神足等。皆稱第一。雖列常。隨亦似兼發(fā)起當機二眾耳)。

  (△[瑜伽云]從他聞正法名聲。又能令他聞正法聲。名為聲聞。問。何因緣故。惟取聲聞。說住學勝利。答。由聲聞眾是佛世尊。隨順修學。真實子故)。

  (△[天臺云]聲聞內秘外現。何曾保證涅槃。天人皆大薩埵。豈復耽玩生死。皆跡引二邊。而本常中道也)。

  (△[清涼鈔]不思議境界經云。爾時復有千億菩薩,F聲聞形。亦來會坐。其名舍利弗目犍連。乃至阿難提婆達多跋難陀等。而為上首。皆已久修六波羅蜜。近佛菩提。為化眾生。于雜染土,F聲聞形。釋曰。是大菩薩。方便顯本。故為實說。如法華五百弟子品云。諸比丘諦聽。佛子所行道。善學方便故。不可得思議。知眾樂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即其文也。又阿難章中云。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即大權明矣)。

  (CB17561二緣覺眾)。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

  【疏】具云辟支迦羅。此云緣覺。以觀十二因緣覺悟故。此是部行。非同麟喻。然不預嘆德列名者。以厭喧樂靜。不為眾所知識故。(資中文)。

  (△[法華記]次釋少知識眾中。非唯不嘆。又不列名。圣為引凡。發(fā)彼同類。機緣不等。隨類接之。故現少識之跡。以接隱德之徒。不可以多少之跡。失其本也)主伴咸集。故云并其初心。遇佛回向。必證大果。故下經云。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fā)心菩薩等。皆獲本心。遠塵離垢。得法眼凈([婆沙論云]學人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無學人者。阿羅漢。辟支佛)。

  (○[通釋辟支])。

  (△[資中曰]此是部行。遇佛回向者。若麟喻者。出無佛世。三千大千。獨一而出。如麟一角[吳興云]并其初心。正似師徒共集。實部行也[孤山云]今云無量辟支。將非他方無佛之土。大權引實而來此乎)。

  (△[私謂]古稱辟支。出無佛世。今與初心。同來佛所。部行引權。二義紛如。今詳經論。核其通別。別者。釋論云。迦羅。此翻緣覺。亦名獨覺。獨覺出無佛世。緣覺愿生佛世。俱舍明獨覺自有二種。一麟喻。二部行。婆沙云。辟支佛獨出世者。當知如佛。如渴伽獸。獨生一角。涅槃現病品云。第五人者。永斷貪欲嗔恚愚癡。得辟支佛道。涅槃無余。入于涅槃。真是麒麟獨一之行。荊溪云。羅漢或出有佛世;虺鰺o佛世。故非獨一之行。辟支佛決定出無佛之世。故名獨一之行。此別義也。通者。慈恩引仁王經。列獨覺眾。又云。釋迦出世。五百獨覺。從山中來。至于佛所。仁王但有緣覺之文。慈恩稱獨覺者。根性不異。名義[牙-(必-心)+?]通也。獨覺亦通見佛。法華文句。引華嚴等。獨覺有三類。一者。知佛出世。即先入滅。或佛神力。徒于他土。二者。出無佛世。三者。雖生佛世。愿見佛故。不即舍壽。亦不被移。五百從山中來者。即第三類。此通義也。今又準瑜伽論通之。論明三獨覺道。有安住獨覺種性。經于百劫。值佛出世。親近承事。專心求證獨覺菩提。于當來世。疾能速證。名為初獨覺道。復有二類。皆值佛出世。親近善士。如理作意。證法現觀。即于今生及當來世。得沙門果。得阿羅漢果。名為第二第三獨覺。是則三種獨覺。皆值佛出世。親近承事。慈恩五百。華嚴第三。與今經同來佛所。皆是。今定指獨覺出無佛世。緣覺出有佛世。似更須和會也。論又云。有依初獨覺道。滿足百劫。修集資糧。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獨覺菩提果。成阿羅漢果。清涼所謂緣覺緣覺也;蛞赖诙谌氂X道。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乃至得沙門果。證最上阿羅漢果。清涼所謂聲聞緣覺也。當知由初習故成獨覺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習故成獨勝者。名部行喻。是則三種獨覺。皆出無佛世。諸經論所開皆是。不應。定指部行見佛。麟喻獨不見佛。又麟角別占獨名。部行通指二覺。不應定指獨覺麟喻。緣覺部行也。約根性言之。瑜伽明初所習麟角喻獨覺。樂處深林。第二第三所習部行喻獨覺。亦樂部眾。則是麟獨。部行眾也。釋論又明部行獨覺。稍有為人之心。如鹿行走。而能回顧后群。麟喻獨覺。但欲自度。譬如麒麟。唯有一角。又似乎部行利生。麟角無悲也。又緣覺亦稱獨覺者。雖值于佛。樂獨善寂故。獨覺亦稱緣覺者。雖無師教。觀外因緣故。若言緣覺聲聞。緣覺于最后身。亦應值佛。若言聲聞緣覺。聲聞滿人天七返。亦不值佛。若行因值佛。獨覺雖獨宿孤峰。亦得見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