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研究

  心之研究

  ──十一年四月在黃陂縣前川中學講──

  中國文“心”之一字,含義最廣。通常之心字,多指吾人身中之肉團心而言,然此肉團心不過專司人身血液之流行,其本質(zhì)為一物體,于空間占一位置,其時非永久不變壞,此非佛法上之所謂心。近代人多誤以腦筋為有知覺思想之能力,遂指此為心,殊不知腦筋亦為一種物質(zhì),亦應屬于肉團心;惟吾人心念發(fā)動時,在身體中之各部,常與此一部分有關(guān)系耳。

  佛法上就心之功能力用及發(fā)動之方向,由淺至深,由粗至細,將心分作三類:一、慮知心,二、集起心,三、真實心。慮知心者,將吾人能思想知覺之功力而姑認為心者也。此慮知心雖無邊際方所、時劫短長,非形色可限,非容量可局,然實為一心之所起,作用時不免虛妄錯誤而非真實。人身中能表現(xiàn)之功用者,厥惟六根,根者非為心所從生,乃是心之所托,與六塵接而發(fā)為六識,心之用于是始顯。就此種心之功用言,似可指此功用即是心,然前五根仍非是心,而第六根亦慮知心耳。

  意識之背后,尚有所謂我識──即第七末那識──此識常處黑幕,念念執(zhí)我,而為前六識心之主動。前五識為根境所限故,其用有時而窮;意識之用,則能橫遍十方,豎徹三際,廣漠無垠。其所以能具如是之大用者,因其背后有我識為之主宰,以此我識極廣大,故意識之功用及境界亦極廣大,孟子謂萬物皆備于我,與此相似。我識一面為前六識之主宰,一面念念收羅一切萬有而藏于藏識之中。此藏識能含藏萬物,有任持一切之力。藏識喻如專制時代之國土,我識則如專制之國王。前說之八種心識,皆屬于慮知心。

  藏識雖貫徹三際十方,永不斷滅,而又生滅成壞之相相續(xù)不斷、剎那不停,而所以現(xiàn)此生滅相者,因我識念念執(zhí)之,遂見其有生滅耳。如朝代更異,國土本無變動,而國王或遂以為國亡焉。
\

  眼識以明等九緣生。耳識去明,以聲易色為八緣。鼻、舌、身三識去明、空,以香、味、觸易色為七緣。意識為五緣識,我識、藏識均為三緣識。
\

  慮知心于起不起,體恒常在,其現(xiàn)起時,見、相二分同時而起,即精神物質(zhì)兩現(xiàn)象同時起矣。(王凈元記)(見海刊三卷十一十二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