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歸依體的獲得、破失及守護
試論歸依體的獲得、破失及守護
宗舜法師
歸依是入佛法門的第一步!秲(yōu)婆塞戒經(jīng)》說:“若男若女,若能三說三歸依者,名優(yōu)婆塞、名優(yōu)婆夷! 宗喀巴大師在所造《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是故歸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門! 可見,是否獲得歸依體是“內(nèi)”道與“外”道的分水嶺。而歸依體能否獲得,根本在于三歸羯摩是否如法。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二千年了,但是在漢地,歸依問題并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重視。對于某些號稱“圓中圓、頓中頓”的法門來說,似乎這個問題太過基本和平淡無奇。某些人看重的是“收歸依徒弟”,所以對于“說歸依”十分熱衷。但是,在傳授三歸時,不僅不能對信眾講明為什么要歸依三寶,令于三寶發(fā)起正信,而且對作法的要求,往往抓不住要點,突出的僅僅是形式上的熱鬧隆重。往往是臺上法師唱念俱佳,臺下信眾不知所云。尤其是授歸依的一些耆德法師,話語中帶有濃重的家鄉(xiāng)口音,南北軒輊,更令聽者一片茫然。一、二個小時的法會之后,領(lǐng)到歸依證一冊,就算是歸依三寶了。至于羯摩是否如法,信眾的歸依體是否獲得,則少有人過問。甚至有人做了很多年的“居士”,再對照羯摩的要求一看,自己當初受歸依時“作法不成”,連“三歸居士”的資格都成問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另外一些居士則在歸依之后,既信這個教,又信那個神,對自己歸依體早就破失的事實猶然不知,實在令人痛惜。因此,強調(diào)歸依作法成就的條件和歸依體破失的因緣與守護,實在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現(xiàn)代佛教界集中討論歸依問題,是在一九五三年六月中國佛教協(xié)會成立之后。在成立的代表大會上,即一致根據(jù)經(jīng)論認定“佛教徒以受持三歸為基本條件”。隨后《現(xiàn)代佛學(xué)》 即在七月號刊出演濟法師《論佛教徒的基本條件》一文,此后的半年時間里,每期均有文章討論三歸問題。然而這些文章多從三歸體性、如何受持、三歸的現(xiàn)實意義等方面立論,僅有二埋法師《論三歸的授與受》(十一月號)涉及授受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但也略而不詳。至于破失的因緣以及如何防護,則更是罕見涉及。
從格魯派的傳承來看,其于“歸依”一法格外重視。當年,阿底峽尊者在藏地,即因著力于歸依與業(yè)果的教授,而被稱為“歸依喇嘛”、“業(yè)果喇嘛”。宗喀巴大師則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等著作中,予以相當篇幅發(fā)明義蘊。至于現(xiàn)代,能海上師,則專門集述成《歸依三寶始終學(xué)修攝要頌》(下文簡稱《攝要頌》)、《寶相贊》等加以提倡,于《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加以講解,中并輔以《三歸依觀法》付諸實修。他在《寶相贊》開篇即云:
學(xué)習(xí)佛道始終之要,必依于三寶之體系學(xué)習(xí)。初中后時,義有所歸,理不雜亂。本宗傳承修學(xué)次第之方便者,總分四門:
一、法相門。即今所學(xué)之《寶相贊》,總釋三寶之體相名數(shù)故,不致籠統(tǒng)。二、法性門。依彌勒菩薩《寶性論》,了知自性三寶一切有情平等之理,鼓勵向上。三、次第門,依《菩提道次第》,明此入修之理事緊要作法,攝理歸宗。四、止觀門。依《三歸依觀法》,為歸依始終攝修之總境,成就戒定慧等五蘊之最初方便大略,免得流浪無家可歸。
可見歸依教授,乃是格魯派最為殊勝的共道教授。而要想弄懂與歸依相關(guān)的最根本的問題,必須從《攝要頌》、《寶相贊》入手不可!稊z要頌》從三寶之名體、歸依之因由、歸依之受持、歸依之功德利益四個大的方面全面對三歸依問題進行了闡發(fā)。誠如倪正和居士所言:“能夠廣攝經(jīng)論的精義,扼要說明歸依三寶的重要,與其所以然的具體意義,要推能海上師所集的《歸依三寶始終學(xué)修攝要頌》最為第一! 不過,因為此“攝要頌”重點不在三歸依的授受,故僅有“受得方法”一頌論及,極為簡略。
本文擬根據(jù)戒經(jīng)、戒論及《菩提道次第廣論》(以下簡稱《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以下簡稱《略論》)以及能海上師、弘一律師等的相關(guān)論述,就歸依作法的成就與歸依體破失的因緣及防護等問題作一次淺略的探討。
一、歸依作法成就的條件
唐·道宣律師《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上“諸戒受法篇第三” 指出必備的條件是:
受三歸法(《薩婆多論》云:以三寶為所歸,欲令救護,不得侵陵故也。歸依佛者,歸于法身,謂一切智無學(xué)功德,五分所成。歸依法者,歸于自他盡處,謂斷欲無欲滅諦涅槃。歸依僧者,歸于第一義僧,謂良祐福田,聲聞學(xué)無學(xué)功德也!渡埔娬摗吩:并須師授,言音相順。若言不出,或不具足,不稱名,不解故不成。)
下面,我們將根據(jù)這段話分別進行解釋。
〈一〉對授歸依師長的要求:
1、身份必須是出家眾。
唐·道宣律師《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之三“導(dǎo)俗化方篇第二十四”云:
三,作法者,《知論》云:互跪合掌,在比丘前(五眾得作)當教言: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三說)。即發(fā)善法。次結(jié)云: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說)。
這里所說的五眾,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而且一般多由比丘傳授,在沒有比丘時,才能按比丘尼等次序依次進行。至于在家居士,在有出家眾的時候,是沒有資格傳授歸依的(特指歸依,非指稱師),更不要說借傳授歸依來“收徒弟”、求利養(yǎng)了。寄禪法師在《在家二眾不應(yīng)剃度收徒說》中明確指出:“如《報恩經(jīng)》所明:三寶不現(xiàn)前,不得成歸依。即內(nèi)秘菩薩行,外現(xiàn)居士身者,引人歸依則可,如自據(jù)師位,即毀律儀,必以善因而招惡果,教有明文,寧無驚懼!”并說:“余遍閱大藏,不見有聽從在家二眾邊受歸依法者! 對此問題,或有居士另持異說,和“居士也可以稱僧寶、也可以受禮拜收供養(yǎng)”等觀點一樣,多是不知慚愧,以同文殊、普賢等大乘菩薩圣僧并肩自許,不僅違背戒律精神,而且有大妄語的嫌疑。由于這一問題超出了本文的討論范圍,當另文研究,此不具述。
關(guān)于無師自受的問題,能海上師之《攝要頌》說:“決定信樂歸三寶,無諂誑憍從師受。千里無僧佛前受,后遇僧時速具儀。” 在《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中,能海上師亦謂:“千里內(nèi)無僧,得佛前受,后遇僧時,即速補受! 此點,乃是戒律針對特殊情況的開緣,并非通?蔀椤jP(guān)于歸依問題的自受,戒律中并無明文,乃是比照比丘戒及菩薩戒的傳授而言的,尤其是大乘戒,如《梵網(wǎng)經(jīng)》、《瓔珞經(jīng)》中都有此說。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大眾受學(xué)品第七”說:
佛子,受戒有三種受:一者諸佛菩薩現(xiàn)在前受,得真實上品戒。二者諸佛菩薩滅度后,千里內(nèi)有先受戒菩薩者,請為法師教授我戒。我先禮足應(yīng)如是語:請大尊者為師,授與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佛滅度后,千里內(nèi)無法師之時,應(yīng)在諸佛菩薩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應(yīng)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薩等,我學(xué)一切菩薩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說。佛子,是三攝受三種受戒。
隋·智者大師《菩薩戒義疏》卷上解釋說:“千里無師許對佛像,千里無像許對經(jīng)卷! 唐·道宣律師《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上三“釋受戒篇”說:“律制五人持律,經(jīng)開千里無師。非謂無僧,但實行者不易得耳! 按照上面各種說法,則方圓千里之內(nèi)若無出家眾,許在佛前自誓受。但后若遇出家眾,即應(yīng)補足歸依的儀式。倪正和居士說:“在歸依時經(jīng)過一番師弟問答承諾的儀式,能使我們印象格外深刻。這種印象,留在心中,能起一種無形(無表)作用,幫助我們的自性三寶、法身慧命的發(fā)展增長,這就形成歸依戒的無作戒體,所以歸依必須從師(僧)受得,才算手續(xù)完備,符合佛制。” 這確實是很有見地的認識,完全符合戒律的精神。
2、作法時要用受歸依者能聽懂的語言。
受歸依者獲得歸依體的關(guān)鍵在于三白羯摩,即三說:“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彼浴稑I(yè)疏》說:“作法之時,知三說已,無作(指歸依體)便生,故能所不昧于作業(yè)也! 正作法時,必須由授歸依師教導(dǎo)(引導(dǎo))受者三說。假如授歸依師的口音受者聽不懂,使得受者對三白羯摩的內(nèi)容不能正確了解、如法隨說的話,歸依體就不能生起。顯然,授歸依師在作法時要用受歸依者能聽懂的語言,這一點是極為重要的。而且,相對于弟子來說,師長要求更嚴格。戒律里專門有談到如何處理“語不正難解”的問題, 而在歸依時,如果師長“語不正”,則歸依作法不成。蕭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毗婆沙》卷第十六說:
若師教言歸依佛,弟子語不正,言歸依佛,亦成受。若師教言歸依佛,弟子言歸依佛,亦成受三歸。若師與弟子,語俱不正,言歸依佛,不成受三歸。
這就是說,師長必須語正,弟子則可以放寬標準。如果兩俱不正,則歸依不成。
〈二〉對受歸依弟子的要求:
1、三說之時必須出聲。
一般說來,是以身語業(yè)及能生起身語業(yè)的心和心所法、諸隨行等善之五蘊為能歸依之體,所以,身語業(yè)不可缺一。窺基大師在分析歸依與敬禮的差別時說:“歸依義重,必合身語;敬禮統(tǒng)輕,唯一即是! 由于受者有了身業(yè)的跪禮、語業(yè)的三說、意業(yè)的殷重心,才會發(fā)無作的戒體。若不出聲,歸依是不能成就的。《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凈三歸品第二十”說:“阿那邠坻教告家內(nèi)在胎之子,悉受歸依,是胎中子實不成就。何以故?是法要當口自宣說。雖不成就,亦能護之!
2、所說內(nèi)容必須完整。
這里包含這樣二層意思:
第一,三白羯摩必須完整。即一定要說三次:“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鄙儆谌f,作法即不成,受者不能生起歸依體。也不能分別向三位師長各受一歸!稘夅尅方忉屨f:“三師各受。答不得者,人法俱異故。”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十六則指明另一種情況,即弟子一定要跟隨師長說“歸依佛”等,不能師長教說歸依佛,而弟子答言“爾”(應(yīng)諾之詞,相對于“是”。),否則,“若師教歸依佛,弟子答言:爾。或語不出口,或逐語不具足,皆不成受三歸。”
第二,三寶必須具足。這里有二層涵義,即首先一定是歸依佛、法、僧,不能只歸依“一寶”或“二寶”。 所以《薩婆多毗尼毗婆沙》(以下簡稱《多論》)卷一說:“問曰:若稱佛及法不稱僧者,成三歸不?若稱法僧不稱佛寶,成三歸不?若稱佛僧不稱法寶,成三歸不?答曰:不成三歸! 窺基大師在分析歸依與敬禮的差別時說:“具歸三寶,方是歸依;但敬一尊,即是敬禮! 其次,一定是歸依事、理兩類三寶,F(xiàn)在有些法師偏重教導(dǎo)弟子只歸依理體三寶,不歸依事相三寶(住持三寶、化相三寶),或者用歸依賢圣僧(如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取代原本通于凡、圣二種僧寶的泛指--“僧”等等作法,表面看來立意甚高、用心頗深,而實際上按照歸依作法的要求來說,這樣的歸依,作法也是不能成就的。《多論》卷一明確指出:“問曰:為歸依俗諦僧、為歸依第一義諦僧?若歸依第一義諦僧者,佛與提謂、波利受三自皈,不應(yīng)言‘未來有僧汝應(yīng)歸依\’,第一義諦僧常在世間故。答曰:以俗諦僧是第一義諦僧所依,故言‘未來有僧,汝應(yīng)歸依’。有欲尊重俗諦僧故如是說!
的確,理體三寶是我們的究竟歸依處,是本體;但是,住持三寶,卻是我們這些未開悟、未證得自性真如的凡夫的根本歸依處,他是理體三寶的作用。理體三寶和事相三寶,是缺一不可的。能海上師在《攝要頌》中指出:“佛謂自覺法者正,自性離染清凈僧。有情皆自具三寶,譬如木中本火性。須藉鉆等勝勢力,所謂佛種從緣生! 此即謂有情本具此自性三寶,迷而不知,故流浪生死。但是,自性三寶不是天然地就可以開顯出來,還必須借助外緣之一切三寶 的功德來滋養(yǎng)引發(fā)。如同木中雖具火性,但還需要用鉆等方式來使火生燃。
印順法師也說:“但歸依世俗,自不免流于形式的崇拜;而專重勝義(真實),也不免過于高深,不是一般所能明了。所以必須歸依現(xiàn)實事相的住持三寶,依此進向真實的三寶。佛教的重視‘像教\’,其理由就在此! 圣嚴法師亦云:“信仰佛教,應(yīng)從信仰住持三寶開始。信仰住持三寶的目的,乃在追求理體三寶的顯現(xiàn)(發(fā)明)。今有在家的佛弟子,自己未證理體三寶,便以只信理體三寶為理由,而不敬住持三寶的,那是本末倒置,求升反墮的行為了!
還有些人學(xué)了一點教理知識,了解佛從覺照義上說為佛寶,佛德具軌持義說為法寶,從合和無諍義上說為僧寶,本身即使一體具足三寶,所以認為只須歸依佛寶即是歸依三寶,不必一一歸依;甚至有些人因見出家人之過失,而只歸依佛寶、法寶、不歸依僧寶的作法,都是錯誤的。這樣的歸依,無法生起歸依體來!岸䦟毦邮俊被蛘邇H以法寶為歸依的義理研究“居士”,可以說不是佛教信仰者。圣嚴法師曾嚴肅指出:“如說,不受三歸,便想成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只信佛法,而不禮僧寶,他根本先就違背了佛法。佛法之中,三寶不能分家,強予三寶分家,他便破壞了佛法。一個違背佛法而又破壞佛法的人,仍能得到學(xué)佛的善果,那是永遠不會有的事!
3、說時必須自稱名字。
受歸依的根本目的在于向三寶求救,所以三寶以“救濟為義,由彼為依,能永解脫一切苦故! 《瑜伽師地論》說:“齊四緣故,說能歸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別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說有馀大師故! 其中“自誓愿”表明受者求受的態(tài)度是自愿非受強迫,這就要求在作法時,受者必須自稱法名或者俗名,即“我某某(一般寫作‘某甲\’)歸依佛法僧”。如果不稱名字,歸依作法不成。應(yīng)該注意的是,現(xiàn)在通行的傳承宗派的法名帶有濃厚的中國色彩,在佛陀時代并未見有用這種方式起法名的記載,所以無論是阿難、難陀出家,還是迦葉、舍利弗出家,用的仍然是自己的本名。給出家人起法名還有助于區(qū)別僧俗,“以法名來表示已經(jīng)進入了佛門,一切重新開始。故由法名的取得,也表明了一個新人生佛教的人生! 而給在家人起法名,卻往往容易產(chǎn)生某某是我的師父,我是某某派的弟子的錯誤認識。嚴格說來,如果師長僅僅只為求受歸依者授歸依,作歸依的證明師,而不是求受歸依者的依止師的話,是沒有資格為求受歸依者起法名的,因為求受歸依者歸依的是一切的三寶,并非一師一派。而現(xiàn)在通常一經(jīng)歸依儀式之后,便自覺不自覺產(chǎn)生了“某某是我的歸依師”、“某某是我的歸依徒弟”之類的錯誤認識和言論,這對守護歸依體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歸依數(shù)次之后,面對一大堆的法名,自己都不知道用哪一個好。而同師父聯(lián)絡(luò)時,為方便師父在眾多的重名中記起自己,另外還得注上本名,實在多此一舉。如果我們明白歸依作法時只要自稱己名即可,有沒有法名就是無關(guān)緊要的事了。至于為依止弟子起法名,也最好參考印光大師的作法,不取繼承各宗字派的方式,而取通過法名對弟子進行教化、警策的方式,既可收到提醒居士自己是學(xué)佛人的作用,又避免了誤以為歸依某師某派的弊端。
4、所說內(nèi)容必須懂得。
這里主要指的是對歸依作法時師父有關(guān)歸依問題和三白羯摩作法的開示及自己對三說內(nèi)容的了解。除此之外,自己對歸依的含義、為什么三寶是我們的究竟歸依處等問題的了解也是一個重點。弘一律師曾經(jīng)說過:“無論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歸時,最重要點有二:第一,要注意歸依三寶是何意義。第二,當受三歸時,師父所說應(yīng)當十分明白,或師父所講的話,全是文言不能了解,如是決不能得三歸;或隔離太遠,聽不明白,亦不得三歸;或雖能聽到大致了解,其中尚有一二懷疑處,亦不得三歸! 從受歸依的對象來看,六道眾生都可以受三歸,但根本在于“解”!稑I(yè)疏》說:“五趣為言皆得受也。除報重者、自馀山間空遠輕系地獄皆成三歸,除不解者!薄稘夅尅方忉屨f:“除不解者,通簡五趣,以人天不解亦不成! 可見,即使是報輕者,如果不解,也是作法不成的。
5、三寶的順序不能顛倒。
即在三白羯摩時,一定要依佛、法、僧為序,不能相互顛倒。曾有人問:既然佛以法為師,為什么在三寶中不把法放在前面呢?這是因為,法雖是佛之師,但如道由人弘一樣,法非佛不弘,所以佛要放在前面!秲(yōu)婆塞戒經(jīng)》說:“一切諸佛雖歸依法,法由佛說,故得顯現(xiàn),是故先應(yīng)歸依于佛! 假如在歸依作法時,不明白這些道理,三說次序顛倒,可成歸依。但如果懂得卻故意倒說,則不僅不成歸依,而且獲惡作罪。《多論》卷一說:“又問:若受三歸,或時先稱法寶后稱佛者,成三歸不?答曰:若無所曉知說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歸。若有所解故倒說者,得突吉羅,亦不成三歸!
二、歸依體破失的因緣
歸依體同戒體一樣,乃是指行者受歸依后,在自身產(chǎn)生的防非止惡的功能。亦即內(nèi)心中對于三寶的堅定不移信念及由之而生的對三寶信順的力量。歸依體可謂難得而易失,如果不知道破失的因緣及守護的方法,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破失的因緣,宗喀巴大師在《廣論》中說有二種:
其一是明確表示舍棄歸依,如向能聽得懂自己語言的有情說“我不信佛教”、“我沒有歸依三寶”、“我只是對佛教有興趣、研究佛教,并不信他”等等,哪怕只是開玩笑說出這類的話,對方如果認同了,即破失歸依體,因為他違背了歸依后縱遇命難不舍歸依這一條原則。這是正舍歸依。
其二是雖未明確表示舍離三寶,但錯誤地認為同三寶相背的外道“大師”與三寶功德相同,如說“儒教與佛教相等”、“道家證得的最高境界與佛教的最高境界是相同的”、“某某氣功大師達到了佛的境界(甚至超過了佛)”等等,這就違背了前面所引《瑜伽師地論》所說的“更不說有馀大師”的原則,犯了“二許”的過患。既然對于歸依不能堅決信解,“心未誠歸,故亦成舍”。至于僅僅違反這二條外的其他要求,則是“僅違學(xué)處,非是舍因!
應(yīng)當指出的是,在中國,由于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三教同源”、“三教合一”、“三教一家”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他們不僅沒有認識到這種思想是破失歸依之因,反自認如何圓融高超,對于一個真正的佛弟子來說,有極大的“隱性危害”。古德雖從一些特殊因緣出發(fā),說了些調(diào)和三教的話,但并沒有將其放在同等的地位上。蓮池大師在“答桐城孫鏡吾居士廣寓”的信中指出:“三教一家,不可謂不同。雖云一家,然一家之中,有祖孫父子,亦不能謂盡同。必欲約而同之,使無毫發(fā)之異,則壞世相,為害不淺矣。如一株樹然,有根有枝有葉,終不可以枝葉而認作根也! 這里的“一家之中,有祖孫父子”的比喻,實在形象。而作為佛教信仰者,大概誰也不會認為自己是“孫子”輩的吧!蓮池大師所謂“不可謂不同”,即從世俗諦而言,亦即共道的人天乘。而其所謂“不能謂盡同”,即從勝義諦而言,亦即不共道的解脫乘。如果不別根本枝葉,硬要說完全相同,確實“為害不淺”!憨山大師在《觀老莊影響論》中也說:“孔子為人乘之圣也,故奉天以治人;老子為天乘之圣也,故清凈無欲,離人而入天;聲聞緣覺,超人天之圣也(后略);菩薩,超二乘之圣也(后略);佛則超凡圣之圣也,故能圣能凡。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乃至異類分形,無往而不入,且夫能圣能凡者,豈圣凡所能哉!” 這些見解與我們現(xiàn)在的一些近似“鄉(xiāng)愿”的觀點,是完全不同的?梢,古德在這一問題上的態(tài)度極為鮮明。相反,不別內(nèi)外,將佛教與道教、儒教、天主教等五六家“融為一爐”,制造出“幾不象”的大雜燴,往往是邪教、邪法的拿手好戲。每一個正信的佛教信仰者,尤其是現(xiàn)在熱衷于教學(xué)佛者讀《論語》、誦《孟子》、學(xué)《孝經(jīng)》、大弘《太上感應(yīng)篇》、《文昌帝君陰騭文》者,對這一嚴重問題,應(yīng)該格外警惕!
在今天,還有一些觀點也是值得我們關(guān)注的。一是重新宣傳儒家之綱常倫理,認為學(xué)佛必須從學(xué)儒入手。甚至有的大量引用印光大師、太虛大師對此問題的論述來作證明。其實,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能教條地照鈔大德們的開示,而必須顧及到時代的特點。清末、民國年間,儒學(xué)作為主體社會意識形態(tài),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弘揚佛教,不能不看到這樣的事實,只能因勢利導(dǎo)。且不談弘揚佛法,僅從爭取生存空間的角度看,這樣做無疑是非常正確的。但是,經(jīng)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在中國,尤其是大陸地區(qū),儒學(xué)傳統(tǒng)可謂蕩然無存。今天,再談援儒入佛,未免法不對機、藥不對證了。而今天倘若居然還要說要補上儒學(xué)這一課,然后再學(xué)佛,就未免迂闊不堪了。
二是泛多元文化論的流布。從宗教之間的和平共處、共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和發(fā)展、促進世界和平、社會和睦、人民幸福的角度來說,多元文化的提法,顯然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但是,多元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的多樣性。所謂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將多元文化解釋成你即是我,我即是你,彼此不分,內(nèi)外無別,則未免流于庸俗,這就是泛多元文化論。即如,在海外,有的法師去宣講天主教的《玫瑰經(jīng)》,說:
佛家的教學(xué),它的宗旨是“離苦得樂”,我們從《玫瑰經(jīng)》上也看到這個意思。第二段痛苦奧跡里面是教我們“離苦”,榮福奧跡里面是教我們“得樂”,跟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宗旨完全相同,在短短這些經(jīng)文里面全部都包含了。
他還說:
所以現(xiàn)在宗教教育是比什么都重要,宗教必須突破自己宗教的框架,要容納所有的宗教,知道所有宗教的神圣跟我們自己崇奉的神明完全相同,決定沒有差別。
并說:
世間為什么有這么多宗教?這個話說起來就太長了。這是因為過去科技沒有發(fā)明,每一個族群居住的地方彼此不相往來,造成一個閉塞的局面,那就是佛法里面所謂的‘應(yīng)以什么身得度,就現(xiàn)什么身而為說法’。如果我們懂這個原理原則就曉得,佛教講的諸佛如來,其他宗教講的上帝、上主、神圣,我們肯定是一個人的化身;在不同的地區(qū),他用不同的身分,用不同的方法來教導(dǎo)眾生,雖然形式不相同、方法不相同,他的指標決定相同,方向決定相同,目的決定相同。這是我們在許多宗教經(jīng)典里面細心去讀過發(fā)現(xiàn)的,我們這樣才真正認識神,作神的子女、作神的學(xué)生。
但是,在那位法師講了這么一大通圓融論之后,人家并不領(lǐng)情,講座的主持人特麗莎修女仍然明確地說,《玫瑰經(jīng)》乃是“因為一般人不閱讀圣經(jīng),因此《玫瑰經(jīng)》幫助他們了解瑪利亞與耶穌的生活。因此當人們在唱誦《玫瑰經(jīng)》時,不僅是禱告而已,同時也明了耶穌的一生和祂與瑪利亞之間的關(guān)系。對我們來說,這是藉著《玫瑰經(jīng)》來禱告,來表達我們對天主和耶穌的信仰!辈⑶以诳偨Y(jié)中,僅僅肯定“法師則在對歡喜三端的演述中,建議我們身為一個信徒,如何以圣母與耶穌以及古圣先賢為學(xué)習(xí)的榜樣,過一個幸福美滿的生活;旧,這就是法師所闡述的!倍鴮ζ湓偃龔娬{(diào)的所謂佛教與天主教等的一致,根本不加回應(yīng)。落腳點還是在天主教之本位上:“我們的天主選擇傳道做為他的志業(yè),我們應(yīng)該想想,身為一位基督徒或天主教徒,應(yīng)該如何來過生活?”可見硬要把佛教往天主教上努力去靠,多少有點自作多情的意味。且不論其兩者(或者多者)完全相同論在學(xué)理上的悖謬,僅從實際效用來看,就不免大打折扣。作為佛教信仰者,歸依的根本,即體認三寶為唯一的尊崇對象。學(xué)佛人不僅要自利,還要利他。這個利他,包含著向不信者宣傳佛教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工作,亦即我們常說的弘法。而現(xiàn)在,佛教信仰者講《玫瑰經(jīng)》發(fā)明所謂“所有宗教的神圣跟我們自己崇奉的神明完全相同,決定沒有差別”、“天主教跟佛教是一不是二,所有宗教都是一不是二”的“玄義”,在信仰天主教的人看來,可以認為既然佛教的東西和天主教一致,那么當然不必去學(xué)佛法。而在首施兩端的人看來,同樣可以認為,既然佛教的東西和天主教一致,那么去學(xué)天主教即等同學(xué)佛教,不學(xué)佛教也沒有什么不可以。信佛的人,到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去做禮拜也沒有什么不可以,因為“所有宗教的神圣跟我們自己崇奉的神明完全相同,決定沒有差別”嘛。這樣一來,佛教作為解脫道的不共性完全被抹煞,其結(jié)果必然是佛教主體地位的喪失。尤其是這樣的下劣見還用所謂“華嚴境界”來包裝,就更顯得叫人哭笑不得。
同觀音菩薩的應(yīng)以何身得度,即現(xiàn)何身說法一樣,《維摩詰經(jīng)》中也有一句話是常常被引為證明的,所謂“先以欲鉤牽,后令入佛道” 。其實,現(xiàn)在動輒說某個宗教的神是某個佛、菩薩的化身,乃是對“化身”的庸俗化。作為化身,他們體現(xiàn)出的不僅有“同”之一面--即隨順世俗。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體現(xiàn)出的還有“異”的一面--即超越世俗!坝^牽”是手段,是方便,“入佛智”才是目的,是真實。觀音菩薩的應(yīng)化,落腳點還是在“度”字上,即以佛法令眾生得度(這才是根本落腳點)。假如某個所謂的“化身”表現(xiàn)出來的教化只有“欲鉤牽”而沒有“入佛智”,那他是不是真的“化身”,就值得推敲了。如《圣經(jīng)》所說的“十誡”,有些人僅僅從名目上看,就武斷地說,與佛教十善業(yè)道相同。但是,“十誡”之首即明確要求:“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1)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fā)慈愛,直到千代! 這就從根本上與佛教了劃清界限。如果承認“十誡”,必然與《瑜伽師地論》所說的“更不說有馀大師”這個原則相違背。二者如何能“同”?又怎么可能“天主教跟佛教是一不是二,所有宗教都是一不是二”?所以,我們可以肯定不同的正信的宗教(簡別邪教)在化民導(dǎo)俗方面的相似的積極作用,但不能從信仰角度去強為捏合。在宗教之間的交流中,我們可以多談宗教與宗教的“同”的方面,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共存。但在宗教內(nèi)部,還得多談宗教與宗教“異”的方面,以體現(xiàn)自己宗教的殊勝性,堅定自己的信仰。假如自己對自己所信仰的內(nèi)容都缺少自信心,還要比附其他東西來成立,從佛教角度說,歸依就有問題了。所以,我們說這種“泛多元文化論”,也是破失歸依的一個隱因!
三、皈依體守護的方法
要保護自己的皈依體,除了經(jīng)常作意守護外,還要用一系列“學(xué)處”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依照《廣論》卷四所說的“學(xué)處”,一般有以下六種,前三種為應(yīng)止的,后三種為應(yīng)行的:
1、歸依后不再歸依其他的天神。
這里天神是泛指,如大自在天、帝釋天、山神、龍神等。即使到這些天祠神廟或教堂,也不能頂禮膜拜,更不能有歸依之心,否則即失歸依體。這就是《涅槃經(jīng)》所說的:“若歸依三寶,是謂正近事,終不應(yīng)歸依,諸馀天神等。” 這里要注意的是,破不破歸依體,關(guān)鍵在于有沒有歸依、崇信之心!秲(yōu)婆塞戒經(jīng)》說:“若人為護舍宅身命,祠祀諸神,是人不名失歸依法;若人至心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禮拜外道,是人則失三歸依法! 不過,一般人對這一原則很難把握。三寶是我們最究竟的歸投處,舍宅、身命有危險時,與其向諸神求護,不如向三寶求護,這才是學(xué)佛人的正行。
2、歸依后不能對有情損害舍棄。
即對于人、畜等,殺害、打罵、系縛、囚禁、穿鼻、不能負重強令負重等損害有情的事均不能做。否則,易由失慈悲心而種下破失歸依體之因。這就是《涅槃經(jīng)》所說的:“歸依正法者,應(yīng)離殺害心!
3、歸依后不能與外道共住。
不共住包含兩層意思,第一是不與外道一起生活,恐被外道的習(xí)氣熏染,生起邪見。第二是“對于三寶不信,或且誹謗者,不應(yīng)隨順也! 即使在不方便的時候,也不能附和別人對三寶懷疑、誹謗的言論,否則即易失歸依體。而且,能海上師還說:“誹謗三寶者家不應(yīng)去,如一切異教團體,是輩或為生活或為慢心所障,邪見難回,去時于彼無益,于己有損。” 就是出于教化的目的,也要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能力,故能海上師亦謂:“或有謂教化彼去應(yīng)去,然須自己有大神通方可! 這就是《涅槃經(jīng)》所說的:“歸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
4、歸依后必須恒修歸依。
也就是要經(jīng)常地思惟內(nèi)外道的差異、三寶間的差別和三寶的功德,以堅定自己對三寶的信心。并且經(jīng)常念誦歸依三寶的偈頌,如“諸佛正法賢圣僧,直至菩提永歸依。我以所修諸善根,為利有情愿成佛!蹦芎I蠋熣f:“此頌每日多誦最好。西藏任何儀規(guī)之首,皆有此頌,此為修行之根本故! 至于次數(shù),按能海上師的講法,每日晨夕應(yīng)作歸依六次。
5、歸依后縱遇命難不舍歸依。
眾生在六道中輪回,身命、受用等,是不可能不舍離的,如果為了這些舍棄歸依,意味著在生死苦海里永無出頭之日!堵哉摗氛f:“身命受用,終須舍離。若因彼故而舍三寶者,則一切生中常為苦逼。故當立誓自決,任遇何緣,乃至失命,皆不舍離歸依! 能海上師亦謂:“守護三寶,如人愛命,雖游觀等時,亦不失念!
6、歸依后應(yīng)該恒修供養(yǎng)三寶。
《廣論》卷四引《三摩地王經(jīng)》說:“由佛福德獲飲食,愚夫不知報佛恩。”作為三寶弟子,應(yīng)當明白,我們今生的一切圓滿受用,都來自布施等善業(yè),獲人身而學(xué)佛,更是由往昔修十善業(yè)、親近供養(yǎng)三寶而來。所以說乃至飲食以上,皆由三寶功德所致。這樣,我們必須恒修供養(yǎng),以報答三寶大恩,同時也圓滿自己成佛所需的福德資糧。能海上師將報恩之供養(yǎng)分為兩種:一是以事(種種供品)供養(yǎng),二是以意(觀想)供養(yǎng)。 按《廣論》的說法,以事供養(yǎng)有“一切物”與“一切時”這二個特點。所謂“一切物”,《廣論》說:“復(fù)次恒需受飲食故,爾時若能首先供養(yǎng)而無間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圓滿眾多資糧。故隨受用凈水以上,應(yīng)以先首至心供養(yǎng)! 這是說我們每天都必須飲食,如果自己喝一杯水都事先供養(yǎng)三寶,不用花很多的氣力,就能圓滿極多的資糧。所謂“一切時”,是指不拘任何時間都可以供養(yǎng)三寶。《廣論》說:“故一切時,當勤精進供養(yǎng)三寶” 這主要是從培養(yǎng)我們供養(yǎng)心的角度來說的,與“供食物不能在午后”的說法并不矛盾。至于其他的供養(yǎng)方法(如修行正行供養(yǎng))等內(nèi)容,可參看有關(guān)經(jīng)典及《廣論》、能海上師所集《菩提道次第心論》的相關(guān)論述。三歸之后,應(yīng)行與應(yīng)止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瑜伽師地論》中有詳細的解說。法尊法師在《從為什么皈依三寶談到皈依三寶后應(yīng)做些什么》一文中也有明晰的講解,這里也就不再詳談。我們衷心希望佛教界對關(guān)系到法身慧命最根本的歸依問題認真研究,高度重視,不愧對已在中國流傳了二千年的佛教!
2003年元月改于戒幢佛學(xué)研究所無盡燈樓
參考書目:
1、《優(yōu)婆塞戒經(jīng)》曇無讖法師譯上海佛教協(xié)會校點本
2、《瑜伽師地論》玄奘大師譯莆田廣化寺影印金陵刻經(jīng)處本
3、《俱舍論》玄奘大師譯上海書店影印《藏要》本
4、《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失譯者《大正藏》23冊
5、《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造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行本
6、《菩提道次第略論》宗喀巴大師造上海佛學(xué)書局印行本
7、《大乘法苑義林章記》窺基大師著智周撰記 金陵刻經(jīng)處本
8、《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弘一律師輯普慧大藏經(jīng)會校印本
9、《弘一大師律學(xué)講錄卅三種合訂本》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行本
10、《云棲法匯》蓮池大師著莆田廣化寺影印金陵刻經(jīng)處本
11、《憨山老人夢游集》莆田廣化寺影印江北刻經(jīng)處本
12、《顯密修行次第科頌講記》能海上師講上海佛學(xué)書局《三學(xué)講錄》本
13、《成佛之道》印順法師著臺灣正聞出版社出版
14、《戒律學(xué)綱要》圣嚴法師著金陵刻經(jīng)處影印本
15、《學(xué)佛知津》圣嚴法師著東方文化藝術(shù)研究所翻印本
16、《現(xiàn)代佛學(xué)》一九五三年七至十二期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17、《海潮音文庫》第三編“整理僧伽制度論” 臺灣新文峰出版公司一影印本
- 上一篇:略論道信及其禪宗思想
- 下一篇:菩薩戒四條淺說
- 宗舜法師:清凈大海眾菩薩中的“滿分二嚴身”怎么理解?
- 宗舜法師:耳熟能詳?shù)摹吧词强眨占词巧笔鞘裁匆馑迹?/a>
- 宗舜法師:墮胎罪業(yè)重,該讀什么佛號,哪個咒,哪部經(jīng)?
- 宗舜法師:是否可以通過修行改變財運呢?還有如何增長姻緣?
- 宗舜法師:如何正確理解戒律?如何能持好戒律?
- 宗舜法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正皈依?
- 宗舜法師:為什么學(xué)佛的人互相稱呼“師兄”,不能叫“師姐”嗎?
- 宗舜法師:佛教法器哪個歷害?佛教法器有什么作用?
- 宗舜法師:有相布施比無相布施功德少嗎?有相布施是攀緣嗎?
- 宗舜法師:信佛學(xué)佛了以后,不可以化妝,抹香水嗎?
- 宗舜法師:觀音菩薩為什么能夠大慈大悲有求必應(yīng)?
- 宗舜法師:家里老人身體不好,很多醫(yī)院不愿意積極治療,怎么辦?
- 宗舜法師:學(xué)佛學(xué)得有點消沉了,該怎么辦?
- 宗舜法師:生氣的時候怎樣控制情緒呢?
- 宗舜法師:不可思議的事物是否存在?
- 宗舜法師:總要抱著讓大家生歡喜心的態(tài)度來做人做事嗎?
- 宗舜法師:身為一名佛子 應(yīng)當保持正念
- 宗舜法師:什么是愛?佛教中關(guān)于“愛”的特殊定義
- 宗舜法師:出家人叫師父還是師傅?
- 宗舜法師:浴佛的八大功德 在家浴佛簡單儀軌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