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和先秦儒家思想之比較

\

  一、敘論

  春秋時期,中國出了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就是孔子,他集以往思想文化之大成,開后世儒家學說之先聲。他的思想學說,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潛移默化,有的已成為中華民族的道德意識、精神生活和傳統(tǒng)風俗習慣的準則,構成了有別于西方國家中國式的社會習俗和家庭生活的風范,在世界文明中上占有重要地位。隨后的先秦時期,孟子和荀子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思想,在儒家歷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創(chuàng)始人是釋邊牟尼旨,約生于公元前565年,略早于孔子。佛教于東漢永平七年傳入中國,認為人生是苦,宣傳五蘊、四諦、十二因緣等出世哲學,傳入中國后經(jīng)過和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對等交流,形成有中國特質(zhì)的化學體系,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過程中,除保持自身的特質(zhì)外,也吸收和融合了儒家的一些觀點。儒學與佛教探討的對象都是人,都對人生的意義、價值作出了獨特的判斷,都十分重視道德修養(yǎng),各處形成了一套人生哲學體系。用佛教觀點看先秦儒家思想,有相通之處,也有根本性的思想差異,本文試用佛教觀點評價和探討以孔子思想為主流的先秦儒家思想。

  二、佛教的業(yè)惑論和儒家天命觀之對比

  孔子繼承傳統(tǒng)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觀,有時把“天”視為人世間的主宰者和人格神。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委氏》)。又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堯曰》)。但是,孔子在相信天命的同時,對周時盛行的通過卜筮探求上天意向的作法持否定態(tài)度,并且認為天命就蘊含在自然事物的運行之中,人們應該順應天命而積極努力,不應該消極服從天命安排,放度自己的努力,因此,他強調(diào)“為仁由己”。佛教則講業(yè)惑緣起論。今生所受果報是由前生起惑造業(yè)而感受的,基于一種因果觀點,苦樂都是自己造的,否定一個能主宰命運的神。在對待業(yè)力的態(tài)度上,不應消極對待命運,應積極懺悔業(yè)障、改造命運、精進修行,以超脫煩惱。關于生死問題,孔子重視生不重死,所謂“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遠之”。對于人死后是否為鬼,他取了回避態(tài)度。佛教不否定鬼神的存在,但不多談,其重心在于重視人的自我精神的超越。從利他方面來講,佛教主張心凈則國土凈,力圖建立人間凈土,凈化人生,與儒家的重生思想是一致的。同時,佛教又提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不能忽視“死苦”對人生的威肋、而求出離生死輪回。佛教還提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表現(xiàn)出積極對待生死的一面。

  三、佛教的聞思修和儒家知識論之比較

  (1)多聞的重要?鬃訌娬{(diào)“多聞”“多見”,他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又說:“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佛教也強調(diào)多聞,所謂參訪善知識,聽聞正法,然后依教奉行,“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2)學和思的關系?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學必繼之以思,思幾依據(jù)于學。他反對只思不學,說:“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他反對學而不思,提倡“九思”。佛教亦注意到學與思的協(xié)調(diào),認為“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信心,增長智慧。

  (3)學以致用。也子認為君子學習的目的應是為了從政和道德踐屐。他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學的雖多,不能用于實踐,也是白學。他還說:“聞義不能徙,是吾憂也”,主張“徙”義,把了解到的道理用于道德實踐,反對那種知而不行或“言而過其行”的人。這此佛教所提倡重視的“解行并重”“解行相應”的精神是一致的,學習佛法如果不能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就同世俗一般研究佛教者無區(qū)別了。

  四、佛教的道德觀和儒家倫理思想之異同

  孔子提出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guī)范體系。“仁”的含義是“愛人”,是維系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的基礎?鬃雍苤匾暤赖滦摒B(yǎng),要求人們“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還認為必要時可以犧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他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鬃舆強調(diào)發(fā)揮個人在道德修養(yǎng)中的自覺能動作用,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儒家重同世和人際關系的規(guī)定有“三綱”“五倫”“六紀”等區(qū)分。理想的人格是“圣人”和“仁人”。佛教固然主張超俗出世,要出家修行,靜修佛道,但同樣重視現(xiàn)世的道德修養(yǎng),如五戒,十善等道德規(guī)范!六祖壇經(jīng)》中談到:“恩則孝養(yǎng)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還要有報恩思想,報“國土恩,父母恩,眾生恩,三寶恩”四恩。用一系列的道德修養(yǎng)改過向善,培植福德,以此為基礎,再精修慧業(yè),以期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理想境界。

  五、佛教和儒家對人的地位和價值的認同

  儒家重人的地位所謂“人優(yōu)于禽獸,為萬物之靈”,對于人的價值則主張“自樂其樂”“樂知天命”。人不滯情于外物,則樂自生于心中!洞髮W》里所表達的人生哲學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儒家還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體現(xiàn)人生價值。佛教非常重視人的地位,壇經(jīng)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就是說需在人間成佛,上界天只顧享樂,不知也在六道輪回之中,終會有墮落受苦的一天,缺乏修道之心,而下界的地獄、餓鬼及畜生幾類眾生只知苦,無暇顧及修道。所以,佛陀佛在人間,人身難得,做是最優(yōu)越。佛教重視人的地位的轉(zhuǎn)化,認為通過修行,可以悟透人生,得到自在,最后達到涅真常的境界。與儒家重視教育,對人的教化有一致之處。

  六、佛教的理想人生和儒家的人生理想之我見

  儒家重視人生,贊美人生,重視社會組織及人與人關系等事情,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唯心主義產(chǎn)是完全涉世、入世的。佛教除了注意要菩薩學“五明”、修“六度”萬行積極入世度眾生外,最重要的是提倡出世、超世、脫俗。因為這世間有太多的痛苦和缺陷,雖有快樂,亦只是暫時的、有漏的,不是真快樂。佛教更注重通過修行,凈化自心,以期達到解脫煩惱、出離輪回之目的。

  先秦戰(zhàn)國時期,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很重要的人物,他們的有些思想在以上幾點里已談到一些,這里著重從倫理思想方面說明孟、荀的異同及與佛教的思想差別。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diào)道德修養(yǎng)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把道德規(guī)范概括為五種,即仁、義、禮、智、信,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最重要,如果每人都講仁,天下的穩(wěn)定和秩序就有了可靠保證。為說明這些道德規(guī)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主張,認為人人都有“善端”,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稱為四端。

  荀子從與孟子不同的方向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倫理思想,以“禮”為核心。荀子認為,人性是先天而生,不學而能的,人性就是惡,就是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就是好利,嫉妒,喜歡聲色,順人性發(fā)展,就會出現(xiàn)暴亂。而人類為了生存,為了戰(zhàn)勝自然,必須結成一定的社會組織──群,維持一定的等級秩序──分。這就要求有禮,即有道德,禮可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荀子特別重視道德教育,提倡用禮義來變?nèi)祟愒瓉淼膼盒?要求“注錯習俗”以重視外部環(huán)境對道德的影響,要求“積善成德”,以重視后天的學習和積累,最后達圣人境界。

  佛教認為十法界皆唯心所現(xiàn),心包含善惡,單看心如何轉(zhuǎn)境,所謂一含善即天堂,一含惡即地獄,可以概括孟、荀二家的性善、性惡的片面之說。佛教的五戒中的戒“殺、盜、邪淫、妄語、飲酒”,可以起到與儒家的提“仁、義、禮、智、信”的同樣道德規(guī)范功用。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佛教是重出世的,儒家是重入世的,兩家關于道德修養(yǎng)的觀點有些一致,只是儒家提到較高程度。而佛教除了有入世的思想道德體系外,更有出世脫俗的思想,這是儒家學說所沒有的,這也是佛教之所以高明的重要思想標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