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功德林蔬食處開辦廣告(文白對照)

  寧波功德林蔬食處開辦廣告

  原文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設法救護,尚恐不及。何可為悅我口腹,以殺彼身軀乎。須知水陸飛潛諸物,同吾靈明覺知之心。但以宿業(yè)深重,致使形體殊異,口不能言。觀其求食避死情狀,自可悟其與人無異矣。吾人承宿福力,幸生人道,心有智慮。正宜敦天父地母,民胞物與之誼。以期不負人與天地并名三才,以參贊天地之化育。俾民物各得其所,以同受覆載,同樂天年而后已。倘其不體天地好生之德,恣縱自己饕餮之念。以我之強,陵彼之弱。食彼之肉,充我之腹。必至一旦宿福已盡,殺業(yè)現(xiàn)前,欲不改頭換面,受彼展轉殺食,其可得乎。況肉食有毒,以殺時恨心所結故。故凡瘟疫流行,蔬食者絕少傳染。又肉乃穢濁之物,食之則血濁而神昏,發(fā)速而衰早,最易肇疾病之端。蔬系清潔之品,食之則氣清而智朗,長健而難老,以富有滋補之力。此雖衛(wèi)生之常談,實為盡性之至論。因俗習以相沿,致積迷而不返。須知仁民者必能愛物,殘物者決難仁民,以習性使然。是以圣王治世,鳥獸魚鱉咸若。明道教民,粘竿彈弓盡廢。試思從古至今,凡殘忍饕餮者,家門多絕。仁愛慈濟者,子孫必昌。始作俑者,孔子斷其無后。恣食肉者,如來記其必償。祈勿徒云遠庖,此系隨俗權說。固宜永斷葷腥,方為稱理實義。近世殺劫之慘,實為千古未聞。若詳推其根源,皆由食肉所致。憂世之士,各欲拔本塞源。申江開辦功德林,固已先豎赤幟矣。此邦道尹黃公,鎮(zhèn)使王公,知事姜公,及張讓三公,吳東山公等諸鄉(xiāng)紳,諦閑法師,開如,了余等諸沙門。同憫近世殺劫,擬植仁壽幸福。特步申江之后塵,以樹寧地之先聲。創(chuàng)辦本林,提倡素餐。俾邦人士冠昏喪祭,便用素筵。宴賓會友,悉資蔬食。以代庖之微業(yè),作救劫之大權。專以利生為志,絕非唯利是圖。于是聘請名工,制造珍品。以備邦人士冠昏喪祭宴會需用;騺肀玖忠跃褪,或送貴宅以供用。多少厚薄,俱可隨意。凡有惠顧,決無失誤。懇祈官商善信,同發(fā)戒殺護生之心,共行斷葷茹素之事。俾慈風從茲普扇,庶殺劫自此消滅。將見時和年豐,民康物阜。永無天災人禍,長享安樂太平矣。此固道尹諸公發(fā)起本林之深心,而晨夕焚香念佛以懇禱者。尚冀各處效法,故為敘述緣起。——《印光法師文鈔》之《寧波功德林蔬食處開辦廣告》 印光大師 大師 著述 佛弟子 敬譯

  譯文

  所有的眾生,都有佛性。所有的眾生,都是我們的過去父母,都是未來諸佛。想辦法救助、保護還唯恐來不及,怎么可以為了取悅我一時口腹的欲望,來殺害它們、吃它們的肉體呢?必須要知道,地上、水中、空中的諸多動物,同樣具有我們人類的靈明、覺知的佛性。只是因為過去世的罪業(yè)深重,致使今生身形和我們有所不同,雖然有口卻不能說話。觀察它們求覓飲食、躲避死亡的情態(tài),自然可以覺悟到它們與人類沒有二樣啊!我們人類承蒙過去世修福、修善的力量,今生有幸投生到人道,心中有智慧和思考判斷的能力。正應該敦守孝順天地父母、泛愛一切人民是我同胞、護持一切生靈是我同類的大愛情懷,以此期望不辜負人和天、地并稱做三才的名義,用以輔助、宣贊天地的教化和培育的恩德。使得人民和萬物,各自隨著自身的天性自由地生長在天地之間,共同分享上天的覆被、大地的承載;共同享受上天賜予的年壽。倘若不能體貼天地愛護蒼生的大德,恣意放縱自己貪圖口腹的欲望。以我暫時的強勢,欺陵它們的弱小,吃它們的肉,來充實我的口腹。那么,最終必然導至一旦過去世的福業(yè)享盡,殺生的業(yè)報現(xiàn)前的時候,想要不改頭換面投生為畜生身,輾轉受到它的殺害和食啖,又怎么可能呢?

  何況肉食中充滿了毒素,因為動物在被宰殺的時候,強大的嗔恨心凝聚所造成的。所以凡是瘟疫流行的地方,素食的人極少被傳染。還因為肉是污濁的物品,吃了它,血氣污濁而精神昏昧,發(fā)育快速而過早的衰老,最容易開疾病之端。而蔬菜是清潔的食品,吃了之后,神氣清爽而智慧明朗,長壽健康而延緩衰老,因為素食富有營養(yǎng)和滋補的力量。這雖然是養(yǎng)生保健的老生常談,實在是窮盡真如心性的至極觀點。然而,由于世俗的習氣相互沿襲,致使普通人積久昏昧的迷情而不能覺悟。

  必須要懂得,仁愛人民的人,也必定能夠愛護動物;殘害動物的人,絕對很難仁愛人民,因為這是積聚的習性自然而然所造成的。所以在古圣王治理天下之時,鳥獸魚鱉,全都讓它們在適當?shù)沫h(huán)境中,享盡天年。古圣王闡明護生厭殺的道理用以教導人民,粘竿、彈弓這些捕殺鳥獸的工具,全部都要焚毀。試看從古至今,凡是殘忍貪婪之輩,其門戶大多數(shù)都會斷絕后嗣;凡是仁愛慈濟的人,其子孫必定昌盛、繁榮。開創(chuàng)惡劣風氣任意殘殺生靈的人,孔子斷定他必定不會有后裔;恣意縱情貪吃肉食的人,如來預見他必定要償還。請不要只是徒然地說:“君子應該遠離殺生和做飯的地方。”這只不過是隨順世俗人情的權巧方便而說。應該永遠斷除葷腥,才是稱合道理的真實之意。近來世間戰(zhàn)爭殺戮浩劫的悲慘,實在是從古到今所沒聽說過的。如果詳細推究其中的根源,都是由于過去世中殺生吃肉所造成的。心憂天下的有識之士,各自都想要盡其能力,來拔除殺劫的根本,阻塞殺劫的源頭。而上海此次開辦功德林蔬食處,固然已經為全國領先豎立了榜樣。

  寧波道尹黃涵之、鎮(zhèn)守使王桂林、知事姜證禪,以及張讓三先生,和吳東山先生等諸位鄉(xiāng)紳。還有諦閑法師,開如、了余等諸位沙門。共同憐憫近世殺劫的悲慘,打算為人民培植仁壽和福祉,特地步上海功德林的后塵,樹立寧波地區(qū)的先聲。創(chuàng)辦功德林,提倡素食。使得寧波人士的冠禮婚禮、喪事祭祀,可以方便使用素筵。以及宴請賓客,聚會朋友,全都能用素食。以此來代替烹煮肉食的罪業(yè),用作挽救殺劫的大權巧方便。

  該功德林專門以利益眾生為志向,絕對不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于是聘請了有名的廚師,烹制素食珍品。以預備地方人士,婚禮、喪事宴會需要時使用;蛘邅淼奖竟Φ铝钟貌,或者送到府上以供食用都行。所需素食的多少厚薄,都可以隨意。凡是有來惠顧的,決定不會有所延誤。懇請政、商界的諸位善信人士,共同發(fā)起戒殺護生的慈悲心,共同實行斷葷吃素的功德事。使得慈悲的風氣從此普遍興起;殺劫的業(yè)因從此全面消滅。我們將會看到年景豐收、天下太平,人民安康、物產豐盛。永遠不會再有天災人禍,長遠享受安樂太平。這固然是黃道尹等人發(fā)起本功德林的良苦用心,從而在早晚焚香念佛,懇切祈求佛菩薩加持所致。還希望各處都能夠效法,所以我為之敘述此事的緣起。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