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嚴法師思想行誼-《淺論釋圣嚴博士的律學與史學》(一)
圣嚴法師思想行誼 作者:曹仕邦 林煌洲等
淺論釋圣嚴博士的律學與史學
曹仕邦
中華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前言
釋圣嚴博士者,近世之非常人也。何則?博士十四歲披剃之前,僅曾接受私墊與小學一至四年級之初階教育,1受具而后,舍釋典而外,師輩亦僅曾授《古文觀止》2耳,博士之外學基礎(chǔ),其始固極其淺薄者也。況師之舍俗也,初緣于雙親以家貧而謀減食指,3換言之,出家非博士之本愿也。若庸常之人際遇如此,則大抵先為「劇談掉戲」之小沙彌,4成長具戒而后,亦不過一趕經(jīng)懺維生5之凡夫僧而已!
然博士實蘊天縱之資,染衣而后,緣宗教之熏陶而蘊藏漸啟,于是師奮其修習佛法之余力;依上述之淺薄外學基礎(chǔ)潛研自修,用增佛門以外之知識,終而能遠赴東瀛,以全無中學以至大學學歷之身;僅憑多年已刊之佛學與外學著述,得入日本立正大學修讀碩士以至博士,6遂成本土第一位擁有高等學位之沙門。學成而后,更于興辦宗教專業(yè)與佛門教育之余,仍執(zhí)筆未輟,其述作所討論范圍之廣博,其刊出專書論文數(shù)量之富贍,7使人駭服!
今值博士七十大壽,中華佛學研究所仝仁等發(fā)起以文字為師祝壽,仕邦寡陋,僅能自博士之律學與史學兩方面著手,草成茲稿,用紀其善,為師祝嘏。此僅屬曝芹之獻耳!
律學篇上
仕邦一介俗人,緣于研究中國歷史而跟佛門僧伽的戒律很早便結(jié)緣,8后來以The Transtormation of Buddhist Vinaya in China(以下簡稱「Vinaya in China」,暫譯作「佛家戒律在華蛻變史」),作論文題目而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取得博士學位(上述學位論文未刊)。既然梢具戒律方面的知識,因此不自量力地試圖探討一下釋圣嚴博士的律學。何況,仕邦在以往的研究過程中曾修書向博士請教過律學方面的名相,9而博士論文能夠?qū)懗?亦受到嚴公所著《戒律學綱要》的啟發(fā),因此,更應(yīng)作這一探討來稍報博士的賜助。雖然,博士本人不贊成俗人披讀律典,10不過陳援庵(垣,1880~1971)先生有言:「既見之,則不能置之」11,仕邦既因撰寫博士論文而讀過律典,因此也依援庵先生所言「不能置之」而動筆了。
第一節(jié)釋圣嚴博士研治律學的重心近世研治佛家戒律而有所成的出家大德有二,其一是釋弘一(演音,1880~1942)律師,律師為了重振僧伽的戒規(guī),因此精研律典之后撰寫了《四分戒相表》;以表解方式來幫助沙門循此閱讀《四分律》而知律典所示加以遵從。關(guān)于弘一律師的治律,仕邦有文字稍加論及,12在此不贅。
其二是釋圣嚴博士,博士治律所下的工夫不減于弘一律師,但弘揚律學的取向則不同。大抵嚴公博士覺得如今僧13、俗對戒律都不甚了了,因此一方面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著書來介紹屬于小乘的僧尼戒底內(nèi)容,俾大家對此有點認識;另一方面又致力于鼓吹屬于大乘的居士戒、菩薩戒等的修習。觀乎博士最早一部律學著作——《戒律學綱要(以下簡稱「綱要」)》14,每篇和篇中每章的題目,可見一斑:
《綱要》的〈目錄〉15如下:
第一篇緒論
第一章受戒、學戒與持戒
第二章戒律的傳承與弘揚
第二章皈依三寶的方法與利益
第三篇人間天下的護照(五戒十善)
第一章五戒及其內(nèi)容
第二章求受五戒的方法及其功德
第四篇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guān)戒齋)
第一章八關(guān)戒齋及其內(nèi)容
第二章六日齋及其戒齋清靜
第三章八關(guān)戒齋的條件與受法
第四章受了八關(guān)戒齋以后
第一章出家與出家的目的
第二章沙彌戒與沙彌的類別
第三章沙彌投師與沙彌出家
第四章沙彌受戒及其持犯威儀
第五章式叉摩尼的種種
緒論
第一章比丘及比丘尼的起源
第二章僧尼戒律的由來及種類
第三章比丘、比丘尼戒的內(nèi)容及其同異
第四章比丘及比丘尼的重要戒
第五章羯摩法與懺悔法
第七篇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一章菩薩戒的層次與境界
第二章菩薩戒的內(nèi)容與分別
第三章菩薩戒的重戒與輕戒
第四章菩薩戒的授戒條件
第五章菩薩戒的秉受方法
第六章受了菩薩戒之后
(頁1-11)
從上面抄摭的目錄,其首篇第一章的內(nèi)容是大、小乘戒的通論,而第二章則是屬于小乘戒發(fā)展的歷史。第二篇的兩章,是為了弘揚皈依三寶的利益,而皈依則要持戒的理由,跟戒律本身的研究關(guān)系不大。
至于專論小乘僧尼戒的,僅有第五篇五章和第六篇五章。其余第三篇的兩章,是討論優(yōu)婆塞(在家信佛的男女居士)所受持的五戒,而優(yōu)婆塞戒是菩薩戒的一種,16屬于大乘戒。第四篇的四章論八關(guān)戒齋,而「八關(guān)戒齋」是居士修持的戒規(guī),也屬于大乘戒。至于第七篇六章專論菩薩戒,當然更屬于大乘戒的范圍了。
由是知道圣嚴博士弘律,頗為著重于大乘,尤其僧、俗均可受持的菩薩戒,至于博士所論及的大、小乘戒及所遇到的問題,在下面的章節(jié)中作較詳細的討論。
- 上一篇:中國佛教儀軌制度:度牒
- 下一篇:修禪八點注意事項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